|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学费 | 学制 | 层次 |
|---|---|---|---|---|---|---|
| 青海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赴西北师范大学交流)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师范大学 | 生态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师范大学 | 生态学(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交流)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大学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民族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大学昆仑学院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二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师范大学 | 生物技术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大学 | 生态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 青海师范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类 | 本科一段 | 0 | - | 本科 |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及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培养要求:生物技术专业在“厚基础,宽口径”前提下,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具体的培养要求如下:1、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2、学生应受到相应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基本训练;3、培养较好的科技素质、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4、具有一定的研究、应用、开发与管理等基本能力;5、适应社会发展、视野宽广、有创新能力、专业面较宽的复合型人才。
三、主要课程: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及其他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生态学专业理 论和知识,具有开展生态学实验和野外实践的技能,能在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 环保、规划等教学与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良 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相关的数理化 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扎实 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生态学研究、生态监测与评价、区域规划与自然保护、生态管理的基本技术;
4.具有开展生态学调查、实验、规划、管理与教育的初步能力;
5.熟悉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态学的历史、现状、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植物体的结 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态统计 学基础。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等。
示例二:生态学(含实验96学时)、植物分类学(32学时)、植物生态生理学(48学时)、自然 资源生态学(48学时)、土壤学(48学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生物统计学(48学 时)等。
示例三: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普通生态学(64学时)、环境科学概 论(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础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 实验课16学时)、基础微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48学 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态学野外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 验、生态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生物学以及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推广与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主要课程:普通化学、动物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分析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仪器分析、遗传学、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
学制和学位: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国标代码:0710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 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 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 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 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
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 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 (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6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 时)等。
示例二: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4学时)、微生物生物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 课24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24 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分子克隆技术(32学时)、基因操作原理(56学时)等。
示例三: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4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理论 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发酵与酶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海洋生物活性物 质营养与分析(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或动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实验、遗传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及其他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生态学专业理 论和知识,具有开展生态学实验和野外实践的技能,能在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 环保、规划等教学与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良 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相关的数理化 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扎实 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生态学研究、生态监测与评价、区域规划与自然保护、生态管理的基本技术;
4.具有开展生态学调查、实验、规划、管理与教育的初步能力;
5.熟悉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态学的历史、现状、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植物体的结 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态统计 学基础。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等。
示例二:生态学(含实验96学时)、植物分类学(32学时)、植物生态生理学(48学时)、自然 资源生态学(48学时)、土壤学(48学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生物统计学(48学 时)等。
示例三: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普通生态学(64学时)、环境科学概 论(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础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 实验课16学时)、基础微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48学 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态学野外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 验、生态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西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海洋科学类专业。

西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大气科学类专业。

西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生物医学工程类专业。

2021年西宁地区有青海大学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1、西宁本地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青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段0-本科2、西宁本地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录取分数线(

2021年西宁地区有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大学、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开设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1、西宁本地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青海大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段0-本科青海大学昆仑学院环

2021年西宁地区有青海师范大学开设地理科学类专业。1、西宁本地院校地理科学类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青海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地理科学类本科一段0-本科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赴北京师范大学交流)地理科学类本科

2021年西宁地区有青海大学、青海大学昆仑学院、青海民族大学开设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1、西宁本地院校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青海大学工程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一段0-本科青海民族大学信息管

2021年西宁地区有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开设生物工程类专业。1、西宁本地院校生物工程类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青海民族大学生物工程生物工程类本科一段0-本科青海大学生物工程生物工程类本科一段0-本科生物工程

西宁地区没有大学院校开设生物技术类专业。2021年青海(除西宁外)开设生物技术类专业有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1、青海(除西宁外)生物技术类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食品生物技术生物技术类

2021年西宁地区有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大学、青海大学昆仑学院开设生物科学类专业。1、西宁本地院校生物科学类招生计划(2021)学校名称专业名称类型批次学费学制层次青海师范大学生物科学(赴江苏师范大学交流)生物科学类本科一段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