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创建于一九八三年,坐落在享有盛名之城“丹葛尔古城”——西宁市湟源县城关镇职校巷27号。经过近三十年不懈努力,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从一所以培养初级技术人才为主的学校已发展成为集中职教育、短期职业教育、实习培训、技能鉴定和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综合性职业学校。学校现有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建有与各专业相配套的实训室,配备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电化教学及远程教学系统,拥有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能够满足各专业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场地。自建校至今,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万名初、中级技术人才,他们遍迹祖国各地,发挥着管理和技术上的骨干作用,一部分已走上了 领导岗位。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学校还设有职业技能鉴定站,为学校的教学和社会培训工作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近几年,学校积极为“三农”服务,自2007年以来已培养近一千多名农村学生在省内外就业,使农民家庭得到实惠,为发展全县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质量为中心、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方针,紧紧围绕企业和社会的需要办学,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6年获市级绿色学校,2007年学校荣获西宁餐饮服务业优秀会员单位、县级“优秀学校”,荣获省级“绿色学校”。2009年学校获县级“实绩突出单位”,市级年检工作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技术技能鉴定先进单位,2010年获“市第二届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团体总分第三名”,全国8家企业授予“优秀员工培养基地”;2011年学校 团委荣获“湟源县五星红旗 团委”。
新时期,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知道,发挥优势,突出特色,与时俱进,继往开来,为建设一流的职业学校而奋斗。
大通职教中心成立于2003年8月,是由原大通县职业技术学校(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与原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大通分校(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合并而成。成立以来,中心逐渐形成了以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技校教育、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教育、短期培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等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
大通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中心占地面积89亩,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其中包括办公楼、综合教学楼、学生实习场、运动场等。
中心由幼儿园(幼师专业实习基地)、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联合职工大学、广播、中小学师资培训中心、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技能培训中心、西宁市下岗再就业定点培训基地、复转军人上岗培训中心、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构成,承担着大通县职业教育的任务、大通县各行各业各级的职业技术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任务,还承担着大通县计算机等级测试,板焊、电工、普通话测试等多个专业技能等级的鉴定任务。
西宁甘河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始建于2007年9月,原名甘河冶金职业技术学校,二O一一年更名为西宁甘河职业学校,经过十年的苍桑岁月,现在发展为集教学科研、实训、培训、技能鉴定融为一体中等职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050人,短期培训380人,在校教职工81名,高级教师12人,双师生教师20名,10年来为企业输送大批技能型人才,赢得了企业、社会、家长、学生的好评,多次授到上级部门的嘉奖,为了不辜负上级部门的重托,西宁甘河职业技术学在新一阶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正在蓬勃发展,不久将成为青海省培养企业工人的摇蓝。
学校宽阔的马路将迎接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
崛起的甘职人将通过不懈的努力把西宁甘河职业技朮学校打造成省内一流学校而努力
学校以“崇德尚技”为校训,为企业输送有道德、守纪律,技能娴熟的一线工人
学校将以“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宗旨,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广大师生发扬工匠精神,勇于创新、勇于拼搏,为企业输送技术过硬的一线工人,并且在每年国家级、省级、市级技能大赛多次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一流的实训楼、实训设备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教学研究和技能实训的良好空间
省内一流的化工教学设备,不仅成为学校的重点学科,也成为西宁城市职业学院实训基地
食宿一体的公寓楼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住宿与就餐的便利环境,让每位师生都有回家的感觉,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学校领导极其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把学校操场修建成省内一流的运动场,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美运动的场地
青海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前身是“青海省体育运动学校”,成立于1958年6月,2002年4月改组为青海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是隶属省体育局、省教育厅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附设“青海省青少年体育学校”(初中部)和北京体育大学青海站。
学校位于风景如画的青海多巴国家体育训练基地内,拥有国内一流的训练学习生活环境。经过近50多年的发展,学校教学、训练、生活等基础设施更趋完备。占地面积300亩,有2436平方米教学楼, 4359平方米学生宿舍楼,1540平方米食堂,100平方米浴室,2100平方米篮球场,900平方米综合训练馆,一个足球场,一个标准田径场。教学楼配有计算机教室、理化实验室、生理解剖室、图书室等。学生在校集中食宿、学习、训练,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初中部按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设置课程。中专部课程设置按照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运动学校教学大纲》和国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设置课程,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两部分。
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学制三年,目前设有射击、射箭、田径(短跨、中长、竞走、投掷)、篮球、足球、柔道、摔跤(自由式、中国式、古典式)、拳击、散打、跆拳道、羽毛球、网球、登山旅游共13个项目、19个专业队。
学校倡导“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培养理念和“读训并重”办学方针,承担为优秀运动队、国内各体育院校输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的任务。坚持教学和训练共同提高的原则,不断提高师资队伍质量。学校现有教职工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教练35人,本科学历11人,达32%。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20人,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逐年提高。
青海水利学校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西宁水利学校,隶属青海省水利局。学校历经多次变更、合并,1962年曾一度停办。
198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青海水利学校,隶属青海省水利厅校址设在湟中县哆吧镇扎麻隆。1997年7月学校迁至现址。 校园占地36.6亩,校舍建筑面积14760m2、现有在校学生601名。建有水力、土工、建材、水保、微机室等实验室。青海省水利厅职工培训中心及水利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的成立,加强了职工培训的力度及技能鉴定工作。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特殊教育的规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涵盖了聋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职业教育和培智教育的一体化办学模式,特殊教育课程设有: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美术、自然常识、律动、语训等;职业技术课程设有:电脑应用、面点制作、工艺美术、掐丝唐卡、十字绣、编制、园林园艺等专业。为扩大办学规模,把学生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特长的、适应生存需求的有用人才,学校积极与职业学校、企业联合办学,加大了学生职业技术的实训力度,已初见成效。
近几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帮助下,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拥有配套齐全的现代教育教学及生活设施,建有综合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设有图书室、多媒体电教室、职业教室、聋儿语训室、听力测听室、微机室、律动室、面点室、画室、仪器室等。
学校注重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更新观念、锐意进取,坚持育人为本,建立了教育管理、师资队伍、教学质量及软硬件建设的管理机制,形成了“把学校办成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的办学宗旨和“尊重生命、博爱平等、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经过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艰苦创业和不懈追求,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学生乐学、教师队伍精良、教学质量上乘、环境优美,在西部特殊教育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2009年学校被中残联、教育部、民政部授予“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称号,被西宁市文明委授予“文明校园”称号,被西宁市教育局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曾获得国家残工委“残疾人之家”、“扶残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参加全国、省、市残疾人运动会上,学校学生多次荣获奖牌;在西北地区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中学校 编排的多个节目获奖。多年来,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合格人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承认和赞誉。
新的形势为特殊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将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积极探索特殊教育的新途径,为培养新世纪自强、自立、自爱、残而有为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奋斗。
西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建校于1983年,隶属于西宁市教育局,是我市成立的第一所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0年9月整体迁入城北生物园区,校区占地117亩,总建筑面积达77496.76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50人,其中专任教师141人,在校学生3000余名,多年来学校与省内外很多大型企业、知名企业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学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学校打通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毕业后可通过单考单招、普通高考提升学历,也可免试直接进入青海广播提升学历。 学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德育先进单位”、“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全国十一五建功立业先进单位”、“全国普法先进单位”、“全国绿色学校”、“全国第八届文明风采优秀组织奖”、职业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旅游酒店职业教育佳校企合作奖”等多项荣誉。
学校现开设有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信息技术、机电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五大类23个专业方向;校外实训基地163个,校内实训室232个。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被命名为全国第二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第二批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合格学校(唯一一所青海省中职学校)。其中学前教育、旅游服务与管理、信息技术等专业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已成为全国中职教育的示范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和市级品牌专业;机加汽修专业、机电技术专业已成为省级骨干专业、第二批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合格专业。
学校始终秉承德技并举、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专业建设对接市场需求、服务企业;课程建设融入岗位标准、培养职业能力;教学模式坚持 “工学交替”、校企共育,使专业建设明显提升,培养质量得到充分认可,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近3年来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8个,省级一等奖76个、省级二等奖62个; 在2019年“三区三州”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客房服务项目冠军,这是我省在国家一类技能大赛中取得的首枚金牌,同时有三位教师获得了“三区三州”职业技能大赛教师组金奖。
1984年12月,省交通厅在青海省交通中学的基础上成立了青海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同时在省运输二中的基础上成立了青海省交通技工学校;1996年6月,省交通厅决定交通职工中专学校与交通技校合并,保留青海省交通技工学校牌子;1998年省交通厅决定省交通学校与交通厅干部训练班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期间三所学校大胆进行教育教学和内部管理改革,办学水平和整体实力明显增强,省交通职工中专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性中专学校、省交通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重点中专、省交通技校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学校还与青海广播、青海省联合职工大学、西安公路学院联办专科,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2001年2月,省交通厅决定省交通学校与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合置办学,保留省交通学校、省交通职工中专学校、省交通技工学校、省交通厅干部训练班四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2002年4月,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复,教育部备案,学校升格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属于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湟中县中专排前十的学校,西宁湟中哪个中专学校比较好”想报考西宁湟中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应该会问这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西宁湟中中专排前十的学校,方便你对西宁湟中中专学校了解。西宁湟中中专学校有湟中职业教育中心,西宁甘河工业职业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中专排前十的学校,西宁大通哪个中专学校比较好”想报考西宁大通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应该会问这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西宁大通中专排前十的学校,方便你对西宁大通中专学校了解。西宁大通中专学校有大通职教中心(大通县职
“城西区中专排前十的学校,西宁城西哪个中专学校比较好”想报考西宁城西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应该会问这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西宁城西中专排前十的学校,方便你对西宁城西中专学校了解。西宁城西中专学校有青海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西宁市第二
“城东区中专排前十的学校,西宁城东哪个中专学校比较好”想报考西宁城东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应该会问这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西宁城东中专排前十的学校,方便你对西宁城东中专学校了解。西宁城东中专学校有西宁铁路分局司机学校,青海省工业学
“城北区中专排前十的学校,西宁城北哪个中专学校比较好”想报考西宁城北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应该会问这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西宁城北中专排前十的学校,方便你对西宁城北中专学校了解。西宁城北中专学校有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西宁第一职业
国家重点公办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青海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坐落在享有夏都之称的高原古城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东路33号毗邻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几十年来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奋斗
公办青海大学国家重点公办湟中职业教育中心国家重点公办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青海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坐落在享有夏都之称的高原古城青海省西宁市八一东路33号毗邻西宁国家级
西宁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西宁电力学校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青海省西宁市湟中职业技术学校青海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西宁铁路分局司机学校青海省华夏职业技术学校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水电高级技工学校(青海省水电职业技术学校)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
“西宁市中专排前十的学校,西宁哪个中专学校比较好”想报考西宁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应该会问这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西宁中专排前十的学校,方便你对西宁中专学校了解。西宁中专学校有青海省女子职业技术学校,青海省工业学校(青海省工业职业
“西宁市城中区中专排前十的学校,西宁城中哪个中专学校比较好”想报考西宁城中中专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和家长应该会问这个问题。小编云云为你整理一下西宁城中中专排前十的学校,方便你对西宁城中中专学校了解。西宁城中中专学校有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