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县职业教育中心((原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82年,位于县城以西延河南岸2公里,建筑总面积达5146平方米,占地2公顷。延长县职业教育中心(原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县职教中心)始建于1982年,位于县城以西延河南岸2公里,建筑总面积达5146平方米,占地2公顷。设有工作站、职教部、幼儿园。有教职工7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3人,中高级职称22人。有学员568人,幼儿516人。
宜川县职教中心位于县城东北角党湾街与渭清路交汇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82年,2006年4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2007年建成宜川县职业教育中心。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职高、统筹培训、联合办学、特色专业”的发展思路,经过30多年发展里程,现已是所集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教育、职业培训与教育为一体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获省、市级办学荣誉20多项。
学校占地面积23328平方米,建筑面积1686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490平方米。现有教师77名,本科学历76人,高级职称18人,“双师型”教师46人,市县级骨干教师38人次。现有学员1577名。近三年来,学校探索推行“分层次,低重心”管理模式,在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专业建设和校园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得到空前发展。
吴起县职教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2005年9月批准成立了吴起县工作站,10月批准恢复吴起县第一中学,与职教中心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形成职教、、普教于一体的办学实体。校园位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地胜利山下,北洛河之滨,青山环抱,翠绿荡漾,楼舍俨然,树木掩映,集青山秀水之灵气,显现代品牌之气派。校园建设结构合理,教学设施齐全。
吴起县职教中心成立于2002年8月,与吴起县教师培训中心、吴起县社区教育学院及吴起县工作站一套班子四块牌子合署办公。其宗旨和业务范围是:培养(高中/初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初中学历教育、卫生/农机专业(高中/初中)学历教育,社区教育和相关职业培训。
延安鲁迅艺术学校成立于1984年12月,原名“延安戏剧学校”,隶属于原延安地区文化文物局,科级建制。1990年6月经原延安地区行署专员办公会批准更名为延安鲁迅艺术学校并迁往“桥儿沟鲁艺旧址”办学。原地区行署要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弘扬鲁艺精神,再创鲁艺辉煌”,为振兴延安文化艺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1996年10月“中国北京老鲁艺校友会”将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教职工吸收为集体会员,承认延安鲁迅艺术学校是当年“老鲁艺”的延续。老鲁艺的艺术家们先后多次来延安故地重游,看到“新鲁艺”的师生们异常激动、格外亲切。他们于1998年集体 上书国务院,建议把新鲁艺办成面向全国招生的大专以上的艺术院校。原 国家主席为延安鲁迅艺术学校题写了校名,原国务院总理为延安鲁迅艺术学校题词:“发扬延安鲁艺精神,培养跨世纪文化艺术人才”。鲁艺精神,鲁艺魂一直指引着新鲁艺师生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奋发向上,攀登艺术高峰。
延安戏剧学校期间,1985年9月招收了50名戏剧学员和音乐器乐学员,他们都是有一定基础的学员,经西安艺俗社、延安歌舞剧团的优秀教师培训一年后就精心编排了《断桥》、《岳云》、《三对面》等9个戏剧节目,深受政府、文艺团体和广大爱好者的欢迎。
鲁艺学校期间与陕西艺术学校确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从1995年9月—2013年9月共培养了八百多名音乐、舞蹈人才,他们主要活跃在延安市、县(区)企事业单位、艺术表演团体。学校办学高峰期始终保留两台优秀的晚会节目,舞蹈《欢庆》、《黄河汉子》、《小二黑结婚》、《黄土情深》、《快乐的火把节》《看大戏》,歌曲《再见了 大别山》、《沁园春雪》、《父老乡亲》、《五哥放羊》等节目感染力极。延安鲁迅艺术学校参加了历届延安市春晚文艺演出活动,参加了延安市迎香港、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多次赴甘肃、青海、西安等地演出。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于1938年4月,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艺术类大学。学院设立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文学系。1940年2月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毛泽东为鲁艺题写了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并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 革命的浪漫主义”。1943年4月鲁迅艺术文学院并入延安大学,组建延安大学文学院。
从1938年4月到1945年11月七年多的时间里,鲁迅艺术文学院共开办了文学系四届,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各五届,培养了685名优秀学生。其中文学系197名,戏剧系179名,音乐系192名,美术系147名。鲁艺时期创作了歌剧《白毛女》歌曲《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极富影响力的作品,活跃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文化生活,激发了全中国 人民大众的抗战热情,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对中国现代文化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今日的“新鲁艺”,今日的延安鲁迅艺术学校,今日的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将继续秉承老鲁艺的光荣传统,继续“弘扬鲁艺精神,再创鲁艺辉煌”。2015年1月延安鲁迅艺术学校撤并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融入艺术系后教学秩序井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艺术系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演出活动,同时走出校园、面向社会积极开展文化服务活动,积极参加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凸显了艺术系的领军地位和丰硕成果,为宣传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参加了2017年、2018年春晚节目录制工作,艺术系赵涛、贺娟、曹丽娜老师担任延安电视台执行导演。
2.2017年9月至2018年元月艺术系赵涛、贺娟、曹丽娜老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组织的《魅力中国城》“盛世中国文旅盛典”活动,他们担任了节目编导和活动执行导演,为延安市获得2017年第一季度《魅力中国城》高荣誉——“十佳魅力城市”称号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2017年6月16日开始由延安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策划的“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进部分县区的大型文艺演出活动拉开了帷幕。先后到宜川县、富县、志丹县、宝塔区、延安新区进行了专场演出。这是我院建院以来的第一次文艺巡回演出,
4.艺术系2017年3月和2018年元月两次赴八一敬老院进行了慰问和联欢演出,同时也让我们的师生接受了红色 革命教育,双方确立了共建关系,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5.艺术系的陕北民歌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项目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8年4月底至5月初艺术系举办了《我是民歌手》陕北民歌大赛,经过初赛、复赛的角逐进入决赛的选手得到了特殊培训,学院邀请了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周冠军获得者、陕北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王建宁、刘春风老师对他们进行了一对一的训练,既提升了决赛水准,又为陕北民歌课堂教学开辟了新路子,组建混合班上好选修课必将成为我们今后教学的亮点。2018年 5月组织开展了陕北民歌大讲堂,完成了陕北民歌“300人培训计划”,通过延安市教育局、延安市文广局和学院教务处组织了中小学音乐教师100人、文化专业干部、农民爱好者100人、学院师生100人进行了培训。
现有教职工75人,有大专以上学历42人,有职称人员48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19人,初级18人。审批办学规模300人/年。建校以来为适应延安工业发展,开设了机电、钳工、车工等专业,后来又相继设立了轻纺、卷烟、煤炭、公路、钻采、混凝土等专业。现有在校生634名,开设机械加工、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导游、饭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和汽车驾驶7个专业。
延长县职业中学,是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性专业学校、省级绿色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学校在省内外有广泛的影响,是全国商职研究会副会长学校、省职教经贸大组理事长学校、省现代服务业商贸专业实训基地、省教育厅学分制试点学校。
座落于朝晖路施家花园小区旁的校园,环境优美,花草树木互为映衬,假山喷泉、曲池凉亭饶有情趣。教学楼、实验楼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教学设施精良。学校现有500多台计算机、5个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30多个多媒体教室。有外贸单证实训室、外贸英语口语听力室、商业自动化实验室、收银机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商务模拟公司实训室。还有教师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双向闭路电视系统、电视演播中心和多功能报告厅等先进设施。设备先进的校园网,使教师在教室里就可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
学校有教学班35个,学生1700余名。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宗旨。在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形成办学特色,成效显著。学校以校风好、学风正、教风严、教学质量高而誉满省内外。近年来,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既为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合格新生,又为商贸企业培养了大量中、初级专业人才。近几年,有70%的学生报考高等院校,85%以上的学生都能考上高等院校。浙江工商大学在我校设立了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专业的大专教学点,更是为本校毕业生继续深造拓宽了升学渠道。学校负责为要求就业的学生提供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年年供不应求。新生进校一年后,可以根据学习实际情况重新选择专业。学校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办3+2教学班,本班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进浙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
办学和开门办学是现代学校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为市场所需,学校才有发展后劲。我校率先在本市引入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中英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办公室OSTA-C&G已批准在本校设考试中心。通过辅导考试,学生可获得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C&G)颁发的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一证在手,走遍全球。2002年本校有66位学生参加统一考试,通过率达100%。其中40位参加一级考试,优秀率达55%;26位参加二级考试,优秀率达54%。他们成为浙江省首批获得英国商贸零售管理服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职高生。
学校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创设不断进取的教研氛围,学校教师不断探索,走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前沿。学校每年四月份举办教育实践周活动,展示教育改革的成果。每年有市内外400多名教师同行来校交流、观摩。专家型的教师群体已在我校初步形成。近几年来,全校教师在省、市刊物发表论文或评比获奖达百余篇,继2000年《职高商贸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分别获得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教育成果的一等奖之后,2003年《商贸职高"实践导向"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课题研究成果又分别获得省人民政府和市人民政府教育成果的一等奖。学校还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科先进集体。
延安市聋哑学校创建于1959年,隶属于延安市教育局,是陕北地区第一所省级特殊教育示范学校。学校现有义务教育班九个,在校学生132名,在职教师41名。学校办学理念先进,宗旨明确,近年来先后获得延安市“文明校园”、延安市教育局“佳单位”、延安市教育局“平安校园”等多个荣誉。
渭南市志丹职业学校,是经过原省人大副主任刘力贞首肯,并以其父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将领刘志丹之名命名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地处渭南城区双王街道办事处西面临渭区教师进修学校院内,已经走过了十年光辉的办学履程,现在学校已初具规模,有标准化教室8个,公寓55间,各种焊机二十余台,电脑六十多部,按摩床、护理床25张……基本满足了教学要求。
学校以对孩子高度负责,对家长高度负责,对社会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和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满腔热忱为办学宗旨,以睿智的目光洞察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用无限的关爱暖热孩子幼小的心灵,着重正面教学,因势利导,使孩子扬长避短,茁壮成长,坚持不懈地用刘志丹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来感召孩子,用他们的崇高品质和坚强意志来塑造孩子,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熏陶学子,教育孩子成长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同时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教给他们一种适合自己发展的实用技术,使他们一技在身,走遍全国,在广阔的天地里大显身手。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迅速变化,学校在开设学前教育、焊接应用等专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中医康复,理疗和护理等热门专业,形成独具一格的学校特色。为了更好地给孩子传授专业技术知识,我们严格选聘了十多位大专以上学历的授课教师。他们中有硕士研究生、有大学本科生,形成了高标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同时加强编写教学计划、备课、听课、检查教学结果等规范化管理,千方百计地增强授课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十年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两千五百多名技术人才,同时对八千多名下岗职工和农民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为祖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用的贡献。被莘莘学子和广大家长亲切地誉为“成长的摇篮、知识的宝库”。
为了孩子的美好前程,为了父母的殷切希望,我们热烈欢迎你们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读,学校一定经过自己不懈地努力,把合格的人才还给你们。
学校占地面积为118亩,建筑面积18000m2。九七年由香港“华夏基金会”资助15万美元,建成了陕北地区大、拥有一流实验仪器设备的集农作、林果、畜牧、基础教学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实验大楼。现有教学班26个,开设实用型重点专业13个,在校学生1413名,教职工128名,其中专任教师89名,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5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98名,党员52名,校内基础教育、专业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备,建有生产实习基地120亩、校办特色经济实体一部二店三场六食堂。固定校产1500余万元。
宜川县职教中心位于县城东北角党湾街与渭清路交汇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82年,2006年4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2007年建成宜川县职业教育中心。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理念,确立了“立足职高、统筹培训、联合办学、特色专业”的发展思路,经过30多年发展里程,现已是所集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教育、职业培训与教育为一体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先后获省、市级办学荣誉20多项。
学校占地面积23328平方米,建筑面积1686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2490平方米。现有教师77名,本科学历76人,高级职称18人,“双师型”教师46人,市县级骨干教师38人次。现有学员1577名。近三年来,学校探索推行“分层次,低重心”管理模式,在教育质量、办学效益、专业建设和校园标准化建设等方面都得到空前发展。
今年我校与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签订了联合办学方案,确定了烹饪技术、酒店服务、旅游管理等三个招生专业,实行“1+2+2”阶梯式合作模式,即:中专或大专教育。学习期满后颁发相应毕业证书和职业技能资格或等级证书,毕业后推荐就业。
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汽车维修、酒店服务、旅游管理、烹饪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牧兽医、园林绿化
1、凡报名注册我校职业高中、中专专业的学生,均可享受国家免学费优惠政策和每年2000元国家职业教育助学金机会。
2、职高毕业生即可选择参加全省职业高校分类自主招生考试入学,又可参加一年一度的高职单招考试录取入学(推荐)。
职教学生电话预约报名,8月21日至28日正式注册报名编班,29日正式上课。报名者须持宜川县职业教育中心职高录取通知书、本人中考准考证、成绩单、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1份,1寸标准照片2张。
吴起县职教中心成立于2002年6月。2005年9月批准成立了吴起县工作站,10月批准恢复吴起县第一中学,与职教中心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三块牌子,形成职教、、普教于一体的办学实体。校园位于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落脚地胜利山下,北洛河之滨,青山环抱,翠绿荡漾,楼舍俨然,树木掩映,集青山秀水之灵气,显现代品牌之气派。校园建设结构合理,教学设施齐全。
学校拥有一支和专业设置与教学要求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7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师生比为1:2。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到国家规定,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8.4%。
专业教师4人,占教师总数的9%,其中“双师型”教师2人,占比4%。每个专业配置有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2人以上。
(一)吴起县职教中心计算机应用招生
计算机应用专业:
本专业主要开设课程有政治、数学、语文、英语等文化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基础、BASIC语言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多媒体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常用软件、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动画设计、动画制作、计算机组装调试与维修等专业课程。培养在计算机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级专门人才。
(二)吴起县职教中心电子电工专业
电子电工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有关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气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电工电子等电器设备操作管理、调试维修、常用家电原理与维修等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
电子电工专业开设课程:
电工基础、电工技能、电子基础、电子技能、电子小制作、家用电器原理与维修、音响技术、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电子CAD、计算机基础应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VCD、DVD原理与维修、有线电视与卫星电视的组装与维修等。
(三)吴起县职教中心学前教育专业招生
幼师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从事幼儿教育,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中初级专业人才。
幼师专业专业开设:
幼儿卫生保育教程、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概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教师口语、幼儿唱歌、幼儿绘画、幼儿舞蹈、幼师听话与说话、幼儿手工等。
装配有音乐室(配备电子琴22架、钢琴12架)、美术室、舞蹈室、阅览室、图书室(藏书50000余册)各一个,有计算机网络教室4个,配电脑200台;建立起了网、电子备课网、校园办公网、微机教学网和信息宽带网;装配有电工电子实习实训及考核室三个,装配电子电工单片机PLC225台(件),电子电工技能考核设备38台(件);有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室一个,装配实习实训模拟操作设备28台(件);有汽车模拟驾驶操作实训室一个,装配实习实训驾驶模拟操作台15台;建有电气焊实训室一个,装配实习实训电焊机21台,所有实训室(场)均装配有多媒体。
甘泉县职业中学始建于1985年,位于县城中心街。2005年9月份迁址于新区姚店,成立了江苏省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延安分校,兼陕西省广播甘泉工作站。现有在校学生763人,其中职业中专生278名,生485人(本科生365人,专科生120人);现有在教职工29人,其中女职工12人,党员10人;专任教师19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1人,大学学历13人,大专5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6人,未评职称1人。新校区有教学楼一幢三层42间,宿舍楼两层26间,厕所两个8间,锅炉房2间,两个灶8间。有微机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生化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等部室,有微机62台,有理、化、生实验仪器902件,有体、音、美器材87种394件,生均图书32.4册。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下设有行政处、教导处、处、校办公室、团委、工会、后勤处、宿管处、保卫处等机构,学校还承担着全县教育、农民实作技术培训、劳务输出培训等工作。
招生专业 | 招生人数 |
学前教育 | 120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120 |
计算机应用 | 120 |
会计 | 120 |
甘泉县职业中学始建于1985年,位于县城中心街。2005年9月份迁址于新区姚店,成立了江苏省惠山职业教育中心校延安分校,兼陕西省广播甘泉工作站。
现有在校学生763人,其中职业中专生278名,生485人(本科生365人,专科生120人);现有在教职工29人,其中女职工12人,党员10人;专任教师19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1人,大学学历13人,大专5人;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0人,初级职称16人,未评职称1人。
黄龙县职教中心成立于1983年,现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有教学班10个,全日制在校学生302人。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2001至2008年间学校自筹资金近152.5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学软件设施配置及维修,在全市率先建成了卫星宽带传输网、校园局域网,有电工电子实验室1个、微机室1个、多媒体教室1个及钳工焊工实训室1个。2003年被延安市命名为“市级兴农示范学校”;2005年5月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专家组远程教育评估验收。
学校为在册职业高中、中专学生及教育专、本科学员351名,校外农民实用技术教学点4个,学员211名,在岗教职工25名,其中大学本科学历12名,专科学历13名。
洛川职业中专位于洛川县城北部往西约两公里处的桥西村。学校自八三年创建以来,于1989年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职业高中”;于1992年经省政府批准,确定为“陕西省重点职业高中”;1997年又被省政府命名为“洛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经市教委验收,命名为“市级职教兴农示范校”;2002年5月又经省教育厅验收,达到了“县级职教中心”标准和“陕西省重点职业高中”复验标准。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为118亩,建筑面积18000m2。九七年由香港“华夏基金会”资助15万美元,建成了陕北地区大、拥有一流实验仪器设备的集农作、林果、畜牧、基础教学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实验大楼。现有教学班26个,开设实用型重点专业13个,在校学生1413名,教职工128名,其中专任教师89名,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的54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98名,党员52名,校内基础教育、专业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备,建有生产实习基地120亩、校办特色经济实体一部二店三场六食堂。固定校产1500余万元。
建校迄今,先后向社会输送各类毕业生6000余名,短期培训50000多人次,学校曾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的殊荣,并受到了原国家教委、计委、劳动部、人事部、财政部及省、市、县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接受了教育部、香港华夏基金会、中陶会、省市教育部门及菲律宾官员、陕西工运学院的领导和专家20多次的光临指导,同时接待了30多个省、市、县教育局及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1999年10月成功地举办了“延安市第七届中专蓝球运动会”;2002年5月与江苏省扬州市职教中心结成友好联谊学校。1996年3月,洛川县委,县政府决定投资739. 3万元,建成了一个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县级一流职教中心。
近年来,在扩大办学规模上,我们把调整专业结构作为突出办学特色,适应市场经济的“关键工程”来抓。并先后与西农大、陕西电子职工大学、陕西工运学院、延安及延安市八所中专学校实行联合招生、联合办学。形成了集大专、本科、职业中专、综合高中、社会培训等为一体的职教中心。目前我校开办的骨干专业有水保、经济林、财会、普通师范、英语、幼师、体育、小学、综合高中、计算机信息、财会电算化、法律、岗前培训等,进一步扩大了办学的规模和效益。
2018年9月27日,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洛川县桥西村
延安大学(报考点代码:6143)属于陕西省社会考点,接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考生报名。
1.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延安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
2.报考省内非报考点招生单位的延安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延安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省内有考点招生单位的可选择报考单位考点)
3.报考延安大学的省内往届生和非考点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本科毕业生所在高校有考点的应选择所在学校报考点)
4.报考省外招生单位的延安社会考生(延安社会考生仅指户籍或工作单位在延安的考生,下同)。
5.报考省内非报考点招生单位的延安社会考生。(报考省内有考点招生单位的延安考生,须选择报考单位考点)
※符合条件4或5的社会考生,户籍在延安市的必须提供户口本(本人页和户主页),工作单位在延安市的必须提供在延安市缴纳社保证明材料。伪造虚假证件、证明的,一经发现,将通知公安机关追究相关责任,并不予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取消其报名和考试资格。
特别提示:单独考试考生须选择所报单位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考生,在网报时选择延安大学作为报考点,其网报信息无效。
省重点公办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省重点公办宝塔区职业教育中心宝塔区职业教育中心位于延安迎宾大道东段占地面积4916亩建筑面积25600平方米是一所融普教职教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学校交通便利
省重点公办延安职业技术学院省重点公办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国家重点公办洛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重点公办子长县职教中心招生专业数控技术电子电工计算机平面设计矿山机电设施农业生产技术
国家重点公办子长县职教中心子长县职教中心先后多次被陕西省教育厅延安市教育局等单位评为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和勤工俭学先进集体2004年顺利通过省级重点职教中心验收中心自九八年招生办学
省重点公办宜川县职教中心宜川县职教中心位于县城东北角党湾街与渭清路交汇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82年2006年4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职业中学2007年建成宜川县职业教育中心多年
延安中职技校排名前十技工是洛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渭南志丹职业学校、延安聋哑学校、延安市卫生学校、延长县职业中学、子长县职教中心、黄龙县职业中学、鲁迅艺术学院、宝塔区职业教育中心、宜川县职教中心。(本数据非官方公布的排名数据,目前官方未公布
“延安市中职学校有哪些?到底该报哪个学校呢?。小编云云为你解说,对延安各中职学校分析。中职学校选校小知识:1、延安市中职学校分中专、技校、职业学校;2、延安市中职学校分国家重点、省重点、市重点;3、延安市中职学校分公办(政府办学)、民办(企
延安市公办3+2学校: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延安市宝塔区职业教育中心、洛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泉县职业中学、延安市安塞区职业教育中心、延长县职业教育中心。延安市公办3+2学校及专业名单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校名称学制--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延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