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理性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保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招生比例合理协调;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大力发展面向地方支柱产业、新兴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水平。

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盐城市滨海县)2016提前文科332学校地区专业年份批次类型分数盐城师范学院江苏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盐城市滨海县)2016提前文科332

二正确指导考生填报志愿维护考生对各类学校招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各县市区各学校不得封锁各类招生信息拖延中考指南发放充分尊重考生自主选择学校的权益不得误导学生及其家长确保考生自主选择升学的意愿和学校严禁限制强迫考生填报某一学校志愿严禁违背学生意愿由学校老师代学生填报志愿凡违反上述规定的学校和教师个人一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各学校不得以经济手段强拉生源有偿招生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初三学生参加复习和学业成绩考试毕业生信息由毕业生所在学校按招生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统一向招生学校提供各学校必须准确上报考生电子档案信息考生户籍信息志愿信息必须由家长慎重填写后核准签字学校教师擅自向招

毕业生使用与待遇职业中专学生毕业后由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验印后发给中专文凭,国家承认其中专学历,可进入生源所在地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也可由所在学校统一组织输送到经济发达地区或在本地就业。未就业毕业生可在市人才市场办理个人人事代理和在市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办理户口挂靠手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学生学完规定课程,成绩合格者发给职业高中毕业证书。技术工种、熟练工种的毕业生,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规定》

录取工作2014年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的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按照公布的招生计划、录取批次和考生志愿择优录取。在五年制高职院校录取后,即安排面向普通高校对口高考的综合高中录取工作;在普通中专录取后,即安排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进行录取。在统一录取后招生计划未能完成的学校可实行自主招生,但不得录取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考生。面向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适龄青年和其他群体进行中等职业学历教育的,仍实行注册

招生办法凡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热爱所报考专业的应往届初中毕业生均可报考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报名和填报志愿工作由市招生考试中心组织实施,统一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志愿填报具体要求由市招生考试中心另行通知,由各地按中考志愿填报的统一规程和安排组织实施。考生可根据自己意愿在《盐城市2014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网上志愿填报表》中填报职业中专、职业高中和综合高中志愿,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填报(网址

招生管理各地、各学校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管理,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招生工作的各项政策规定,严肃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确保2014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有序进行。要加强招生计划管理,努力扩大优质职教资源招生规模,对未达到三星级标准的职业学校严格控制并逐步削减其招生计划。除省教育厅下达我市的高等师范、五年制高职、普通中专招生计划外,非我市紧缺或社会急需的市外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在我市安

第三批次为其他普通高中及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职教类有关院校(包括普通师范学校)相关专业如需要进行面试、体能测试(含体检)、专业考试等加试项目的,须在6月20日前将加试项目合格考生情况报盐城市招生考试中心。问:今年市区热点高中如何招生?答:江苏省盐城中学在盐城市解放南路199号地址办学,今年招生计划数756人,其中统招生688人,统招生中面向市直、亭

第三批次为其他普通高中及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职教类有关院校(包括普通师范学校)相关专业如需要进行面试、体能测试(含体检)、专业考试等加试项目的,须在6月20日前将加试项目合格考生情况报盐城市招生考试中心。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盐城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设新盐城、发展上台阶”总定位,以“大规模、普惠制、集成化”为原则,以政策激励为导向,以整合资源为抓手,以集聚创新创业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为重点,大力实施“515计划”,充分调动用才主体积极性,全面激发人才创造活力,为建设创业生态幸福的美丽盐城提供坚

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正确引导初中毕业生理性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保持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招生比例合理协调;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大力发展面向地方支柱产业、新兴特色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提高职业教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