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类型 | 学制 | 层次 |
---|---|---|---|
贸易经济 | 经济与贸易类 | 四年 | 本科 |
法学 | 法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体育教育 | 体育学类 | 四年 | 本科 |
汉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五年 | 本科 |
商务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四年 | 本科 |
网络与新媒体 | 新闻传播学类 | 四年 | 本科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数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车辆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 | 四年 | 本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 | 四年 | 本科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本科 |
人工智能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本科 |
物联网工程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虚拟现实技术 | 计算机类 | 四年 | 本科 |
土木工程 | 土木类 | 四年 | 本科 |
水利水电工程 | 水利类 | 四年 | 本科 |
测绘工程 | 测绘类 | 四年 | 本科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轻工类 | 四年 | 本科 |
建筑学 | 建筑类 | 五年 | 本科 |
药学 | 药学类 | 四年 | 本科 |
中药学 | 中药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康复治疗学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本科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本科 |
口腔医学技术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本科 |
医学影像技术 | 医学技术类 | 四年 | 本科 |
护理学 | 护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助产学 | 护理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工程造价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工程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应急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审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物流管理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 四年 | 本科 |
电子商务 | 电子商务类 | 四年 | 本科 |
酒店管理 | 旅游管理类 | 四年 | 本科 |
音乐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五年 | 本科 |
舞蹈学 | 音乐与舞蹈学类 | 四年 | 本科 |
美术学 | 美术学类 | 四年 | 本科 |
数字媒体艺术 | 设计学类 | 四年 | 本科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工艺美术 | 设计学类 | 四年 | 本科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 | 四年 | 本科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较系统的国内外贸易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国内外与贸易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惯例,能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知识面宽,分析解决能力强,能在各类工贸企业、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商务经营和商务管理工作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西方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
就业面向:边贸企业、涉外商贸公司。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系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具备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教育的能力,能在幼儿园、早教中心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学前儿童保教、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并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生源。
主干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学前儿童卫生学、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研究方法、幼儿园班级组织与管理、幼儿园艺术教育等。
资格证书:幼儿教师资格证、高级育婴师资格证、高级保育员资格证、普通话证书(二级乙等及以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证书。
就业方向:大中型幼儿园、早教机构、幼儿培训学校等学前教育机构,从事幼儿园教学、幼儿园管理、儿童传媒工作、儿童早期社会服务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适应地方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适应小学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系统掌握小学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教育教学的能力,能胜任小学教育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全科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等。
资格证书:学生毕业需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二级甲等以上等证书。
就业方向:面向云南,辐射全国,培养各地公办、民办小学一线骨干教师;立足云南义务教育发展需要,培养乡镇、农村小学骨干教师及管理人员;培养其他相关领域的小学教育工作者;同时为小学教育研究生培养输送人才。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体育教学,并能从事学校训练、竞赛、科研与体育卫生事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心理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武术套路等。
资格证书:篮球二级、三级裁判员证,排球二级、三级裁判员证,足球二级、三级裁判员证,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二级证等。
就业方向:各类中小学、幼儿园学校体育工作者、教练员、社会体育指导者、社区体育服务者、体育管理者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 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 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主要英语国家的文 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艺术、法律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科学的英语听、说、读、 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掌握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与海内外人士进行跨文化交 际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的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和科学 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与海外人士进行口头与书面交流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文学艺 术修养、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的 精神、专业学科意识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英语语音学、英语词汇学、英语文体学、报刊选读、 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英语教学法、翻译理论与实 践等。
英语专业技能课程的学时应不低于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总量的40%,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学 时应占专业教育学时总量的35 010左右。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学习 和实践活动中。课外学习和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 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还应鼓励学生积 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教育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五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 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 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 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接受全面的英语技能训练,了解英语国家基本概况,掌握应用经 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跨学科和跨文化思维能力训 练,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往礼仪,具备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动的能力,具备良 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适应经贸、管理、金融、外事等领域各 类工作岗位,并具备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坚实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基本知识;
2.具备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3.掌握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4.熟悉我国在国际商务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按国际惯例从事商务活 动的能力;
5.掌握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悉中外文化和对外交 往礼仪,具备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6.了解国际商务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掌握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运用专业知 识和技能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7.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以满足社会和行业的相关需求;
8.具有健康的体魄,较高的心理素质、人文素养,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
核心课程:
1.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基础英语、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 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翻译(口译、笔译)等;
2.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包括经济学、国际商务导论、国际商法、会计学原理、公共演讲、商 务谈判等;
3.跨文化交际课程,包括跨文化交际、国际商务文化等;
4.人文素养课程,包括英语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中国文化等。
英语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50%~60%,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占专业课比例为 20%一30%,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分别占专业课比例5%~1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专业实习、商务方案策划、学 术活动和社会实践。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所有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并在教师指导下 开展,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 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包括学生根据教学要求,对某些教学内容进行计 算机仿真模拟操作;专业实习包括认知实习和岗位实习,可在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其他实习场所完 成;商务方案策划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按照规范策划商务活动,包括项目选择、信息调 研、数据分析、报告撰写、方案设计、模拟实施等环节;学术活动包括学术研讨、学科竞赛等;社会 实践包括各种涉外商务活动、涉外活动志愿服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熟悉新闻法规与政策,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化功底和良好的科学人文素养,具备新闻与传播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新闻采写编评、网络与传播技术、数字媒体与素材加工等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网络新闻信息传播类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新媒体概论、网络编辑学、网络基础与应用、数据库基础、网页设计。
资格证书:编辑记者从业资格证书、新媒体运营师专业技能证书。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媒体、传媒机构、新媒体的管理及运营、数字媒体文本信息处理、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维护与开发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车辆工程技术、车辆设计制造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车辆制造、组装、控制、检测、诊断及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车辆构造、车辆设计、车辆电器与电子技术实验、汽车发动机测试技术、车辆性能台架实验、汽车制造工艺学等。
资格证书:汽车维修技术技师、汽车检测高级工等。
就业方向:汽车制造厂、汽车维修企业、汽车保险企业、汽车销售管理部门等。
培养目标: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系统掌握机械、电子、控制智能制造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传感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资格证书:助理机械电子工程师等。
就业方向:各类机械设计与制造企业、电子及电器企业及其它生产部门、公司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解决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问题,从事电力系统运行、安装调试、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电机学、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发电厂变电所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资格证书:维修电工高级证、注册电气工程师等。
就业方向:电力公司、发电厂、电力设计公司、电力电网、企业用电、民用电等企事业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从事信息采集、处理和终端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通信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Linux操作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与智能卡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等。
资格证书:物联网工程师、信息管理师等。
就业方向:物联网企业、IT企业、电子通信企业、物联网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办公部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土木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施工、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BIM建模基础等。
资格证书:二级建造师、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BIM建模师等。
就业方向:设计院、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工程施工企业、招投标企业等。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接受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方法及施工管理的基本训练,能在水电站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测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土力学、水力学、水电站、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BIM建模基础等。
资格证书:一级结构工程师(基础)、二级建造师、BIM建模师等。
就业方向:设计院、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水电站、工程监理企业、工程咨询企业、城乡水务局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理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掌握测绘工程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 基本技能,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能在测绘、规划、国土资源、 矿山、交通、水利、电力等部门从事测绘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开发、研究、教学及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社科、数理基础、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等 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测绘项目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从事测绘工程实践及技术创新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地球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管理知识;
3.熟悉测绘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测绘学科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测绘数据分析能力,具有 从事测绘生产的专业技能,了解测绘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测绘工程专业的理论进行项目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及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
6.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测绘工程软硬件系统 的集成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9.具有相关领域的创业能力。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 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地球空间信息采集技术、数据处理理论 和方法、测绘信息表达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大地测量学与导航定位、工程与工业测 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 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 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专业核心课程包括测绘学概论(18学时)、大地测量学基础(54学时)、数字地形 测量学(72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45学时)、地图学基础(45学时)、GPS原理及其应 用(45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5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6学 时)。
(1)大地测量与卫星导航方向:物理大地测量学(45学时)、空间大地测量学(45学时)、地 壳形变(45学时)、GPS测量与数据处理(36学时)、导航学(45学时);
(2)工程与工业测量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工程测量学(54学时)、GPS测量与数据 处理(36学时)、变形监测数据处理(36学时)、工业测量(36学时);
(3)航天航空测绘方向:摄影测量学(54学时)、遥感物理(36学时)、航空与航天成像技术 (45学时)、数字摄影测量学(45学时)、遥感图像解译(36学时);
(4)城市空间信息工程方向:城市空间信息学(45学时)、城市灾害应急管理(45学时)、GIS 工程设计与实践(45学时)、城市规划原理(45学时)、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5学时)、土地资 源管理学(45学时)。
2.示例二:数字测量学(64学时)、地图学基础(48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56学 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数据结构与测绘软件开发(48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48学时)、 卫星导航与定位技术(40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8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0学时)、遥感原 理与应用(40学时)、矿山测量学(48学时)、工程测量学(48学时)、变形与沉陷工程学(48学 时)、土地整治与复垦(32学时)、资源信息学(32学时)。
3.示例三:测绘学导论(16学时)、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64学时)、计算机地图制图(64学 时)、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72学时)、大地测量基础(56学时)、摄影测量基础(48学时)、GPS原 理与应用(56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原理(40学时)、测量程序设计 (56学时)、精密测绘仪器原理与使用(48学时)、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报(40学时)、数字摄影测量 (56学时)、创新专题设计(16学时)、科技论文写作(16学时)、工程测量学(56学时)、矿山测量 学(56学时)、GPS数据处理(32学时)、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集中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能力:建立测量控制网和地球坐标系统,地理空间信息采集、处理与应用,测绘 生产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掌握建筑学科基本的设计方法,获得建筑师基本训练,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室内设计、房产开发以及建设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画法几何及阴影透视、美术、初步设计、建筑设计、BIM建模基础、装配式建筑设计、城市更新与特色小镇、工程CAD制图等。
资格证书:BIM建模师、二级建筑师等。
就业方向:建筑设计院、建设管理部门、房地产企业、工程咨询企业等。
培养目标:从事药物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药学、临床医学概论等。
资格证书:执业药师(取得本专业本科学历及其以上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考)、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药房辅助员、西药剂师、中药购销员。
就业面向:医院药剂科室和药房、社区医院、医药公司、制药企业、药品检验监督部门等单位。
培养目标: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与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医学基础、临床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药事管理与法规等。
资格证书:执业药师(取得本专业本科学历及其以上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可考)、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药房辅助员、西药剂师、中药购销员。
就业面向:中医院药剂科室和药房、社区医院、医药公司、制药企业、药品检验监督部门。
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康复治疗技术,能够开展康复评价和康复治疗工作的康复治疗师,及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人体发育学、人体运动学、神经科学原理、康复疗法评定学、运动疗法学、物理因子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等。
资格证书:康复治疗师(取得毕业证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可考)、心理咨询师、育婴师。
就业面向:医院康复科、各级医疗康复机构,疗养院,康复医学工程研究所。
培养目标: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先进医学检验技术,具有一定科研发展潜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寄生虫学检验、实验室管理学、临床医学概要等。
资格证书:临床医学检验技师。
就业面向:各级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仪器/试剂公司、独立医学实验室。
培养目标:各类口腔行业所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系统解剖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材料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修复学、固定义齿工艺学、可摘局部义齿工艺学、全口义齿工艺学、活动矫治器工艺学、种植义齿工艺学。
资格证书:口腔修复工、口腔固定工艺、口腔活动工艺专项职业能力证书。
就业面向:综合医院口腔科及技工室、口腔疾病防治中心、口腔医院、口腔义齿制作公司、口腔材料、口腔设备经营企业。
培养目标:具备较为扎实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医学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利用医学影像设备从事医学影像学检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影像物理学、临床医学概论、人体断层解剖学、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诊断学、介入放射学、CT诊断学、MRI诊断学、医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等。
资格证书:医学影像技术资格证(本科学历毕业当年可以报考)。
就业面向:面向全省各级各类综合医院放射影像科、专科医院、社区卫生中心。
培养目标: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科研、护理教育及预防保健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健康评估、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精神病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等。
资格证书:护士执业资格证(必考)、注册营养技师、心理咨询师资格证、育婴师(自愿)。
就业面向:全省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等医疗单位。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工程造价相关的理论、熟悉造价软件应用,能在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工程经济学、BIM建模基础、工程量清单与计价、成本规划与控制、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公路工程概预算等。
资格证书:资料员、注册造价工程师等。
就业方向:设计院、工程建设管理部门、施工企业、造价咨询企业、招投标企业等。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在国内外土木工程等领域从事工程决策和全过程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建设法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资格证书:BIM建模师、项目管理师等。
就业方向: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企业、招投标企业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创新创业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经济学、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证券投资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本地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领域从事项目投资、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筹融资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税法原理、金融市场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综合实验
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财务管理师、税务师、证券从业资格
就业面向: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传统金融机构、新型金融类企业、行政企事业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系统掌握管理、经济、法律和审计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审计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家各层级审计机关、各类金融机构、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领域从事审计实务、会计鉴定以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财务会计、经济法、审计学原理、税法原理、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审计实务
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初级审计师、税务师、银行从业资格
就业面向: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政府审计机关、司法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各类金融机构。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满足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需要,面向东南亚、南亚贸易市场,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大数据、经济贸易、法律、金融、会计和审计等方面知识,具备会计核算、会计软件应用、筹融资管理、财务可行性评价、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筹划等能力,能够从事会计核算、纳税筹划等会计实务工作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创新创业型人才。
主干课程:会计学原理、经济法、税法原理、成本会计、行业会计、会计英语
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初级审计师、税务师、银行从业资格、证券从业资格
就业面向: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云南省涉外企业、事业机关单位、各型金融机构、基层政府部门等盈利和非盈利社会组织、自主创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商业品德和营销伦理修养,具备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商业思维,掌握现代市场营销理论及营销技能,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公关宣传等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统计学原理、商务谈判、广告学、网络营销、国际市场营销等。
资格证书:营销师
就业面向:各行业营销主管、营销经理、销售项目负责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满足云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国际商法、物流学、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信息管理 。
就业面向:商贸企业、大中型物流公司、边贸口岸。
专业优势:本专业群以产业链为基础,以工作流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理实一体课程为特色,融合打造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四个专业,培养立足云南,面向东南亚,精通贸易、物流、电商、销售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经济、管理、营销、计算机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利用网络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商务活动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工、商、服务行业从事网站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营销策划、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活动策划与运作、企业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电子商务概论、数据挖掘与安全、动态网站建设、ERP与客户关系、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规划、摄影和设计
资格证书:电子商务师二级
就业面向:大型商贸公司、专业电子商务运营公司、互联网公司、电子商务公司。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星级酒店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管理理论素养和扎实的酒店管理 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领导艺术、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熟悉现代星级酒 店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能够在高星级酒店、高级住宿业机构、高级餐饮业机构、教育科研机构等 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及教学科学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现代星级 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专业管理理论知识和酒店经营管理的基 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工商管理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现代酒店各经营与管理岗位的基本技能;
3.具备国际化酒店服务与管理标准化职业素养;
4.熟悉国家旅游、酒店管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酒店管理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管理理念的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7.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
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财务管理、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现代服务业管理、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公关礼仪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酒店岗位职能的服务与管理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酒店管理信息化软件实验、酒店服务管理综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音乐进行理论分析、研究 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音乐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外音乐史、 中外民族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人 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学和作曲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对音乐 事像进行独立分析、研究及写作、讲授、评论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并掌握相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音乐学分析方法;
3.具有对音乐学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对音乐事像进行独立分析、研究及写作、讲授、评 论等的初步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在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音乐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中西音乐史、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论文写作;和声、复调、 曲式、配器;钢琴、视唱练耳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音乐学论文或评论写作、田野采风。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舞蹈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初步对舞蹈进行理论分析、研究 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站、中小学、社会舞蹈团体、科研单位和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外舞蹈 史、中外民间舞蹈理论、舞蹈美学、舞蹈教育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 型人才,并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舞蹈历史和理论的基本知识,接受一定舞蹈专业技能的基本 训练,掌握舞蹈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掌握舞蹈历史和理论、舞蹈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舞蹈历史、舞蹈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和基本能力;
3.掌握一定的舞蹈专业技能;
4.了解相关的人文科学和自然学科的知识;
5.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学术研究潜力;
6.熟悉有关文艺的方针政策,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主干学科: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舞蹈概论、中国舞蹈史、欧美芭蕾舞史、欧美现代舞史、中外传统舞蹈文化、舞蹈鉴 赏与批评、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训练学、舞蹈基础训练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教学实践:舞蹈理论实践(舞蹈作品赏析、地区文化考察与研究、舞蹈理论研究与创新)、 舞蹈教学实践、毕业实习(含毕业供需展示)和毕业论文等;
2.社会实践:艺术采风、公益汇演、志愿者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具有美术史研究、美术评论、美 术教育、当代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文化遗产研究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 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新闻出版、画廊、博物馆、美术馆、网络媒体等方面的工作 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能力结构要求上,应具备人文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方法、 求实创新精神和综合分析能力;应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外美术历史知识和美术理论知识,并具备独 立的判断能力,阐释美术发展的规律;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逻辑思辨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 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对当代美术 的创作现状和市场管理有切实的了解。
关注美术学的理论动向及前沿课题,具有对于视觉文化发展前沿动态的把握能力;有广泛的 人文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地考察调研;在社会实践中,积极介入艺术展览活动,了解 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展示方式以及展览的整体运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此外,学生还要具有良 好的学风、文风和职业道德。
毕业生还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素质:
1.在素质结构方面,在思想道德素质上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 及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 养,并具有现代意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应同时具有一定的外语、 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数据库应用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 学、政治学、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主干学科:美术学、艺术学理论。
核心课程:中国美术通史、外国美术通史、中国近现代艺术思潮、西方近现代艺术思潮、艺术 概论、美学概论、中国画论、西方画论、美术评论与写作、博物馆学概论、艺术管理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由属专业教育范畴的考察实习和属综合教 育范畴的社会实践共同构成。
考察实习教学至少包括美术馆、博物馆、重要美术遗迹、遗址的参观考察;各地民族艺术、民 间艺术与民间文化的考察;各种艺术机构和单位的社会实践、就业实习活动等多种形式。
社会实践教学可结合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以及进行社会 调查等方式,接触社会实际,了解国情民情,锻炼和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专业实验:美术理论写作、美术批评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创新创业精神,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平面设计等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数字技术领域、广播、电视及网络新媒体、虚拟现实等领域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平面设计与创意、影视特效合成、摄影摄像、动画原理与网络游戏设计、VR虚拟现实技术。
资格证书:ACAA认证平面设计师、VR设计师。
就业方向:各级各类媒体、传媒机构、平面设计、网页设计、APP开发、音视频后期制作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相关学 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和设计实践能力,能在高等艺术学校从事环境设 计或教学、研究工作,在艺术环境设计机构从事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 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并具备项目策划与经营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环 境艺术应用型和研究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在能力结构方面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外环境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科研、教学、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 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内外环境设计的程序与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 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 性设计。本专业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表现能力,能用草图、图纸、模型、效果图和计算机图 形技术生动、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掌握基本的摄影技能,熟练掌握多种设计软件,熟悉材料及加 工工艺,具备综合运用CAD/CAM/CAE/3DS手段进行室内外环境设计的基本能力。
同时,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一般还有以下要求:
1.在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品质,以及法制意识、诚信意 识、团体合作意识;在文化素质上具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文学艺术修养,并具有现代意 识、人际交往意识;身心健康。
2.在知识结构方面,要求除本专业确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外,同时具有一定的外 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工具性知识,以及文学艺术、历史、哲 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建筑、环境艺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专业设计与实践的基本能力;
2.掌握建筑与环境艺术的相关技术以及各类材料的施工工艺;
3.掌握环境艺术设计表达相关技能与方法,包括徒手艺术表现、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意能力 与工作方法;
4.具有文化艺术与跨学科知识素养,了解我国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国 内外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方法,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设计实施与科研能力;
主干学科:建筑及环境设计方法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
核心课程:建筑设计史、建筑设计方法学、室内空间设计、室内外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人机 工程学、制图、建筑模型制作与工艺、建筑及环境设计调研方法、数字化环境设计及建筑环境设计 相关软件等基础、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关关系学)、造型基础、构成(平面、 色彩、立体构成)、世界建筑及环境设计发展史等相关课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按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进行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图纸设计、材料和 施工工艺设计、完成设计报告书等实战课题。
主要专业实验:按环境设计专业方向,进行环境及空间的相关材料性能及施工工艺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将手工艺传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创意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部门、传 统工艺加工领域、设计公司、学校等企事业部门从事各种传统与现代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以及相 关教学与研究,设计管理工作方面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根据传统工艺如烧造、煅冶、染织、编扎、雕刻、木工、髹饰工艺等 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能反映中国古典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美术主要门类如陶瓷、玻璃、漆艺、染 织、雕刻、金属工艺等不同专业方向,学习相关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在专业方向 所规定的各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专业方向领域内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相关专业 必要的工艺技能,了解材料性能及加工工艺等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今后的 设计制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的设计方法和有关技术;
3.具有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的工艺美术品进行设计制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相关工艺美术专业方向领域内产品的应用前景、需求和发展动态;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设计学、美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按不同专业方向,分别为陶瓷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染织工艺、雕刻工艺、金 属工艺等基础和基本方法;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学(美学、心理学、公关关系学)、图案、构成(平 面、色彩、立体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修养相关课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 主要专业实验: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工艺美术品的相关材料性能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 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大企业市场部门、中等 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为国学习的思想和为社会服务的理念,了解专业相关的法律 法规,具有较为系统的视觉传播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学生应在设计创新,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社会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并符合国家考级的外语水平。本专业培养规格为应用 型创意人才。
根据市场、中等设计学校和研究机构的需要,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
1.在专业能力结构方面,要注重创意、美学、技术表现三方面能力的培养。创新时代创意为 先,美学质量和技术表现是完善创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理论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三个模块中建立起一个体现这个培养方向的正确指导思想,即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要贯穿于创 新教学之中,在培养学生创意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美学和技术能力。
2.在专业素质结构方面,要求学生不仅有很强的创意能力,还应具备较好的创意解说能力、 文字语言的表达能力和很好的社会沟通能力。这四种能力是专业素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 为设计不仅要有个性化,更要注重通过语言、文字、行为和作品与人沟通、与市场和社会沟通。
3.在综合知识结构方面,要求学生除了已确定的本科专业知识外,同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 养,以提高设计的创意想象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物理知识,使设计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有条 理地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具有广阔的视野和交流能力,以及掌握软件应 用、获取信息和文献检索的能力。
主干学科:艺术学、设计学、传播学、美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中外设计艺术史、艺术概论、大众传播学、广告学、美学、消费心理学、公共关系学、 装饰与图案、图形创意、文字与版式、平面(印刷)设计与印刷制作、展示与陈设、数字媒体设计与 制作、企业形象、品牌形象策划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本专业总体实践教学体系是将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教学内容密切地 联系在一起,一是课程教学和上机熟悉软件结合,二是应用性专业除了研究性课题外,结合社会、 企业的项目课题进行实践训练,为学生积累就业经验。
主要专业实验:在传统车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纸艺车间、木工车间、模型加工车间和 金属加工车间进行相关设计制作和材料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2022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章程普通本科学费
2020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各省、各批次录取招生计划(图)普通本科
2020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各省、各批次录取招生计划(图)普通本科1.云南省
1团组织关系转人地共青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委员会2党组织关系转入地省外考生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组织部省内考生中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委员会答案来源于2021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入学须知
一普通本科2021年本科学费标准以云南省发改委备案批准为准答案来源于2021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章程
二报到时请携带1录取通知书原件身份证原件二代2凭我校录取通知书到所在市县招生办领取考生本人纸质档案并自行带到我校报到或通过机要转递至我校转递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招生处电话答案来源于2021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入学须知
二请持录取通知书到原就读学校办理党团组织关系1团组织关系转人地共青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委员会2党组织关系转入地省外考生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组织部省内考生中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委员会答案来源于2021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本科入学须知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一所民办的财经类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92年,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学校占地1187亩。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民办普通本科大学(一)云南经济管理学院2021年招生批次1.(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2020年招
2022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新生入学须知(本科)开设专业
有。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有本科专业!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主要开设就是本科专业。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本科专业有:工程管理、中药学、法学、土木工程、体育教育、工艺美术、建筑学、医学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