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 | 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
| 高职排名 | 273 | 99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6 | 62191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151 | 67722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3 | 22381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71 | 26913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是1960年由财贸部主导建立的,名为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与新中国第一所金融院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同根同源,1969年停止招生。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基础上恢复建立吉林省银行学校,1979年更名为吉林银行学校。1983年在校内创办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职工大学,1984年升格为长春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共管的金融院校。
2016年 – 2020年就业及专升本情况统计表
年份 项目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毕 业 生 总 数 |
1583 |
1913 |
2112 |
2252 |
2243 |
就 业 人 数 |
1258 |
1786 |
1902 |
1952 |
2029 |
专升本报名人数 |
659 |
865 |
998 |
1193 |
1199 |
专升本录取人数 |
220 |
318 |
476 |
475 |
642 |
专升本率(按总人数) |
13.9% |
16.7% |
22.54% |
21.1% |
28.6% |
总 就 业 率 |
93.4% |
93.8% |
90.04% |
86.7% |
90.8% |
第七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政策主要内容
按照《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要求,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包括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助学贷款代偿、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第八条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申请程序
入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在家庭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级教育部门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用于解决学费和住宿费。
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在开学报到当天,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先办理入学手续。
入校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由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大同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并管理,业务工作接受省教育厅和省体育局检查和指导。学院办学定位为高等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培训专科层次技能型通用航空人才。学院是山西省科普教育基地(2021-2025)、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常务理事单位、山西省通航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单位。
学院办学规模6000人,目前在册学生2929人(含扩招生),重点布局无人机、航空维修、航空机务与运输、通航+人工智能等专业集群,形成比较完善的通用航空职业技术专业体系。学院现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航空地面设备维修、通用航空航务技术、民航运输服务、直升机驾驶技术、通用航空器维修、空中乘务、民航安全技术管理、智能机电技术、工业软件开发技术、增材制造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机场运行服务与管理等13个专业。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与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大同云冈机场、禧佑源航空科技公司、南六庄机场、大同轻飞、大同长鹰蜜蜂飞机公司等24家单位签订合作发展协议,邀请企业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多方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