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19 | 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72 | 2753 |
2019 | 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3 | 10426 |
2019 | 翻译(英语)(英语考生)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3 | 1073 |
2019 | 新闻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4 | 965 |
20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7 | 7545 |
2019 | 信息安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7 | 7545 |
2019 | 经济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7 | 7545 |
2019 | 法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8 | 6927 |
2019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8 | 6927 |
2019 | 广播电视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88 | 6927 |
2019 | 传播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91 | 5228 |
2019 | 公共关系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91 | 5228 |
2019 | 数字媒体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392 | 4729 |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能 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 作,能成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与文化的生力军。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汉语和外语两方 面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汉外口笔译基本技能,具备口笔译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外语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汉语知识 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2.掌握翻译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能力,包括口笔译技能、口笔译理论、跨文化交际 能力以及译者综合素质;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 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国际商务知识,公共外交知识;
4.了解翻译学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了解翻译专业的行业需求和发展动态;
5.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语言知识与能力模块:综合外语、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 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知识与技能模块:翻译概论、外汉笔译、汉外笔译、应用翻译;联络口译、 交替传译、专题口译。相关知识与能力模块:中国文化概要、所学外语国家概要、跨文化交际、计 算机与网络应用、国际商务、公共外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综合技能训练、汉外翻译实践训练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和较高的外语水平,具备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视音频处理、媒体网络与系统、新媒体与信息处理、媒体安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智能媒体技术、互动媒体技术等领域中从事多媒体技术开发、研究、设计、应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各类传媒、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公共传播机构从事 跨国际、跨文化、跨专业领域公共关系协调和公共信息传播的专业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比较 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能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独立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媒体融合 的发展趋势与运作机制。
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学习新闻传播学知识背景,熟悉媒体融合的新趋势,熟悉大众媒 体运作机制,熟练掌握新媒体及网络媒体应用技能,通晓新闻传播、文化宣传政策和法规,熟练运 用外语和计算机。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熟悉公共传播相关的法律、制度、方针、政策;
3.接受公共传播和社会形势研究、社会调查与统计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调查研究、分析 判断和协调组织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独立、综合地分析各类公共传播现象和解决各种公共传 播问题的能力;
4.具有较高的文字写作、口语表达水平和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国际沟通 能力;
5.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语,学会电脑操作与统计分析,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 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在现代传播媒体和其他公共传播部门从事较强的 实际工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
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融合概论、 传播学研究方法、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政治传播、公共危机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演讲与修 辞、说服与传播运作设计、传播统计软件应用。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新闻媒体(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 公关实习。实习可分为一次或两次,实习时间不少于20周。
主要专业实验:新闻采访与写作、多媒体制作、公共关系操作。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数字 媒体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 方法,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和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在互动媒体、媒体网络、新媒体工程等领域从事 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数字媒体 技术领域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网络化、交互性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数字媒体领域的核心技术,了解数字媒体创作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 一定的艺术修养,能够为数字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基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具备设计、开发 数字媒体系统的基本能力;
5.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终生学习意识强烈,具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 术、新知识、新创意的能力;
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具备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信息技 术以及艺术创作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具有专利和版权的保护、利用、经营等创业意识;
8.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 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程序设计、网络与应用、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数字视音频处理、计算 机动画、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32学时)、造型基础(16+32学时)、图像信息处理(32+16 学时)、数字摄影(16+32学时)、计算机图形学(32+16学时)、场景设计与表现(16+48学时)、数 字媒体资源管理(32学时)、数字视音频处理(40 +16学时)、计算机动画(32 +16学时)、计算机 视觉(32学时)、人机交互技术(32学时)、角色形象设计(32+32学时)、计算机游戏程序设计(48 学时)、数据结构基础(32+16学时)、数据库系统原理(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基础(48 +16学 时)。
示例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2+16学时)、计算机网络协议基础(40 +16学时)、数字信号 处理(48 +16学时)、数字图像处理(32 +16学时)、多媒体原理与应用(32 +16学时)、现代电 视技术(40+16学时)、信息论与编码原理(48学时)、媒体内容安全技术(32+16学时)、计算 机图形学(32+16学时)、媒体网络与交互电视技术概论(32+16学时)、多媒体系统设计(16+ 32学时)。
示例三: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学时)、媒体制作软件(32+24学时)、3D图形程序设计 (32+16学时)、多媒体画面艺术(24+8学时)、游戏架构设计(16 +16学时)、三维造型与动画 技术(32+24学时)、计算机图形学(40+8学时)、数字图像处理(40+8学时)、实时虚拟现实 技术(32+16学时)、游戏开发(64+32学时)、动画设计(64+32学时)、影视制作与合成(32+ 1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需要设置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实验、动画原理与设计实验、数字视音频处 理实验、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多媒体原理与应用实验、数字媒体制作实践、网络应用技术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9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智能影像工程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0分,网络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自动化(演艺工程智能技术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7分,新闻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27分,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5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汉语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翻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9分,广播电视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11分,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0分,翻译(外语,英语考生,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行政管理(智慧城市治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6分,文化产业管理(制片管理、公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公共关系学、葡萄牙语(只招英语考生)(口)、网络空间安全、数字媒体技术、经济学类(经济学(传媒经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通信工程、网络与新媒体、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融媒体运营)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网络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软件工程(移动互联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社会学文科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9分,信息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0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0分,数字媒体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0分,经济学类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传播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85分,人工智能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0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网络空间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1分,经济学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2分,广播电视工程理科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广告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4分,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0分,人工智能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94分,通信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2分,新闻传播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传播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3分,翻译(英语)(英语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83分,新闻学文科录取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