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0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1 | 14582 |
2020 | 自动化(演艺工程智能技术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5 | 12614 |
2020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5 | 12519 |
2020 | 电子信息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6 | 12090 |
20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7 | 11791 |
202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7 | 11676 |
2020 | 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7 | 11855 |
2020 | 网络空间安全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7 | 11725 |
2020 | 广播电视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28 | 11374 |
2020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0 | 10633 |
202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1 | 10121 |
2020 | 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媒体技术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2 | 9934 |
2020 | 翻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4 | 9231 |
2020 | 行政管理(政治传播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4 | 9257 |
2020 | 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6 | 8592 |
2020 | 汉语言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7 | 8247 |
2020 | 文化产业管理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7 | 8043 |
2020 | 工商管理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7 | 8181 |
2020 | 数字媒体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9 | 7437 |
2020 | 广告学(数字营销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39 | 7332 |
2020 | 经济学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0 | 7220 |
2020 | 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0 | 7231 |
2020 | 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0 | 7056 |
2020 | 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融媒体运营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3 | 6185 |
2020 | 广告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4 | 6151 |
2020 | 国际新闻与传播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6 | 5559 |
2020 | 新闻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8 | 4988 |
2020 | 网络与新媒体(媒体创意方向)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8 | 5066 |
2020 | 传播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49 | 486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始终坚持以新闻传播业的未来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具备扎实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能力,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并具有全球视野的新闻传播高素养人才为目标,力求毕业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意识,拥有广博的知识面、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功底、敏锐的社会观察力,以及独立获取知识、深入开展社会调查研究的本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能够胜任各级各类媒体机构、舆论管理部门和传播企业的工作。
专业代码:050306T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概论、新媒体概论、新媒体实务、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营销策划与创意、网站策划创意与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数据库、摄影与摄像、数字图像创意与设计、动画创意与设计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教学实习、论文写作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了解网络与新媒体发展动态;3.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5.能阅读古典文献,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专业代码:080907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除开设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及平台课程外,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智能科学技术导论(含脑科学、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原理、智能机器人、智能游戏、虚拟现实技术、模式识别、数据挖掘、仿真建模与MATLAB、自然语言处理、智能信息获取技术、智能管理等。本专业按照本科生、研究生相衔接的培养方案,由专业中的教授为本科生开设提高性的课程,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先行选修部分研究生课程,并接受高水平教师的培养。另外,我们还为本科生配备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性化的选课方案。
相近专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通信与信息系统 信号与信息处理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论文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系统方法、传感信息处理等科学与技术,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优化、控制、组织等并完成系统集成的,具有相应工程实施能力,具备在相应领域从事智能技术与工程的科研、开发、管理工作的、具有宽口径知识和较强适应能力及现代科学创新意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以夯实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以加强智能科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技术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3.掌握人工智能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保养知识;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5.了解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沿技术;6.具有搜索收集信息的能力。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6分,人工智能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6分,广播电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7分,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49分,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综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行政管理(政治传播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1分,英语(英语考生)(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广告学(数字营销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文化产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网络空间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吉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网络空间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3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4分,翻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汉语言文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经济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05分,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5分,翻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5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6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6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37分,智能科学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2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广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传播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4分,英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公共关系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3分,行政管理(公共事务传播方向)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4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1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29分,文化产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英语(英语语种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631分,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投资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天津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59分,通信工程(无线多媒体广播技术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60分,广播电视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61分,自动化(演艺工程智能技术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61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北京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人工智能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4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影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山东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1分,自动化(演艺工程智能技术方向)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物联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5分,电子信息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62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