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 | 学制 | 授予学位 | 分类 |
---|---|---|---|
本科 | 四年 | 工学学士 | 计算机类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操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操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
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电 话:65779370、65779256、65779141(传真)邮政编码:100024 本科招生网:zhaosheng.cuc.edu.cn 学 校 网 址:www.cuc.edu.cn
我校2022年有提前批次小语种、艺术类本科、普通一批本科、高校专项、国家专项、中外合作办学、艺术类高职等招生类别。
详情请查阅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招生章程。
详见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分数线为546分(理科)。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少数民族预科班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本科一批B段普通类590683中
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政治学与行政学录取分数线为546分(理科)。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政治学与行政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传播方向)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政治学与行政学招生计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理科最低分为546,最低位次为6893;文科最低分为590,最低位次为712;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招生计划:(1)理科的专业有:少数民族预科班、广告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2017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1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1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文化产业管理(影视制片管理、方向)文科录取
中国传媒大学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0分,少数民族预科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6分,汉语国际教育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传播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97分,文化产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0分,网络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6分,文化产业管理(制片管理、公共文化与创意设计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602分,汉语国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2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9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9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1分,广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传播方向)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少数民族预科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6分,物联网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7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3分,工商管理类理科录取分
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电子信息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80分(理科)。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电子信息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电子信息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
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物联网工程录取分数线为547分(理科)。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物联网工程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中国传媒大学内蒙古物联网工程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