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湘潭大学 |
---|---|---|
软科(综合) | 58 | 106 |
校友会(综合) | 69 | 98 |
武书连 | 83 | 113 |
US排名 | 314 | 1024 |
泰晤士 | 50-72 | 73-92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4 | 1481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9 | 1677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99 | 1677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97 | 17580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95 | 1845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国家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95 | 1845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86 | 2245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5 | 317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604 | 3300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6 | 2245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8 | 2623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2 | 520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2 | 5205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8 | 12933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6 | 13694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3 | 14878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80 | 20960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70 | 26448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92 | 2457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8 | 2924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8 | 21996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6 | 23078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5 | 23683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5 | 29504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9 | 33310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66 | 28903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61 | 32035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8 | 40940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定向西藏就业 | 本科批 | 511 | 71835 | 434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5 | 4843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5189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0 | 5782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74 | 5023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地方专项 | 本科批 | 572 | 5382 | 46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中国地质大学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相关系(科)合并组建而成的北京地质学院。学校于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70年整体迁出北京,1975年定址武汉,并更名为武汉地质学院。1978年,武汉地质学院在原北京旧校址设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武汉地质学院更名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设在武汉。2000年2月,学校由国土资源部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10月,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签署共建中国地质大学协议。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是各项资助项目评定的主要依据,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优先获得各项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
每学年初,经本人申请,班级民主评议并经学校审核,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作为学校优先资助的对象。每年我校利用暑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慰问,宣传国家及学校的资助政策,验证认定结果,传递学校关怀。
2、助学金
我校多方筹措资金,形成了由国家、学校、社会各界等设立的助学金体系,旨在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我校目前有国家助学金,地大助学金和社会企业设立的助学金。助学金评选主要以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为主要依据,兼顾学习基本情况,综合考虑资助额度。
3、地大英才工程资助计划
地大英才工程资助计划由我校出资设立,是以资助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项目制为运作方式,以过程支持为基本导向的大学生发展型资助计划。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成才导向,树立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浓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思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培养优秀人才,促进学生刻苦学习,锐意创新,科学发展,全面成长。该计划是学校设立的各类资助中覆盖面最广,参与学生最多的资助类别,每学年约有在校生人数60%享受此计划资助。
4、生源地助学贷款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学生在户籍所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或金融机构申请办理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为信用贷款,不需要担保和抵押,是一项可以使高校新生在接到录取通知书时就能消除后顾之忧,在报到入学前就能享受到国家资助的政策。在一系列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与措施中,生源地助学贷款是覆盖面最大、时间最长的资助措施,申请不受名额限制,网上预约办理,申请手续简便,并采用电子合同,放款快捷,还款人性化,是大学生助学贷款主要形式。
5、校园地助学贷款
校园地助学贷款是学生到学校报到后,向中国银行申请的助学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和住宿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校园地助学贷款申请手续繁琐,申请周期长,一般于第二年春季才能确定是否申请成功,若助学贷款申请不成功,则需学生本人及时补交学费和住宿费。毕业后校园地助学贷款必须按月还款,容易造成逾期而进入征信系统黑名单。因此,校园地助学贷款主要面向还未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省份的学生。
申请校园地助学贷款的学生,须如实提供以下材料:
(1)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及以上政府或民政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证明材料,证明中须有学生本人或父母的姓名,此证明须是原件;
特别说明:证明所盖印章应为“ⅹⅹ乡(镇)人民政府”、 “ⅹⅹ乡(镇)民政所”或“ⅹⅹ街道办”及以上级别方有效。仅盖“ⅹⅹ乡(镇)人民政府ⅹⅹ办公室” (ⅹⅹ乡(镇)人民政府民政办公室除外)、 “ⅹⅹ村委会”、 “ⅹⅹ居委会”印章的证明无效。
(2)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无身份证可用户口迁移证复印件或是公安机关出具的临时身份证明原件代替);
(3)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复印件(若监护人无身份证,可使用户口本复印件或者公安机关出具的临时身份证明原件代替);
(4)未成年人需提供父母同意借款的书面证明,证明需父母签名并按手印;
(5)新生本人录取通知书(或通知书纪念版)复印件,老生学生证复印件及上学年成绩单一份;
(6)本人手写的助学贷款申请书。
6、学费补偿与助学贷款代偿
从2009年起,我校自愿到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等22个省(市)的县以下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是工作现场地处以上省市的县以下的气象、地震、地质、水电施工、煤炭、石油、航海、核工业等中央单位艰苦行业生产第一线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以及应征入伍的应届毕业生,其在校学习期间所交的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中央财政补偿或代偿。
7、勤工助学
勤工助学是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立自强精神、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勤工助学按工作岗位性质分为校内劳务型、管理型、技能型、兼职辅导员和校外兼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岗位。
工资标准为管理型最高工资为220元/月;劳务型最高工资为260元/月;技能型最高工资为300元/月;本科生兼职辅导员工资600元/月。同时,为鼓励勤助学子积极进取,学校在每学期根据学生的工作表现,对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学生授予“勤工助学之星”称号,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8、临时困难补助
对于家庭遭遇突发事件、自然灾害、本人因病住院等特殊原因造成经济困难的在校生,可以申请临时生活困难补助。在特殊时期,我校对于经济困难的学生还会给予特别的关怀,如:每年中秋节学校给予全校学生加餐;每年10月底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棉衣补助等。
9、重大疾病救助
为了向身患重症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设立本科生重大疾病救助基金,用于公费医疗和相关保险之外的救助支持。
10、绿色通道
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为无力缴纳学费的学生缓交学费,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11、资助项目一览表
(1)国家设立的资助项目
序号 |
名称 |
资助对象 |
名额 |
金额 |
备注 |
1 |
国家助学金 |
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 学生 |
5200名左右 |
1000-3000元 |
|
2 |
生源地助学贷款 |
不限 |
最高8000元/学年 |
还款最长20年 |
|
3 |
校园地助学贷款 |
不限 |
最高8000元/学年 |
还款最长20年 |
|
4 |
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 |
应届毕业生 |
不限 |
最高8000元/学年 |
到中西部基层单位就业或义务征兵 |
(2)学校设立的资助项目
序号 |
名 称 |
对 象 |
名 额 |
金 额 |
1 |
勤工助学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2500名左右 |
|
2 |
临时困难补助 |
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影响学生生活费用 |
不限 |
300-500元 |
3 |
学费减免 |
根据相关文件给予 |
||
4 |
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
新生入学时不能按时交纳学费注册者 |
不限 |
|
5 |
本科生重大疾病救助 |
学生本人遭遇重大疾病 |
不限 |
不超过25000元 |
(3)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设立的资助项目
序号 |
名 称 |
资助范围 |
人数 |
金额 |
设立期限 |
牵头评审单位 |
1 |
李晓光助学金 |
全校性 |
10 |
2000元 |
2011年~ |
学生工作处 |
2 |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助学金 |
全校性 |
不定 |
1840元 |
学生工作处 |
|
3 |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基金”第三期项目 |
二、三、四年级本科生 |
30 |
3000元 |
学生工作处 |
|
4 |
燕宝助学金 |
2013、2014、2015、2016级宁夏籍学生 |
不定 |
16000元 |
2013年~ |
燕宝助学基金会 |
5 |
徐亮助学金 |
工程学院本科生 |
5 |
2000元 |
2015年~ |
工程学院 |
6 |
伟志股份助学金 |
信工学院二、三、四年级本科生 |
15 |
2000元 |
2016~2020年 |
信工学院 |
7 |
82级水文助学金 |
环境学院、工程学院 |
20 |
2000元 |
2016年~ |
环境学院 |
8 |
佳源助学金 |
一、二、三年级本科困难学生 |
30 |
5000元 |
2017~2041年 |
学生工作处 |
(说明:此表项目以当年评选通知为准)
湖南省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
建校以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国内为数不多同时进入THE、USNEWS等权威国际大学排行榜的地方高校之一。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3433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8886人。拥有3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单位、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31万毕业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湘潭大学座落在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湘潭,具有突出的人文地理优势。湘潭是湖湘文化的发源地,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齐白石、曾国藩、王恺运等政治伟人、文化巨匠的故居就在我校周边,这种特殊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品格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熏陶作用。学校地处长株潭核心城市群,离省会长沙只有20多分钟车程。
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和品位高雅的校园环境是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我校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不断加大教学基本设施和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拓宽了途径。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湖南省“园林绿化先进单位”、“高校校园内部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卫生单位”、“文明高校”等称号。
学校以建设生态校园、信息数字化校园、高品位文化校园为目标,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占地3000亩,有6个教学楼群,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现代电化教育和多媒体教学设施齐全,装备了先进的外语教学音频发射系统和外语教学广播台、校园网资料查阅和网上教学系统,有设备较为先进的工科实验大楼、化学化工综合试验楼、计算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有多媒体教室座位数15245个、语音实验室座位2722个、教学用计算机5000多台件;有校内实验室33个、实习基地5个,并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校外实习基地116个;校园网于1996年接入CERNET和INTERNET,总长30多公里的光缆将全校所有教学、科研、管理单位和学生宿舍连为一体,任用户在世界信息高速公路上驰骋;学校与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中国建设银行湖南分行联合研制的“在网络环境下具有银行功能的校园一卡通”在学校开通并通过了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校园卡具有储蓄、就餐、借阅等多种功能,使用十分方便;高水平现代化图书馆面积达2.,藏书232万册,另有电子图书80多万册,中外期刊10000余种,一天可接纳读者达11000余人,并拥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全文检索系统;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14万多平方米,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和多功能体育馆可接待国家级体育运动比赛项目。
学校大力实施形象设计与塑造工程、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进一步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氛围,优化了育人环境。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在全国全省高校前列,建有全国一流的学生公寓,INTERNET、电话和有线电视网等配套设施齐全,生活便利。新建的一大批绿化广场、校内花园、休闲园林和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景点,道路、建筑的全面整体改造,既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也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
为资助经济困难学生,我校进一步完善“奖、贷、助、补、减”的资助体系,开通“绿色通道”,不让任何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主要措施有:
1、提高奖学金总额,扩大获奖面。目前学校设有奖学金40多项,最高奖金达10000元。
2、学校设有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管理办公室,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向银行申请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国家财政全额贴息)。家庭经济困难、符合贷款条件者可获得足够的贷款机会。学生可贷款项为当年学费和住宿费。
3、学校设有学生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在校内合理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实行按劳计酬。
4、对家庭特别困难或遭遇突然灾难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
5、争取社会捐助。学校积极联系企事业单位、热心社会人士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