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07720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一、学科简介
工程力学(理学)是一门具有应用背景的二级学科,研究内容属于物理学科的范畴。经过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已形成激光与光纤传感和凝聚态物理两个研究方向,激光与光纤传感方向主要在高能LD泵浦全固态激光器研制、光纤光栅的封装与增敏、光纤光栅传感解调技术、光纤传感器设计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开展工作,凝聚态物理方向主要在金属物理、磁学、稀土物理以及无序体系物理学、准晶物理学、介观物理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研究。本学科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水平,各方向都已形成一支知识层次高,职称及年龄结构合理并具有较高理论研究水平和工程实践经验的学术队伍。
二、学术队伍
学院十分重视本学科学术队伍和人才梯队的建设。采用各种形式引进本学科各研究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还通过博士后进修、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培养本学科的学术骨干。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知识层次高、年龄结构合理,具有高学历和较强科研能力的学科梯队,本学科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近5年来在本学科领域已取得较多的科研成绩和学术成果。
三、科学研究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培育,本学科已形成相对稳定、特色明显的研究方向。随着师资队伍
的不断发展壮大,科研水平也日益提高,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基金项目、辽宁省科技厅项目、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等在内的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20余篇被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
工程力学专业-大连交通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突出“轨道交通”与“工程”两个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备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各种工程(如机械、铁路车辆、城市轨道车辆、航空、船舶、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筑工程、水利、材料等)中,从事与力学有关的技术开发、工程设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科学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设有“交通土建”和“交通装备”两个专业方向,将重点学习“交通土建”和“交通装备”领域的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同时,注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面向工程实际的力学试验、测试分析能力,应用工程分析软件进行科学与工程计算的能力。
主要课程::现代工程图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值计算方法、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等。
主要教学:、科研平台包括:
工程力学-沈阳理工大学
导航、制导与控制
《工程力学》(EngineeringMechanics)-大连财经学院
《建筑设备概论》(Overviewofconstructionequipment)
《工程结构》(EngineeringStructure)
工程力学(080104)-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该学科在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疲劳、断裂、可靠性分析、流-固耦合振动与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具有自己的研究特色。该学科在各研究方向都形成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年龄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近5年完成国家自然基金、航空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以及横向课题近20项。
该学科研究方向::1、结构疲劳、断裂、可靠性分析;2、复合材料力学。
固体力学(080102)
该学科主要研究领域包括::1)连续体力学的新领域:细观偶应力/应变梯度理论和细观有限元的收敛性及高精度单元;2)面向国防军工和重大工程等国家需求,开展复合材料高阶板壳理论及飞机结构分析;3)细观复合材料层合梁、板偶应力工程理论。目前拥有1个辽宁省省级重点实验室。现有和新建实验室总面积1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800余万元。该学科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有1人担任4个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影响。近五年来,本学科参与或承担了总装备部预研局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共10余项,科研项目合同经费总计350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12篇,其中SCI、EI收录76篇,获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该学科研究方向::1、微-细-宏观多尺度力学和高性能有限元;2、复合材料高阶板壳理论及飞机结构分析;3、工程计算与实验固体力学。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00一级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主要依托我校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等传统学科专业发展形成的,于2010年获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具有很强的学科优势和优良教育教学传统,在相关学科专业群构建、研究条件改善、资金投入、人才培养与引进等方面都得到了学校极大的优惠政策。本学科通过大力引进和进行针对性培养等方式,组建了一支素质过硬、科研工作和科研能力优势明显的优秀教师队伍。目前拥有教授近10人,副教授10余人,博士20余人,其中辽宁省特聘教授2人,辽宁省百千万层次人才工程百层次3人、千层次3人,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经过多年的积累,本学科建设了多个具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研究条件得到极大加强。现有和新建实验室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3000余万元。近五年来,本学科参与或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共50余项,科研项目合同经费总计1500余万元;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8项;省部级奖励1项。
各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热能工程(080702):1、煤的清洁燃烧与转化;2、太阳能光热利用。
工程热物理(080701):1、微尺度流动与传热;2、发动机替代燃料;3、传热强化与热管理。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1、发动机高效燃烧与低排放技术;2、动力机械振动噪声控制。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4):1、流体工程试验技术与仿真;2、叶片机械空气动力学。
大连交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大连交通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紧跟国家重大战略,以轨道交通工程基础设施和轨道交通装备的设计制造领域需求为依托,并引入成果导向的教育培养理念,明确树立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在工程力学人才培养基本的要求基础上,融入我校“轨道交通”和“工程师摇篮”的传统优势,设置“交通土建”和“交通装备”两个专业方向,突出道路与铁道、桥梁与隧道、铁路车辆行业特色。将在系统掌握工程力学基础理论方法和试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或车辆工程等相应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接受专业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终身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外语能力,培养能够适应辽宁地方经济和铁路与交通装备行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数值计算方法、土木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路基路面工程或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艺基础、机械设计基础、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以及各专业方向软件应用与创新实践训练等。
工程力学专业-大连海事大学
第一项:专业素质和能力满分为65分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侧重考察数理以及力学相关课程成绩。(10分)
2)全面考核考生对工程力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本专业领域发展动态和发展潜力掌握程度。(45分)
3)外语交流能力。(5分)
4)创新能力。(5分)
第二项:综合素质和能力满分为25分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参考《政审表》。(5分)
本学科:2)(专业)/类别(领域)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以及实际工作表现等情况。(10分)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5分)
4)人文素养。(5分)
每个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的答题表现给出各自的分值,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考生的面试成绩。
五、外语听力和口语考核内容、程序及要求
材料科学与工程、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材料工程、交通运输工程15-19方向、 道路与铁道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11-14方向、工程力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06-10方向、物流工程与管理、物流工程专业
外语听力和口语满分25分(其中听力20分,口语5分)。
考生用英语做简要自我介绍并回答问题,测试时间约10分钟/人,内容包括考生生活、学习、爱好、专业特长、理想和志向等方面的自述和回答问题,满分25分。评分标准如下:
1)考生自述内容丰富、能流利地表达个人状况、用词准确、发音标准、对专家提出问题能够做出快速反应并准确回答;21-25分。
2)考生自述能够清楚地表达个人状况、对专家提出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回答;16-20分。
3)考生自述能够表达个人状况、对专家提出问题基本能够正确回答;11-15分。
4)考生自述内容基本清楚、对专家提出问题反应较慢、回答不清楚;6-10分。
5)考生自述内容不清楚、不能听懂专家提问和回答;0-8分。
每个复试小组成员根据考生的答题表现给出各自的分值,后取其平均值作为考生的成绩。
有关接收调剂生的学科:3.(专业)/类别(领域)、调剂申请条件及调剂程序等工作安排,详见学校发布的《大连海事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调剂工作方案》和我院的《调剂工作实施细则》。
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名称): 体检日期: 年 月 日
报考学科:(专业)/类别(领域): 考生编号:
学科:(专业)/类别(领域)代码:
学科:(专业)/类别(领域)名称:
工程力学专业-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基础知识、力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级科研和技术人才。
具有比一般工程专业更系统、更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因此该专业毕业生更能适应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毕业后可从事航空、航天、机械、土木建筑、交通、水利和船舶等领域中与力学相关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计算、结构可靠性分析和优化设计,也可进行工程设计和技术开发,还可以在科研院所和学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更有能力在与力学相交叉的新的领域发挥其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