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淮南师范学院
四年制本科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治理创新需要,认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掌握社会工作理论和专业技能,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福利机构、群团组织、社区等从事社会服务、社会行政管理、社会工作评估等工作的专业人才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
本专业属校级特色专业:,依托专业实验室和自建地方首家专业社工机构--“旭日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学生的实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在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受到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安庆师范大学
本专业培养能在民政:、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和公益团体及其他社会福利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主干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个案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社会行政、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保障理论等。
安徽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安徽大学
社会工作(本科,按“政治学类”招生,一学年后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口径宽、适应面广,具有系统、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强,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社会工作的技术与方法,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服务与项目评估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实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等。
就业去向::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群团组织、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福利与慈善机构、专业服务组织、新闻媒体等。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专升本)-合肥职工科技大学
主干课程::社会政策、社会工作行政 、西方社会学、社会保障学 、社会心理学 、社会统计学、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社会学概论 、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
适合就读群体: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及对本专业感兴趣的人员。
四、报名条件及要求
1、报读专科:需具有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及以上学历者。
2、报读本科:需具有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学历者。
3、报名时请携带
①身份证及复印件
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②(复印件均用A4纸复印)
③一寸近期免冠正面蓝底彩照2张,或蓝底电子照片。
④入学测试费100元。
4、学习年限:教育实行学分制,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短年限均为两年半(2.5年)。
5、入学资格审核
所有学生报名时须与学校签订承诺书,对不符合规定条件或持假证件报名入学者,无论何时查出,均予以取消学籍处理,所交费用一律不予退还。报名资料在毕业前及毕业证网上注册时要经教育部审核,审核时如发现问题,均由学生本人负责。
五、报名时间及入学水平测试
1、合肥教育每年春、秋两季招生,春季报名时间:每年11月到次年3月。秋季报名时间:每年6月到9月。
2、教育入学不需要参加全国统一考试,但必需参加我校统一组织的入学水平测试,便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入学后分类指导和教学提供参考。
六、收费标准
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审批按以下标准收费(文号:皖价费函「2012」100号)。
1、招生报名时收取教育入学测试费100元。
2、本科学费:文法财经类专业每学分74元,修满71学分毕业,总学费5254元;理工类每学分83元,修满71学分毕业,总学费为5893元,分学期缴费。
3、专科学费:文法财经类专业每学分58元,修满76学分毕业,总学费4408元;理科专业每学分65元,修满76学分毕业,总学费4940元,分学期缴费。
4、教材费:约700元,分三次收取,毕业时结算多退少补。
七、教育的特色及优势
●文凭过硬
教育的毕业证书国家承认,教育部电子注册,学信网可以查询。
●学籍管理实行学分制,学籍自注册入学起八年内有效,学生所学课程合格,即可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学生只要在八年内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低毕业总学分,都可获得国家大学毕业证书。
●入学方便 自主组织入学测试
●品牌知名 正规公办院校,国家大学系教育部属重点高校
●学历正规 国民教育系列,教育部电子注册,可以考研、留学
●档案完整 学籍档案、学生证等一应俱全,可供用人单位查验
●师资优良 本校专职教师队伍与合肥地区高校知名教授任教
●技术先进 提供个性化学习平台、直播课堂,随时上网点播
●服务一流 专职辅导员、技术支持服务、网上答疑为学生助学
●收费合理 物价局核准,专科总学费低4408元、本科高5893元
●奖学金 组织多项评优,优异者高可获得奖学金1000元
八、证书本、专科样本
九、合肥教育简介
教育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家大学(原中央)组织实施,全国共同参与,主要面向在职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国家大学(原中央)和各省级、地市分校及其教学点,组成了遍布全国的教育教学系统。
参加教育的学习者,主要利用文字教材、录音、录像教材等多种媒体教材和由计算机网络、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有机结合的数字化、多媒体、交互式远程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家里通过因特网和各级远程教学平台随时点播和下载网上教学资源,利用网上直播、双向视频系统等网络交互手段,与同学、教师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到教学点参加集中面授学习。
教育实行学分制,根据教育部有关要求,专科、专科起点本科专业短学习年限为两年半。学籍自注册入学起八年内有效。本科各专业开设的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两门课程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考试。符合毕业条件的,由国家大学(原中央)颁发国家承认的专科或本科学历毕业证书,教育部给予电子注册。学历证书可通过我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查询的唯一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网址:http://www.***.cn)
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符合学位授予要求,可以获得合作高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证书。
合肥广播(简称合肥)是合肥市政府举办的唯一一所公办高等院校,是合肥市直属事业单位(下辖肥东、肥西、长丰、巢湖、庐江5个工作站),曾荣获“安徽省办学先进单位”、“合肥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自1979年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服务学生的办学方针,学校始终以满足社会需要作为办学的出发点,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达两万余名,很多学生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
合肥教育教学,主要采取计算机网络教学和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十、咨询电话:合肥:0551-62691088、62691055
肥东:0551-67730422
肥西:0551-68898871
长丰:0551-66681339
庐江:0551-87416080
巢湖:0551-82626444
学校地址:合肥阜南路15号(合肥市人才市场隔壁)学校网址: http://www.***.cn/
社会工作-淮北师范大学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社会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行政、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中外社会思想史、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调查方法、社会保障学、社会环境保护、人口社会学、组织社会学、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等。
本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老年社会工作-安徽农业大学
第一部分社会变迁与老年问题一、老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老龄化与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二部分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老年社会工作实务一、机构照顾
二、社区照顾
第三部分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理论:
一、社会撤离理论二、活动理论
三、连续性理论方法
一、老年个案工作二、老年小组工作三、老年社区工作
第十三章妇女社会工作
第一部分妇女社会工作概述一、什么是妇女社会工作
第二部分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中国妇女社会工作实践的内容一、三大主体活动和四项工程
二、宣传教育妇女工作三、为妇女提供社会服务四、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第三部分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一、理论——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二、方法——中国妇女社会工作实践的方法三、中国大陆妇女工作机构
第十四章残疾人社会工作
第一部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一、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第二部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内容一、宏观层面
二、中观层面三、微观层面
第三部分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正常化理论回归社会理论增能理论优势视角理论二、方法——社会康复社区康复职业康复
三、中国残疾人社会工作组织体系与法规体系
第十五章家庭社会工作
第一部分家庭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一、家庭社会工作的定义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欧美和中国港台地区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简况
(二)我国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化和家庭社会工作任务第二部分中国大陆家庭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家庭救助
二、婚姻家庭调解三、家庭生活服务
四、婚姻家庭心理辅导五、家庭能力建设
第三部分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理论家庭生命周期家庭冲突理论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二、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团体)工作社区工作应用于家庭
三、家庭治疗
第十六章医务社会工作
第一部分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与发展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及相关概念二、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二部分医务社会工作的内容——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领域一、健康照顾处境
二、预防医学与预防保健三、临床医疗及服务流程四、康复医学及康复服务五、个人卫生及家庭健康六、社区健康
七、国家健康政策及社会健康第三部分医务社会工作的理论一、生理-心理-社会健康观
二、健康危机干预和压力管理三、健康照顾或卫生保健的观点第四部分医务社会工作方法
一、个案取向二、团队工作
三、社区运动和群众运动方法
四、其他——家庭治疗和社会心理康复训练健康教育宣传和健康促进资源动员和社区参与
第十七章工业社会工作
第一部分工业社会工作的概述一、工业社会工作的概念
二、工业社会工作的历史
第二部分工业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一、员工福利服务
二、职业生涯服务
三、员工情绪管理四、员工闲暇服务五、劳动关系协调六、企业社会责任
第三部分工业社会工作的实务理论一、公司治理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二、行为科学理论三、职业生涯理论
四、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农村社会工作-安徽农业大学
第一部分农村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一、农村社会工作的涵义
二、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简况
第二部分农村社会工作的内容——中国农村社会工作的领域一、农村反贫困工作
二、新农村建设服务三、农村困难人群服务四、农村留守群体服务
第三部分有关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一、反贫困理论
二、社会支持理论三、社会资本理论四、现代化理论
五、后现代理论
第四部分农村社会工作的方法——实务模式一、地区发展模式
二、社会策划模式三、社区照顾模式
第十九章反贫困与社会工作第一部分贫困问题概述
一、贫困的涵义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社会剥夺和社会排斥二、贫困的测量
第二部分反贫困的国际经验回顾一、反贫困的主要武器
二、西方社会福利政策的转向——资产建设理论和社会投资理论第三部分反贫困领域中的社会工作
一、个案辅导与团体工作
二、贫困社区的社区发展工作三、参与设计并实施缓贫计划
第四部分中国的反贫困与社会工作一、中国传统的城乡社会救助
二、中国的开发性扶贫作出的调整与变化
第二十章矫正社会工作
第一部分矫正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发展一、矫正社会工作的定义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发展
第二部分矫正社会工作介入途径(实务)一、司法审判前提供的服务
二、监狱处遇中提供的服务三、社会处遇中提供的服务四、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服务五、对违法青少年提供的服务
第三部分矫正社会工作新的理论和价值理念一、新社会防卫论
二、基本价值理念
第四部分中国大陆的社区矫正工作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二、中国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内容适用范围任务分工制度三、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第二十一章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
第一部分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实务一、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内容
(一)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
(二)社会救助
(三)优抚安置
(四)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管理二、民政工作中的社会工作理论
(一)人道主义
(二)需要理论和分配-再分配理论
(三)社会福利社会化
三、民政工作中常用的社会工作方法
(一)社会政策的方法
(二)社区工作的方法与模式
(三)小组工作的方法与模式
(四)个案工作的方法与模式
第二部分中国社会工作发展中民政部门的角色与功能一、中国社会工作中的“民政模式”
(一)“民政模式的”涵义
(二)“民政模式”的特点
二、改革以来推动社会工作的主要努力
(一)推动社会工作的恢复发展
(二)推动社会工作的组织建设
(三)推动社会工作的基层实践
(四)推动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建立三、民政系统社会工作发展的着重点
(一)完善专业社会工作政策制度
(二)提升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水平
(三)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管理参考教材:
《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社会工作-安徽大学
(本科,按“政治学类”招生,一学年后分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口径宽、适应面广,具有系统、扎实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强,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社会工作的技术与方法,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行政、社会政策研究、社会服务与项目评估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实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等。
就业去向::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委等群团组织、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福利与慈善机构、专业服务组织、新闻媒体等。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社会工作-阜阳市信息职业学校
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工作方法、社区管理、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人力资源管理等。
社会工作:557.23分;-淮南师范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538.60分;
市场营销:597分;
社会工作 030302-安徽财经大学
专业简介: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增加。政府和市场对社会工作者职业需求不断增大,适应社会需求,2010年我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本专业授法学学位。本专业现有副教授2人,博士4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政治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格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保障学、社区工作、个案工作、社会发展史通论、中外社会思想史、政治与社会组织行为学、社会政策导论、企业社会工作、社工与社区问题前沿、中外公益慈善事业史、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组织社会学、、社区规划与管理、心理咨询、民事争议与调解等
就业去向::民政、司法机构、工青妇、慈善机构、社会团体机构、社区服务机构、街道办事处等。
社会工作-安徽理工大学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社会工作的通用管理能力和社工实务能力,具有熟练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及方法和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行政管理学、社会调查统计与方法、社会心理学、社区行政、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国外社会工作、组织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工作评估、矫正社会工作等。学生毕业后可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司法、企业、卫生等领域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以及评估与操作等工作,尤其能够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社会工作 |四年制本科授予学位:法学学士-淮南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熟练的社会工作技能,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部门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就业去向:主要在民政系统、专业社工机构、各类国家基金会等NGO/NPO组织中就业,已连续几年就业率和考研率处于领先地位。专业特色与优势:本专业是国家人才战略中重点培育的六大人才群体之一,是校级特色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强调以社会工作技能为基础,以实务操作为重点,突出个案、小组、社区专业技能的实验实训,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培养“理论+技能+实战”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社会工作概论、社会学概论、中国社会史、社会保障、SPSS应用、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老年社会工作、个案社会工作、团体社会工作、社区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社会心理学、社会统计学、城乡社会学、国家公务员制度等,并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政治学与行政学 |四年制本科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掌握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公关策划、组织协调、人际沟通和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就业方向为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等单位的行政事务、人事管理、行政执法、行政文秘等基层岗位工作。专业特色与优势:1、侧重培养训练学生的基层行政管理技能,下设“行政主管”与“行政文秘”两个方向,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优势自行选择。2、注重实践教学,实训课程所占比重较大,极具实用性和操作性,可以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力。3、就业面宽,就业面涵盖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所有类型的单位,未来发展空间较大。主要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政策概论、国际政治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比较政治学、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市政学、行政法学、社会调查与实践等。 法学 |四年制本科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培养目标::学校“特色专业”,2013年纳入“卓越人才”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人才,使学生具有良好法学思维,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及政策,具有较强的专业表达能力,熟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操作法律事务,既能在国家机关从事司法、执法工作,又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法律服务机构胜任法务与管理工作,学生就业前景和就业质量良好。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西方法律思想史、民法总论、物权法学、债权法学、侵权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知识产权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证据法学、法律文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学等专业主干课程,以及公务员法、律师学、社会保障法、环境资源法、犯罪学、法律英语、法社会学等30余门专业选修课程,并利用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诊所、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暑期实践小学期等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专业实践活动。 文化产业管理 |四年制本科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化产业管理专业自2006年开办以来,专业方向明确,应用性特色凸显。本专业以现代管理理论、文化产业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文化创意训练、文化经营方法、文化项目策划和文化市场营销技术构建实践环节,以会展策划与管理、地方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为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突出综合性、渗透性、实践性的特点,将实践活动和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C派文化创意工作室、文科综合实验室为校内实训基地,与五福文化传媒公司、周琴剪纸工作室、淮南市文化市场执法大队等企事业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参与淮南市农民文体节、豆腐文化节、大八公山旅游嘉年华等大型活动实践,主办校园展会等系列实践活动,获得广告创意、会展策划等多种省级、国家级奖项。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具备文化市场调查分析与创意策划能力;文化产品营销、文化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能力。能够在广电系统、新闻出版、文化会展、文化旅游、文艺演出、休闲娱乐、文博事业、文化经纪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经营与管理工作。主要课程:文化产业概论、传播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项目策划与实务、文化市场营销、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广告创意与策划、文化商务英语、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案例、会展运营与管理、淮南子文化专题、平面设计基础、艺术概论、休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