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英语、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下设国际发展等方向,第三学期分方向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9.5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学费待定)、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动物科学、工程力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法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应用气象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水利类(含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木工程)、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含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农业工程类、机械类、水利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地理科学类)、草业科学、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经济学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9.5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学费待定)、理科实验班(生命科学)(含生物科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农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类、草业科学、化学类、种子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待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9.5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园艺、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学与应用数学、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待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9.5万元,出国学习期间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传播学、农业工程类(含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农学(含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政策)、地理科学类(含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科学与技术)、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动物医学类(5年)(含动物医学、中兽医学、兽医公共卫生)等32个专业。2022年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
一、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省录取分数线(2022)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610 | 7939 | 491 |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 | 607 | 8627 |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92 | 14254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92 | 1146 | 523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78 | 2477 |
二、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省招生计划(2022)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含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农业工程类、机械类、水利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工程力学、地理科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理科实验班(生命科学)(含生物科学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农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园艺、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类、草业科学、化学类、种子科学与工程) | - | 2 |
| 经济学类(含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农林经济管理) | - | 4 |
| 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 | - | 4 |
| 地理科学类(含地理信息科学、土地资源管理、土地科学与技术) | - | 3 |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 - | 4 |
|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工业设计、机械电子工程) | - | 8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 | - | 6 |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 3 |
| 水利类(含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土木工程) | - | 9 |
| 农业工程类(含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 | 3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应用气象学、生态学、资源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 | 5 |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含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葡萄与葡萄酒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 | - | 8 |
| 动物医学类(5年)(含动物医学、中兽医学、兽医公共卫生) | - | 3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 4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待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9.5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 | - | 3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1 |
| 工程力学 | - | 1 |
| 农学(含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 | - | 4 |
| 园艺 | - | 4 |
| 植物保护 | - | 5 |
| 动物科学 | - | 5 |
| 草业科学 | - | 2 |
| 农林经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学费待定;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9.5万元,出国学习期间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 | - | 2 |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政策) | - | 2 |
| 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会计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 2 |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9.5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学费待定) | - | 1 |
| 英语 | - | 3 |
| 传播学 | - | 2 |
| 传播学(中外合作办学)仅录取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费国内每年8.8万~9.5万元,如出国学习,合作院校将按留学生标准收取学费;详细信息请务必向国际学院咨询)(学费待定) | - | 1 |
|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下设国际发展等方向,第三学期分方向培养)) | - | 2 |
三、部分专业介绍
植物生产类
农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农学专业
专业前景 农学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同时也是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学科,随着农业科技创新速度的不断加快,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新材料等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学专业在保持其传统特色的基础上,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作物生产、作物遗传育种的高级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要求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规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农作物生产、育种、栽培与耕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培养特色 本专业基础理论宽厚,理论联系实际,适合就业领域和行业广泛,既可从事农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管理,又能从事企业经营、市场营销以及农产品开发等各项工作。本专业设作物学、植物遗传育种两个专业方向。
主干课程 植物生理生化、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气象、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细胞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农业经济管理、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农业生态学、植物育种学等。
所授学位 农学学士
就业方向 全国各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场、种子公司、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企业、国家机关等。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两个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每年有20%-25%本科生被免试推荐或考上研究生继续深造。
其他情况 本院设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两个部级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改良、作物栽培与耕作学)、一个北京市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遗传改良)。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紧密围绕畜牧产业的重大需求与科学发展前沿,培养具有宽厚的人文与自然科学素养,掌握扎实的动物科学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从事畜牧行业管理与科技创新的一流人才以及相关领域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专业优势 本专业依托于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具有一流的师资和科研平台。在大学三年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发展意愿选择导师,并在导师指导下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从事科学探索或到一流的大型企业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生产与管理实践。通过学习学生将成长为一流的行业与企业管理人才或动物科学研究的精英人才。
主干课程 动物组织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动物环境卫生与畜舍建筑学、饲料安全与质量分析、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配合饲料工艺原理与技术、畜牧业经济管理。
未来发展 当前我国和世界畜牧业正处于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生物技术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急需大批专门人才从事优质安全畜禽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服务以及产品贸易等工作。此外,随着基因编辑、动物克隆、动物干细胞等生物技术的日益成熟,以畜禽生物反应器开展大规模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动物生物技术新兴产业正在全球快速崛起,这是未来本专业最具发展前景的新方向。
本科生就业单位 本科毕业生深造率高达60%以上,就业的同学主要在国家及省市畜牧行政管理机构、畜产品生产企业,从事管理、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2016届本科生毕业去向 毕业总人数90人,其中:国内读研人数44人,境外深造人数14人,就业人数31人,其它1人。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林经济管理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专业前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农业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农业的市场问题变得更加重要。如何配置稀缺的自然与经济资源,如何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如何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如何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召唤着大批仁人志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为各级政府部门培养公共管理人才、为涉农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为教育和科研单位培养高级的教学和科研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将加强基本经济理论的教育,同时还强化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的训练。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开展一定的实践和科研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够担当起宏观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而且能够胜任微观的企业管理与营销,以及农业经济的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
主干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计量经济学、统计学、企业会计学、经济法、市场营销学、发展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贸易原理、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技术经济学、农业企业管理学、项目投资与评估、农村合作经济、资源经济学等。
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农产品的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可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从事农业管理及农业政策研究,也可从事农业类公司的经营管理工作,还可以到银行、保险、税务等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深造情况 学院设有国际贸易、管理科学与工程、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等六个硕士授权点和农业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授权点,每年约有30%左右的本科生继续深造。
其他情况 农业经济管理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农业经济管理类
农村区域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专业前景 发展学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为了研究和解决人类所面临的资源枯竭、环境退化、贫困、机会不公平等传统学科无法独立应对的难题,所形成的多视角、宏微观结合、整体性、综合性的理论与方法体系,指导和应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研究、实践与政策制定。农村区域发展是发展学科的重要分支,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引进、应用和本土化,已经在我国的农村发展、扶贫、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必将在我国今后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和城镇化、扶贫、西部大开发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公民社会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其独特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与政治的统筹发展,发展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加大。
培养目标 主要培养农村发展管理的综合性、复合型专门人才。学生掌握发展学科的基本理论、发展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在宏观以及社区层次从事发展设计、规划和监测评估、组织发育与管理的能力,成为从事农村发展研究和管理与实践的中高级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的培养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导师指导等三部分。其中课程体系由发展理论、发展研究方法、发展实践与项目管理等三大板块构成。此外,本科生在一、二年级还要学习农业与农村相关专业及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除采用常规的理论教学法外,还采用参与式和案例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则为学生提供实际运用发展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机会,培养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三年级以后的导师指导则具体、个别地帮助学生面向人才市场需求,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与优势,加速成才的过程。
主干课程 发展导论、发展研究方法、现代发展规划与项目管理、传播与沟通、现代培训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与知识系统发展导论、推广理论与方法、农村发展专题、人力资源管理、国际经济与区域发展等。
所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政策研究与制定机构、农业与农村发展的管理机构、国内与国际发展项目管理及协调机构、管理咨询机构、其他非盈利性组织以及企业,从事管理、研究、咨询等工作。
深造情况 本专业设有农村发展与管理、区域经济学、社会学三个硕士授予点,并可继续报考农村发展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也可在法学等方向进一步深造。每年考研比例20-30%。
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理念与目标 中国农业大学是一所致力于为国家未来培养高级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研究型大学。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厚实的基础教育,而且要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这种理念,试验班着眼于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和人才规格的需求,按照“低年级主要进行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调动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高年级在自由选择专业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基本思路,造就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学习与研究方法先进、人文修养高、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为他们在完成本科教育后能继续深造进而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理科试验班分为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两个方向,分别挂靠在生物学院和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实施方案 在培养模式上,实施在导师指导下的自主选专业、自主选择学习进程、自主选课的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导师制和弹性学习年限。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修读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强化数、理、化、外语、计算机等课程,配备优秀师资,单独授课。 在专业学习阶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点自主选择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进入各学院相关专业学习;进入不同专业学习的学生,直接修读所选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 理科试验班(生命科学)学生在第二学年进行专业分流,理科试验班(信息科学)学生在第三学年进行专业分流,按照专业要求自主选课,插入普通班学习。 教学组织与管理 (1)教学与考核方式 理科试验班的基础段课程由学校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和知名教授授课,英语听说课程由外籍教师讲授。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交互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部分课程使用英语授课;采用开卷、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 (2)淘汰机制 试验班实行严格的淘汰机制,成绩较差或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受到纪律处分的学生应转出理科试验班,到其他专业继续学习;其他专业符合试验班转专业要求的学生,也可申请转入试验班学习。 深造就业情况 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比例最高可达70%,也可考取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推荐出国联合培养或深造等方面将优先考虑;部分同学获得全额奖学金赴国外知名大学深造;其余就业的同学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中国农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专业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运用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快以及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接轨,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坚实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基础、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熟练掌握外语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掌握本学科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技能,通晓国内外经济、贸易理论与实务,能在外贸公司、工贸公司、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和其他涉外经贸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全面、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理论与实务的基础上,还增加农产品国际贸易及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专业特色;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与方法教育的同时,强化专业实践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较宽的就业适应能力。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财政学、统计学、会计学等。
所授学位 经济学学士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在对外贸易及相关领域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工作,也可在外贸公司、跨国公司、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和其他涉外经贸部门工作。
深造情况 学院设有国际贸易、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数量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六个硕士授予点和农业经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授予点,每年约有30%左右的本科生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