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573 | 3512 | 429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1 | 461 | 463 |
本科一批A段 | - | 565 | 591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经济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法学 | 四年 | 10 | |||
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四年 | 2 |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第一阶段四年基础学习必修课成绩排名前90%且考核合格的学生;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接收选拔后;进入第二阶段即两年应用学习阶段的学习,合格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 | 四年 | 3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实验班)(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0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四年 | 1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2 | |||
国际商务 | 四年 | 2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2 | |||
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0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文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法学 | 四年 | 15 | |||
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第一阶段四年基础学习必修课成绩排名前90%且考核合格的学生,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通过我校接收选拔后,进入第二阶段即两年应用学习阶段的学习,合格后授予法律硕士学位) | 四年 | 2 |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四年 | 1 | |||
国际政治 | 四年 | 1 | |||
思想政治教育 | 四年 | 1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2 | |||
翻译(法律翻译实验班)(招英语考生)(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8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 | 四年 | 2 | |||
网络与新媒体 | 四年 | 1 | |||
国际商务 | 四年 | 1 | |||
行政管理 | 四年 | 1 |
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要求,依托我校法学专业的优势资源,培养具备法学、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国家司法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法治信息管理以及法治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法治信息管理方向)由最高人民法院与我校合作共建,拥有优秀的教学、科研和实践条件,旨在培养国家法治信息化急需的既具有法学基本素养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实行“信息管理技术+法学”的“4+1”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学生在5年内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和法学专业培养方案,获得工学和法学两个学士学位,学生可以在第8学期选择退出修读法学专业学习。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包含计算机技术类、管理类和法学基础类共计24门课程。计算机类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概论、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法治信息)、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法治信息大数据分析、信息资源管理(法治信息);管理类课程包括: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法学基础类包括:法理学导论、宪法学、民法学原理一:总论、刑法学总论、知识产权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同时还开设法治信息管理实践等实验课程。
就业方向:在全面依法治国及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对法治信息管理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本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合国家司法机关、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法治信息化的建设、管理、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顺应新闻传播行业环境的变化,以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媒体新闻传播专门人才为目标。学生应具有较广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具备新媒体行业内容、产品、用户方面的专门知识,具有在网络与新媒体领域,企事业单位新媒体舆论宣传、广告营销、新媒体用户管理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成为“站在人文与科技交叉点上”的交叉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具备全面的学科素养、良好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操守、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全面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具备新的传播观念,熟悉新媒体新闻法规与政策,能够操作大型数据库、信息发布系统及解决基础代码问题,能独立完成融合了文本、音视频、图形和数据多种媒介形式的内容产品的制作;具有完整的互联网思维、较强的行动力与创新能力,具备通过前沿信息技术创意信息及互动传播的能力;掌握调查研究、公关策划等社会活动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公关策划能力;
主要课程:本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群、史论课群、新媒体实务课群、数据分析课群、新闻伦理与法律课群、新媒体经济与管理课群。课程包括:新媒体概论、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学概论、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史、社会化媒体、网络心理学、西方媒体专题研究、网络舆情、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数据驱动新闻、多媒体叙事、新闻评论学、纪录片制作、APP设计与开发、移动界面设计、信息可视化技术、数据挖掘与文本分析、舆情分析方法与技术、新闻传播法规与政策、互联网经济学、新媒体营销等。
就业方向:新媒体内容生产与运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内容生产、制作、编辑专业人员;新媒体品牌、营销: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品牌、营销、公关、传播方面的人才;新媒体产品经理:新媒体环境中具有协调能力、市场洞察力、了解技术的产品经理;新媒体用户管理:适应新媒体技术与传播环境的新媒体用户管理的人才。
培养目标:翻译(法律翻译方向)专业秉承“中外并蓄,德业兼修”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翻译实践能力突出,社会适应性强的高级翻译人才。翻译专业毕业生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熟练掌握翻译基础理论知识和口译、笔译实践技能,同时,熟悉中国法和英美法学基础理论,能够从事经贸、文化,特别是法律相关领域的专业性翻译和文化交流等活动。
专业特色:翻译专业(法律翻译方向)实行“4+1”和“5+2”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完成四年翻译(法律翻译方向)专业学习的同时,依托中国政法大学雄厚的法学资源,可以选择修读法学双专业、双学位课程,在第5年修完全部法学专业课程后,获文学和法学双专业双学位。成绩优异者,通过学院、学校综合考核,将获得推荐免试进入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学习的资格,进行为期2年的研究生学习,毕业后授予法学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本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人文经典阅读、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写作、英汉对比与翻译等;主要专业特色课程:法律英语、法律翻译概论、法律英语写作、交替传译、同声传译、合同翻译、法律翻译与法律文化、法律时文选读、法律英语视听说、法律影视赏析、标识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律案例选读、法律翻译案例研习、法庭口译、外国法律制度、美国合同法、美国知识产权法等。
就业方向:复合型专业背景将使我校翻译专业(法律翻译方向)毕业生具有众多的就业机会和很强的人才市场竞争力,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可以就职于公检法机关及政府部门、驻外机构、各大企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跨国公司等,从事各项国际交流活动。同时,严格的复合型培养模式也为学生继续攻读翻译或法学(律)硕士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法学(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30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政治学与行政学、网络与新媒体、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习
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法学、国际商务、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商务、网络与新媒体、哲学、法学、翻译(法律翻译方向)、汉语言文学、国际政治、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国际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方向)(本实行信息管理技术+法学的4+1双双学位培养模式,学生在5年内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方案和法学培养方案,获得工学和法学两个学士学位,学生可以在第8
2022年中央民族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历史学类(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实验班))、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翻译(招英语考生))、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统计学(中外合作办学)(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经济学(中外合作办学)(培养应用经济学方向,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
2022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人工智能、精算学、公共管理类(海关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市场)、经济与金融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学类(金融学、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市场)、
2022年北京建筑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导航工程(智能导航试验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大数据应用)、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方向)、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方向)、环境生态工程)
2020年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法学、法学、行政管理、哲学、工商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商务、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行政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方向)、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商务、翻译(法律翻译方向)(招英语考生)、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国际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治信息管理方向,本专业实行”信息管理技术+法学”的”4+1”双专业双学位培养模式,学生在5年内完成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和法学专业培养方案,获得工学和法学两个学
2022年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哲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本科学习阶段综合考核排名前10名的学生,将获得我校免试攻读研究生推荐资格,详见章程)、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班)(第一阶段四年基础学习必修课成绩排名前90%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