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推拿学专业是我校优势和重点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于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建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针灸推拿学专业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科、推拿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1个,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1个,重点研究室1个,研究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3门。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针对学生开展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其中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包括实验教学、专业技能实训、科学创新活动、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职业素质培养包括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建立健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中体现实验实训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科研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中医药形势的发展,针灸推拿学专业发展势头突飞猛进,学校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声誉良好,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传播和发扬做出了贡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 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 疗、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 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7.了解中医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 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 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实训):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体格检 查训练、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中医内科临床技能训练、中医外科临床技能训练、针灸技能训练、急 症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中药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首批品牌专业,中药学“两段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其实验教学团队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均为省级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省属高校首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改革后期实践教学,将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拓宽了就业渠道,连续5年学生供不应求。
中药学科创建于1958年,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下设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生物技术和临床中药学9个二级学科学位点,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中药制药技术、中药分析与检验、临床中药学、药事与企业管理4个方向领域。中药学科为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以中药物质基础、药理药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与资源开发研究为总方向,以长白山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吉林省道地药材研究为重点,以振兴吉林省地方经济和北药基地建设的技术需求、创新为目标,以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重大疾病有效治疗药物研究为突破口,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国家和地区各类重点研究室、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1个。
护理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2000年学校成立护理系并开始护理学本科人才的培养,2005年护理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护理学专业硕士授予权。2011年获批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示范点”,同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5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二批品牌专业。2016年护理学专业被吉林省确定为“专业转型”试点专业。2012年中医护理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目前护理学院拥有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室1个,厅局级研究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
学院按照“夯实西医护理基础,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人文护理理念”的办学目标,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是吉林省“十一五”及“十二五”特色专业,2015年被评为吉林省品牌专业。2011年开始在本专业内经遴选开设“卓越工程师实验班”,以培养制药领域的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具有硕士学位授权,作为教育部专业评估试点单位,2009年被评为优秀;我校是国家专业目录调整后全国首届开始招生的院校之一。本专业在制药行业属于适应性强、覆盖面广的宽口径专业,其着眼点是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质量问题,为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实现药品的规模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保证。其毕业生遍布于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长春等全国各大城市的医药企事业单位,且绝大多数已成为单位的骨干。
针灸推拿学专业是我校优势和重点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专业,吉林省品牌专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学科,于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建设有硕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针灸推拿学专业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学科、推拿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吉林省教育厅重点学科1个,省级示范教学实验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1个,重点研究室1个,研究室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优秀课程3门。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特色。针对学生开展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其中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包括实验教学、专业技能实训、科学创新活动、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内容。职业素质培养包括学科竞赛、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内容。建立健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课程中体现实验实训的重要性,统筹规划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科研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中医药形势的发展,针灸推拿学专业发展势头突飞猛进,学校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加强,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国内外各个岗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声誉良好,为我校赢得了荣誉,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传播和发扬做出了贡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 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 疗、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 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7.了解中医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 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 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实训):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体格检 查训练、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中医内科临床技能训练、中医外科临床技能训练、针灸技能训练、急 症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药学学科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现设有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药理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药物化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制药工程学、社会发展与管理药学、药物经济学。2010年被批准为一级学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下设制药技术、药物分析与检验、临床药学和药事与企业管理4个方向领域。药学专业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十二五”特色专业,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是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学基础实验室被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经综合教学改革,形成了具有我校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药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与应用开发学科群体系,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及吉林等大中型医药企业事业单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物制剂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 验技能,能够在药学领域从事药物剂型与制剂的研究开发,药物制剂的生产、制备、质量控制和管 理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接受工业药剂学、制剂工程学、化工原理等方面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具备药物剂型和制剂的设 计、制备、质量控制及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工业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生 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药物制剂的研究、剂型设计与改进以及药物制剂生产的工艺设计等技术;
3.具有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剂型的设计与改进和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的基本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
5.了解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的发展动态;
6.具有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 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综述的基 本方法。
主干学科:药学、化学、生物学。
核心课程: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生物化学、 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工业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制剂工 程学、化工原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教学、研究见习、医药企业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 论文等多种形式。
主要专业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微生物 学与免疫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实验、药理学实验、药物分析实验、工业药剂学实验、生 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1008 中药学类
中药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吉林省首批品牌专业,中药学“两段双向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其实验教学团队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本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均为省级精品课程或优秀课程。中药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被评为吉林省省属高校首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团队2009年被评为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改革后期实践教学,将毕业实习与就业相结合,拓宽了就业渠道,连续5年学生供不应求。
中药学科创建于1958年,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下设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生物技术和临床中药学9个二级学科学位点,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中药制药技术、中药分析与检验、临床中药学、药事与企业管理4个方向领域。中药学科为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以中药物质基础、药理药性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与资源开发研究为总方向,以长白山丰富的中药资源和吉林省道地药材研究为重点,以振兴吉林省地方经济和北药基地建设的技术需求、创新为目标,以危害人类生命及健康的重大疾病有效治疗药物研究为突破口,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国家和地区各类重点研究室、实验室等科研平台21个。
护理学专业创办于1983年,2000年学校成立护理系并开始护理学本科人才的培养,2005年护理学科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护理学专业硕士授予权。2011年获批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示范点”,同年被评为“吉林省特色专业”。2015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二批品牌专业。2016年护理学专业被吉林省确定为“专业转型”试点专业。2012年中医护理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目前护理学院拥有吉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室1个,厅局级研究室1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
学院按照“夯实西医护理基础,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人文护理理念”的办学目标,根据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具备人文社科、医学、预防保健知识、护理管理、护理教学和护理科研的专门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的培训,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管理学学科公共管理类,学生通过学习,接受公共管理技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管理工作,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具有领导、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我校于2001年根据国家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专业,经过十六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现已是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吉林省品牌专业、吉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由本专业主导创办的“吉林省中医药政策与发展研究中心”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吉林省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特色)研究基地”、“首批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多年来,专业教师积极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关注医药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参与政府卫生改革调查研究工作,为吉林省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为社会培养大批合格的管理人才。该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 排位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中医学(一体化)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0 | 526 | 10274 |
| 2 | 临床医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3 | 497 | 15251 |
| 3 | 中医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30 | 493 | 16058 |
| 4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2 | 483 | 17961 |
| 5 | 中医儿科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7 | 482 | 18172 |
| 6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90 | 468 | 21107 |
| 7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04 | 462 | 22359 |
| 8 | 中医康复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9 | 462 | 22359 |
| 9 | 中药学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6 | 435 | 28693 |
| 10 | 药学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2 | 429 | 30128 |
| 11 | 护理学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7 | 424 | 31349 |
| 12 | 康复治疗学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2 | 424 | 31349 |
| 13 | 药物制剂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6 | 421 | 32103 |
| 14 | 制药工程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1 | 420 | 32336 |
| 15 | 医学信息工程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9 | 415 | 33621 |
| 16 | 药事管理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3 | 409 | 35100 |
| 17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0 | 407 | 35616 |
| 18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6 | 407 | 35616 |
| 19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7 | 406 | 35854 |
| 20 | 生物制药(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3 | 377 | 42971 |
| 21 | 市场营销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19 | 375 | 43475 |
| 22 | 预科班(民族,教育,本科,本科(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教育)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397 | 340 | 51402 |
| 23 | 护理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3 | 329 | 53745 |
| 24 | 中药学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9 | 327 | 54147 |
| 25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9 | 322 | 55090 |
| 26 | 药物制剂技术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0 | 316 | 56150 |
| 27 | 中医康复技术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32 | 309 | 57392 |
| 28 | 康复治疗技术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67 | 306 | 57881 |
| 排位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中医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65 | 526 | 3104 |
| 2 | 中医儿科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9 | 521 | 3437 |
| 3 | 中医骨伤科学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5 | 520 | 3505 |
| 4 | 护理学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509 | 455 | 9602 |
| 5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0 | 447 | 10564 |
| 6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8 | 442 | 11144 |
| 7 | 市场营销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0 | 437 | 11730 |
| 8 | 预科班(民族,教育,本科,本科(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教育)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33 | 405 | 15720 |
| 9 | 护理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32 | 387 | 17781 |
| 10 | 药品经营与管理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17 | 380 | 18558 |

长春医专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1、理科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1口腔医学专科批普通类427357476692医学检验技术专科批普通类363353485873医

长早学院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1、理科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1早期教育专科批普通类240240653422学前教育专科批普通类255174675423体育教

长汽高专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1、理科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1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科批普通类345338518772汽车电子技术专科批普通类3353305351

长建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1、理科专业排名及录取分数线排位名称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7234749881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37334

长科省级特色专业。长科省级特色专业有等专业。长科省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类动物医学长春科技学院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学科:农学门类:动物医学类专业名称:动物医学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

长工程国家特色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长工程省级特色专业。长工程省级特色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

长师国家特色专业有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师范类)、科学教育(师范类)、历史学、历史学(师范类)等专业。长师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学类科学教育长春师范大学层次本科学制四年学科:门类: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

长理国家特色专业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工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工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长中医开设医学信息工程、临床医学、中药学、中医康复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日语、中西医临床医学、制药工程、中药学、护理、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药物制剂、中医学、中医康复技术、生物制药、市场营销、健康服务与管理、药品经营与

长中医国家特色专业有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专业。长中医省级特色专业。长中医省级特色专业有针灸推拿学、中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专业。长中医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医学类针灸推拿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层次本科学制五年针灸推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