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 | 人数 | -- |
洗衣机 | -- | |
空调 | -- | |
食堂 | 个数 | -- |
食物品种 | -- | |
人均 | -- |
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香港、台湾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学校获批首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留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同时,学校通过多种渠道,选派师生出国出境学习、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访问。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895人,其中研究生4966人,本科生5592人,高专高职生1608人,留学生729人;生3010人。学校和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员工和医务人员41909人(校本部1565人,附属医院40344人),其中有院士7人;正高职称2662人,副高职称4076人;教授946人,副教授1324人;博士生导师730人,硕士生导师1152人。
学费:“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专业:本科阶段6000元/年,硕士研究生阶段8000元/年。本科专业:医学类专业6000元/年;工学类专业5500元/年;管理学类和法学类专业5000元/年。专科专业专业名称 学制 临床医学(北京农村基层定向)三年制临床医学(山区、半山区定向)三年制临床医学(乡村医生)三年制护理学三年制药学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三年制 教育方针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秉承“扶伤济世、敬德修业”的校训,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牢记社会责任,把为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做贡献为己任,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人民满意的医生,做出能服务人民对健康美好需求的科研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首医人将进一步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研究型医科大学。 历史沿革首都医科大学原名北京第二医学院,建校于1960年9月12日。 1985年8月22日更名为首都医学院。 1986年8月27日,确定首医为市属重点院校。 1994年2月5日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首都医科大学。 2001年2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职工医学院并入首都医科大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