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教育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二、培养要求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忠于马克思主义,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和思想政治工作,有
金融学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数理分析与英语应用基础,具有创新意识、市场意识、法制意识和团队精神,系统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能够满足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的专门人才。2.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业务、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3.就业方向:在商业银行从事综
人力资源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优良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具备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接受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胜任力特征和职业化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二)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分析、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招聘管理、绩效管理、管理沟通、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人才素质测评方法。(三)就业方向:在政府、
环境科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环境污染物在土壤、水、气等环境介质中迁移、转化规律,具备环境监测、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污染环境修复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从事环境系统基本运动规律及其调控理论研究的能力和开展农村环境处置、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的通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环境科学导论、环境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生物学、环境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环境
地理科学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地理科学理论素养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师表风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及其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主干课程:地图学、地质与地貌学、气象与气候学、水文与水资源学、土壤地理学、植物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概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3.就业方向:在中学从事地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
地理信息科学(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测绘、遥感和计算机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在政府、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有关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科学导论、遥感导论、GIS原理、GIS软件操作与应用、地信类程序设计、地信类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空间分析与建模。(三)就业方向:在政府、企事业等单位从事地理信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主干课程: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规划原理、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课程设计、遥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市政工程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道路与交通。(3)就业方向: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工作。
生物科学1.培养目标: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生物科学基本理论、专业知识与实验技能,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理论和教学技能,能在中学或基础教育机构从事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指导与研究工作,以及在与生物学相关行业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2.主干课程: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学课
化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时代要求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赣南,面向江西及周边地区、辐射全国,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师德情怀高尚,化学基础知识扎实,思维观念科学,专业技能、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毕业五年后能够成长为中学、教育机构从事化学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化学教师。(二)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化学课程与教学
材料化学(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人文与社会科学素养高,掌握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和材料科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并具有国际视野和良好的沟通组织能力,富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二)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材料性能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方向。1.培养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能力;掌握必备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微电子、光电子、集成电路领域宽厚专业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电子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技术与产业领域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光电子系统的应用及设
电子信息工程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涵盖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嵌入式系统等方向。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所必须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具有突出的工程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2.主干课程:C/Py
物理学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建设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三。培养目标:培养思想政治素质良好、师德高尚、教育情怀深厚、文化自信、物理学科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突出、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能力强,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胜任中学、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从事物理学教育教学、教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卓越物理学基础教育人才。主干课程: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学、理论力学、
应用统计学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统计学、数学、经济学基础理论,能熟练使用主流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能应用统计方法和技术解决经济社会中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2.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数据库技术、现代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统计软件、抽样技术、应用回归分析、国民经济核算等。3.就业方向: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各级政府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统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系统学习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以及相关业务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大数据的采集、预处理、存储、处理、分析、可视化和数据安全等技术,具备厚实数据科学理论、较强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Python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大数据采集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海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专业2018年获批江西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特色专业),在校生300余人。(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国民心身健康产业发展新需求,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和合作精神,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能在各级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心理学人才。(二)主干课程:普通心理学Ⅰ、普通心理学Ⅱ、实验心理学Ⅰ、实验心理
教育学教育学专业现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校生近200人。(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深厚的教育理论素养、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较强教育实践工作能力,能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教育咨询与服务机构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
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于2011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近500人。(一)培养目标:根据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小学全科教师综合素养高、师德高尚与具有较好的美育能力的新要求,培养师德师艺优秀,教学技能过硬,综合素质突出,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课程整合教学任务的高素质小学全科教师。(二)主干课程:教育学原理、小学教育学、中外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儿童发展心理学、小学
历史学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的历史学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师表风范、人文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能够从事中等学校历史教育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2.主干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国史学史、外国史学史。3.就业方向:中学历史教师
日语(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听说读写译基础和商务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日本文学赏析及研究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较强的思辨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能熟练运用日语从事外事、对日文化交流、教育、经贸等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2)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口语、日语视听、日语阅读、日语翻译、日语写作、日本文学概况、商务日语。(3)就业方向: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电子商务、酒店及旅游管理、外事
社会工作(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技能与方法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从事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法律咨询和调解以及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二)主干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心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社会问题概论、社会政策概论、社会心理学、法学概论、社会统计学、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社会政策与法规。(
翻译1.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且具备较强语言运用、口译笔译、跨文化交际、创新创业、思辨等能力的应用型翻译人才。2.主干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翻译概论、英汉互译技巧、英汉对比与翻译、基础口译、基础笔译、交替传译、跨文化交际。3.就业方向:商务和外事翻译、外贸洽谈、涉外工作、教学科研。
广播电视编导(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广播电视及其制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技能,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意、创作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视听语言、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创意与策划、剧本创作、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画面编辑、电视节目制作、电视导演。(三)就业方向:在广播影视系统或文化部门等单位从事摄影摄像,广播电视节目编导、撰稿、编剧、制作等方面工作。
新闻学1.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具备新闻传播技能和媒介经营管理素养的新时代高级复合型、应用型媒介专业人才。2.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媒体概论、新闻摄影、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与伦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3.就业方向:记者、编辑、媒介经营管理者、教师、政府机关和文化传播公司
汉语言文学培养目标:培养崇师德、精教学、善育人、能发展,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全面的语言文学专业素养、出色的语文教学能力、较强的班级管理育人能力、突出的反思精神、宽广的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意识,能够适应新时代高质量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人才需求,能够成为所在单位教学与管理骨干的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主干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含作品
文学院学院简介文学院创建于1958年。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汉语国际教育2个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育(语文)二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为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评为江西省首批本科品牌专业(1996)、江西省特色专业(2010)、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2019),在2015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师53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
文学院文学院创建于1958年。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和文化产业管理4个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育(语文)二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为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及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2015年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3人。近年来,出版专
文学院文学院创建于1958年。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和文化产业管理4个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育(语文)二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为省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学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及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2015年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5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人;有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千百万人才工程入选3人。近年来,出版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