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2942 江苏排名:58 南京排名: 26
  • 更新日期: 2022-10-28 18:24:58
  • 学校类型: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25-58731378
  • 网址: www.nuist.edu.cn/
  • 学校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招生信息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嵌入式培养)

网络工程(嵌入式培养)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网络工程技术人才。主修课程:高等数学、英语、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信号与系统、数据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操作系统、TCP/IP协议、协议分析、局域网工程、因特网及其应用、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技术、网络系统设计与集成、Unix操作系统及应用、网络管理与维护、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与应用、大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光电信息领域专业知识,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光电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设计、开发、集成及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该专业人才主要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电子学、图像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发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学专业

物理学培养目标:物理学专业2008年被评为中国气象局重点专业,2012年成为省级重点专业(物理类核心专业)。本专业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3人,校聘教授2人,副教授3人,11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来源于德国美茵茨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科院、中科大等高校。每年发表SCI学术论文二十多篇,获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10余项,以及省部级和厅级科研基金多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嵌入式培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嵌入式培养)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通过学习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基础理论、金融专业领域基本理论等知识,接受信息管理与金融工程交叉领域的工程与应用专业训练,培养在信息系统分析、金融大数据分析、大数据运营、数据挖掘等方面具备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能力的,从事金融大数据分析与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修课程: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金融学、金融数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python金融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平台与架构、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2009年获批中国气象局特色专业,2012年获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015年荣获江苏省高校首批品牌专业A类资助,2017年度中期考评优秀,近五年专业排名稳定在A等级。本专业通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系统开发利用与大数据挖掘等能力,培养具备良好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素质,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修课程: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统计学专业

经济统计学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通过学习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信息获取和统计思维能力,收集经济、金融数据,熟练运用多种统计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能在金融、证券、保险、互联网公司、专业的咨询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分析、经济预测与决策、大数据分析与处理、信息咨询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主修课程: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据库技术、抽样技术、应用随机过程、计量经济学、多元统计分析、金融时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培养目标:培养目标:通过核心课程、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各个实践环节的严格训练,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和现代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技术,熟悉政府有关物流及物流发展的有关方针、政策,了解国际物流的基本规律、惯例和规则,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的复合型专门人才主修课程:主要课程:经济学原理、管理学、运筹学、运营管理、统计学、管理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学、物流管理学Ⅰ、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学专业

法学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主修课程:主要课程:中国法制史、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刑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税法、司法文书等。就业方向:就业方向:2001年以来已招生16届,培养的学生司法考试平均通过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遥感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在气象、测绘、国土、国防、农业、海洋、城市、资源、环境等领域从事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修课程:主要课程:地图学、遥感辐射传输理论、测量学、遥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摄影测量学、全球定位系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水文气象)

大气科学(水文气象)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水文学和水文气象学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力强,素质高,敢于创新,善于合作,能够在大气科学和水文学等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外语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系统地掌握大气科学、水文学和水文气象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具有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和较强的创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专业

海洋科学培养目标:该专业办学目标定位是为国家海洋科学的发展输送具有海洋动力学理论基础和环境动力预报基本技能的科技人才。培养高素质、有特长、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以物理海洋和海洋气象为专业方向,培养系统掌握海洋科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人才。主修课程:(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学、外语、计算机基础、科技信息数据处理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知识。(2)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海洋科学,重点是物理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技术专业

海洋技术培养目标:本专业办学目标定位是致力于建设江苏省海洋技术特色专业,力争品牌专业,针对国家海洋局下属单位、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涉海高新技术公司等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高素质、有特长、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着力培养以下方面的知识技能: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电子和计算机技术基础;2)系统掌握海洋声学、海洋光学、海洋遥感、海洋信息处理技术;3)基本具备使用各类海洋观测仪器和遥感设备探测海洋动力和生态环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历史沿革:海洋科学学院的前身为大气科学学院下设的海洋科学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2005年组建海洋科学系,2008年获评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和江苏省重点专业,2012年成立海洋科学学院,201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签订协议共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点建设海洋科学专业。学院设有海洋科学和海洋技术2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海洋科学硕士、二级学科海洋气象学硕士和博士授予权,现有在校生429人,本科生372人,硕士生45人,博士生12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历史沿革:地理科学学院于2017年11月成立,溯源于1960年南京气象学院成立时设置的气候学系。2006年成立遥感学院,2008年院系进一步优化调整,2014年更名为地理与遥感学院,2017年在新一轮院系调整中独立设置地理科学学院。学科专业:地理学是中国气象局重点学科,是江苏省省重点序列学科--雾霾监测预警与防控的主要依托学科,学院共建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学院设有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二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运用现代地理知识、“3S”技术和现代管理学理论,从事有关自然资源开发与管理、自然灾害影响、评估与应急管理等方面研究与实践工作、具有一定专长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主修课程: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自然资源学、水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评价与管理、土地经济学、灾害学原理、自然灾害学、自然灾害影响与评估、管理学、遥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全球定位系统、地图学、计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专门人才。学生经过科学思维训练和专业技能培养,在城乡规划、土地评估与利用、不动产管理等方面应具有相应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区域分析与规划、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不动产评估、土地资源规划与利用、气象应用、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遥感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主修课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地理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地理信息科学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理空间信息科学,结合气象学科特色,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对地理信息科学人才的需求,培养兼具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能力,能运用GIS、遥感与空间定位等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独立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主修课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规划并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于2001年开始招生,2002年被评为校重点学科,2005年6月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07年评为校特色专业。本专业现有教师16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大气物理)专业

大气科学(大气物理)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创建于1960年,1982年、1998年分别开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2005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大气物理学主要研究大气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及其演变规律,涉及云-辐射相互作用、大气物理化学机制、空气污染预报、大气环境监测和预警、气象卫星雷达观测和资料的综合应用以及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工作等,它们都是目前我国在大气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学科拥有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成立于2008年,溯源于1960年南京气象学院创建时设置的大气物理学系,是我校办学历史悠久的院系之一,具备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培养了一大批业务、科研、教学和管理高级人才,已成为我国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大气遥感与探测和雷电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摇篮。学院有教职工92人,在校生1307人(其中本科生945人、硕士生313人,博士生60人),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大气探测)专业

大气科学(大气探测)培养目标:本专业建立于1972年,是我国第一个以雷达和卫星为观测平台的大气探测专业,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本专业以大气探测仪器设备研发、大气遥感资料处理与分析、遥感探测资料气象与气候应用为研究方向,建有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培训实习基地(南京)、大气遥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和实验室,拥有国内先进的C波段双偏振多普勒雷达、美国MODIS卫星接收系统、X波段和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激光雷达和微波辐射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

安全工程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坚实的数理基础、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熟悉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掌握电气电子、雷电科学与防护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气象、环保、电力、民航和国防等相关行业和部门从事雷电监测与预警、防雷技术开发与应用、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主修课程:主干学科:安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主要课程:安全工程导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工程专业

测绘工程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测绘学、地理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气科学、工程与工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具备工程与工业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等方面的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能提供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地理空间信息气象应用的高素质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主修课程:测绘学概论、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大地测量学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地图制图基础、C#测量程序设计基础、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地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专业

应用气象学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应用气象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在天气预报、城市气象预报、农业气象服务、气象产品开发应用、气候资源利用、气象防灾减灾和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等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业务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应用气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掌握现代应用气象学理论和计算机模拟等实验技能,具备研究、开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学专业

就业方向:学生深造情况:生态学、应用气象、环境科学和资源管理等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方向:学生可在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环保、气象、规划、园林等教学与科研单位、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生态学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专业招生咨询:周老师 025- 网址:http://yqy..cn/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

大气科学培养目标:●大气科学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气科学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掌握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受到科学研究和业务工作的初步训练,能够在大气科学等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业务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受到科学思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介绍

1.大气科学(大气科学技术)本专业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第二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大气科学基础、气象应用与服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主要专业课程有流体力学、计算机语言及程序设计、大气探测、天气学原理、中长期天气预报等。2.安全工程本专业为防雷研究和相关业务服务部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坚实的数理基础,熟悉安全科学与技术的基

2017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公布拟在浙江招生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的公告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校在上海、浙江对学生提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要求和制定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浙江省审核,我院2017年拟在浙江省招生的各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现予公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2015年3月3日高校分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浙江)学校名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学校代码:13982层

201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大气与遥感系大气科学该专业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品牌、国家特色专业、全国重点学科——大气科学专业而设置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实习设备齐全。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重视实际业务能力培养,能适应气象系统以探测为基础、预报为中心、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所需要的地、市级基层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英语、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流体力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中国

201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大气与遥感系大气科学该专业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品牌、国家特色专业、全国重点学科——大气科学专业而设置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实习设备齐全。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重视实际业务能力培养,能适应气象系统以探测为基础、预报为中心、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英语、大气物理学、大气探测、流体力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

201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生专业介绍

大气与遥感系大气科学该专业依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江苏省品牌专业、全国重点学科——大气科学专业而设置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实验、实习设备齐全。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大气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重视实际操作能力培养,能适应气象系统以探测为基础、预报为中心、服务为重点的工作所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计算机基础、英语、大气物理学、流体力学、天气学原理、动力气象学、中国天气、数值天气预报、气象统计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