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生: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工作要求,我校2020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须按时完成调档或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手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非定向生按以下要求办理调档1.考生按照调档函相关要求及时办理调档工作。2.考生的档案材料2020年7月底前寄达研究生院。请选择邮政EMS寄送档案,并在邮件袋面备注栏注明“武汉工程大学2020博士档案+考生姓名”。定向生按以下要求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协议书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考生或无法将人事档案转入我校的考生,均
各位考生:按照教育部及湖北省有关文件精神,现将武汉工程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查询及复查事宜公告如下:成绩查询1.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n/bsbm/cjcx/。2.查询时间:2020年7月7日13:30-7月20日17:00。3.查询要求:考生本人凭姓名、证件号码、准考证号等信息自行查询。成绩复查所有成绩均已作了认真复核与校对,如考生对本人成绩仍有疑问,可申请复查成绩。1.
根据武汉市疫情防控及教育部关于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要求,本着将考生和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经学校研究决定,2020年武汉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采取网络远程复试方式。复试时间安排在7月上旬,具体安排见学校及相关学院通告,请各位考生密切关注后续发布的相关信息。确认考生信息考生根据报考学院安排务必在规定时间内确认联系电话等信息,确保提交的手机号码准确、唯提交审核材料考生须在网上提交以下材料影印件,具体时间及方式见报考学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0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2020〕9号)及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健康第公平至上、质量为先的要求,统筹考虑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学科专业特点等情况,结合我校2020年博士研究生考试及复试录取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工作原则(一)坚持“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三)坚持政策透明、程序规范、信息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的原则。(四)坚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武汉工程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亲爱的同学:您好!热忱欢迎您加入武汉工程大学!祝贺您被录取为我校2019级博士研究生,欢迎来到武汉工程大学继续深造!为了使广大新同学能够顺利的办好入学手续,请务必认真了解以下信息:请新生持“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到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报到者,须本人或授权委托他人持书面证明材料向所在学院请假,未请假逾期两周以上不到校办理注册手续者,取消入学资格。报到日期:2019年9月2日。报到
2019年拟录取博士研究生:根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要求,拟录取博士研究生须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或签订定向就业协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人事档案转入事宜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的考生,由考生本人根据“调档函”上的地址办理档案邮寄工作,本学期学校将于7月中旬放假,好在此之前将档案寄到学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无法将人事档案转入学校的,必须签订《定向培养协议》。具体要求如下:1、签订协议书程序(1)下载《武汉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协议书》(附件)(
各位考生:按照教育部及湖北省有关文件精神,现将武汉工程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查询及复查事宜公告如下:成绩查询1.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n/bsbm/cjcx/。2.查询时间:2019年5月8日20时-5月18日20时。3.查询要求:考生本人凭姓名、证件号码、准考证号等信息自行查询。成绩复查所有成绩均已作了认真复核与校对,如考生对本人成绩仍有疑问,可申请复查成绩。1.复查申请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切实做好我校2019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发挥导师在复试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复试工作,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为核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
各学院、各位考生:按照教育部及湖北省有关文件精神,现将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查询及复查事宜公告如下:成绩查询1.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n/bsbm/cjcx/2.查询时间:预计于2018年4月26日0时起3.查询要求:考生本人凭姓名、证件号码、准考证号等信息自行查询。成绩复查所有成绩均已作了认真复核与校对,如考生对本人成绩仍有疑问,可申请复查成绩。1.复查申请时间:
各位考生: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已经完成。现将各学院根据复试录取方案确定的拟录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10个工作日,如有异议,可于公示期内向学校或学院反映。监督反馈电话:027-/027-附件【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公示.pdf】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18年5月17日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高分子化学考试大纲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高分子化学课程英文名称:PolymerChemistry课程的性质与任务高分子化学是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和化学反应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使学生较熟练的掌握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原理和控制方法掌握高分子的基本概念和化学反应特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控制聚合反应及选择聚合反应方法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聚合反应原
武汉工程大学2017年博士招生《高等有机化学》考试大纲 基本内容:1,取代基效应(诱导效应;共轭体系与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场效应;空间效应)2,立体化学(包括顺反异构,对映异构,构象与构象分析)3,有机反应中的活性中间体(包括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碳烯,氮烯,苯炔)4,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5,芳香性及芳环上的取代反应6,碳碳重键的加成反应7,碳杂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8,消除反应9,分子重排反应10,周环反应 参考书目:魏
武汉工程大学《高等无机化学》博士入学考试大纲课程编号:英文译名:AdvanceInorganicChemistry课程性质:基础课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应用化学)考试时间:3小时分数:100分考试内容:1、了解热力学稳定性与反应自发性,动力学稳定性与反应速率的关系,能对物质稳定性给予合理的解释。2、掌握无机反应中的耦合现象以及在无机合成中的应用。3、利用热化学循环计算晶格能及在无机反应中的应用。4、掌握离子型、共价型化合物的热力学性
《数值分析》考试大纲数值分析是研究各种数学问题求解的数值方法,在电子计算机成为数值计算的主要工具后,则要研究适合于计算机使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本课程的任务在于系统介绍经典的数值计算方法,用于解决无法给出解析解的数学问题以及在以后工程应用中遇到的离散数据处理分析预测问题。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思想,熟悉不同条件下的计算方法和公式,要注意方法的技巧及其与计算机的结合,重视误差分析、收敛性及稳定性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所学各种数值计
武汉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分离工程》考试大纲适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试题总分:100分答题时间:3小时参考教材:1.陈洪钫、刘家祺编,《化工分离过程》(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2.J.D.Seader,ErnestJ.Hebley.SEPARATIONPROCESSPRINCIPLES,(国外名名著)(第一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考试目的和要求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主要讲授传质与分离工程
武汉工程大学博士研究生《化学反应工程》考试大纲适用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试题总分:100分答题时间:3小时参考教材:1.吴元欣、丁一刚、刘生鹏主编,《化学反应工程》(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2.Octave.Levenspiel,ChemicalReactionEngineering,JohnWiley&Sons,1999。考试目的和要求化学反应工程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知识,以及化学反应过
《材料化学与物理》考试大纲内容和基本要求(1)材料引言(定义、材料类型、发展方向、基本要求)理解材料科学的定义与分类;了解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研究领域;了解本课程的发展方向;(2)晶体结构(晶体的对称、单形和聚形、晶体定向及结晶符号)掌握对称操作和理解对称要素概念(对称面、对称轴、对称中心和旋转反伸轴),掌握操作方法,理解晶体的对称定律。理解单形的概念,了解47种几何单形和146种结晶单形、47种几何单形的命名及特征。了解聚形的概念、聚形
《材料测试技术》(博士入学)考试大纲适用专业: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复合材料等。考试目的与要求对材料的组成、结构、特征、物理化学性质加以表征的技术方法,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开发人员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求掌握表征或测试技术进行材料物相鉴定、测试与性能表征的研究思路,全面理解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掌握材料结构表征的基本方法,从材料的成分分析、结构测定和形貌观察等方面出发探寻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内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有利于公平公正的原则。为切实做好我校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提高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发挥导师在复试中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要求,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复试工作,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为核心,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