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2020-01-04 11:40  宜春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学院简介
  • 二、专业介绍
  • 1.英语(师范类)
  • 2.翻译
  • 3.商务英语
  • 4、法语

一、学院简介

外国语学院有40余年办学历史,现设有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法语4个本科专业,翻译研究中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研究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博士9人(含在读),硕士生导师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宜春市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1人。

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拥有4间语音室,1间同声传译室,3间语音情景实训室,1间跨境电商实训室,1套外语广播电台,并且配备了多种实训软件平台。院学生和教师资料室藏书达20500册,订阅了近100种学术期刊,其中15种外国原版学术期刊。

学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校级“十二五”重点学科。2006年“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确定为省级“十一五”重点学科。2008年英语专业被确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2013年英语专业获批江西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综合英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大学英语”和“高级英语”课程先后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省级在线课程。英语专业在2015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5(有19所同类高校参评),法语专业在201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2。

学院致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台湾辅仁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香港岭南大学、德国安哈尔特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近三年选派14名专业学生赴国外高校交流学习,开展实习与实践活动。

学院积极开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举办学科竞赛、外语文化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暑期实习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锻炼语言应用能力的机会,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近三年来,学院学生积极参加“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阅读、写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国际青少年职业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江西省大学生英语翻译大赛,共有225人次荣获省级奖励,近20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同时有一大批毕业生考入北外、上外、广外、北语、湖南师大等学校攻读硕士学位。

二、专业介绍

1.英语(师范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创办于1978年,是江西省内办学历史长的外语专业之一,于2001年开始本科招生,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英语师资和教育管理人才,能够在各级各类中小学和语言培训机构进行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博士(含在读)4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硕士生导师2人。

本专业2008年被评为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2013年获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立项。“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先后被评为省优质课程和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本专业在2015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名列第5位。

专业四级、八级合格率及学生考取研究生比例逐年稳步上升,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2017年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中获三等奖;2018年在“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英语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教案设计环节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授课环节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写作、英语语言学概论、英语词汇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学术论文写作、英美报刊选读、英语修辞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含微格教学)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各级各类中小学和语言培训机构的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或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进行翻译工作。部分毕业生考取上外、广外、北二外、湖南师大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或国家公务员编制,大部分毕业生在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近三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

2.翻译

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2013年开始招生,旨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德才兼备,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较强的双语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口笔译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胜任商务、旅游、科技等领域中口笔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外聘教授1人,讲师4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2人,“双师型”教师4人,硕士生导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宜春市学科带头人1人。

 “综合英语”、“高级英语”和“翻译理论与实践”先后被评为省优质课程和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本专业注重服务地方建设,积极探索企业、民俗、旅游等文化领域的翻译实践;加强校企合作,与地方旅游部门、中国翻译协会、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及其他翻译服务公司等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能力与翻译水平;同时致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台湾辅仁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韩国东方文化大学院、德国安哈尔特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翻译专业学生可赴国外高校交流学习。学生在中国翻译协会主办的Lscat考试中,三级合格率100%,二级合格率达60%;参加江西省大学生翻译大赛等专业竞赛多人获奖。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英语语法、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对比语言学、英汉笔译、英汉口译基础、翻译理论、商务英语翻译、旅游英语翻译、时文翻译、科技英语翻译、高级英汉口译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外事接待、商务、旅游等口笔译工作;初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考取研究生及出国出境的毕业生占35%以上。

3.商务英语

专业简介:本专业于2015年开始招生,面向人才市场需求,顺应国际潮流,采用全面系统的专业教材,在商务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实用专业技能培训。本专业 “以英语为核心,以商务为背景,以实践为主线”,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知识,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商务、经贸、管理、金融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9人,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7人,“双师型”教师2人。

本专业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外贸发展需要,面向未来职业发展,为地方乃至全国经济和对外贸易服务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学院重视商务实践基地建设,与阿里巴巴橙果公司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成立了国内首个高校跨境电商学院。以创新引领创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初现成效:商务英语专业创业团队仅在2017第二届中国大学生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创业大赛中就荣获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在2018年首届江西省高等院校“亿学杯”商务英语实践技能大赛中,“spotlight”团队荣获二等奖;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口语、演讲、写作及阅读等大赛江西赛区竞赛中也屡获佳绩。

主要课程:综合商务英语、高级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语言学导论、商务翻译(口译、笔译)、西方经济学、国际商法、商务谈判、跨文化交际导论、国际商务礼仪、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可在涉外机构、外资企业、银行、保险、海关、边防、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翻译、培训、商务管理等工作。本专业自2015年招生以来在国内外已建立就业基地30余家。初次就业率达到95%。

4、法语

专业简介:本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是省内少数几个小语种专业之一,旨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人文素养、系统的语言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能熟练运用法语在经贸、文化、教育、外事、科研、企业等部门从事翻译、商务、教学、研究、文化交流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法语人才。现有专任教师8人、外聘教授2人、外籍教师1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在读博士2人,所有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

法语语言文学学科是校级重点扶持学科,“基础法语”是校级重点课程。本专业在2016年全省法语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第2。专业教学实行小班授课,导师专属辅导;实行年级帮扶,注重学风建设;以法语协会为依托,积极开展各项专业竞赛和活动;与深圳外贸公司及武汉翻译机构等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翻译实习、实践场地;与法国亚眠大学和圣埃蒂安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学分可相互置换,本科毕业后可申请在法国继续就读研究生。学生在法国驻华使馆的“法语活动月系列赛事”中多次获奖,在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也屡获佳绩。

主要课程:基础法语、中级法语、高级法语、法语视听说、法语语法、法语口语、法语阅读、法语写作、法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国文学、经贸法语、法语国家概况、学术论文写作等。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教育、外事、外贸、科技、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法语教学、培训、科研、口译、笔译等与法语相关的工作;初次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考取研究生及出国出境的毕业生占30%以上,其余以在外资企业就职为主。

 

原标题:2019年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2019年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外国语学院有40余年办学历史,现设有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法语4个本科专业,翻译研究中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研究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博士9人(含在读),硕士生导师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宜春市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1人。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拥有4间语音室,1间同声传译室,3间语音情景实训室,1间

宜春学院外国语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外国语学院有40余年办学历史,现设有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法语4个本科专业,翻译研究中心、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研究中心。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博士9人(含在读),硕士生导师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宜春市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1人。学院教学设施齐全,拥有4间语音室,1间同声传译室,3间语音情景实训室,1间

2022年宜春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分项招生计划和专项成绩要求公告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有关文件精神和我校2022年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有关规定,结合考生报考情况及我校运动队伍建设需要,经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我校2022年运动训练专业各专项招生计划数和专项成绩最低录取分数线如下,现予公告。项目分项招生计划数专项成绩要求田径6(其中径赛4人,田赛2人)专项不低于70分足球12(其中守门员1人)专项不低于67分羽毛球3专项不

2022年宜春学院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2022年宜春学院面向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艺术类专业本科生,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21〕7号)文件精神和各省教育考试院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简章。一、学校概况学校名称:宜春学院学校代码:10417办学层次:本科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简介:详见学校官网介绍(ht

2022年宜春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招生简章

2022年宜春学院面向全国招收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生,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科字〔2021〕222号)和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高校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知》(体科字〔2021〕208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简章。一、

2019年宜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经济与管理学院是以培养从事经济、管理、会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等领域的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是一个教学科研实力强、多学科渗透、富有时代特点的学院。目前,学院开设了财务管理、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工商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拥有跨专业仿真性综合实训中心、会计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实验室、金融实验室、手工会计模拟实验室、酒店综合实

2019年宜春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美术与设计学院现有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动画四个专业,其中美术学设置了油画、版画、中国画三个专业方向,环境设计设置了环境艺术设计、园林艺术设计两个专业方向。2010年,我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试点学校(全国共48所试点学校)。2016年,获批江西省文化厅“赣西民俗美术创作”研究基地。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拥有美术馆、

2019年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88.3%,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金牌主讲教

2019年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音乐舞蹈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77年,原宜春师专艺术系开始招收音乐舞蹈专业学生。学院现有音乐学、舞蹈学、学前教育等三个本科师范类专业。音乐学专业为江西省高校特色专业,《声乐》为江西省资源共享精品课程。全院现有学生1000余人,来自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现有专职教师46人,其中正、副教授10人,教师教学、

2019年宜春学院体育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

学院简介学院现有体育教育、舞蹈表演和运动训练三个专业,在校学生900余人,教职工82人。体育教育专业2019年列为江西省一流专业,舞蹈表演专业2014年列为校级特色专业。“体育学”2017年列为校优势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校级重点二级学科;“体育硕士”为学校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培育点。《排球》为江西省精品课程,《运动生理学》为江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体育学院拥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