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3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88.3%,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青年科技后备人才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金牌主讲教师2人;先后聘请华东政法大学博导黄武双教授、南开大学博导严正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导梅慎实教授、湘潭大学博导罗依平教授、江西财经大学博导蒋岩波教授、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帅晓东、宜春市市委党校副校长金文玲教授、宜春市教育局总督学余兆辉等十余位专家学者为我院客座教授。学院面向全国招收本科学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人。
学院现有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产权、城市管理5个本科专业。其中,法学专业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在2015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15所参加评估的本科高校的第7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17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全省第五,公共事业管理先后被评为校级特色学科和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学院拥有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伦理学与道德教育,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宜春学院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伦理学、宜春学院“十二五”一级重点学科--哲学等学科平台;“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为校级卓越计划建设项目;伦理学是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学院现有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3项、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9项、省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30余项;学院教师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7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学院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基础理论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重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创建了模拟法庭、法律事务服务中心、公共管理综合实验室、证据鉴识实验室,并先后与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宜春市人民检察院、袁州区人民法院、万载县人民法院、万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迪信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宜春市城市管理局、广州市白云区龙归中学等单位共建了5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学院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成绩斐然。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13公管班贾露燕同学、1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聂由同学荣获一等奖、14法学班俞夏莲和15级公管专业陈蓉、冯秋菊等7名同学荣获二等奖、14思政班王玲等6名同学荣获三等奖;在江西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郑佳晨等5名同学荣获铜奖;在2015年江西省第二届模拟法庭大赛中,法学专业学生代表学校荣获第三名(二等奖)的好成绩;在2015年江西省知识产权(专利)知识竞赛中,学生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13级法学一班荣获2015年全国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团支部”荣誉称号;14级思政班团支部荣获2016年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在2018年的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学院有38名同学通过了法考,2018年有22名考取研究生,2019年有17名考取研究生。14法学2班谢文辉同学国家司法考试成绩432分,后又考取了宁波大学法学硕士;14法学1班冯俊南同学国家司法考试成绩420分,后又考取了辽宁大学法律硕士。
二、专业介绍
1.法学
专业简介:法学专业自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授予法学学士学位,2013年开始被列为学校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建设项目。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博士8人、硕士13人、教授、副教授9人,具有律师执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16人。法学专业注重课程建设和学科建设,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重点学科1个,校级重点建设课程2门。
本专业建立了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宜春市人民检察院、袁州区人民法院、万载县人民法院、江西利元律师事务所等12个校外专业实习、实训基地,1个面积约120平方米的模拟法庭。法学专业在2015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15所参加评估的本科高校的第7名。2015年,法学专业学生代表学校在江西省第二届模拟法庭大赛中荣获第三名(二等奖)。2018届毕业生有24名同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2015届毕业生毛敏在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被高人民法院录用。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县市基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部门的骨干,仅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就有6名我院法学专业毕业生,也有一大批毕业生在律师执业中声名鹊起,法学毕业生的职业自豪感自然洋溢。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党政管理、纪检监察、企业管理、合同管理、法律事务管理;在立法机关、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从事党政管理、纪检监察、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政执法等工作;在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从事治安管理、案件侦查、法律监督、审判、监狱管理等工作,担任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人民警察等;在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仲裁机构和其他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服务工作,担任律师、公证员、仲裁员、企业事业法律顾问等;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法律教学与研究工作。
2.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专业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政法学院办学历史为悠久的老牌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水平高。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博士11人、硕士10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专业建设的学科、科研支撑条件好,现有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校级重点一级学科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专业教师获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3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30余项,省级等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公开出版专著、教材等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6届40名毕业生中,当年一次性考取研究生11人、考取中小学教师编15人,在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仅次于江西师范大学和赣南师范大学,位列全省第三。
主要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主要从事学校教学与科研工作、思想宣传工作、学生工作等。其发展方向可以向管理干部、政工干部、思想宣传工作者、中学政治课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骨干、高等或中等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等高级人才。此外,毕业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特长、职业气质等方面在新闻机构从事政治、时事方面的报导与关注,也可在企业的政工科、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就职。本专业2015届毕业生肖春花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2016届毕业生有11位同学当年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孙鹏同学被华东政法大学录取。2018届毕业生有14位同学当年考取硕士研究生,其中吴文莉同学被中共中央党校录取。
3.公共事业管理
专业简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后,于2002年秋季招生,2010年被批准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现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4人,博士11人,硕士10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师资结构优良,专业建设的学科平台支撑条件好。“农村社会建设研究中心”于2009年被批准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共事业管理学科为校级特色学科。专业教师获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3项,省级科研项目立项30余项,省级等各类教学、科研成果奖10余项,公开出版专著、教材等1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的大部分学生都被行政事业单位所录取。
主要课程:管理学、政治学、公共事业管理学、管理心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等。
就业方向和就业情况:政府机关管理工作和事务性工作;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工作;科教文卫体、供电、供水、供气、邮电、公交、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部门及其他非营利组织(中介机构、公益团体和社会福利部门)公共事务管理、咨询等工作;电力企业及其他企业行政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4.知识产权
专业简介:知识产权专业是在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新设立的本科专业,2014年招收了首届学生。知识产权专业的师资水平高,目前有专业教师25人,其中博士8名,硕士13名,其余学士学位者均具有高级职称;有教授、副教授9人,讲师16人。2014年,以本专业为依托,经江西省知识产权局批准成为“江西省首批知识产权培训基地”。
知识产权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形成了分类培养体系和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院同各级法院、检察院、地市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事务所等部门建立了友好的实习合作关系。本专业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要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从事商标代理、专利代理等专门知识产权事务,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及其他法律事务,或者在版权局、商标局、专利局、科技局等部门从事知识产权管理事务。本专业2018届毕业生中有7名同学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名同学考取了硕士研究生。
5.城市管理
专业简介: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化和城市管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城市管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灵活运用城市管理的理论,具有较强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组织、领导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能力,能从事城市管理教学、科研和实践操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在依托原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础上,新设立了城市管理本科专业,本专业自2016年开始招生。
主要课程:管理学、社会学、城市发展史、城市管理概论、城市经济学、公共政策学、公共财政学、市政管理学、公共伦理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实务。
就业方向与就业情况: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机关、城市规划、建设、执法及综合管理部门、城市市容环境和园林绿化管理部门、城市公用事业单位、城市社区、城市建设相关企业和教育科研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相关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原标题:2019年宜春学院政法学院简介和专业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