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及设计学类、美术学(师范)专业介绍

2020-01-06 10:59  宁波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介绍
  • 二、设计学类专业介绍
  •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 2.环境设计专业
  • 三、美术学类专业介绍

附件1: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及设计学类、美术学(师范)专业介绍

 

一、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介绍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简称“潘艺”,PADA)惠泽于潘天寿大师的艺术教育思想,得到了宁波市的大力支持,凝聚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宁波大学的综合性优势,整合原艺术学院美术系艺术设计系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工业设计系等校内资源,借助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潘公凯先生的社会影响力等外部资源组建而成。2015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潘天寿艺术设计学院,2019年4月整合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建筑系,更名为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以潘公凯先生提出的“设计就是生产力”的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宁波大学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型的整体规划,以及宁波市委市政府对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战略思想,力求突破综合性大学艺术学院的单一发展模式。学院集创新、科研、育人、服务于一体,整合宁波市高校、产业园区、龙头企业等各方设计资源,建立创意设计产业联盟,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国际视野和创新引领能力的一流现代艺术设计学院。

学院坚持高起点办学、差异化竞争的建设思路,致力于构建、灵活的艺术设计协同创新体系,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端艺术设计人才。学院由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建筑与城市设计专家、教授、博导,曾任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院院长的潘公凯先生任名誉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原院长徐仲偶教授担任院长;美国国家独立艺术与设计学院联盟主席、芝加哥艺术学院终身院长托尼·琼斯先生担任顾问和包玉刚讲座教授;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院长、《新美术》主编、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艺术专业研究生学位指导委员会美术与设计分委会召集人、博士生导师曹意强教授担任包玉刚讲座教授;中国著名设计教育专家、北京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周至禹先生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时,吸收校外企事业单位资深专家和高级技术人员成为我院学术顾问和兼职专家,学术讲坛与学术活动,建立教学实践基地与合作培养基地等。学院大力推进以“大师+团队”方式引进国内外教授及团队开设讲座、论坛、短期课程或工作坊,多渠道提升国际化师资。每年组织国际艺术设计专业领军教授来学院讲学,吸收国内外艺术设计领军人物成为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在我院学科建设、学术评价、科研发展及相关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

学院首创筹建成立的“新生活方式设计研究院”,作为特色鲜明的理论与应用协同性创新研究机构,推动着学院的科学化、特色化发展,在国内艺术设计院校中独树一帜。作为“产学研用”孵化器与人才培养驱动器,研究院以“学术为先,应用为本、服务到家”为基本定位,打造教学、科研、学工“三位一体”育人格局,以学术创新为命脉、以科研生产为核心、以服务地方为特色,引领高端文化设计的学术创新与实践应用。

学院现有美术学(师范)、工业设计、环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建筑学专业,有“设计学”和“艺术硕士”两个硕士研究生学位点。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专任教师86人,正副教授3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8人。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887人,留学生110人,研究生19人。学院有“艺术设计实验室”和“建筑学实验室”2个中心实验室,下设10个实验室。学院重视国际化培育工作,鼓励师生出国进修和学习,每年有一批师生出国交流、交换或深造,目的地包括英国、美国、法国,瑞典、韩国、台湾、香港等。目前,学院已与多所海外知名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开展本科阶段的互访交流活动。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浙江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浙江省大学生乡村镇振兴创意大赛、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多项国家级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二、设计学类专业介绍

设计学类包括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本科专业。

1.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适合时代发展特色的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人才以及具备一定的品牌设计思想、艺术综合素养和创新设计能力,精于品牌整合设计和熟悉现代多媒体创意方案的专业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设品牌设计、数字媒体两个专业方向。

品牌设计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行业领先的品牌设计思想和品牌整体塑造能力的专业人才。主干课程包括版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史、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设计、品牌形象设计、展示与陈设、印刷与设计、广告摄影、影视广告、网页设计、设计心理学、广告通论、速写与卡通造型、插画设计等。

数字媒体方向以数字艺术与电脑技术为基础,通过交互设计、数字展陈、三维动画设计、数字影像拍摄制作、VR&AR等手段,来展现数字产品和企业品牌的佳视觉效果和文化底蕴,并及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内容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呈现。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艺术文化素养,掌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结合自身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敢于创新同时拥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专业高端人才。数字媒体方向模块主干课程包括数字艺术创作方法论、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数字拍摄、视频特技与非线性编辑、三维造型与建模、数字影像光线设计、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VR & AR)、动画与游戏设计、视听语言、新媒体舞台艺术、非真实感绘画、网络新媒体艺术、现代社会研究方法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为文化传媒公司、影视公司、电视广播单位、数字广告设计公司、文化产业机构、高新科技公司、科研组织、规划局、市政设计单位及宣传单位、独立创业与自由数字艺术创作设计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形成了合理的学术梯队,积累了较高的学术成果。目前,拥有教师16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名,博士4名。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专业以创新创业精神引领专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探讨社会实践项目结合的教学模式。与社会、企事业单位密切联系,让学生走出去,企业走进来,推动课堂内外的互动,实现课堂操练真课真做,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成果丰硕。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浙江省大赛学生摄影竞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各项重要国家、省级竞赛中,获得包括全国一等奖5项在内的70多项国家级奖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5项在内的120多项省级奖项。

2.环境设计专业

环境设计专业旨在培养为现代人居生活服务,符合地方区域特色,关注国际新环境景观、公共艺术、室内居室,商业空间,展览展示,为现代人开拓高品质生活空间环境空间的,具有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环境设计专业设公共景观设计、室内空间设计、家居设计三个模块方向。专业教育平台课包括效果图表现技法、材料设计与表达、概念空间设计、人机工程学等课程。模块主干课程包括园林景观设计、园林植物设计、城镇规划设计、室内空间设计、跨领域空间设计、独立式住宅与庭院设计、品牌规划与设计、家居软装设计、家具设计及制作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主要去向为长三角区域及全国范围的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建筑艺术设计公司、景观设计公司、室内装饰设计公司、家居软装公司、文化艺术单位和独立创业等。

环境设计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4人,其中副教授5人,讲师9人,博士6人。专业着力于研究新农村建设、现代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东方美学空间设计等问题。现拥有雕刻实验室、木工机械实验室、装饰材料实验室、灯光实验室、3D扫描及打印实验室、公共艺术实验室、数字工作室等多个实践型实验室。专业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吸收校外资源,促进课程教学与实际项目结合,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发展。

三、美术学类专业介绍

美术学(师范)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坚实的美术学基础理论、核心知识和美术教育教学技能,拥有宽广的艺术视野、全面的审美素质,掌握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并具备教育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能胜任基础教育学校美术教育的专业人才。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美术学(师范)专业以继承和发扬潘天寿大师与潘公凯先生的艺术教育思想为特色,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设绘画、书画、设计三个方向模块。专业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与前沿的美术教育理念并存,强调传统艺术与现代思维相融合,强调教育教学能力与人文素养共同提升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适应当代需求和未来发展的美术教育人才。

美术学(师范)专业设有美术教育、美术理论、绘画、国画、书法、设计六大教研室,主干课程包括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鉴赏与批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实习、美术课程与教学论、设计基础、电脑绘画与媒体技术、书法与篆刻、人物素描、写生色彩、人体写生、绘画主题创作、书画主题创作、主题创意设计、毕业创作与论文等。学生毕业主要去向为学校、社会艺术教育机构、群文单位等。

美术系现有专任教师19人,其中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博士学位4人。教师专业背景涵盖美术教育、中国画、油画、书法、水彩、版画等,在国家级、省级等各类美术展赛和教育教学比赛中频频入选和获奖,科研成果涵盖国家、省部级项目、高级别学术论文、学术著作和教材。培养的学生获得浙江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师技能竞赛一等奖、长三角美术师范生教师技能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铜奖、浙江省第十届“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等各类奖项。

原标题:2020年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及设计学类、美术学(师范)专业介绍

2022年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

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一、专业招生计划二、复试(一)复试基本原则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基本原则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符合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

2022年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资格审查材料提交要求

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资格审查材料提交要求我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即将启动,具体时间以最后发布的复试方案信息为准。因疫情防控需要,本年度复试面试工作采用网上远程复试形式。复试前考生须准备相关材料的扫描件或清晰照片,并按学院要求提交电子及纸质材料;录取考生待报到入学时,按要求提供身份证、学历学位及证书等佐证原件进行核验

2020年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及设计学类、美术学(师范)专业介绍

附件1: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及设计学类、美术学(师范)专业介绍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介绍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简称“潘艺”,PADA)惠泽于潘天寿大师的艺术教育思想,得到了宁波市的大力支持,凝聚深厚的地方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发挥宁波大学的综合性优势,整合原艺术学院美术系和艺术设计系、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工业设计系等校内资源,借

2021年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录取方案

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021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复试录取方案根据教育部和学校有关文件规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录取”的原则,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接收专业和计划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招生计划数含推免人数备注130500设计学全日制126跨专业推免须加试《专业设计》135100艺术全日制2010申请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

2020年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接收推免研究生复试安排

关于我院接收推免研究生复试安排的通知根据《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2019〕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9〕2号)、《宁波大学推荐接收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宁大政〔2019〕107号)和《宁波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文件精神,本着“公平、公正、

2022年宁波大学音乐学(师范)专业招生简章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一、学校概况1.学校全称:宁波大学。2.学校国家代码:11646。3.学校办学层次:本科

2022年宁波大学美术类专业招生简章

宁波大学于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经过几代宁大人的艰苦创业,学校已成为一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百强行列。一、学校概况1.学校全称:宁波大学。2.学校国家代码:11646。3.学校办学层次:本科

2021年宁波大学美术学专业(师范)

美术学(师范)(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坚实的美术学基础理论、核心知识和美术教育教学技能,拥有宽广的艺术视野、全面的审美素质,掌握基本的艺术创作规律,具备教育研究与实践能力,掌握基础教育阶段的美育实践方法和校园文化建设方法,能够探索并运用民族文化与国际视野交汇中的现代教育资源和手段,胜任基础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并具备跨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二)主要课程:中国

2022年宁波外事学校(宁波市文艺学校)艺术类专业自主招生

一、网上报名时间应届初中毕业生:5月8日—5月10日(只有3天哦)应届小学毕业生:5月8日—5月14日二、报名方式(1)宁波大市内初中毕业考生:通过网站报名,报名网址为“宁波市中考中招信息管理系统”(zkzz..cn)(2)宁波大市外初中毕业考生及学籍在浙江省内小学毕业生:①登录我校网站www.,进行电脑端报名;②关注我校微信公众号“宁波外事学校”,进行移动

2022年宁波外事学校三年制及中高职一体化艺术专业招生方案

一、学校概况宁波外事学校(宁波市文艺学校)是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的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校、浙江省首批中职名校、浙江省现代化学校,是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宁波市文艺学校致力于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现有音乐、舞蹈、戏剧表演(影视表演)、戏曲表演(越剧表演)等专业。学校与波兰华沙国立肖邦音乐大学建立了宁波-华沙肖邦音乐大学教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