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

2019-10-21 16:01  中国人民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工作原则
  • 二、选拔模式
  • 三、组织管理
  • 四、工作程序
  • 1、网上报名
  • 2、提交申请材料
  •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 2)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原件复试报到时审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绩:
  • 3)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教务部门或者档案馆盖红章有效);
  • 4)本科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 5)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正高职)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使用研究生院的统一格式。专家推荐书内容应突出被推荐者与拟申请专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能力等。
  • 6)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交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学习4年(或不超过8年)的脱产学习证明。
  • 1)个人陈述(内容包括个人教育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总字数不得超过3000字);
  • 2)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构想(内容包含拟研究的问题、研究现状、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等。由考生结合拟申请专业方向撰写,总字数不得超过5000字),研究构想须由考生亲笔签名。
  • 3)科研情况一览表(见文末下载专区),若有个人学术成果代表作,可提交1-2篇/部原件;
  • 4)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论文初稿);
  • 5)其他表明考生综合能力的学习证书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 3、资格审查
  • 4、复试考核
  • (1)复试比例: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1:3。
  • (2)复试名单将于4月初在我院网站上公布。
  • (3)复试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复试时考生需携带身份证、本科与硕士学习阶段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以及提交审核材料为复印件部分的所有原件,提交学院审核。该工作于复试前一周进行。
  • (4)复试内容与形式
  • (5)跨学科加试
  • (6)导师填报与师生双向选择
  • 5、确定录取
  • 五、联系方式

社会与人口学院2020年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

 

为全面准确了解考生以往的学习情况、科研水平和学术成绩,深入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社会与人口学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招考制度“申请-考核制”改革方案》,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原则

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坚持博士生培养的学术导向和对本专业研究的兴趣导向,招生工作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如考生在报考过程中有任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即取消录取资格。

二、选拔模式

本方案适用于校内外报考我院的普通招考考生,校内硕博连读生的选拔按照学校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所有报考我院的考生均采取“申请-考核制”的模式进行选拔。即考生申请并报名后,由学院对报名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评议,并对通过审核的考生进行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重点考察考生的学术基础、学术潜力和学术规划。

三、组织管理

学院成立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管理办法的制定及整体工作。

考生复试资格审查小组由各系分专业方向组织相关教师组成,每专业不少于2名博导;负责考生报名材料的集体审核评议和筛选。

四、工作程序

1、网上报名

报考我院的普通招考考生须在我校指定的博士生网上报名系统中提交报名信息,并网上支付报名费。报考条件、报考类别、报名时间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本院仅招收全日制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

2、提交申请材料

考生报名后须将申请材料于2020年2月27日至3月5日之间快递到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快递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崇德西楼307博士招生老师收,邮编:100872。快递选择EMS或者顺丰,这两家快递公司可送到办公室,其他快递公司不能送到学院教务科,学院无法自取快递),3月5日后学院未收到申请材料的考生将视为放弃审核资格。材料(按以下编号顺序排序)包括:

A 基础材料类

1) 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 证明外语能力的外语成绩单复印件(原件复试报到时审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成绩:

英语:大学英语六级(CET6)、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五级(PETS5)、托福(TOEFL)、GRE、GMAT、雅思(IELTS)。

其他语种:国家认可的相应语种权威考试(由考生提供考试权威性证明)

3) 本科、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教务部门或者档案馆盖红章有效);

4) 本科和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双证硕士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5) 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正高职)的专家推荐书,推荐书使用研究生院的统一格式。专家推荐书内容应突出被推荐者与拟申请专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能力等。

6) 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交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学习4年(或不超过8年)的学习证明。

B 学术材料类(装订成册)

1) 个人陈述(内容包括个人教育及学术研究经历、所取得的成就、报考动机、未来发展构想等,总字数不得超过3000字);

2) 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构想(内容包含拟研究的问题、研究现状、创新点、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参考文献等。由考生结合拟申请专业方向撰写,总字数不得超过5000字),研究构想须由考生亲笔签名。

3) 科研情况一览表(见文末下载专区),若有个人学术成果代表作,可提交1~2篇/部原件;

4) 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论文初稿);

5) 其他表明考生综合能力的学习证书或获奖证书复印件。

考生提交的以上所有申请材料,如为复印件的,必须在复试时提交原件核对,无法提交原件核对的,视为提交材料不真实;所有申请材料如有不真实的,取消复试资格;如有弄虚作假行为被查实,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考生所提交的材料不再退还,如有需要请自行复印留存。

3、资格审查

各专业考生复试资格审查小组对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集体审核。小组成员综合考察申请人以往学习情况、外语水平、科研水平、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学术兴趣等方面,通过独立打分、按照平均分排序等步骤,初步确定参加复试人员,并报学院博士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终确定参加复试人员名单,由学院统一报学校研究生院备案。

4、复试考核

(1)复试比例: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至1:3。

(2)复试名单将于4月初在我院网站上公布。

(3)复试时间一般为4月中旬。复试时考生需携带身份证、本科与硕士学习阶段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原件,以及提交审核材料为复印件部分的所有原件,提交学院审核。该工作于复试前一周进行。

(4)复试内容与形式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水平(100分)、专业水平(100分)和综合素质(100分),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考核形式,先笔试,后面试。笔试与面试成绩加总,为考生总成绩。

(a)笔试:专业外语(满分50分);专业核心科目(满分100分)。专业外语考试内容涉及外文学术论文的阅读、翻译、写作等内容。专业核心科目分专业或分方向命题。

(b)面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满分50)、综合素质面试(满分100分)。面试由各专业统一组织,面试小组由5位老师参加。

复试成绩均合格者,将其各项复试成绩加权求和,排列录取顺序。外语水平考核、专业水平考核、综合素质考核权重分别为 20%、40%、40% 。

(5)跨学科加试

跨一级学科(含专业学位)报考须加试(笔试)两门专业课(征求意向导师意见),详情请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20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

(6)导师填报与师生双向选择

学院按专业招生,考生应在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中写明报考学科专业及指导教师。

导师应参加备选考生所在组的复试资格审查和面试,以便选拔研究兴趣一致的优秀考生,但不得担任组长。

5、确定录取

学院将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工作管理办法》开展录取工作。

学院根据加权成绩等综合因素,确定拟录取名单,提交校研究生招生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的名单,在校研招网予以公示。

五、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邮编:100872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10-62513354

email:@***

办公地点: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崇德楼西楼307办公室

社会与人口学院网站:http://ssps.***.cn/(将在学院网站公告博士复试名单等相关信息。)

 

下载专区:

        科研情况一览表.docx

 

原标题: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考察和选拔优秀人才,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社会与人口学院2022年继续实行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为保证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生源质量,制定本工作方案。一、工作原则招生工作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在招生过程中,如发现考生有任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或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为加强对考生以往学习情况、科研水平、学术成绩的考评,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的考察,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在博士生选拔过程中的自主权,探索符合各层次创新拔尖人才选拔特点的博士生人才选拔模式,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一、工作原则招生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如考生在报考过程中有任何徇私舞弊、弄虚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劳动人事学院下设4个博士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学,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按照学校规定,2022年,除经我校审核批准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在编在岗教职工在基本学习年限内非全日制学习外,其他博士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全日制在校学习。根据《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劳动人事学院2022年继续实行“申请-考核制”招生模式。为保证20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建于2001年6月,目前下设行政管理学系、土地管理系、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所、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6个教学研究机构。其中,行政管理为国家重点学科,土地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作为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高地,我院公共管理学科在2011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一,在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

202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

社会与人口学院2020年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方案为全面准确了解考生以往的学习情况、科研水平和学术成绩,深入考察考生的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社会与人口学院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招考制度“申请-考核制”改革方案》,特制定本办法。工作原则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坚持博士生培养的学术导向和对本专业研究的兴趣导向,招生工作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2022年继续招收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35200,招生方向为:01社会工作与管理、02社会政策。具体招生计划请考生查阅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申请—考核制” 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数学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为加强对考生以往学习情况、科研水平、学术成绩的考评,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的考察,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在博士生选拔过程中的自主权,探索符合各层次创新拔尖人才选拔特点的博士生人才选拔模式,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工作原则招生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新闻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为了全面考察和选拔优秀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招生考试自2016年起实行“申请-考核”制选拔模式。为保证2021年博士生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工作原则招生工作坚持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全面考察、客观评价的原则,招生过程中如发现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即取消相关考生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外国语学院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外国语学院为保证2021年博士生招生工作顺利开展,提高生源质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工作原则招生工作要自始至终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公开透明的原则,招生过程中任何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考生须如实、准确提交报名信息和报名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一旦发现考生不符合报考条

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

理学院化学系2021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生招生工作方案为加强对考生以往学习情况、科研水平、学术成绩的考评,强化对考生创新能力、学术潜力和学术兴趣的考察,充分发挥学院和导师在博士生选拔过程中的自主权,探索符合化学学科及各层次创新拔尖人才选拔特点的博士生人才选拔模式,根据学校相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工作原则招生工作要贯彻科学选拔、公平公正、全面考察、客观评价、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