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师范大学。1931年、1952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先后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七五”、“八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2002年百年校庆之际,教育部和北京市决定重点共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将北京师范大学列入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十五”期间,学校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计划。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A类名单,11个学科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人文社科科研和科技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拥有国家高端智库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2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基地1个、北京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新型智库1个、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1个,其他省部级重点研究机构6个、共建研究机构21个。定期出版专业刊物36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资源丰富,是国家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现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5个、国家试点学院1个,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对外汉语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话剧);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个,承担教育部、文化部动漫高端人才联合培养实验计划,以及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改革整体试点。
北京师范大学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明确到本世纪中叶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当前,学校正着力构建“高原支撑、高峰引领”的学科发展体系和以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为两翼的一体化办学格局,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正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部(院、系) 专业 授予学士学位门类 招生科类 学费 | ||||
教育学部 (国家试点学院) | 教育学类(含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 | 教育学 | 文理兼招 | 4800 |
哲学学院 | 哲学(强基计划) | 哲学 | 文史 | 4800 |
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PPE) | 法学 | 文理兼招 | 4800 | |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 经济学〔实验班) | 经济学 | 理工 | 4800 |
国际经济与贸易(瀚德实验班) | 经济学 | 文理兼招 | 5000 | |
金融学 | 经济学 | 文理兼招 | 5000 | |
金融学(Fintech) | 经济学 | 文理兼招 | 5000 | |
工商管理(数字企业管理实验班) | 管理学 | 文理兼招 | 4800 | |
会计学 | 管理学 | 文理兼招 | 4800 | |
法学院 | 法学(卓越实验班) | 法学 | 文理兼招 | 4800 |
法学(瀚德实验班) | 法学 | 文理兼招 | 4800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文史 | 4800 |
社会学院 | 社会学 | 法学 | 文理兼招 | 4800 |
心理学部 | 心理学 | 理学 | 理工 | 5400 |
体育与运动学院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理工 | 4800 |
运动训练 | 教育学 | 文理兼招 | 5400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文史 | 4800 |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 英语 | 文学 | 文理兼招 | 6000 |
日语(零起点) | 文学 | 文理兼招 | 6000 | |
俄语(零起点) | 文学 | 文理兼招 | 6000 | |
新闻传播学院 | 传播学(网络新媒体方向) | 文学 | 文史 | 4800 |
历史学院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文史 | 4800 |
历史学(强基计划) | 历史学 | 文史 | 4800 | |
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理工 | 5400 |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 | 理学 | 理工 | 5400 | |
物理学系 | 物理学(基地班) | 理学 | 理工 | 5400 |
物理学(强基计划) | 理学 | 理工 | 5400 | |
化学学院 | 化学 | 理学 | 理工 | 5400 |
化学(强基计划) | 理学 | 理工 | 5400 | |
天文系 | 天文学 | 理学 | 理工 | 4800 |
地理科学学部 | 地理科学类〔基地班:含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理学 | 理工 | 4800 |
资源环境科学(本研一体培养班) | 理学 | 理工 | 4800 | |
统计学院 | 统计学 | 理学 | 理工 | 5400 |
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 | 理学或工学 | 理工 | 5400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类(含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专业) | 理学 | 理工 | 5400 |
人工智能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学 | 理工 | 5400 |
人工智能 | 工学 | 理工 | 5400 | |
政府管理学院 | 公共管理类(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治理方向>、人力资源 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 管理学 | 文理兼招 | 4800 |
艺术与传媒学院 | 戏剧影视文学 | 艺术学 | 艺术类 | 8000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艺术类 | 8000 | |
音乐学 | 艺术学 | 艺术类 | 8000 | |
舞蹈学 | 艺术学 | 艺术类 | 8000 | |
美术学(含美术学、艺术设计学专业) | 艺术学 | 艺术类 | 10000 | |
书法学 | 艺术学 | 艺术类 | 8000 | |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 学生培养计划 | 人文科学试验班(可选专业: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 | 文学、历史学或哲学 | 文史 | 4800 |
理科试验班(可选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 | 理学 | 理工 | 5400 |
前身为创办于1902年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
1904年,改称优级师范科。
1908年,独立为京师优级师范学堂。
1912年,改称北京高等师范学校。
1923年7月,升格为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校。
1927年,北京国立高校被整合为京师大学校,改称京师大学校师范部。
1928年,国民政府实施大学区制,平津国立高校被整合为国立北平大学,改称国立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院。
1929年8月,重新独立设置,称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1931年7月,由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沿革而来的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师范学院并入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师生被迫西迁,参与组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1939年8月,国立西北联合大学解体,独立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部分师生参与国立西北大学的建设。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北平。通过甄审,接收伪北京师范大学复校复大。部分师生驻守兰州,继续建设西北师范学院。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复用“北京师范大学”原名。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主体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由北京校区、珠海校区两个校区(含四个校园)组成。北京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4000人,珠海校区于2019年4月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建设,现有本研学生3600余人。学校设3个学部、25个学院、2个系、11个研究院(所),馆藏图书490余万册、电子图书970余万册。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现有教职工3275人,其中专任教师2219人,92%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18%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学历。现有两院院士(含双聘)22人,资深教授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3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2人,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创新研究群体8个。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共计99人次。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广泛。学校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所大学、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瑞士、西班牙、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大学有学生交流项目的合作。学校先后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加拿大道森学院、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美国威廉玛丽大学、美国塔夫茨大学合作建立了5所孔子学院、近30所孔子课堂。接收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留学生4100余人次,学历生占长期留学生的比例约为78.6%。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2年成为首批拥有自主设置本科专业审批权的6所高校之一,2018年成为首批可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20所高校之一。现有本科专业7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5个一级学科、11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现有39个学科涵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综合性学科布局。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的2016年一级学科评估(第四轮)结果,我校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戏剧与影视学、地理学6个一级学科获评A+,2个一级学科获评A,7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