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广东财经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广东排名:102 广州排名: --
  • 更新日期: 2023-03-15 20:49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20)84096114
  • 网址: http://www.gdufe.edu.cn/
  • 学校地址: 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

广东财经大学学校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是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高校、广东省“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特色高校提升计划建设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学校建成了全国首批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1983年,学校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校名为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学校更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学校于建校伊始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97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权;2008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17年学校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学校现有广州和佛山三水两个校区,并与省教育厅、佛山市政府、佛山市三水区政府共建佛山校区,占地面积2275亩,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5400多人,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

广东财经大学招生专业


学院专业名称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学
广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
审计学
财务管理
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国际商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
广东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电子商务
软件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保险学
投资学
金融学
金融工程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
日语
翻译
商务英语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金融学
电子商务
物流管理
财务管理
广东财经大学创业教育学院工商管理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
税务专业
资产评估
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
工商管理
市场营销
人力资源管理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学
社会学
社会工作
汉语言文学
应用心理学
编辑出版学
汉语国际教育
编导
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广东财经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
广告学
产品设计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广东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统计学
应用统计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广东财经大学文化创意与旅游学院广告学
酒店管理
数字媒体艺术
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学院国际商务
国际会计

广东财经大学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13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33人、副高职称教师451人,840人具有博士学位;有硕士生导师369人,博士后合作导师21人。

广东财经大学人才培养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并不断完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实体课堂与虚拟课堂相结合、校内外教育资源相融合”的、协同、实用、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学精神、人文素养、专业知识和国际视野,勇于开拓创新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近几年来,学校人才培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全国首批2个经管类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并入选首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具有企业家精神和潜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我校与广州市税务局共建的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为国家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企业仿真综合运作”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物流”2门课程为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学校获批为教育部首批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单位。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协同育人基地获批为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形成了财经类高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015年和2019年,学校连续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2017年校学生创业园(财大创谷)获评广州市众创空间,截止2019年累计入驻项目创业团队和企业72家。近3年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双百工程”学术科技创新类立项累积1298项,创业类立项391项。以“双百工程”建设为基础,培育的创新创业项目屡创佳绩。近3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国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省赛中,获特等奖6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9项。“创青春?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国赛获得银奖1项,铜奖4项;省赛获金奖6项、银奖5项、铜奖5项;学校获得集体荣誉两次“优创杯”和一次“优胜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大赛省赛中,获银奖3项、铜奖2项。
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保持较高的就业质量。历年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为99%,毕业生在社会上赢得良好口碑。

广东财经大学科学研究


学校坚持“求真、致用”的科学研究理念,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拥有5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所、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资本市场与审计治理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竞争力研究院;1个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财税大数据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大数据与教育统计应用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华南商业智库;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型经济创新研究中心、广东财经大学商贸物流与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华南商业史研究中心、广东乡村建设研究中心;2个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州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基地、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广东财经大学广州市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研究重点基地。
近5年,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96项,省部级项目353项,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3项。
在《中国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权威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363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291篇;出版各类著作213部;获省部级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1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2项。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AMI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特色栏目期刊、广东省优秀期刊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国(境)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为目标,以打造能够胜任国际化教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为支撑,充分借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办学国际化的程度、水平和效益。
着力构建教学与管理人员国际化培训平台:持续实施“专任教师海外访学工程”,创建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师资海外研修基地”西澳大学站、马凯特大学站和佩斯大学站,分批选派教师和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出席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参加课程学习或业务培训。
着力构建科学研究国际化合作平台:立项建设9个国际暨港澳台科研合作创新平台类项目;建成了广东财经大学国际化教育交流中心和国际化教育项目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心。
着力构建应用型高端人才国际化培养平台:与国(境)外70多家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实施各类国际化教育项目;开办了4个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建成了“广东财经大学海外实践教学平台”德国基地、新西兰基地、意大利基地和阿根廷基地;成为“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和全国财经院校“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化产学研合作联盟的成员单位,以及教育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和教育部第二批挂牌“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单位。
着力构建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化交流平台:港澳台学生教育规模位列广东高校前列,来华留学教育规模持续提升。国际预科教育项目体系特色鲜明,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与德国歌德学院合作成立了华南地区首家德语培训和德语考级权威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歌德语言中心”。

广东财经大学收费标准


本校学费收费标准按《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学费的通知》(粤发改价格〔2016〕367号)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 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广东省普通高校学分制收费的管理办法》(粤发改价格〔2016〕366号)公布的标准执行。 住宿费标准按广东省物价管理部门核准的标准执行。
本校按学分制收取学费,学生在正常修学年限内完成学业时,年平均学费标准为:文科类专业学费 5050元/生·学年;理科类专业学费 5710元/生·学年;艺术类专业学费10000元/生·学年;住宿费1000-1600元/生·学年。
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及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收费包含学费、专业培训费和住宿费。

广东财经大学资助学生政策


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等资助措施按照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和本校相关规定执行。
学校设立优秀新生奖学金,具体办法依据本校相关规定执行。

推荐内容

2023年广东财经大学普通专升本(含三二分段)自命题考试以及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综合素质考查报考费缴费通知[2023-03-10 16:29]

广东财经大学关于2023年普通专升本(含三二分段)自命题考试以及退役大学生士兵专升本综合素质考查报考费缴费通知一、缴费依据《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工作规定》《关于做好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三二分段专升本转段招生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免文化课考试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工作的通知》二、缴费时间、费用及方式1.缴费时间:3月10日8:00—3月16日2

2023年广东财经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2023-03-01 18:40]

广东财经大学2023年退役大学生士兵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2〕16号),《关于做好广东省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免文化课考试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工作的通知》(粤招办普〔2023〕6号)有关精神,现制定我校2023年退役大学生士兵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一、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一)招生对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身体状况符

2023年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核公告[2023-02-26 12:01]

各位考生: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要求,我校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023年2月21日下午17:00公布,考生可登录http://yz..cn/apply/cjcx/自行查询本人成绩,我校将不再另行寄发纸质成绩单。因教育部尚未划定全国研究生招生单科及总分最低控制分数线,在公布最低控制分数线之前,谢绝考生电话咨询排名情况或是否具有复试资格等事宜,敬请谅解。若对本人考试成

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中外联合培养)[2023-02-17 15:41]

税收学专业(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广东财经大学一-西澳大学3+1本硕连读)(注: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项目介绍:税收学专业(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是广东财经大学与“世界百强大学”西澳大学合作开办的本硕连读学历教育项目,按照3+1模式实施两校联合培养。广东财经大学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国内课程教学,西澳大学负责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国外课程教学。同时满足两校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广东财经大学经济学

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资产评估专业[2023-02-17 15:37]

资产评估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经济学与管理学基本理论为基础,立足粵港澳,面向国内外,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家国情怀、湾区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人湾区-流人才。掌握资产评估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态国内外资产评估准则和业务,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具备在资产评估及相关中介机构、政府资产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一流应用型人才。(二)培

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财政学专业[2023-02-17 15:35]

财政学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以财政基本理论为基础.突出财政理论的应用、财务会计、政府采购等业务技能训练,培养具有宏观视野,掌握经济学和财政税收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了解我国财经运行状况,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经济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创业型人才。(二)培养规格:标准修业年限四年,授予

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税收学专业[2023-02-17 15:35]

税收学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税务、会计、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涉税业务、财务会计等专业技能,具有从事税收征管、企业税务管理、税收筹划等经济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税务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标准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三)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四)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

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中外联合培养)[2023-02-17 15:33]

金融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广东财经大学--西澳大学2+2双学士)(注:请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一、项目介绍:金融学(中外联合培养项目)是广东省内率先开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由广东财经大学与“世界百强大学”西澳大学合作,按照“2+2”模式联合培养,广东财经大学负责执行第一、二学年教学计划,西澳大学负责执行第三、四学年教学计划。同时达到两校毕业与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将获得广东财经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学

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金融科技专业[2023-02-17 15:31]

金融科技专业金融科技专业2022年首次招生。在数字经济时代,随着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不断向金融行业渗透,金融业也步入了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金融科技专业,应运而生。当你还在纠结到底是学金融还是学计算机时,有一个新兴发展的专业完美结合这两个“当红”专业:金融科技专业!(一)培养目标:金融科技专业冒在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精通金融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具体而言,旨在培养适应粤港澳大湾区

2022年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2023-02-17 15:33]

金融工程专业(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专业是广东省特色专业和广东省一流专业。2003年开始招生,2007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获批校级特色专业,2020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广东财经大学是全国第一批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八所高校之一,也是广东省最早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金融工程专业注重“商技融合”,将金融科技技术与湾区独特跨境金融业务相结合,致力于培养懂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