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吉林排名:61 长春排名: 32
  • 更新日期: 2023-03-10 02:13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 网址: http://jdyxb.jlu.edu.cn
  • 学校地址: 长春市新民大街828号

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的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和第十八集团军卫生学校。1948年与北方大学医学院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医科大学,1949年与天津陆军总医院合组为天津军医大学,1951年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4年第一、第三军医大学合并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1958年第一军医大学移交地方领导,定名为长春医学院,1959年更名为吉林医科大学,1978年恢复校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2000年与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成为新的吉林大学。                                                                                                                                                      

合校以来,学校不断探索和完善综合性大学举办医学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03年成立了白求恩医学部,2007年成立了白求恩医学院,增加了其对三个附属医院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的统筹和协调职能。2012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教育部直属高校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教直〔20121号)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赋予了白求恩医学部实质性的管理职能,由具有医学背景的副校长兼任白求恩医学部学部长,分管医学教育工作。学校党委在医学部设立了党工委和纪工委,党工委书记由学校党委副书记兼任。学校对医学教育履行统筹规划、宏观管理、资源投入和领导干部管理职责,学部机关设立综合办公室、医院管理办公室、人才培养办公室、学术工作办公室和学生工作办公室五个管理部门,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对医学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          

学部下设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医学院5个学院和第一医院(临床医学院第一学院)、第二医院(临床医学院第二学院)、中日联谊医院(临床医学院第三学院)、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4所附属医院,以及1个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          

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医学实验班、5+3)、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5+3)、预防医学专业(含医事法学)、放射医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医药)、药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生物工程专业、护理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共有在读学生8953人,其中本科生(含七年制、医学实验班、5+34656人、研究生4297人。          

学部现有在编职工8276人,其中教师2175人,教授787人,副教授742人;专业技术人员5619人(含附属医院医疗教师1726人);聘用制人员7934人。博士生导师305人,硕士生导师1393人。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6          

现有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于一体的附属医院4所,其中综合医院3所、口腔专科医院1所,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综合医院还设有分部5个。附属医院总占地面积6183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3316平方米;床位数11034张;固定资产总价值62.45亿元。设有194个临床科室、47个医技科室。2016年附属医院门诊总量6593333人次,总出院病人数471808人次;手术量158283例,附属医院业务总收入125.92亿元。共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7个,吉林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7个。          

学部始终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已先后同日本、加拿大、美国、英国、瑞典、香港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和学术团体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关系。在肿瘤学、妇幼卫生与计划生育、放射医学、地方病学等方面,医学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基金会、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年来,留学生教育工作也得到快速发展,学部以国际医学教育标准和生源国卫生执业要求为导向,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不断提升医学留学生教学质量。现有来自45个国家的本、硕、博各层次学历留学生526名,是吉林大学留学生规模大的专业教育学部,初步建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外国医学留学生培养格局。          

白求恩医学部将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着力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继承和发扬白求恩优良传统,创造吉林大学医学事业新的辉煌。          


推荐内容

2022年吉林大学档案学专业[2022-12-16 17:06]

档案学(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管理学、历史学方法、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知识,掌握现代档案管理基本理论、方法及技术,熟悉国内外档案领域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具备现代档案管理以及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主干课程管理学、管

2022年吉林大学经济学专业[2022-12-16 17:06]

经济学(数量经济)(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经济学知识基础,掌握经济和金融相关理论,以及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基本分析方法,具备经济管理能力、经济和金融分析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经济、金融和管理方面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

2022年吉林大学信用管理专业[2022-12-16 17:06]

信用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经济学、管理学交叉复合型知识基础,掌握金融和信用管理相关理论,以及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基本分析方法,具备信用管理能力、金融分析能力,在征信评级、信用风险管理、信用产品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专业特色本专业

2022年吉林大学财务管理专业[2022-12-16 17:05]

财务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复合型知识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相关理论,具备分析和解决企业财务管理、个人财务规划方面问题能力,具备优秀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二)专业特色本专业学生以管理学和

2022年吉林大学会计学专业[2022-12-16 17:05]

会计学(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交叉复合型知识基础,掌握坚实的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经济法等理论,以及实证研究基础,具备科研、实践和高级管理能力的会计相关领域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

2022年吉林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22-12-16 17:05]

人力资源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宽厚扎实的工商管理知识基础,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劳动政策法规,具备人力资源专业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决策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二)主干课程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经济统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双语)、劳

2022年吉林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22-12-16 17:05]

工商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工商管理知识基础,掌握经济、管理、创新创业和投资、国际商务等领域相关理论,具备优秀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能够胜任企业及各类组织管理工作和具备学术研究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二)主干课程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微

2022年吉林大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2022-12-16 17:05]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复合型知识基础,掌握数据存储、数据清洗、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数据治理等理论,熟悉大数据管理技术与方法,善于利用商务数据进行定量化分析和智能化决策,具备管理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

2022年吉林大学物流管理专业[2022-12-16 17:05]

物流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管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复合型知识基础,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等理论,具备优秀管理能力、业务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政府宏观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等方面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二)主干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

2022年吉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2022-12-16 17:05]

工程管理(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家国情怀、批判性思维、创造创新能力,懂交流、善合作,具备有土木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知识基础,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具备工程项目科学决策、高效实施、智能运维等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的建设领域领军型、复合型人才。(二)核心课程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