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1998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提升;2007年,学校被批准为工程硕士培养单位。199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8年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在42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已经培养了7万余名适任敬业的优秀毕业生。
学校以服务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为己任,面向城建领域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
未来,天津城建大学将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坚持“以本为本”,坚持深化改革,坚持扩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扎实推进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着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学打下坚实基础,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
招生大类 | 包含专业 |
建筑类 |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 |
材料类 | 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公共管理类 | 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英语、翻译 |
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 |
土木类 | 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
计算机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 |
设计学类 |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艺术与科技 |
学校学费标准执行天津市有关规定。
1、文科类各专业:每生每学年4400元;
2、理工、外语类各专业:每生每学年5400元;
3、设计学类各专业:每生每学年12000元;
4、软件工程(合作办学)专业:按照天津市批准的示范性软件学院收费标准执行;
5、工程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每生每学年25000元;
6、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建筑学(中外合作办学)、风景园林(中外合作办学)4个专业,按照天津市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学校住宿费标准执行天津市有关规定。
1、4人间:每生每学年1200元;
2、6人间:每生每学年1000元。
为奖励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突出学生,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安心学业,减轻经济负担,经过学校多年的不懈努力和社会上爱心企业、个人的援助,学校基本形成了“奖、贷、助、勤、减、免、补”立体的学生资助体系。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校级奖学金和企业专项奖学金等。资助项目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天津市学生低保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校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等。
学校有15个学院、3个教学部(中心)和1个学院。在校生17740人,其中本科生15982人,硕士研究生1551人,留学生157人,预科生50人。设有56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2个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6个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29个专业实行了“大类招生+专业分流”改革,新增智能建造、智能制造工程2个新工科专业。拥有10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获批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一流建设课程13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获批天津市教学团队12个、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1个、天津市教学名师12人。年均就业率92%以上。
学校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文化7大学科群,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现有教职工1407人,其中专任教师1054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427人
与16个国家的41所院校及机构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与国外16所大学开展了25个国际合作项目,包括1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个短期学生交换项目,2个教师培训项目,1个境外办学项目,2个联合研究中心项目以及1个海外实践基地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招生七届;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工业大学和克拉科夫工业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工程学院正式成立,首届招生229人。长短期留学生累积达1100余名,生源国达34个。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1000余人次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主办和承办13场国际会议。获批天津市外专引智项目、教委特色项目90项,被评为“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支持50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交流访学。联合兄弟院校共建了巴基斯坦“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基础设施防护和环境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天津市第三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61.01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5万平方米。图书馆及资料室共有纸质图书138.44万册,电子图书294万册,电子期刊6.29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平台83个。校园网拥有4个出口、8.3Gbps带宽。敷设无线信息点5001个,校园无线网覆盖了教学办公的重点区域及学生宿舍。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校园绿化率达41%;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校园环境文明有序、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