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国海洋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山东排名:92 青岛排名: 43
  • 更新日期: 2023-03-09 08:11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532-66782730
  • 网址: http://www.ouc.edu.cn/
  • 学校地址: 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的变迁,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校名为邓小平同志题写。2002年10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学校现辖崂山、鱼山和浮山三个校区,设有20个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67个招生本科专业。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大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即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工程硕士(13个专业授权领域)和农业推广硕士(5个专业授权领域)。还具有高校教师(15个专业领域)、中职教师(4个专业领域)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学校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培育学科)、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7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9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青岛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设在我校。还拥有2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和4个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拥有国家投资亿元,供教学、科研使用的3500吨级海上流动实验室——东方红2号海洋综合调查船。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2006年6月已被科技部批准正式筹建。2006年9月28日,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设在中国海洋大学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揭牌运行。由教育部主管、依托中国海洋大学等青岛海洋研究优势单位联合建设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方案已于2007年9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论证,标志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已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学校倡导“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为核心的本科教学运行新体系。目前,有5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区1个。现有在册各类学生30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900余人、本科生14000人、留学生1200余人、生8900人。到目前为止,我校毕业生中已有7位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我校毕业生;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董兆乾;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蒋家伦;中国第一个南北两极都登上的科学家是我校校友赵进平。现有50余名海大毕业生工作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为“神舟”飞船成功发射做出了积极贡献,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537人,其中专任教师1298人,博士生导师256人,45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5.8%,校内50岁以下博士生导师占博导总数的69.4%以上,88.3%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47.2%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重点学科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83.5%,教师中有一年以上在校外学习和研究经历的占教师总数的70%,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名列部属高校前茅。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校治学执教:

学校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8年学校实到科技经费2.7亿元;“十一五”以来,承担国家三大科技计划项目数位居涉海单位之首:主持863计划项目总经费2亿元,主持863计划专题课题72项,其中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1项,项目经费约6000万元,创学校单项科研项目经费历史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连续5年在所有学部获资助,2007年获资助71项,经费约3000万元,位列全国第17位;主持国家重大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4项。“十一五”以来,我校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二等奖25项、人文社会学科省部级以上奖励21项。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4200余篇,2007年,我校被SCIE收录论文数居全国高校第32位,引用频次居全国高校第35位;申请发明专利341项,已授权的发明专利215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6项。

2008年4月,学校“211工程”三期启动建设,“985工程”二期建设扎实推进,学校深化共建、合作发展、纵向提升、横向拓展的实质性建设再上新台阶。

21世纪是海洋世纪。学校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目标,构建起研究型大学的框架;到202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特色显著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

推荐内容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以及成绩复核通知[2023-02-20 18:12]

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相关要求,现将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核事宜通知如下:一、初试成绩查询1.发布时间2023年2月21日14:00。2.查询方式登录“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平台”中的“硕士考生查询系统”(点击进入)查询。首次登录须进行注册,注册时请务必准确填写姓名、证件号码、考生编号或报名号。3.成绩排名(1)成绩排名是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初试成绩总分排

2023年山东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前提醒[2022-12-19 17:46]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将按期进行。为确保广大考生顺利考试,营造公平安全的考试环境,现将有关事项提醒如下:一、做好考前准备工作(一)记牢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用时超过3小时(含3小时)的业务课二(代码为5XX)安排在12月26日8:30开考。(二)备好证件证明。考生须携带本人准考证、有效居民身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2022-12-09 17:21]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一、组织领导(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二)学院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导师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2022-12-16 21:02]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一、组织管理(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二)学院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2022-12-16 21:02]

一、组织管理(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二)学院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生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导师组成,其中学术分委员会成员不少于专家总人数的3/5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细则[2022-12-16 21:02]

一、组织管理(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二)学院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生导师组成,其中学术分委员会成员不少于专家总人数的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2022-12-16 21:02]

法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一、组织领导(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二)学院按一级学科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导师组成,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2022-12-16 21:02]

法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一、组织管理(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二)学院按一级学科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生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2022-12-16 21:02]

外国语学院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一、组织管理(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书记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硕博连读研究生选拔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二)学院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本学科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

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2022-12-16 21:02]

外国语学院“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一、组织管理(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书记任组长,相关党政负责人、纪检委员、研究生秘书等为成员的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组织制定本单位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管理及监督。(二)学院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成立材料审核专家组和面试专家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材料审核和面试等工作。材料审核专家组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