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体育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14-04-12 06:26  上海体育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报考条件
  • (一)报名参加学术型及体育硕士中除竞赛组
  •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
  •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 4.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 5.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
  •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
  •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 (二)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中竞赛组织专业学位
  • 1.符合
  •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
  • (三)同等学力报考者特别说明:
  • 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成人高校应
  • 2.毕业
  • 3.初试合格者,在我校同意参加复试时须加
  • (四)我院不接受大学三年级学生报考。
  • (五)初试合格的考生须参加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
  • (六)学制
  • (七)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招收单独考试入学
  • 1.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四年以上
  • 2.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发表过研究论文或技
  • 3.获得过世界三大赛事
  •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并为原单位委托培养
  • 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
  • 201英语一:全国统考科目
  • (八)学费及奖助学金
  • (九)各院系联系电话如下:
  • (十)初试成绩查询电话:
  • 二、招生专业与初试科目
  • 204英语二:全国统考科目
  • 202俄语:全国统考科目
  • 203日语:全国统考科目
  • 306西医综合:全国统考科目
  • 307中医综合:全国统考科目
  •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
  • 346体育综合
  • 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 612新闻理论与业务
  • 801体育传播学
  • 612理论力学
  • 613电子技术
  • 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3小时

一、报考条件

(一) 报名参加学术型及体育硕士中除竞赛组织以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5.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本科生和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3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4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体育硕士中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1、2、3、4、5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同等学力报考者特别说明:

1.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或高校应届本科生或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2年以上含2年>)

2.毕业(就读)专业必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3.初试合格者,在我校同意参加复试时须加试二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成绩必须及格以上方可录取。

(四)我院不接受大学三年级学生报考。

(五)初试合格的考生须参加复试,复试合格方可录取。复试具体要求见当年公布的复试方案。

(六)学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三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两年。

(七)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招收单独考试入学的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 4名。单独考试报考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后连续工作四年以上(含四年)的教练员或运动员;

2.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发表过研究论文或技术报告;身体健康,业务优秀;

3.获得过世界三大赛事(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前三名或亚洲三大赛事(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前二名或全国三大赛事(全运会、全国高等级锦标赛或联赛)冠军的运动员或担任上述运动员的教练员;

4.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并为原单位委托培养。

符合条件的单独考试的考生须选择到上海理工大学考点参加考试,并在完成网上报名后,在信息确认期间携带相关材料到我校研招办进行报考资格审查。

(八)学费及奖助学金

按照国家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学校将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政策,制定研究生学费标准和奖助学金办法。研究生还可通过参加学校设立的各类奖学金评选,通过申请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的“三助”岗位工作获得资助。

具体学费及奖助学金办法按我校即将出台的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九)各院系联系电话如下: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021-51253201;经济管理学院:021-51253279;运动科学学院:021-51253242;体育人文学院:021-51253224;武术学院:021-51253211。

(十)初试成绩查询电话:

电信、联通用户:16862522 移动用户:

二、招生专业与初试科目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生人数

初试科目

备注

040301体育人文社会学

8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1、体育历史与文化

02、外国体育

03、城市体育

04、社会体育

050301新闻学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2新闻理论与业务

④801体育传播学

 

01、体育文化传播

02、体育新闻理论与实务

03、体育宣传与媒介服务

040304民族传统体育学

2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一般要求报考本专业考生本科专业为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或武术专项,并具备较高武术运动技术水平;

    复试参考书为《中国武术教程》、《中国武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2010年出版

01、武术历史研究

02、武术文化

03、武术教育

04、武术传播

05、武术科学化训练

06、传统体育与健康促进

0403Z3体育赛事运作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报考体育赛事运作和体育管理专业的考生,考试科目611体育学专业综合,分为教育学、体育运动概论及体育管理学三个部分。复试不再加试《管理学原理》。

 

 

除体育赛事运作和体育管理两个专业之外的其他专业的考试科目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不变还是分为教育学、体育运动概论及运动生理学。

01、体育赛事组织管理

02、体育赛事营销

03、体育赛事评估

0403Z1体育管理

9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1、竞技体育管理

02、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03、体育信息管理

0403Z4休闲体育学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1、休闲体育开发与市场运作

02、休闲与文化

03、体育舞蹈编导与推广

040302运动人体科学

4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1、体力活动及运动训练效果的评定及监控

02、运动对机体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03、运动疲劳、创伤与康复

04、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

05、运动营养

100216运动医学

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一般要求报考该专业的考生须有医学教育背景,已获得或将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01、运动创伤

02、运动营养

03、运动医务监督

04、运动康复

040203应用心理学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01、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

02、竞技运动心理

03、体育与锻炼心理

04、运动生理心理

0403Z2体育工程学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3理论力学或614电子技术

 

01、运动工效学方向

02、运动人体科学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040303体育教育训练学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一般要求具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或相关体育学教育背景(05方向除外)

    05方向要求考生为计算机相关专业,并熟悉编程、C语言等基本技能

04方向同时招收单独考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4名,网上报名时选择含“单独考试”字样的科目组

01、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

02、特殊体育教育理论与方法

03、一般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04、专项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

05、信息技术在体育运动中的应用

体育硕士

1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46体育综合

    01、02、04方向限本科专业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及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的考生报考

01、体育教学(045201)

02、运动训练(045202)

03、竞赛组织(045203)

04、社会体育指导(045204)

初试考试大纲(不指定参考书,也不排除有超出该范围的可能)

101思想政治理论:全国统考科目

201英语一:全国统考科目

204英语二:全国统考科目

202俄语:全国统考科目

203日语:全国统考科目

306西医综合:全国统考科目

307中医综合:全国统考科目

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全国统考科目

346体育综合:(体育综合总分300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生理学,各部分满分均为100分,点击查阅考试大纲     http://yjsc.***.cn/fj/z58.doc)

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学》:中外教育简史;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本质和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课程基本理论;教学理论及其基本流派;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概论》:体育的概念、功能、目的与体制;中外体育简史;东西方体育比较;体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性质、特点、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运动生理学》: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循环;呼吸生理;物质和能量代谢;肾脏生理;感觉器官;神经生理;内分泌;肌肉收缩;体温调节;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特殊环境的运动训练;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体育管理学》:附件下载

612新闻理论与业务:新闻(新闻的基本特点、新闻要素、新闻类别);新闻与信息(信息与客观报道);新闻与宣传(事、理、情—宣传三元素);新闻与舆论(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新闻事业的发展及其基本规律(政治、经济体制决定新闻体制);新闻事业的性质(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新闻媒介的正效应与负效应、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新闻媒介的受众(受众的细分、新闻媒介的受众定位);中国新闻事业的工作原则(新闻真实性、新闻指导性);新闻选择(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工作者的修养与职业道德(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媒介生态环境、当代社会媒介生态环境的特征);大众传媒与政治(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媒介发展与民主进程);大众传媒与经济(中国大众传媒走向市场之路);大众传媒与文化(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佳载体、大众传媒对文化的消极影响)。

801体育传播学:体育传播的历史与现状;体育传播过程;体育与大众媒介;体育受众;体育传播效果;体育传播媒介生态环境;体育文化传播;体育传播特征及价值;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媒介体育营销与推广;体育组织传播;奥林匹克运动跨文化传播。

612理论力学:点击下载     http://yjsc.***.cn/fj/z59.doc

613电子技术:点击下载     http://yjsc.***.cn/fj/z60.doc

★★★★★关于“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的说明★★★★★

61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满分300分,考试时间3小时。内容包含《教育学》、《体育运动概论》、《运动生理学》或《体育管理学》三个领域的内容,各领域的卷面分均为100分 。但后成绩根据不同的专业按不同的比例折算算得。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后成绩的折算比例见下表,请各位考生引起重视,复习安排时主次分清。

体育赛事运作、体育管理专业不再考运动生理学,改考《体育管理学》,体育管理学折合后分值为150分。

初试科目

初试内容

卷面分值

折算后分值

总分

体育人文社会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休闲体育学

体育赛事运作、体育管理

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教育学

100

100

50

50

50

300分

体育运动概论

100

150

100

150

100

运动生理学

100

50

150

100

不考运动生理学,改考《体育管理学》,折合后分值150

例如:

报考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考生甲“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的卷面成绩分别为:《教育学》85分、《体育运动概论》92分、《运动生理学》58分。

则考生甲该科目的后成绩=(100×85+150×92+50×58)÷100=252分

 

原标题:2014年上海体育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上海体育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有关文件要求,现将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公布如下:一.学校简介:详见我校官网介绍http://www..cn/xxgk/xxjj.htm二.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

2022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攻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各专业实际招收的推免生人数见10月中旬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有社会主义理想和爱国情怀,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有经贸、管理、金融、法律和人文等多方面综合素质,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

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

上海财经大学202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

2022年上海电机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2022年上海电机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20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

202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

我校以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为目标,坚持“不重其全重其优、不重其大重其特、不重其名重其实”的办学理念,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教学与科研实力以及主要学科全国排名领先的中医药高等院校。为加强创新人才选拔,促进优秀生源的优势互补和校际交流,根据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教学〔2006〕14

2023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财经类院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聚焦开放经济领域,在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全球经贸治理与国际发展合作等方面形成优势特色。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与爱国情怀,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熟悉全球化发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

2022年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积极服务国家发展需求,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的通知》(教学函〔2021〕2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制定本简章。一、单位简介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应用型学科支撑、技术创新导向,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

2022年同济大学单独考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同济大学2022年招收单独考试攻读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报考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身心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4.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2018年9月1日前参加工作,临床医学含住院医师规培时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

2022年东华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二、招收类型、招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