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南政法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2015-02-27 21:09  西南政法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组织机构
  • (一)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负责研究决
  • (二)学校成立专家评审组,负责自主选拔资
  • (三)学校本科招办负责自主选拔录取的材料
  • (四)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全过程实施监督
  • 二、招生专业
  • 三、招生计划
  • 四、报名条件
  • (一)中学阶段在公开出版刊物上以第一作者
  • (二)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
  • (三)在我校自主选拔录取专业方面学科特长突出、有创新潜质者
  • 五、报名
  • (一)报名采取考生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
  • (二)时间
  • (三)方式:网上报名
  • (四)材料报送
  •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自动生成的201
  • 2.提供有关获奖证书、公开发表作品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 3.个人自荐报告,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
  • 4.考生所在中学对其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各方
  • 5.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
  • 六、测试资格审核
  • 七、准考证领取
  • 八、测试安排
  • (一)测试科目
  • 1.笔试
  • (1)法学、新闻学专业测试科目
  • (2)金融学、会计学专业测试科目
  • 2.面试
  • (二)测试时间:2015年6月14日
  • (三)测试地点
  • (四)需携带的材料
  • 1.有关获奖证书、公开发表作品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
  • 2.身份证、学生证原件。
  • (五)测试成绩
  • 九、录取办法
  • (一)学校招办根据参加测试考生综合评价成
  • (二)学校本科招生委员会在建议名单基础上
  • (三)录取原则
  • (四)考生专业志愿必须填报我校确定的自主
  • (五)执行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对自主选拔录取
  • 十、监督机制
  • (一)我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遵循“
  • (二)考生须本着诚信原则,如实填写申请表
  • (三)中学须本着高度负责的原则,确保报考
  • 十一、咨询联系方式
  • 十二、本办法由西南政法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着力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经教育部批准,我校依照“严格程序、择优选才、规范管理、接受监督”的原则,2015年面向重庆市普通高中毕业生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

    一、组织机构

    (一)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负责研究决定自主选拔录取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学校成立专家评审组,负责自主选拔资格审核、测试认定和录取工作。

    (三)学校本科招办负责自主选拔录取的材料审核、测试组织等具体工作。

    (四)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对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全过程实施监督。

    二、招生专业(均为文理兼收):法学、新闻学、金融学、会计学

    三、招生计划:录取计划控制在学校本科总计划的2%以内。

    四、报名条件

    凡符合国家政策规定,参加重庆市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报名参加我校自主选拔测试:

    (一)中学阶段在公开出版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文学作品、或有独立出版的专著、文集等作品者;

    (二)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信息学)获得省级三等奖(含)以上者;

    (三)在我校自主选拔录取专业方面学科特长突出、有创新潜质者(需提交证明材料)。

    五、报名

    (一)报名采取考生个人自荐的方式进行。中学、社会团体、专家个人可为考生提供推荐材料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学生只能选择我校公布的自主招生4个专业中的1个专业进行报名,另可选择是否服从专业调剂。

    (二)时间:2015年3月1日起至2015年3月31日止。

    (三)方式:网上报名

    考生须登陆“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http:// gaokao.***.cn/zzbm),按照要求实名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填报西南政法大学自主招生志愿,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确认无误后提交并打印。

    (四)材料报送

    网上报名后,须于3月31日前(以特快专递方式邮寄,时间以快递寄出邮戳为准)提交以下申请材料至我校本科招生办公室,材料请用A4纸装订成册,材料一律不退还。

    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自动生成的2015年自主选拔录取申请表;

    2.提供有关获奖证书、公开发表作品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复印件;

    3.个人自荐报告,内容包括自身成长经历及体会、个性特征、学科竞赛以及创新实践等能够反映学科特长的成果、进入高校的努力方向及设想等;

    4.考生所在中学对其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各方面发展情况、社会公益活动情况等综合素质的评价以及高中各学年的学习成绩及年级排名证明(须加盖中学公章);

    5.身份证、学生证复印件。

    以上报名材料均须考生所在中学审核签字盖章。

    材料邮寄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 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邮编:401120 电话:023-67258829

    请在信封正面醒目位置注明“自主招生报名材料”字样

    六、测试资格审核

    我校根据考生寄送的报名材料基本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初审,综合考虑考生学科特长、创新潜质、专业倾向、高中学业成绩及成长记录等情况,确定初审合格考生参加我校组织的测试。

    准予参加我校测试的考生名单将于4月30日前在网上报名系统(http:// gaokao.***.cn/zzbm) 和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招生信息网(http://202.202.80.68)首页公告栏中通知,考生务必及时查看(不另行通知)。

    七、准考证领取

    2015年6月10日,考生须登陆“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系统”(http:// gaokao.***.cn/zzbm)打印准考证或2015年6月13日下午自行前往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集美楼3015室领取。

    八、测试安排

    (一)测试科目

    1.笔试

    (1)法学、新闻学专业测试科目:阅读与写作能力测试——重点考察考生书面表达能力,对社会生活及其热点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和认识的敏锐度,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潜质等方面。

    (2)金融学、会计学专业测试科目:数学——重点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数学综合运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潜质等方面。

    2.面试: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进行,着重考察考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理解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组织协调、个人特长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测试时间:2015年6月14日

    (三)测试地点:重庆市渝北区宝圣路301号 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具体考场安排以准考证为准)

    (四)需携带的材料

    1.有关获奖证书、公开发表作品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的原件;

    2.身份证、学生证原件。

    (五)测试成绩

    测试综合评价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

    我校对参加测试考生以测试综合评价成绩总分高低为序分专业进行排名。

    九、录取办法

    (一)学校招办根据参加测试考生综合评价成绩高低,提出自主选拔录取建议入选考生资格名单。

    (二)学校本科招生委员会在建议名单基础上,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确定自主选拔录取拟入选考生资格名单,人数控制在学校本科总计划的4%以内。拟入选考生资格名单在学校本科招生信息网进行公示后,提交数据至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及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上进行公示。

    (三)录取原则:凡被我校确定为自主选拔录取入选且自主招生一志愿填报了我校的考生,高考成绩达到重庆市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按入选考生高考成绩高低为序,学校予以录取。

    (四)考生专业志愿必须填报我校确定的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资格专业,否则视为自愿放弃我校自主选拔录取入选资格。

    (五)执行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对自主选拔录取合格考生高考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的相关规定。

    十、监督机制

    (一)我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选拔程序,规范过程管理,公开录取结果。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并接受社会监督和投诉。

    监督电话: 023-67258493

    (二)考生须本着诚信原则,如实填写申请表,并对所提供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未入学者,取消其自主选拔录取考核成绩及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记入考生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者,由学校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三)中学须本着高度负责的原则,确保报考我校自主招生考生的材料客观、真实,应在中学和班级公示报考考生名单,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考生入选或入学资格,并上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及中学上级主管部门。

    十一、咨询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 西南政法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401120

    学校网址:http://www.***.cn

    电子信箱:xsczsb@swupl. ***

    咨询电话:023-67258829 67258088

    十二、本办法由西南政法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如教育部相关政策有所调整,将严格执行教育部政策。

 
原标题:2015年西南政法大学自主招生简章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外语类保送生招生简章

为拓宽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的渠道,鼓励和吸引成绩优异的学生报考我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12号)招收外语类保送生工作的有关规定,我校2022年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招收外语类保送生。按照“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在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学生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有关部署,让更多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的农村学子进入我校就读,我校2022年继续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的县(含县级市)以下中学农村学生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  一、组织机构  (一)学校普通本科招生委员会负责研究决定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中的重大事项。  (二)学校普通本科招生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西南政法大学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面向全国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资格的高校之一。为提高学生体育水平,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1﹞7号)规定,2022年我校面向全国招收运动水平突出、学习成绩优良、综合表现优秀的高水平运动员。  一、招生项目、计划及专业  (一)招收项目:田径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学校全称:西南政法大学  办学地点:重庆市渝北区宝圣大道301号  办学性质和类型: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是新中国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改革后全国首批重点大学,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教育部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我校现有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拟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37名。招生规模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2022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及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机动调整。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申请—考核”制、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各学科招生方式详见招生专业目录(附件3)。“申请-考核”制招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单位代码:10652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地址:重庆市渝北区电话:023-67258893邮政编码:401120传真:023-67258895院系代码及名称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考方式指导教师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03行政法学院(监察法学院)030101法学理论01习近平法治思想02现代法理学03

2022年重庆财政学校-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学习中心春季招生简章

西南财经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重庆市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学习中心于2002年8月经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批准成立,是西南财经大学依托重庆市中华会计函授学校在重庆市设立的唯一一个学习中心。本中心自成立以来,充分利用西南财经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提供的专业技术平台及信息资源,在人才培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运行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为重庆市培养了大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招生单位网报公告

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招生单位网报公告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招生单位网报公告  热诚欢迎各位考生选择报考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既是研究生招生单位又是招生考试点,现将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有关事宜公告于下:  一、招生信息  我校2022年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278名(含统考生、推荐免试生、单独考试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学博士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西南政法大学2022年拟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37名。招生规模和各专业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2022年下达的招生计划及各专业生源情况进行机动调整。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包括“申请—考核”制、普通招考和硕博连读,各学科招生方式详见招生专业目录(附件3)。普通招考招生工作根据本办法进行;“申请-考

2022年西南政法大学四川省各批次分专业招生计划

批次专业计划数文科理科本科提前批侦查学9(男)1(女)2(男)中外合作办学法学(中外合作办学)65本科一批法学8068法学+法语32法学+审计学22知识产权4法学+刑事科学技术4工商管理类1311法学+工商管理22经济统计学22金融学22金融工程23国际经济与贸易22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22英语6法学+英语22德语32新闻传播学类62法学+公共事业管理22政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