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岛电子学校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物联网应用技术)

2016-04-12 09:16  青岛电子学校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招生计划
  • 二、报名条件
  • (一)符合我市职业学校报名条件,且具
  • (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科目测
  • (三)《青岛市中学生素质发展手册》及
  • (四)具有明显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创
  • 三、招生程序
  • (一)报名
  • 1.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于2016年4月21日-4月23日
  • 2.报名时需携带以下材料:
  • (1)《青岛市中学生素质发展手册》;
  • (2)《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 (3)初中学校出具的信息技术、生物、地理成绩证明;
  • (4)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 (5)近期一寸免冠彩照两张。
  • (二)资格审查
  • (三)测评
  • 1.面试
  • 2.初中材料评价
  • 3.专业学习基础能力测评
  • 4.专业学习技能能力测评
  • 四、录取办法
  • (一)符合报名资格考生,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
  • (二)按照省市教育局相关规定,已经被
  • (三)参加自主招生并被录取的市内三区
  • (四)考生被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不能被其他职业学校录取
  • 五、监督公示
  • 六、日程安排
  • 七、保障机制
  • 1.组织保障
  • 2.制度保障
  • 3.监督机制
  • 4.咨询服务
  • 八、本方案由青岛电子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一、招生计划

2016年青岛电子学校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物联网应用技术)

  二、报名条件
  (一)符合我市职业学校报名条件,且具有青岛市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科目测评成绩达到合格等级,生物、地理成绩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
  (三)《青岛市中学生素质发展手册》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综合素质测评全部达到C级及以上。
  (四)具有明显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身心健康的初中毕业生。
  三、招生程序
  (一)报名
  1.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于2016年4月21日-4月23日(8:30-16:30),到青岛电子学校(北校)招生实习处报名。
  2.报名时需携带以下材料:
  (1)《青岛市中学生素质发展手册》;
  (2)《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
  (3)初中学校出具的信息技术、生物、地理成绩证明;
  (4)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5)近期一寸免冠彩照两张。
  (二)资格审查
  根据报名条件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进入测评阶段。
  (三)测评
  测评内容包括:综合素质测评(20%)(面试和初中材料评价)、专业学习基础能力测评(30%)、专业学习技能能力测评(50%)。
  1.面试:考生须具备以下全部条件:A.五官端正,精神饱满,无色盲、色弱;B.思路清晰,普通话标准,语言表达流畅;C.学生良好的礼仪、礼貌、仪表、仪态等基本素质(15%)。
  2.初中材料评价:主要依据推荐学校提供的《青岛市中学生素质发展手册》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等材料,对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给予评分,成绩占5%。
  3.专业学习基础能力测评:主要测试学生学习本专业所应具备基础能力,主要包含数字计算能力,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内容,测试内容以卷面呈现,测试时间为1小时,成绩占30%。
  4.专业学习技能能力测评:主要测试学生的文字录入能力,图文混排能力,表格处理能力,测试形式为上机操作,成绩占50%。
  综合成绩=面综合素质测评(20%)+专业学习基础能力测评(30%)+专业学习技能能力测评(50%)
  四、录取办法      
  (一)符合报名资格考生,按照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综合成绩低于60分不予录取),录满为止。
  (二)按照省市教育局相关规定,已经被录取考生必须参加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学业考试成绩仅作为初中毕业的依据,不作为录取依据。
  (三)参加自主招生并被录取的市内三区初中毕业生可以兼报普通高中,允许被普通高中录取的考生到普通高中就读。
  (四)考生被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录取的,不能被其他职业学校录取。
  五、监督公示
  自主招生拟录取学生,将及时通知考生所在初中,并在青岛电子学校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学校网址为
,时间为三天。对拟录取结果有异议者,可在公示期内,向学校招生实习处提交书面意见。学校招生实习处在接到书面意见后三个工作日内予以回复。公示无异议者正式录取。
  
六、日程安排

 2016年青岛电子学校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物联网应用技术)(2)

  七、保障机制
  1.组织保障
  学校成立自主招生工作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校长担任,委员由党、政、工各处室负责人组成,下设报名小组、测试小组、监督小组。招生工作集体研究,分工负责,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决定。
  2.制度保障
  建立公示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监督制度和保密制度,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到招生条件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实施办法公开,录取结果公示。
  3.监督机制
  自主招生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学校及时受理学生、家长及初中学校的举报,确保招生工作万无一失。所有参与招生工作的人员签订诚信协议书。
  4.咨询服务
  学校地址:青岛李沧区兴华路18号
  咨询电话:84610473    
  咨询时间:8:00 —16:30(星期一至星期五)
  
八、本方案由青岛电子学校招生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

原标题:2016年青岛电子学校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物联网应用技术)

2016年青岛电子学校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物联网应用技术)

  招生计划  报名条件  (一)符合我市职业学校报名条件,且具有青岛市学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技术科目测评成绩达到合格等级,生物、地理成绩达到D级及以上等级。  (三)《青岛市中学生素质发展手册》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表》中综合素质测评全部达到C级及以上。  (四)具有明显专业兴趣、学科特长、创新潜质和身心健康的初中毕业生。

2022年青岛艺术学校自主招生实施方案

一、招生计划面向青岛市四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下同)、高新区、城阳区、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招收80人。其中美术绘画专业50人,音乐专业(声乐表演、器乐表演方向)30人。根据专业测试合格情况,可在美术绘画和音乐专业之间调剂招生计划。器乐表演方向招收专业如下:西洋乐: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大号、长号、圆号、小号、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双排键、萨

2022年青岛高新职业学校自主招生实施方案

青岛市理工高级中学2022年自主招生实施方案一、招生计划面向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以下简称四区)和高新区招收2个班,共100人。不单独编班。二、报名条件报名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四区和高新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等级;(三)初中综合素质评定基础性发展目标均为A等。三、报名程序(一)网上报名考生于5月6日(星期五)至

2022年青岛外事学校自主招生实施方案

一、招生计划面向四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下同)和高新区共招收50人(根据学校综合高中办学特色,选择参加夏季高考的,高一后只提供“政史地”选考课程组合)。二、报名条件报名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一)四区和高新区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等级;(三)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组合(地理、生物)不低于C等级;(四)初中综合素质评定基础性发展

2021年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一)学制1:普职融通联办学校:青岛第68中学(二)联办方式高一年级以普高文化课和核心专业课为主,高一第二学期可申请参加合作普通高中学校期末考试,达到要求的学生可申请转入普高学校并注册学籍,其他学生参加职教高考(春季高考)。(三)学制2∶三二连读(五年制大专)联办院校:潍坊职业学院(四)联办方式:前三年在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读普通中专(免学费),经转段考核合

2022年青岛电子学校青岛科技大学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青岛科技大学2022年对口贯通分段培养专业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1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发【2021】23号)的文件要求,经与合作的中、高职学校协商,我校制定了“3+2”、“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转段升学测试及录取工作方案,方案如下:一、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

2021年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城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专业名称:物联网应用技术学制1∶普职融通联办学校:青岛第68中学联办方式:高一年级以普高文化课和核心专业课为主,高一第二学期可申请参加合作普通高中学校期末考试,达到要求的学生可申请转入普高学校并注册学籍,其他学生参加职教高考(春季高考)。学制2∶三二连读(五年制大专)联办院校:潍坊职业学院联办方式:前三年在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读普通中专(免学费),经转段考核

2022年青岛高新职业学校自主招生流程图

2022年青岛外事学校自主招生流程(图)

2022年青岛经济职业学校-青岛农业大学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测试录取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我校2022年“3+2”“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测试录取工作,根据《山东省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实施方案》(鲁教学发〔2015〕3号)、《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的意见》(鲁教学字〔2019〕7号)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转段工作的通知》(鲁教学函〔2021〕2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