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目录注:①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 2019年3月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②带 ▲号的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带◆号的为专业学位 ③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研招网公布的为准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01交通运输学院 | |||
系统工程(081103)01 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 02 决策理论和决策支持系统 03 管理系统工程 04 运输系统工程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语言不限) |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运筹学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01 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与决策 02 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优化 03 交通运输安全技术与理论 04 物流系统规划与决策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语言不限) | 复试笔试科目:运输组织学、交通工程学、管理运筹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物流管理(0823Z2)▲01 物流系统规划与决策 02 货物运输物流化理论与方法 03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语言不限) | 复试笔试科目:物流管理、管理运筹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交通运输工程(085222)◆01 交通运输组织理论与方法 02 交通运输信息技术 03 现代物流管理 04 交通运输安全 05 运输经营管理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语言不限) | 复试笔试科目:运输组织学、交通工程学、管理运筹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安全工程(085224)◆01 轨道交通安全 02 特种货物安全运输 03 道路交通安全 04 道路基础设施稳定性及可靠性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语言不限) | 复试笔试科目:交通工程学、管理运筹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物流工程(085240)◆01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02 物流系统优化技术与应用 03 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语言不限) | 复试笔试科目:物流管理、管理运筹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 |||
01 管理理论与方法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信息系统、管 | |
02 系统分析与决策 | ② 英语(一) ( 201 ) | 理运筹学任选一门 | |
03 信息系统与管理 | ③ 数学(三) ( 303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 | |
04 交通运输系统管理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 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 |
(语言不限)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1201Z1)▲ | |||
01 交通信息处理及优化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管理信息系统、管 | |
02 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 ② 英语(一) ( 201 ) | 理运筹学任选一门 | |
03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 | ③ 数学(三) ( 303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 | |
04 管理系统仿真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 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 |
(语言不限)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02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
生态学(071300) | |||
01 环境生态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普通生物学 | |
02 污染生态学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环境学导论 | |
03 生态工程 | ③ 自然地理学 ( 617 ) | 2 、普通化学 | |
④ 普通生态学 ( 802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流体力学(080103) | |||
01 环境流体力学研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工程流体力学 | |
02 水动力学与模型设计研究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水力学 | |
03 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研究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河流动力学 | |
④ 流体力学 ( 803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市政工程(081403)▲ | |||
01 给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给排水工程 | |
02 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废水处理 | |
03 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分析化学 | |
04 城镇水资源利用与规划 | ④ 流体力学 ( 803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水工程项目管理与评价 | |||
供热 、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 |||
01 室内环境品质控制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供热工程 | |
02 热能及其设备应用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空气调节 | |
03 通风除尘理论与应用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流体力学 | |
04 制冷理论与应用 | ④ 传热学 ( 804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液化天然气低温制冷技术研究 | |||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 | |||
01 小流域雨洪利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水文学 | |
02 水文过程中的物质迁移扩散理论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水资源学 | |
03 城市水文学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水文学原理 | |
04 水资源优化配置管理 | ④ 流体力学 ( 803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环境科学(083001)▲ | |||
01 环境化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环境学导论 | |
02 水污染控制化学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环境化学 | |
03 环境生态学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环境影响评价 | |
04 土壤污染修复 | ④ 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 805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环境承载力 | |||
06 环境经济学 | |||
07 环境地学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环境工程(083002)▲ | |||
01 水污染控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水污染控制工程 | |
02 水资源保护及利用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大气污染控制工 | |
03 大气污染 | ③ 数学(二) ( 302 ) | 程 2 、环境学导论 | |
04 环境规划与管理 | ④ 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 805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 |||
06 物理性污染控制 | |||
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 | |||
01 水处理工艺与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给排水工程、供热 | |
02 给排水工程系统优化 | ② 英语(二) ( 204 ) | 工程任选一门 | |
03 城镇水资源利用与规划 | ③ 数学(二) ( 302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废水处理 | |
04 水工程项目管理与评价 | ④ 流体力学 ( 803 ) | 2 、分析化学 | |
05 室内环境品质控制技术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6 热能及其设备利用技术 | |||
07 通风除尘理论及应用 | |||
08 制冷理论及应用 | |||
环境工程(085229)◆ | |||
01 水污染控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水污染控制工程 | |
02 水资源保护及利用 | ② 英语(二) ( 204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大气污染控制工 | |
03 大气污染 | ③ 数学(二) ( 302 ) | 程 2 、环境学导论 | |
04 环境规划与管理 | ④ 物理化学及分析化学( 805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 |||
06 物理性污染控制 | |||
003土木工程学院 | |||
固体力学(080102) | |||
01 计算固体力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力学综合(理论力 | |
02 复合材料力学 | ② 英语(一) ( 201 ) | 学 50 分 + 结构力学 50 分) | |
03 结构强度 | ③ 数学(一) ( 3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土木工程材料 |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2 、土木工程施工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工程力学(080104)01 计算力学与结构分析 02 实验力学与结构动、静载测试 03 土木工程中的力学应用 04 工程结构可靠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复试笔试科目:力学综合(理论力学 50 分 + 结构力学 50 分) 同等学力加试: 1 、土木工程材料 2 、土木工程施工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岩土工程(081401)▲01 特殊土地基处理技术与工程应用 02 土工设计理论与应用 03 边坡工程与支挡结构 04 环境岩土工程 05 地下结构设计理论及应用 06 地下结构分析与施工监控技术 07 地下铁道与轻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 结构力学 50 分 + 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原理 50 分) 同等学力加试: 1 、工程地质 2 、理论力学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结构工程(081402)▲01 结构设计与优化 02 结构物病害诊断及防治技术 03 大跨度空间结构与组合结构 04 结构与工程材料耐久性 05 地基与基础工程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 结构力学 50 分 + 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原理 50 分) 同等学力加试: 1 、钢结构设计原理 2 、理论力学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01 工程结构抗震理论与分析 02 工程结构减(隔) 震技术与振动控制 03 工程减灾及防护技术 04 隧道与地下工程抗震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 结构力学 50 分 + 钢筋混凝土结构 设计原理 50 分) 同等学力加试: 1 、桥梁工程 2 、理论力学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01 桥梁结构设计理论与工程应用 02 桥梁结构状态评估与加固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 结构力学 50 分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
03 | 桥梁(隧道)结构新材料耐久性研究及应用 | ③ 数学(一) | ( 301 ) | 设计原理 50 分) | |
04 | 新型桥梁基础设计理论 | ④ 材料力学 | ( 806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桥梁工程或隧道 | |
05 | 桥梁抗震设计理论与工程应用 | 工程任选一门 2 、理论力学 | |||
06 | 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理论及应用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7 | 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监控及施工技术 | ||||
08 | 隧道病害检测评估与加固技术 | ||||
09 | 地下结构动力性态 | ||||
10 | 地下工程可靠度理论 | ||||
11 | 桥梁设计 CAD 及可视化技术与应用 | ||||
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0814Z1)▲ | |||||
01 | 新型混凝土及结构耐久性研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 ||
02 | 混凝土结构劣化规律及修复技术研究 | ② 英语(一) | ( 201 ) | (结构力学 50 分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
03 | 土工合成材料及应用研究 | ③ 数学(一) | ( 301 ) | 设计原理 50 分) | |
④ 材料力学 | ( 806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土木工程材料 | |||
2 、理论力学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0814Z2)▲ | |||||
01 | 土木工程建造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二 ) | ||
02 | 工程项目管理 | ② 英语(一) | ( 201 )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50 分 + 土木工 | |
03 | 工程项目评价与决策 | ③ 数学(一) | ( 301 ) | 程施工 50 分) | |
04 | 工程项目风险与安全管理 | ④ 工程经济学 | ( 807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工程造价管理 | |
05 | 房地产与建筑节能技术 | 2 、土木工程材料 | |||
06 | 建设法律与法规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输水结构工程(0814Z3)▲ | |||||
01 | 输水建筑物设计理论与实践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三 ) | ||
02 | 河道治理与保护 | ② 英语(一) | ( 201 ) | (工程水文学 50 分 + 水工混凝土结 | |
03 | 输水建筑物鉴定与加固 | ③ 数学(一) | ( 301 ) | 构 50 分) | |
④ 水力学 | ( 808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水工建筑物 | |||
2 、理论力学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2) | |||
01 工程水力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三 ) | |
02 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 | ② 英语(一) ( 201 ) | (工程水文学 50 分 + 水工混凝土结 | |
03 渗流分析与控制 | ③ 数学(一) ( 301 ) | 构 50 分) | |
④ 水力学 ( 808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水工建筑物 | ||
2 、理论力学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水工结构工程(081503) | |||
01 水工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三 ) | |
02 高坝复杂地基与岩石高边坡设计理论 | ② 英语(一) ( 201 ) | (工程水文学 50 分 + 水工混凝土结 | |
03 水工结构抗震分析 | ③ 数学(一) ( 301 ) | 构 50 分) | |
④ 水力学 ( 808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理论力学 | ||
2 、水工建筑物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水利水电工程(081504) | |||
01 水利水电开发利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三 ) | |
02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工程水文学 50 分 + 水工混凝土结 | |
03 水利水电优化调度 | ③ 数学(一) ( 301 ) | 构 50 分) | |
04 水利模拟与信息技术 | ④ 水力学 ( 808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水工建筑物 | |
2 、理论力学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道路与铁道工程 (082301)▲ | |||
01 线路勘测设计现代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四 ) | |
02 高速重载轨道结构及轨道动力学 | ② 英语(一) ( 201 ) | (工程测量学 50 分 + 铁道工程 50 | |
03 铁路工务管理现代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分)或专业综合考试(五)(工程 | |
04 路基工程设计理论及应用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测量学 50 分 + 道路工程 50 分) | |
05 路面结构理论与新材料应用 | 同等学力加试: 01~07 方向: | ||
06 铁道工程可视化及 GIS 技术 | 1 、理论力学 2 、土木工程材料 | ||
07 智能选线设计 CAD | 08 方向: 1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 | ||
08 现代测绘技术在线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 础 2 、土木工程测量学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 | |||
01 结构工程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 |
02 岩土工程 | ② 英语(二) ( 204 ) | (结构力学 50 分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
03 桥梁与隧道工程 | ③ 数学(二) ( 302 ) | 设计原理 50 分) | |
04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土木工程材料 | |
05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2 、理论力学 | ||
06 土木工程材料与结构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交通运输工程(085222)◆ | |||
01 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四 ) | |
02 路基土工结构设计理论与路基工程建造技术 | ② 英语(二) ( 204 ) | (工程测量学 50 分 + 铁道工程 50 | |
03 线路勘测设计理论与现代技术 | ③ 数学(二) ( 302 ) | 分)或专业综合考试(五)(工程 | |
04 路面综合设计理论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测量学 50 分 + 道路工程 50 分 ) 任选 | |
一门。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理论力学 | |||
2 、土木工程材料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04机电工程学院 |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 |||
01 数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机器人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力学 | |
03 机械装备自动化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 |
04 先进制造技术及企业信息化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材料先进加工技术及成型控制 | |||
06 机械振动理论与控制 | |||
07 机械故障诊断与失效分析 | |||
08 CAD/CAM/CAE 集成技术 | |||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 |||
01 机电设备自动化与监控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机械设计 | |
02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机械控制工程基 | |
03 交通自动化物流装备与信息系统 | ③ 数学(一) ( 301 ) | 础 2 、单片机基础 | |
04 机器人控制技术 | ④ 电工学 ( 810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嵌入式系统与设备控制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6 虚拟仪器与测控技术 07 机电系统耦合动力学及控制 | |||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 |||
01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设计与控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机械零部件设计理论及应用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力学 | |
03 塑性成型理论与模具设计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 |
04 机械强度分析及现代设计方法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与设计 | |||
06 CAD/CAM/CAE 集成及过程管理 | |||
07 异地协同设计技术 | |||
车辆工程(080204)▲ | |||
01 车辆零部件设计理论及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车辆系统动力学分析、设计与控制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力学 | |
03 车辆装备自动化与监控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 |
04 铁道车辆热工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列车空气动力学及环境效应 | |||
06 车辆装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 |||
07 车辆工程新材料 | |||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与应用工程(0802Z5)▲ | |||
01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表面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
02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成型原理 | |
03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成型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材料力学 | |
04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可靠性 | ④ 材料科学基础( 811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工程热物理(080701) | |||
01 强化传热机理及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传热学、流体力学 | |
02 燃料电池热物理过程 | ② 英语(一) ( 201 ) | 任选一门 | |
03 制冷空调系统及设备 | ③ 数学(一) ( 3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泵与风机 | |
04 磁流体动力学 | ④ 工程热力学 ( 813 ) | 2 、热工测试技术 | |
05 晶体生长过程中热物理基础理论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6 流动与传热数值方法及应用 | |||
07 气体流动与气动噪音数值方法及应用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8 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工程应用 | |||
热能工程(080702)01 先进热交换技术的理论及应用 02 节能技术与应用 03 新能源开发与利用 04 制冷空调技术与应用 05 设备气动噪音及控制 06 工业空气动力学应用研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工程热力学 ( 813 ) | 复试笔试科目:传热学、流体力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泵与风机 2 、热工测试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01 动力机械测试与电子控制技术 02 动力机械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 03 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数值模拟 04 动力机械及工程的热传递过程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工程热力学 ( 813 ) | 复试笔试科目:传热学、流体力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泵与风机 2 、热工测试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4)01 叶轮机械流体动力学及应用 02 现代流体测试技术 03 湍流数值模拟 04 流动噪声及控制 05 流体机械节能理论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工程热力学 ( 813 ) | 复试笔试科目:传热学、流体力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泵与风机 2 、热工测试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01 制冷及低温系统的计算机模拟 02 制冷及低温工程的测量技术 03 制冷、空调与低温技术在有关领域中的应用 04 节能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工程热力学 ( 813 ) | 复试笔试科目:传热学、流体力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泵与风机 2 、热工测试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化工过程机械(080706)01 过程装备的高效节能技术 02 换热设备的强化传热技术 03 化工过程强化传热传质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 复试笔试科目:传热学、流体力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泵与风机 2 、热工测试技术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4 传热设备过程数值模拟 | ④ 工程热力学 ( 813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 | |||
01 载运工具监控及信息化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载运工具空气动力学与环境效应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单片机基础 | |
03 载运工具零部件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 |
04 载运工具热工技术及应用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智能交通理论与载运技术 | |||
机械工程(085201)◆ | |||
01 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与可靠性设计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机械设计理论及应用 | ② 英语(二) ( 204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机械控制工程基 | |
03 强化传热机理在机械装备中的应用 | ③ 数学(二) ( 302 ) | 础 2 、材料力学 | |
04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机电成套设备优化配置与监控技术 | |||
06 金属材料成型技术与控制 | |||
动力工程(085206)◆01 强化传热基础理论及应用 02 铁道车辆热工技术与应用 03 计算流体力学及工程应用 04 热工基本参数测量及标定 05 可再生与低品位能源利用 06 计算气动声学及工程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工程热力学 ( 813 ) | 复试笔试科目:传热学、流体力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泵与风机 2 、热工测试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车辆工程(085234)◆ | |||
01 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车辆零部件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 ② 英语(二) ( 204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力学 | |
03 车辆装备控制及状态检测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 |
04 车辆热工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列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噪声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05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
交通装备检测及控制工程(0802Z4)▲ | |||
01 交通装备系统的信息与控制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 |
02 交通装备智能系统与模式识别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 | |
03 基于数据驱动的建模与控制 | ③ 数学(一) ( 301 ) | 技术 2 、电力电子技术 | |
04 交通装备检测与故障诊断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电机与电器(080801)01 电机电器优化设计与智能控制 02 电机电器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 03 电机电器动态分析及电磁场分析 04 新型特种电机电器及电磁装置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自动控制原理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01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 02 牵引供电系统与电能质量控制 03 新能源发电技术 04 牵引供电技术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自动控制原理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 | |||
01 高电压绝缘特性与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 | |
02 过电压及其防护与计算机仿真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模拟) | |
03 高电压试验技术和试验设备 | ③ 数学(一) ( 3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自动控制原理 | |
04 电气绝缘在线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2 、电力电子技术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 | |||
01 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 | |
02 交流调速及其控制 | ② 英语(一) ( 201 ) | 模拟) | |
03 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 | ③ 数学(一) ( 3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自动控制原理 |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2 、电力电子技术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01 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 02 新能源及新型发电技术 03 电磁兼容技术 04 生物电磁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自动控制原理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01 复杂过程建模、控制与优化 02 先进控制理论与方法 03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04 计算机测控及管控一体化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01 检测理论与方法 02 自动化装置与系统 03 智能化、网络化集成测控技术 04 工业检测技术与系统设计 05 故障诊断分析与实时专家系统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01 模式识别及应用 02 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及应用 03 智能机器人理论与应用 04 系统仿真技术与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01 交通运输自动化与控制 02 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 03 智能交通技术 04 容错控制与系统可靠性研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自动控制原理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0823Z3)▲01 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与电能质量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2 轨道交通电机电器及其控制 03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系统 04 轨道交通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自动控制原理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电气工程(085207)◆01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调度自动化与继电保护 02 供电系统理论、综合补偿与优化 03 高电压理论与测试技术 04 电机电器的基础理论与智能控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自动控制原理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控制工程(085210)◆01 检测理论与方法 02 自动化装置与系统 03 工业检测技术与系统设计 04 计算机测控与管控一体化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交通运输工程(085222)◆01 交通运输自动化与控制工程 02 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防护应用技术 03 智能交通工程及应用技术 04 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自动控制原理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06经济管理学院 | |||
应用经济学(020200)01 产业经济学 02 区域经济学 03 经济统计学 04 交通与工程经济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三) ( 303 ) ④ 西方经济学 ( 815 ) | 复试笔试科目: 1 、现代产业经济学 2 、英语听力 (不招收同等学力者) | |
企业管理(120202)01 企业战略管理 0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 复试笔试科目: 1 、管理运筹学 2 、英语听力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3 财务管理 04 人力资源管理 05 市场营销 | ③ 数学(三) ( 303 ) ④ 管理学 ( 816 ) | (不招收同等学力者) | |
会计(125300)◆ | |||
01 财务会计 | ①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99 ) | 复试笔试科目: 1 、专业课一:《财 | |
02 财务管理 | ② 英语(二) ( 204 ) | 务会计》与《审计》 | |
03 项目审计 | 2 、专业课二:《财务管理》与《成 | ||
本管理会计》 | |||
3 、英语听力 4 、政治理论 | |||
(不招收同等学力及非财经类专业 | |||
考生) | |||
011数理学院 | |||
应用统计(025200)◆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三) ( 303 ) ④ 统计学 ( 432 ) | 复试笔试科目:概率论同等学力加试: 1 、抽样技术 2 、应用回归分析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数学(070100)01 非线性动力系统与控制理论及应用 02 种群动力系统的应用 03 代数学理论、图论及其应用 04 概率统计与随机分析 05 数学物理反问题及科学计算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分析 ( 602 ) ④ 高等代数 ( 817 ) | 复试笔试科目:数学综合从 7 门课程中(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数值分析、概 率统计、运筹学、 Matlab 程序设计 ) 任选 3 门; 同等学力加试: | |
复试任选内容未选的两门科目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物理学(070200) | |||
01 高压材料物理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固体物理 | |
02 材料设计与计算模拟 | ② 英语(一) ( 201 ) | (不招收同等学力者) | |
03 声子晶体与声学超颖材料 | ③ 普通物理 ( 616 )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
04 光纤无源器件与分布式传感技术 | ④ | 量子力学 ( 818 ) | |||
016外国语学院 |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01 翻译理论与实践 02 应用语言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二外:俄语 ( 202 ) 、日语 ( 203 ) 、 法语( 240 )、德语( 241 )(任选其一) ③ 综合英语 ( 615 ) ④ 翻译与写作 ( 819 ) | 俄语、日语全国统考;法语、德语自命题。 复试笔试科目:英语语言学 面试:口语交际能力、专业综合能力。 同等学力者加试: 1 、英语阅读 2 、中文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英语笔译(055101)◆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 思想政治理论 | (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笔译实践 | |
② | 翻译硕士英语 | ( 211 ) | 面试:口语交际能力;专业综合能 | ||
③ | 英语翻译基础 | ( 357 ) | 力。 | ||
④ |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 ( 448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英语阅读 | ||
2 、中文 | |||||
(可招收跨学科、跨专业考生;不 | |||||
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英语口译(055102)◆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 思想政治理论 | (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口译实践 | |
② | 翻译硕士英语 | ( 211 ) | 面试:口语交际能力;专业综合能 | ||
③ | 英语翻译基础 | ( 357 ) | 力。 | ||
④ |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 ( 448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英语阅读 | ||
2 、中文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17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
化学(070300) | |||||
01 超分子配合物化学与材料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分析化学 | |||
02 功能分子设计与传感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配位化学 | |||
03 生物无机与发光材料化学 | ③ 无机化学 ( 611 ) | 2 、物理化学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4 有机合成及天然产物化学 05 功能高分子化学 06 功能材料与催化化学 | ④ 有机化学 ( 820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生物学(071000) | |||
01 微生物学与微生物工程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普通生物学 | |
02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生物实验技术 | |
03 资源生物学 | ③ 生物化学(自命题)( 610 ) | 2 、细胞生物学 | |
04 环境生物学 | ④ 微生物学 ( 821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化学工程(081701) | |||
01 新型纳米材料及制备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无机及有机化学 | |
02 精细化工产品合成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物理化学 | |
03 绿色化工材料生产与工程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分析化学 | |
04 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 | ④ 化工原理 ( 822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化学工艺(081702) | |||
01 精细化工工艺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无机及有机化学 | |
02 石油化工工艺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物理化学 | |
03 有机化工及工艺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分析化学 | |
04 功能材料制备工艺 | ④ 化工原理 ( 822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生物化工(081703) | |||
01 生化工程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无机及有机化学 | |
02 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物理化学 | |
03 生化分离和制药工程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分析化学 | |
04 食品生物化工 | ④ 化工原理 ( 822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应用化学(081704) | |||
01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无机及有机化学 | |
02 功能配位化学与材料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物理化学 | |
03 功能材料合成及应用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分析化学 | |
04 色谱分离技术的应用 | ④ 化工原理 ( 822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工业催化(081705)01 光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 02 烯烃聚合催化反应及工艺 03 石油化工催化 04 聚烯烃树脂合成及催化剂开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化工原理 ( 822 ) | 复试笔试科目:无机及有机化学同等学力加试: 1 、物理化学 2 、分析化学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环境化工(0830Z2)▲01 化学品生产污染与控制 02 环境生物化工 03 废水、废气的安全处理及废弃物综合利用 04 微量污染物分离与分析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化工原理 ( 822 ) | 复试笔试科目:无机及有机化学同等学力加试: 1 、物理化学 2 、分析化学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化学工程(085216)◆01 精细化工 02 功能材料 03 催化工程 04 石油化工工程 05 功能复合材料 06 纳米材料与科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化工原理 ( 822 ) | 复试笔试科目:无机及有机化学同等学力加试: 1 、物理化学 2 、分析化学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18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 |||
城乡规划学(083300)01 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 02 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 03 城市发展与交通布局 04 城市设计 05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城市规划原理( 612 ) ④ 城市规划设计( 501 )( 6 小时)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设计快速表达 ( 3 小时) 同等学力及本科专业非建筑学或城 乡规划的考生加试: 1 、城市道路与 交通 2 、城市建设史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设计课考试要求: 1 号图纸,纸质自 选,图板自备,带齐所需绘图工具 | |
城市规划(085300)◆01 城乡规划与设计 02 住房与社区建设规划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设计快速表达 ( 3 小时)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3 城乡历史遗产保护规划 04 城乡交通与基础设施规划 05 乡村规划与乡村振兴 | ③ 城市规划基础( 356 ) ④ 城市规划设计( 446 )( 3 小时) | 同等学力及本科专业非建筑学或城 乡规划的考生加试: 1 、城市道路与 交通 2 、城市建设史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设计课考试要求: 1 号图纸,纸质自 选,图板自备,带齐所需绘图工具 | |
019艺术设计学院 | |||
交通景观设计(0833Z1)01 景观园林历史与遗产保护 02 交通景观造型与环境色彩 03 景观工程与生态修复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美术与设计史(理论)( 613 ) ④ 专题设计一 ( 823 ) | 复试笔试科目:综合设计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 、建筑史 2 、创意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美术(135107)◆01 中国画(敦煌绘画) 02 油画 03 染缬艺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美术与设计史(理论)( 613 ) ④ 素描 ( 824 ) | 复试笔试科目:色彩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 、线描 2 、创作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艺术设计(135108)◆01 环境艺术设计 02 数字媒体艺术 03 产品设计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美术与设计史(理论)( 613 ) ④ 素描 ( 824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快题设计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1 、色彩 2 、创意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30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
物理电子学(080901)01 纳米电子学 02 微波电子学 03 计算电磁学与电磁场理论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825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二 )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 技术 2 、电子线路设计与组装调试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电路与系统(080902)01 非线性理论及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2 电磁理论与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 | |
03 EDA 技术及应用 | ③ 数学(一) ( 301 ) | 技术 2 、电子线路设计与组装调试 | |
04 智能电子系统 | ④ 电路分析 ( 826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智能信息处理 | |||
06 新型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 |||
07 电路与系统可靠性 |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 | |||
01 电子系统与 ASIC 设计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二 ) | |
02 微波集成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 | |
03 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 ③ 数学(一) ( 301 ) | 技术 2 、电子线路设计与组装调试 | |
04 微电子机械系统与传感器 | ④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 825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集成电路可靠性研究 |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 |||
01 光波导理论与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工程电磁场理论 | |
02 微毫米波理论与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电子技术(数字 | |
03 计算电磁学 | ③ 数学(一) ( 301 ) | 与模拟) 2 、微波技术与天线 | |
04 电磁兼容技术 | ④ 电路分析 ( 826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 |||
01 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信息论基础 | |
02 信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模拟电路 | |
03 信息交换与网络通信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数字电路 | |
04 移动通信理论与应用 | ④ 通信系统原理( 827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电磁场及其信号检测理论 | |||
06 软件无线电技术及嵌入式系统设计 | |||
07 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 |||
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 |||
01 多媒体视听信息处理与计算机图形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数字信号处理 | |
02 实时信号与信息处理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模拟电路 | |
03 信号处理与检测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数字电路 | |
04 现代传感与测量技术 | ④ 通信系统原理( 827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嵌入式系统与智能控制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6 多媒体技术 07 图像处理 | |||
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 | |||
01 计算机安全体系结构理论与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四 ) | |
02 集群系统与并行 I/O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03 分布式计算机系统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离散数学 | |
04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 |||
01 数据管理与知识工程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四 ) | |
02 软件工程技术与方法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03 信息安全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离散数学 | |
04 计算机理论与人工智能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软件工程工具与测试环境 | |||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 |||
01 嵌入式系统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四 ) | |
02 分布并行计算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03 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离散数学 | |
04 虚拟现实技术及应用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 |||
物联网技术及应用(0812Z1) | |||
01 智能化物流装备及信息服务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六 ) | |
02 空间信息处理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计算机网络 | |
03 异构信息处理与融合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嵌入式系统技术 | |
04 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嵌入式系统及控制技术 | |||
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0823Z1)▲ | |||
01 交通信息获取及信息融合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五 ) | |
02 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软件工程 | |
03 智能交通信息网络与安全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人工智能 | |
④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82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交通物联网工程(0823Z5)▲ | |||
01 大型数据库及其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四 ) | |
02 信息处理与融合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03 交通物联网预测模型与仿真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离散数学 | |
04 可视交通物联网建模及其应用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物联网安全与容错计算 | |||
轨道交通通信工程(0823Z6)▲ | |||
01 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信息论基础 | |
02 信息交换与网络通信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模拟电路 | |
03 无线通信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数字电路 | |
04 智能信息处理 | ④ 通信系统原理( 827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信号检测理论 | |||
06 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 | |||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01 铁路专用移动通信系统( GSM-R ) 02 通信与信息系统中的信息安全 03 新型集成电路设计 04 轨道交通专用通信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电路分析( 826 )或通信系统原理 ( 827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或专业综合考试(三) 同等学力加试: 1 、数字信号处理 2 、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二选一)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计算机技术(085211)◆ | |||
01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五 ) | |
02 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 | ② 英语(二) ( 204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软件工程 | |
03 软件工程技术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 C 语言程序设计 | |
04 管理与决策支持技术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软件工程(085212)◆ | |||
01 信息安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五 ) | |
02 软件系统集成 | ② 英语(二) ( 204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软件工程 | |
03 嵌入式系统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 C 语言程序设计 | |
04 企业信息化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31马克思主义学院 | |||
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 | |||
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 | |
0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② 英 语 (一) ( 201 ) | 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01 、 02 方向 ) | |
03 思想政治教育 | 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614 ) | 2 、思想政治教育学( 03 方向) | |
04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④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830 ) |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04 方向) | |
跨专业和同等学力加试: | |||
1 、教育学 2 、政治学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32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 | |||
化学(070300) | |||
01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分析化学 | |
02 功能材料合成及应用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配位化学 | |
03 功能高分子材料 | ③ 无机化学 ( 611 ) | 2 、物理化学 | |
④ 有机化学 ( 820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0802Z2)▲ | |||
01 绿色镀膜装备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 |
02 绿色镀膜新材料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自动控制原理 | |
03 绿色镀膜新能源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材料力学 | |
④ 机械原理 ( 831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 |||
01 新型碳基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机械性能研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
02 新型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及应用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成型原理 | |
03 信息功能材料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材料力学 | |
04 磁性器件与技术 | ④ 材料科学基础( 811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薄膜电池材料 | |||
06 无机非金属薄膜材料 | |||
07 有机光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 | |||
08 药物化学 | |||
09 功能高分子材料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 |||
01 光通信与光信息处理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信息论基础 | |
02 信息网络与多媒体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模拟电路 | |
03 信息交换与网络通信技术研究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数字电路 | |
04 信息系统与信息安全 | ④ 通信系统原理( 827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 |||
01 智能控制与智能系统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 |
02 计算机测控及管控一体化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 | |
③ 数学(一) ( 301 ) | 技术 2 、电力电子技术 |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 |||
01 嵌入式系统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四 ) | |
02 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计算机操作系统 | |
03 实时控制软件方法与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离散数学 | |
04 数据库与数据挖掘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01 交通运输自动化与控制 02 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防护技术 03 智能交通技术 04 容错控制与系统可靠性研究 05 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与关键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自动控制原理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计算机技术(085211)◆ | |||
01 计算机测制技术研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五 ) | |
02 计算机分布式控制技术 | ② 英语(二) ( 204 ) | 同等学力加试: 1 、软件工程 |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 C 语言程序设计 | ||
④ 数据结构 ( 828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34机电技术研究所 | |||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 |||
01 机电设备控制与监测技术 |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 1 、机械设计 | |
02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与分析 | ② 英语(一) ( 201 ) | 2 、自动控制原理任选一门 | |
03 物流与工业系统建模、控制及仿真 | ③ 数学(一) ( 3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机械控制工程基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4 机电装备信息化研究 05 嵌入式系统与设备控制 06 虚拟仪器与测控技术 | ④ 电工学 ( 810 ) | 础 2 、单片机基础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车辆工程(080204)▲ | |||
01 车辆装备自动化与监控技术 |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车辆装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机械控制工程基 | |
03 车辆装备检修过程管理及信息系统 | ③ 数学(一) ( 301 ) | 础 2 、材料力学 | |
04 智能交通装备及控制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 |||
01 轨道交通装备检测与监控技术 | ①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 1 、机械设计 | |
02 智能检测技术与装备 | ② 英语(一) ( 201 ) | 2 、自动控制原理任选一门; | |
03 高速铁路轨检技术与探伤 | ③ 数学(一) ( 3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机械控制工程基 | |
04 罐体清洗机器人技术 | ④ 电工学 ( 810 ) | 础 2 、单片机基础 | |
05 物流自动化装备与监控技术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 | |||
01 载运工具监测与控制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机车车辆装备信息化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机械控制工程基 | |
03 载运工具信息技术及系统工程 | ③ 数学(一) ( 301 ) | 础 2 、单片机基础 | |
04 物流装备信息技术及应用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物流信息系统优化与模拟仿真 | |||
计算机技术(085211)◆ | |||
01 计算机控制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五 ) | |
02 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 | ② 英语(二) ( 204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数据结构 | |
03 软件工程技术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软件工程 | |
04 嵌入式系统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企业生产信息化系统 | (语言不限) | ||
车辆工程(085234)◆ | |||
01 车辆装备自动化与监控技术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 |
02 车辆装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 | ② 英语(二) ( 204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机械控制工程基 | |
03 车辆装备检修过程管理及信息系统 | ③ 数学(二) ( 302 ) | 础 2 、材料力学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4 智能交通装备及控制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物流工程(085240)◆01 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管理技术 02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03 物流系统建模及仿真技术 04 物流系统信息技术与应用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程序设计 ( 801 ) (语言不限) | 复试笔试科目:物流管理、管理运筹学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 、数据库原理及设计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35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 | |||
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00)▲0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02 摄影测量与遥感 0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04 地理分析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一) ( 301 ) ④ 测量学理论与方法( 832 )或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833 )或程序设计理论与方法( 834 ) 任选一门 | 复试笔试科目:初试科目④中的初试未选课程任选一门 同等学力加试:初试科目④中的初试和复式均未选的两门课程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与中 | |
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兰州市地理信 | |||
息中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西 | |||
部战区陆军信息工程创新工作站等 | |||
联合培养) | |||
037文学与国际汉学院 | |||
汉语国际教育(045300)◆01 汉语国际教育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汉语基础 ( 354 ) ④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445 ) | 复试笔试科目:语言学概论 同等学力和跨专业(非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汉语言)考生加 试: 1 、中国文化概论 2 、现代汉语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3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
化学(070300) | |||
01 新能源材料化学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分析化学 | |
02 生物无机与发光材料化学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配位化学 | |
03 医用材料化学及应用 | ③ 无机化学 ( 611 ) | 2 、物理化学 | |
04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 ④ 有机化学 ( 820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功能分子设计与传感技术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6 功能高分子合成与制备 | |||
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0802Z2)▲ | |||
01 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
02 绿色镀膜新材料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成型原理 | |
03 绿色镀膜新能源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材料力学 | |
④ 材料科学基础( 811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与应用工程(0802Z5)▲ | |||
01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
02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表面技术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成型原理 | |
03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成型技术 | ③ 数学(一) ( 301 ) | 2 、材料力学 | |
04 轨道交通装备材料可靠性 | ④ 材料科学基础( 811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材料科学基础( 811 )或物理化学( 812 )任选一门 | ||
01 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
02 纳米材料的物理与化学特性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成型原理 | ||
03 高分子材料物理与化学 | 2 、材料力学 | ||
04 材料界面物理化学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 |||
06 功能薄膜材料与工艺 | |||
材料学(080502)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材料科学基础( 811 )或物理化学( 812 )任选一门 | ||
01 轨道交通新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 | 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
02 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成型原理 | ||
03 土木工程材料与应用技术 | 2 、材料力学 | ||
04 功能界面材料及表界面技术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新能源材料 | |||
06 生态环境材料 | |||
07 车辆工程新材料 | |||
材料加工工程(080503) | |||
01 高效焊接工艺及设备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
02 焊接结构力学特性及其仿真 | ② 英语(一) ( 201 )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成型原理 | |
03 金属材料零部件失效分析 | ③ 数学(二) ( 302 ) | 2 、材料力学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4 交通工程材料先进加工技术 05 塑性成形理论与模具设计 06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成型新技术 | ④ 材料科学基础( 811 )或物理化学( 812 )任选一门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材料工程(085204)◆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一) ( 201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材料科学基础( 811 )或物理化学( 812 )任选一门 | ||
01 交通工程新材料及应用技术 | 复试笔试科目:材料学概论 | ||
02 功能纳米界面材料与表界面技术 |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成型原理 | ||
03 功能薄膜材料及应用 | 2 、材料力学 | ||
04 高性能结构材料及其成型技术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5 土木工程材料及其应用 |
招生专业目录注:①具体招生人数以教育部 2019年3月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②带 ▲号的专业为博士学位授予学科,带◆号的为专业学位 ③兰州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以研招网公布的为准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02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 |||
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给排水工程、供热 | |
② 英语(二) ( 204 ) | 工程任选一门 | ||
③ 数学(二) ( 302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废水处理 | ||
④ 流体力学 ( 803 ) | 2 、分析化学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03土木工程学院 | |||
建筑与土木工程(085213)◆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
② 英语(二) ( 204 ) | (结构力学 50 分 + 钢筋混凝土结构 | ||
③ 数学(二) ( 302 ) | 设计原理 50 分) |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同等学力加试: 1 、土木工程材料 | ||
2 、理论力学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交通运输工程(085222)◆ | |||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四) | |
② 英语(二) ( 204 ) | (工程测量学 50 分 + 铁道工程 50 | ||
③ 数学(二) ( 302 ) | 分)或专业综合考试(五)(工程 | ||
④ 材料力学 ( 806 ) | 测量学 50 分 + 道路工程 50 分)任 | ||
选一门。 | |||
同等学力加试: 1 、理论力学 | |||
2 、土木工程材料 |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工程管理(125600)◆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 199 ) ② 英语(二) ( 204 ) | 复试笔试科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 |
004机电工程学院 | |||
机械工程(085201)◆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同等学力加试: 1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2 、材料力学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车辆工程(085234)◆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机械设计 ( 809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工学 同等学力加试: 1 、材料力学 2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005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
电气工程(085207)◆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自动控制原理 2 、电力电子技术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
交通运输工程(085222)◆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电路基础 ( 814 ) | 复试笔试科目:电子技术(数字与模拟) 同等学力加试: 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2 、自动控制原理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院系所、专业(代码)及研究方向 | 人数 | 考试科目名称 | 备注 |
006经济管理学院 | |||
工商管理(125100)◆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 199 ) ② 英语(二) ( 204 ) | 复试笔试科目:政治 | |
030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
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 ① 思想政治理论( 101 ) ② 英语(二) ( 204 ) ③ 数学(二) ( 302 ) ④ 电路分析( 826 )或通信系统原理 ( 827 ) | 复试笔试科目:专业综合考试 (一 ) 或专业综合考试(三) 同等学力加试: 1 、数字信号处理 2 、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 ( 二选一 ) (不招收跨学科同等学力者) |
原标题:2019年兰州交通大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xxx@q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