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作物育种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8-12-18 10:02  长江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849作物育种学 科目考试大纲
  • 一、考查目标
  •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 2、答题方式
  • 3、试卷题型结构
  • 三、考查范围
  • (一)、作物育种学绪论
  • 1.掌握作物品种概念。
  • 2.了解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 3.掌握作物育种学概念及其性质任务。
  • (二)、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 1.掌握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概念。
  • 2.理解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在生产上的意义。
  • 3.自交和回交的遗传效应。
  • 4.理解“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这对自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来说有何异同?
  • 5.品种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 6.作物品种一般可分为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四种类型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育种特点?
  • (三)种质资源
  • 1.种质资源的概念,包括的类型。
  • 2.举例说明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
  • 3.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
  • 4.根据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原生中心和次生中心的划分及特征。
  • 5.理解“为了很好地保存和利用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丰富和充实育种工作和生物学研究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工作的首要环节和迫切任务是广泛发掘和收集种质资源并很好地予以保存”。
  • (四)育种目标
  • 1.制订育种目标要考虑的因素。
  • 2.一个品种若能在生产上推广,应具备的优良特征。
  • (五)引种与选择育种
  • 1.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
  • 2.植物的发育特性。
  • 3.低温长日照作物的引种规律;高温短日照作物的引种规律。
  • 4.纯系学说是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理解纯系学说对育种的指导意义。
  • 5.混合选择和单株(个体)选择是从分离群体中进行目标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 6.改良混合选择法及其主要用途。
  • (六)杂交育种
  • 1.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主要异同。
  • 2.杂交育种在我国的作物育种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根据育种理论,结合育种实践(举例),理解怎样选配亲本。
  • 3.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中,应用较广的是系谱法和混合法。了解它们的优缺点。
  • 4.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中,衍生系统法利用了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掌握衍生系统法的工作要点。
  • 5.整个杂交育种工作的过程包括哪些内容不同的试验圃,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程序?
  • (七)回交育种
  • 1.掌握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供体亲本、受体亲本、修饰回交育种的概念。
  • 2.简述回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
  • 3.结合图示,简述转移单隐性基因的回交育种过程。
  • 4.回交育种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 (八)诱变育种
  • 1.掌握常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种类及特点。
  • 2.掌握半致死剂量、临界剂量概念。
  • 3.了解诱变育种的特点。
  • 4.掌握诱变育种的工作程序。
  • (九)远缘杂交育种
  • 1.掌握远缘杂交的概念和种类。
  • 2.理解远缘杂交的育种学意义。
  • 3.掌握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
  • 4.了解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 5.了解杂种不育和夭亡的表现、原因和克服方法。
  • 6.掌握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特点和控制方法。
  • (十)倍性育种
  • 1.掌握异源多倍体及其特点。
  • 2.了解同源多倍体及其生物学效应。
  • 3.掌握人工产生多倍体途径。
  • 4.掌握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
  • 5.掌握单倍体产生途径。
  • 6.了解单倍体的鉴定。
  • 7.了解单倍体的育种利用。
  • 1.掌握杂种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杂种优势指数、配合力、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的概念。
  • 2.理解“杂种优势表现的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
  • 3.配合力选择是杂交种育种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掌握育种过程中实用的配合力测定方法。
  • 4.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
  • 5.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
  • 6.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途径,试设想你认为最理想的途径
  • 1.掌握孢子体不育、配子体不育的概念。
  • 2.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解释。
  • 3.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 4.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具体要求。
  • 5.三系法利用杂种优势的具体程序。
  • 1.了解作物抗病虫遗传育种的特点。
  • 2.掌握作物抗病虫性类型。
  • 3.了解作物抗病虫机制。
  • 4.掌握基因对基因学说。
  • 5.掌握作物抗病虫性鉴定方法。
  • 6.掌握作物抗病虫育种方法。
  • 1.了解作物逆境种类。
  • 2.掌握作物抗旱性概念和种类。
  • 3.掌握作物抗旱性的鉴定技术和指标
  • 4.了解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鉴定技术和指标
  • 5.了解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品种选育
  • 1.掌握基因平衡定律。
  • 2.掌握基础群体的建立方法。
  • 3.了解群体内改良的方法。
  • 4.掌握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和自交半同胞家系轮回选择。
  • 5.了解隐性和显性核不育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 1.了解转基因育种的概念及其优势。
  • 2.掌握转基因育种的程序。
  • 3.掌握目的基因的获得途径。
  • 4.了解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
  • 5.了解常用的受体材料的类型。
  • 6.掌握转基因的两类方法。
  • 7.了解转化体的筛选和鉴定方法。
  • 8.掌握转基因作物品种的选育。
  • 9.了解转基因植物的潜在风险。
  • 10.理解转基因作物的遗传特点。
  • 1.《作物育种学总论》
  • 2.《作物育种学各论》,盖钧益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849作物育种学  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作物育种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作物育种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         30

 简答题           70

 综合题           50

三、考查范围

  (一)、作物育种学绪论

  1.掌握作物品种概念。

   2.了解优良品种在发展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掌握作物育种学概念及其性质任务。

   (二)、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 掌握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的概念。

   2. 理解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在生产上的意义。

   3. 自交和回交的遗传效应。

   4. 理解“自交引起后代生活力衰退”,这对自花授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来说有何异同?

   5. 品种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6. 作物品种一般可分为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无性系品种,四种类型品种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育种特点?

   (三)种质资源

   1. 种质资源的概念,包括的类型。

   2. 举例说明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性。

   3. 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

   4. 根据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原生中心和次生中心的划分及特征。

   5. 理解“为了很好地保存和利用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丰富和充实育种工作和生物学研究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工作的首要环节和迫切任务是广泛发掘和收集种质资源并很好地予以保存”。

   (四)育种目标

   1. 制订育种目标要考虑的因素。

   2. 一个品种若能在生产上推广,应具备的优良特征。

   (五)引种与选择育种

   1. 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

   2. 植物的发育特性。

   3. 低温长日照作物的引种规律;高温短日照作物的引种规律。

   4. 纯系学说是选择育种的理论基础。理解纯系学说对育种的指导意义。

   5. 混合选择和单株(个体)选择是从分离群体中进行目标性状选择的基本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区别。

   6. 改良混合选择法及其主要用途。

   (六)杂交育种

   1. 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主要异同。

   2. 杂交育种在我国的作物育种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正确选配亲本是杂交育种的关键。根据育种理论,结合育种实践(举例),理解怎样选配亲本。

   3. 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中,应用较广的是系谱法和混合法。了解它们的优缺点。

   4. 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中,衍生系统法利用了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点,克服了其缺点。掌握衍生系统法的工作要点。

   5. 整个杂交育种工作的过程包括哪些内容不同的试验圃,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程序?

   (七)回交育种

   1. 掌握轮回亲本、非轮回亲本、供体亲本、受体亲本、修饰回交育种的概念。

   2. 简述回交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

   3. 结合图示,简述转移单隐性基因的回交育种过程。

   4. 回交育种的用途及其局限性?

   (八)诱变育种

   1.掌握常用物理和化学诱变剂种类及特点。

   2.掌握半致死剂量、临界剂量概念。

   3.了解诱变育种的特点。

   4.掌握诱变育种的工作程序。

   (九)远缘杂交育种

   1.掌握远缘杂交的概念和种类。

   2.理解远缘杂交的育种学意义。

   3.掌握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原因。

   4.了解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

   5.了解杂种不育和夭亡的表现、原因和克服方法。

   6.掌握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特点和控制方法。

   (十)倍性育种

   1.掌握异源多倍体及其特点。

   2.了解同源多倍体及其生物学效应。

   3.掌握人工产生多倍体途径。

   4.掌握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

   5.掌握单倍体产生途径。

   6.了解单倍体的鉴定。

   7.了解单倍体的育种利用。

   (十一)杂种优势利用

   1. 掌握杂种优势、超亲优势、超标优势、杂种优势指数、配合力、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的概念。

   2. 理解“杂种优势表现的普遍性和复杂多样性”。

   3. 配合力选择是杂交种育种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掌握育种过程中实用的配合力测定方法。

   4. 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

   5. 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

   6. 利用作物杂种优势的途径,试设想你认为理想的途径。

   (十二)雄性不育及其杂种品种的选育

   1. 掌握孢子体不育、配子体不育的概念。

   2.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遗传解释。

   3.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4. 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具体要求。

   5. 三系法利用杂种优势的具体程序。

   (十三)抗病虫育种

   1.了解作物抗病虫遗传育种的特点。

   2.掌握作物抗病虫性类型。

   3.了解作物抗病虫机制。

   4.掌握基因对基因学说。

   5.掌握作物抗病虫性鉴定方法。

   6.掌握作物抗病虫育种方法。

   (十四)抗逆性育种

   1.了解作物逆境种类。

   2.掌握作物抗旱性概念和种类。

   3.掌握作物抗旱性的鉴定技术和指标

   4.了解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鉴定技术和指标。

   5.了解作物抗旱、耐盐、抗寒、耐铝、耐湿性品种选育。

   (十五)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1.掌握基因平衡定律。

   2.掌握基础群体的建立方法。

   3.了解群体内改良的方法。

   4.掌握半同胞轮回选择、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和自交半同胞家系轮回选择。

   5.了解隐性和显性核不育在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十六)转基因技术与作物育种

   1. 了解转基因育种的概念及其优势。

   2. 掌握转基因育种的程序。

   3. 掌握目的基因的获得途径。

   4. 了解目的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方法。

   5. 了解常用的受体材料的类型。

   6. 掌握转基因的两类方法。

   7. 了解转化体的筛选和鉴定方法。

   8. 掌握转基因作物品种的选育。

   9. 了解转基因植物的潜在风险。

   10.理解转基因作物的遗传特点。

参考书目:

1.《作物育种学总论》(第三版),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作物育种学各论》,盖钧益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原标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作物育种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作物育种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849作物育种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作物育种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作物育种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作物育种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作物育种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作物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作物育种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作物育种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园艺植物栽培与育种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园艺植物栽培学考试涵盖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园艺植物繁殖、园艺植物的园地建设和园艺植物的植株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要求考生比较系统的掌握以上各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作物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848作物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作物学》为了招收作物(专业学位)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资格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学生是否具备攻读上述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素养,是否掌握作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作物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作物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作物学》为了招收作物(专业学位)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资格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正、有效地测试学生是否具备攻读上述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素养,是否掌握作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考察学生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

2022年长江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公告(1)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21〕2号)和《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做好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报名、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湖北省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网上确认的方式,个别情况特殊的考生,由报考点通知考生到现场进行确认。报考费统一网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动物生产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动物生产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动物生产学》考试内容包括《家禽生产学》、《猪生产学》、《养牛生产学》和《羊生产学》四门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与动物生产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动物生产领域的实际问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150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鱼类增养殖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鱼类增养殖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鱼类增养殖学是研究经济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增养殖技术及其与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关系的科学。本课程的是水产养殖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主要养殖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和各类养殖水体的水环境特征,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食用鱼养殖以及鱼类资源增殖与保护的基础理论和技能。考试形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动物免疫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动物免疫学科目考试大纲考查目标动物免疫学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等专业的主要基础课程,修学本课程,要求考生比较全面而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动物免疫学所包涵的专有名词、理论体系及免疫学实验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的概念、基础理论及免疫学实验技术,分析和解决一些理论问题和养殖实际问题。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长江大学《传热学》考试科目参考大纲

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传热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1.考试性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高等学校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其中,传热学是为油气储运类考生而设置的专业课程考试科目,属招生学校自行命题的性质。它的评价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传热理论知识并有利于招生学校在专业上择优选拔。2.考试的学科范围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