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

2020-06-10 16:08  华中师范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申报条件
  • 二、报送材料
  • 1.申报人填写《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
  • 2.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复印件一式两份,..
  • 3.申报人签字确认的有关证明材料一份
  • 4.申报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 5.申报人银行卡复印件一份
  • 6.个人信息表
  • 7.申报人所在就业单位提供的加盖有公章的就业证明一份
  • 三、材料报送
  • 第一批报送截止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
  • 四、其它注意事项

关于2020届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通知

     根据《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20]19号)文件有关规定,为做好我校2020年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工作,现下发2020届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请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积极组织填写相关材料并提交。

 

一、申报条件

  签约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且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2020届毕业生,其中,定向、委培以及公费师范生除外。由于政策规定无法签订三年以上工作协议的,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请详细阅读附件1:汇总表填表说明及审核说明,并加入基层就业工作QQ群:)

二、报送材料

1.申报人填写《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一式两份,见附件2),并委托辅导员或同学完成申报表上学院和财务(事务大厅14号窗口)的审批手续;

2.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复印件一式两份,选调生等特殊不签订合同的学生需提供政策性文件或者公示文件等相关证明材料(见附件1)

3.申报人签字确认的有关证明材料一份(如需要);

4.申报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证件号码清晰可见);

5.申报人银行卡复印件一份(须为中国银行卡,卡号清晰可见,附本人签名);

6.个人信息表(见附件3),填好后以“本科生/研究生+姓名+学号+基层就业申请”命名文件,发送至zizhu@******.cn邮箱;

7.申报人所在就业单位提供的加盖有公章的就业证明一份(见附件4)。

对存在选调分派等情况需要二次定岗以及虽不存在二次定岗,但无法直观鉴别工作地点的毕业生,申请时请填写“二次就业分配证明”(附件5)或出具能够证明从事工作岗位及实际工作地点符合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的有关证明材料,该材料需由用人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加盖公章并由学生本人签字确认。

三、材料报送

第一批报送截止日期为2020年6月30日;第二批报送截止日期为2020年11月30日。所有申报者须于截止日前完成材料报送工作,逾期视作放弃资格。

本科生报送地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编:430079

收件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化公书林三楼学生事务大厅10号窗口

电话:027-67865161

研究生报送地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

邮编:430079

收件人: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院307办公室

联系电话:027-67861491

四、其它注意事项

有助学贷款的同学,请按还款协议按时向银行归还贷款本息,当代偿资金划拨到学校后,学校将相关款项打至代偿同学中国银行卡。期间,用于还款的代偿金到位时间可能与还款协议中还款时间不一致,如果学生还款银行卡中没有足额金额偿还利息,可能造成违约记录。在此,提醒在校期间办理过国家助学贷款或者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同学,请做好还款工作,避免造成违约记录,影响个人信用。

学生资助中心联系电话:027-67865161.

研究生工作部联系电话:027-67861491.

 

华中师范大学学生资助中心

研究生院(党委研工部)

2020年6月9日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附件1:汇总表填表说明及审核说明.pdf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2)附件2: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申请表.doc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3)附件3:个人信息模板.xls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2)附件4:就业证明.doc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2)附件5:二次就业分配就业证明.doc

原标题: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

关于2020届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通知根据《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20]19号)文件有关规定,为做好我校2020年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工作,现下发2020届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请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积极组织填写相关材料并提交。申报条件签约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且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关于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通知

关于2019届毕业生申报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的通知根据《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9]19号)文件有关规定,为做好我校2019年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工作,现下发2019届毕业生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通知,请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积极组织填写相关材料并提交。申报条件签约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且

2020届华中师范大学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确认工作通知

关于做好2020届生源地助学贷款毕业生还款确认工作的通知各位同学:为贯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保障贷款毕业生合法权益,方便贷款毕业生顺利离校,现将2020届研究生毕业生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确认工作安排如下:(一)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请按照附件1内容进行操作。5月26日前未在系统中进行毕业确认将无法正常办理离校手续。请各培养单位务必通知到每位贷款毕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确认通知

关于做好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确认工作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各位同学:为贯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保障贷款毕业生合法权益,方便贷款毕业生顺利离校,现将2019届研究生毕业生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确认工作安排如下: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毕业生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还款方式(提前还款、正常还款、延期还款三选一),按照对应的模板填写材料,并将材料于5月1

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办理研究生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新贷)、停贷工作通知

校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2020年研究生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简称“2020年新贷”)工作现已正式启动,承办银行为中国银行,为做好本次新贷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中国银行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一)贷款政策2020年中国银行助学贷款政策无较大变动,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正常的学制年限

2019年华中师范大学关于办理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新贷)工作的通知

校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2019年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简称“2019年新贷”)工作现已正式启动,承办银行为中国银行,为做好本次新贷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中国银行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一)贷款政策2019年中国银行助学贷款政策无较大变动,硕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0000元,博士研究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办理校园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在正常的学制年限内无须

2020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执录入工作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新学年伊始,为做好我校研究生本学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现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1.2020年办理了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学生,大部分不需要提供纸质回执单,只需要电子回执(少数省份学生需要纸质回执单)。2.为方便回执信息的录入,请凡是办理了2020年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同学(含2020级新生、2019级和2018级研究生)及时将生源地助学贷款受理证明或确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学术型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其中接收免试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0100中国语言文学3208中国民间文学3(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3)710汉语与文学基础(4)824语言与文学理论060200中国史8412历史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

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于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119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近40万优秀人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一)学术型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其中接收免试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050100中国语言文学11170按一级学科划定复试分数线;复试按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按专业研究方向确定录取名单。01文艺学14(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710汉语与文学基础(4)824语言与文学理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