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2-03-18 10:10  江苏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已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1: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背景是什么?

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结合国家新能源开发战略和人才培养要求,以现有能源与动力大类本科生教育体系为基础,结合多年在新能源利用和开发领域的科研累积和能源与动力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经验,形成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为主体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具有能源、控制、机械、材料等宽厚理论基础和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江苏大学作为11所高校之一,2010年首批获得教育部审批通过筹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14年12月获选为全国新能源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20年获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点。

2: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对象是什么?

全球的不断发展消耗了大量的化石能源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两大严峻问题。常规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哥本哈根会议,将全球对能源与环境的关注推向了高潮,促使世界各国必须进行从高碳排放的工业文明向低碳消耗的生态文明的革命性转型,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改革势在必行。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已成为我国长期的能源战略,是我国乃至全球解决能源短缺、节能环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新能源对环境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污染,既是近期急需的补充能源,又是未来能源结构的基础。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一般是指建立在新能源技术上可开发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等,这些能源资源丰富,可再生且清洁,可以有效解决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质量。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为学习对象,在基础专业课的学习及认知实习环节后,同学们可以在了解众多能源利用的基础知识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讨。

3: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本专业重点打造《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综合型大课程,《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利用中的化学》、《流体机械能转化原理与技术》、《储能原理与技术》、《能源与环境污染控制》、《生物质燃烧与发电应用》、《生物液体燃料制备与应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光化学转换原理与技术》、《晶体生长热物理》、《太阳能光伏电站》、《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低品位热能利用原理与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系统》等跨学科或学科交叉课程,《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生物质燃烧与发电应用》、《晶体生长热物理》、《低品位热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等校企合作课程,《储能原理与技术》、《生物液体燃料制备与应用》、《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太阳能光伏电站》、《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应用》、《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氢能与燃料电池系统》等专业特色前沿课程,《燃烧学》、《新能源专业英语》、《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等全英文(双语)课程,《新能源专业英语》、《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等过程考核改革课程,《流体力学》、《生物质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等高水平大学合作授课课程。

4:新能源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由于新能源的涉及面较广,学生需要具有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包括物理、材料、化学等。由于新能源主要涉及太阳能、生物质能、燃料电池等,所以这个专业适合一切对新能源感兴趣的学生。

5:社会上对本专业有什么理解误区?

有很多人可能觉得新能源这个专业比较新,不容易找工作,其实江苏省范围内就有很多相关的公司需要本专业的人才,例如光热与光电利用的企业,垃圾发电与生物质发电厂,风力发电等,同时还有众多利用新能源的研发企业。另外,作为新兴产业特别适合创业与后期开拓。

6:社会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知识和方法来解决?

我国目前的能源还主要依赖于煤炭等化石燃料,发电效率低且产生有害气体,这也是当今雾霾的主要元凶。因此要想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就要提高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有效结合多种可再生能源,开发分布式能源,能够缓解能源紧缺,实现节能减排,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律。

7: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本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毕业生可在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应用、以及制冷、电力、冶金、石化、化工、食品、纺织领域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8:本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本专业学生在就读期间可以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星光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大学生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数学建模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各类竞赛。通过各类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等,为就业或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原标题:2021年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年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本专业已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背景是什么?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结合国家新能源开发战略和人才培养要求,以现有能源与动力大类本科生教育体系为基础,结合多年在新能源利用和开发领域的科研累积和能源与动力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经验,形成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为主体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人

2021年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本专业已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储能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储能”,即能量的存储。本专业所研究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存储,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相变储能等在内的各种物理化学储能,并对各种储能技术的原理、储能材料研制、储能设备的设计及制造、储能电池的制备

2021年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专业以建筑为主要对象,采用工程技术,创造适合人类生活与工作的舒适、健康、环保的建筑环境,和满足产品生产、科学实验要求的工艺环境,以及其它特殊应用领域,如5G基站、数据中心、核潜艇、飞机等的人工环境,同时实现高效与环保的能源利用。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涵盖了环境、能源、健康等人们密切关注的内

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Q1: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背景是什么?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结合国家新能源开发战略和人才培养要求,以现有能源与动力大类本科生教育体系为基础,结合多年在新能源利用和开发领域的科研累积和能源与动力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经验,形成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为主体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具有新能源装置和产品设计、制

2021年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

能源与动力工程(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本专业已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研究)与能源电力利用过程中涉及到的能量转换和发电系统相关的专业知识,大学四年将系统学习以能源电力(火电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空调制冷和环境保护为主的工程专业知识,以流体力学﹑热科学和燃烧学为主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以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等相

2021年江苏大学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1: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对象是什么?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的核心是在不适宜园艺作物生长的寒冷或炎热地区,利用保温或降温、加热或除湿、遮阴或补光、水肥精准灌溉等设施设备,调节适宜的温度、光照、水肥、CO2浓度等环境要素,人为地创造适宜于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不受或少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进行的工厂化、周年性、高效率的稳定生产。广义上讲,所有利用

2021年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内容是什么?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重点打造的新工科专业之一。据统计,42%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光学直接或间接相关,2018年三位光学专家因“光学镊子”发明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小到微观世界观察与操控,大到航天航空,激光技术已经深入生产、生活和各个领域,光纤通信是互联网的主干道,激光应用如火如荼,VR(虚拟现实)、

2021年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动力机械及智能化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智能化方向)本专业已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智能化)专业学习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航空航天等动力装置的清洁高效燃烧及智能控制,涉及动力机械、自动化、热能工程、航空航天、力学、电子、环境工程等多个学科,并融合了相关学科的新发展。学生将系统学习能源与动力工程行业相

2021年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

能源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本专业已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流体机械是以流体为工作介质和载体,实现能量转换、传递的机械,包括:泵、水轮机、燃气轮机、压缩机、螺旋桨等。流体机械作为一种通用机械,广泛应用于能源、国防、航空航天、石化、生物医学等领域。2: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是全国唯一以

2020年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1: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开设背景是什么?江苏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结合国家新能源开发战略和人才培养要求,以现有能源与动力大类本科生教育体系为基础,结合多年在新能源利用和开发领域的科研累积和能源与动力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经验,形成以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利用为主体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学生具有新能源装置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