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东莞城市学院(原: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法学院成立于2005年。法学院现有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设有法律系、公共管理系、社会工作系等教学研究机构和日常教学事务管理、学生办事服务机构,设有东莞社情研究中心、东莞市商事仲裁研究中心、东莞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东莞市志愿服务研究院(与寮步镇政府共建)等四个科研机构。法学院是广东省多个学科专业学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法学专业为学院“专业改革综合试点专业”,社会工作专业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重点建设学科。
学院特色
法学院以“养浩然正气,铸法政精魂”为院训,以“教学立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为抓手,以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法治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管理、社会工作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及“思、辩、说、做、写”等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
师资力量
法学院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中级职称38人;博士9人、硕士46人,大部分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同时还聘请了政府、法律、社工机构等校外专家、业师40余人作为客座教授、副教授,以加强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与此同时,法学院有不少教师在学术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中任职。法学院院长刘杰教授担任广东省刑法学研究会、犯罪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法学教育研究会理事、东莞市法学会副会长,并且是东莞市法学会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与咨询服务中心专家库成员;副院长许利娟博士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分会会员、广东省环境资源法学会理事、广东省房地产法学会理事、东莞法学会理事及东莞市法学会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与咨询服务中心专家库成员。
二、专业培养
为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需要,法学院拥有较完备的校内外实践实训设施。校内自有专业实训场所有模拟法庭、社会工作实训室、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实训室(CATI),与法律、社工、政府机构共建有30余个校外专业实习基地。
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东莞市律师协会、东莞市社会工作协会,是法学院的战略合作伙伴单位。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是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授牌的“大学生校外实习基地”。
校企合作
近年来,法学院积极与政府机构、公司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分别与广东众凯律师事务所、广东连越(东莞)律师事务所、广东广和(东莞)律师事务所、广东慕正律师事务所;东莞市普惠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东莞市大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等形成校企合作关系,加强供需对接,助力法学院学子高质量实习、就业。
三、2022年招生计划广东省招生计划

四、省外招生计划
五、升学就业
法学院校友们活跃在广东各地政府机构、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行业。“法考”、“考研”、“考公”,历来是法学院和学校亮晶晶的名片。
我院近年研究生录取不断新高,分别录取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院校,其中我院2020届毕业生邵锟同学考取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是我校第一位考取北大硕士的学生。近年来,我院法考通过率不断攀升,今年2018级法学专业报考法考总人数256名同学,其中162名同学顺利通过客观题考试,主观题通过人数83人,成绩喜人!
总体就业情况乐观,近三年共有30人成功考取公务员,法学院学子毕业后主要流向党政机关、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公司企业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
原标题:2022年东莞城市学院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