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广东省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勤工助学、社会资助和“绿色通道”制度等多形式、多渠道的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一)绿色通道
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教育部等部门规定各全日制普通高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入学时,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如暂时筹集不齐学费和住宿费,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报到注册,入校后再向学校申报家庭经济困难,由学校核实认定后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贷款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生。贷款金额原则上本科生每生每年最高申请金额不超过12000元。
贷款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贷款学生毕业后的前五年内只需偿还利息不需还本金,自毕业第六年起开始偿还本金和利息,助学贷款年限可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大学新生和在校生可在秋季学期开学前(一般为每年7月-9月)向户籍所在地县级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申请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学生可直接在网上申请续贷。
(三)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
资助对象是当年考入全日制普通高校、广东省户籍的家庭经济困难本科一年级新生,每人最高不超过6000元。考入省内高校的新生开学时向学校申请,考入省外高校的新生向户籍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申请。
二、国家奖助学金
(一)国家奖学金
奖励对象是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二年级及以上优秀在校学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8000元。
(二)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对象是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及以上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在校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
(三)国家助学金
资助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
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政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学费补偿和国家
助学贷款代偿及退役复学后学费减免
补助对象是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在校生、毕业生及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
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和直接招收为士官的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补偿、对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含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实行代偿,退役后复学的原高校在校生实行学费减免。
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和学费减免的补助标准为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
三、退役士兵国家教育资助政策
对退役后,自主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分类招考方式考入高等学校并到校报到的入学新生实行学费减免,学费减免标准为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
(一)“三支一扶”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广东省高校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继续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工作满1年以上,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可申请财政代偿。
(二)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
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及暂缓就业的专科以上学历(学位)毕业生,或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农村从教,符合《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的实施办法》(粤教师〔2018〕9号)基本条件和范围的可享受农村教师上岗退费政策。
上岗退费标准按照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每人每年8000元,其中艺术类(音乐、美术、舞蹈)、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并担任对应学科的教师每人每年12000元,退费年限为4年。
(三)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
资助对象是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户籍并在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接受完整义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每生每年10000元,资助周期为本专科就读期间。
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族工作部门提出申请。
(四)南粤扶残助学工程
资助对象是当年考入普通高校的广东省户籍全日制残疾人在校大学生,本科生一次性每人资助15000元。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大学生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级残联提出申请。
四、学校其他资助措施
(一)勤工助学
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最低小时工资不低于高校按所在地当年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
(二)学校奖学金
学校每学年通过学业成绩、基本素质、发展素质和违纪情况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综合测评,根据测评成绩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按等级给予300-3000元的优秀学生奖学金,奖励面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0%。
(三)鸿发奖助学金
学校奖励学业优秀、遵纪守法、团结互助、道德品质良好的学生。获鸿发奖学金的学生,每人5000元;获鸿发励志助学金的学生,每人3000元。
(四)立志奖
学校对考取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应届毕业生给予奖励,每人500元。
原标题:2022年东莞城市学院资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