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与中兴通讯深度校企合作*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通信网络、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掌握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优化基本理论与知识,熟练掌握通信工程项目的工程实施、软硬件调测及维护等技术,具备通信系统的规划设计、项目管理、系统维护、网络优化以及新技术跟进的学习和应用能力,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社会各行业的通信网络规划设计、网络优化、项目工程实施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精品课程:
通信工程制图与概预算、网规网优、电磁场与电磁波、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应用技术、现代交换技术、5G通信技术、通信数据分析、TCP/IP网络等。
课程名称 | 课程荣誉1 | 课程荣誉2 |
现代交换技术 | 广西一流本科课程 | 超星学习通示范教学包 |
现代光纤通信系统 | 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成功案例 | 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说课展示一等奖 |
TCP/IP网络 | 清华大学学堂在线【好课推荐】 |
|
三、专业特色:
通信工程专业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流程,有效促进了专业的生态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特色优势显著。
1.专业发展生态特色突出。本专业通过中兴通讯、华晟经世“引产入教”,按“产教双主体、产教五融合”机制合作共建,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培养模式,专业建设与产业技术无缝对接的专业发展生态特色突出、培养质量标准高,是南宁学院“信息与通讯技术”专业集群的牵头专业、是自治区重点专业和自治区一流培育专业。
2.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清晰、有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产教融合的“十个共”路径:方案共定、课程共设、教材共编、师资共培、资源共享、教学共堂、管理共治、质量共评、就业共助,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清晰、有效,示范引领性强。
3.应用型人才培养流程创新。创新“双主线”人才培养流程,产教协同的“四双协力”教育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良好对接,专业人才质量优势突出。
四、师资水平
通信工程教研室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来自企业的专业工程师占66.67%。由高校教师和来自中兴通讯工程师组成的“混编型”专业教学团队,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引进、课程开发、工程实践教育,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研室主任陈积常,教授,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验项目指导专家、全国应用课程建设联盟讲师团成员、FDW国际认证教学技能引导员、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特聘教授、自治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首批入库导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南宁学院校级教学督导员、南宁学院教师培训师。
2021年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被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全国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授予2020课程改革年度教师奖,主讲《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被认定为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现代光纤通信系统》课程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的“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成功案例和说课展示活动一等奖,2021年主讲的慕课《TCP/IP网络》登录清华大学学堂在线慕课平台【好课推荐】榜单,主持建设的《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资源,被超星学习通评为“示范教学包”。
受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邀请在“第二届高校 转型与课程改革研讨会”、“第八届产 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系列活动——【四个一】线上巡展”做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专题报告;受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区内外高校邀请,指导应用型课程建设。
五、就业创业:
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建设、运营维护、工程设计、工程监理、运营维护、网络优化、网络规划、技术支持等工作。工作岗位有工程督导、接入网设备调试工程师、项目管理技术人员、无线网络监控工程师、无线网络维护工程师、勘察工程师、系统规划与设计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监理、无线网络监控工程师、无线网络维护工程师、路测工程师、数据分析工程师、网络规划架构师、售前工程师、售后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等。专业近三年就业率达93.55%。
原标题:2022年南宁学院通信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