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简介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坐落在“中共创建第一城”-山西省阳泉市,前身是建于1984年的山西矿业学院阳泉煤炭专科班,1986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阳泉煤炭专科学校;2001年挂名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院是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院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培育院校,教育部校企合作委员会授予的“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基地”。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912人,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建筑面积近3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近2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97万册,电子图书33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4个。学院建有各类实验室142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3亿元;建有校内大型工程实训基地和实习工厂3个;建有标准塑胶操场、体育馆、游泳馆、羽乒馆等运动场所。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学科专业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师资队伍为关键,以质量监控为保证,以条件保障为基础,以产教融合为途径,逐步形成了“产学研用创”五元联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理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体系和专业体系。学院设有矿业工程系、地球科学与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控制工程系、大数据与智能工程系、土木工程系等16个教学业务部门。学院设有本科专业32个,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2021年“新材料与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获批为山西省“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计划项目。
学院扎实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基础性工作,坚持引育并举,突出协同融合,逐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现有教师779人,其中专任教师611人(含校内行政兼职教师108人),外聘教师168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务教师163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6.7%;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531人,占专任教师数的86.9%;“双师双能型”教师74名。近年来,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20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7篇,国家级期刊论文35篇,SCI、EI收录43篇;授权专利251项;出版著作108部,教材64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19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奖项37个。2名教师评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高等学校“131”领军人才,7名教师评为三晋英才,1名教师评为山西省“1331工程好老师”,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教学名师,5名教师评为山西省模范教师。2022年,3名教师获阳泉市优秀人才贡献奖,3名教师获优秀人才奋进奖,被阳泉市委市政府授予“省校合作先进单位”。
建院38年来,学院始终秉承“崇德尚能、行知合一”校训,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注重实践,坚持工程教育理念,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近6万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年来,学院以“德育2+X”综合改革为引领,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不断强化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位于全省高校前列。
学院聚焦山西产业转型发展,聚焦“六新”突破,不断完善“政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
学院注重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贝特瑞新能源科技、莹玉陶瓷、中兴环能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75个;与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合作,在校内共建了煤矿实景教学培训基地;与阳泉华鑫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在校内共建了教学实习工厂。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483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市级课题285项,横向课题14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53项,其中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获批阳泉市重点实验室7个,阳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学院先后评为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单位”、山西省高等院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单位”、山西省高等学校“文明标兵单位”、山西省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
面向未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破解学院发展新命题,创新学院发展新思路,全面提升治校育人新本领,深入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为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招生章程
第一章总则
为了保证高考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法规,结合学院招生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一条招生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办法,实行阳光招生。
第二条招生工作接受学院纪检监察部门、考生、家长、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二章学院概况
第三条学校名称: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校代码:14527
第四条学校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学院路1号邮编:045000
第五条办学层次:本科.
第六条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
第七条办学性质:公办
第八条办学形式:全日制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九条山西工程技术学院设立招生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学院的招生工作,制定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讨论决定招生工作等重大事宜。
第十条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招生就业部是组织和实施招生及其相关工作的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招生的日常工作。
第四章招生计划的分配原则和公布形式
第十一条根据学院的办学能力,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在充分征集各教学单位意见后,由招生工作领导组拟定分专业招生计划,经院长办公会议与党委会研究,报请省教育厅审核通过后执行。
第十二条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学院将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作为预留计划,用于平衡统考线上平行志愿进档考生。
第十三条招生计划通过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学院招生简章、学院网站、学院微信公众平台等形式向考生和社会公布。
第五章录取原则及规则
第十四条招生录取工作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机制。
第十五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和具体规定确定调档比例,调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
第十六条学院根据“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考生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如服从专业调剂,不退档。分数相同的考生排序办法按照生源地相关规定执行。报考我院“艺术与科技”专业的山西省考生,我院认可山西省艺术类专业统考美术成绩。在专业课和文化课考试成绩达到山西省艺术类本科录取控制线的前提下,对进档考生按照综合成绩由高到低择优录取,综合成绩为文化课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之和。若综合成绩相同则按照文化成绩择优录取。若文化成绩相同则按照语文、数学、英语单科成绩的高低顺序录取。
第十七条在内蒙古自治区招生采取“招生计划1:1范围内按专业志愿排队录取”的录取规则。
第十八条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市,选考科目规定和录取原则按照生源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招生录取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学院同意并执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加分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第二十条学院对外语语种原则上不限制,但学院各专业的公共外语仅提供英语教学,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第二十一条对口升学和专升本只在山西省内招生,按照山西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确定的专业类别和专业分数线从高到低分类录取。
第二十二条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签发人为山西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姜俊兵。
第六章体检要求及特殊专业要求和限制
第二十三条学院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
第二十四条采矿工程专业建议女生慎重报考。
第七章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
第二十五条学生毕业时,符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毕业条件者,颁发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授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第八章学费标准
第二十六条严格执行《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西省财政厅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校本科学费标准的通知》(晋发改收费发[2018]293号)文件规定的收费标准。
第九章其他
第二十七条新生入学后,学院要统一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体检,对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八条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综合奖学金”等,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和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第二十九条学院原公布的有关招生工作制度、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有与国家和各省级招办有关政策不一致之处,以国家和各省级招办有关政策为准。
第三十条录取公布渠道。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n/zsjyc)以及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相关媒体。
第三十一条咨询、联系和监督方式联系电话:(0353)5661122
传真:(0353)5609263
学校网址:http://www.***.cn学校设招生监督电话(0353)2396525
2022年4月
三、招生计划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计划 | |||||||||||||||||
序 号 | 专业 | 总计 | 山西 | 天 津 | 河 北 | 内 蒙 | 辽 宁 | 吉 林 | 黑 龙 江 | 江 苏 | 浙 江 | 安 徽 | 福 建 | ||||
普本 | 对 口 | 专升 本 | |||||||||||||||
理工 | 文史 | 艺术 | |||||||||||||||
总 计 | 3370 | 1554 | 529 | 90 | 60 | 310 | 60 | 60 | 20 | 20 | 20 | 20 | 35 | 10 | 25 | 40 | |
1 | 安全工程 | 100 | 45 | 40 | 10 | 2 | |||||||||||
2 | 包装工程 | 60 | 24 | 30 | 1 | 1 | |||||||||||
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90 | 7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00 | 76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
5 | 财务管理 | 100 | 92 | 2 | 2 | ||||||||||||
6 | 采矿工程 | 80 | 43 | 20 | 2 | 1 | 1 | 1 | 1 | ||||||||
7 | 测绘工程 | 120 | 56 | 20 | 4 | 3 | 1 | 1 | 1 | 2 | 1 | 2 | 1 | ||||
8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90 | 61 | 4 | 3 | 1 | 1 | ||||||||||
9 | 地理信息科学 | 100 | 30 | 35 | 2 | 2 | 2 | 1 | 1 | 2 | 1 | 2 | |||||
10 | 地质工程 | 110 | 41 | 30 | 20 | 4 | 3 | 1 | 1 | 1 | 1 | ||||||
1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60 | 93 | 20 | 4 | 3 | 2 | 1 | 1 | 1 | 3 | 1 | 1 | 3 | |||
12 | 电子商务 | 80 | 30 | 30 | 20 | ||||||||||||
13 | 工程管理 | 110 | 24 | 30 | 20 | 4 | 3 | 1 | 1 | 1 | 2 | 1 | 2 | ||||
14 | 工程造价 | 140 | 40 | 42 | 20 | 4 | 3 | 1 | 1 | 1 | 2 | 1 | |||||
15 | 工业设计 | 70 | 28 | 30 | 1 | 1 | 2 | ||||||||||
16 | 机械电子工程 | 110 | 56 | 20 | 3 | 1 | 1 | 2 | 3 | ||||||||
17 | 机械工程 | 110 | 50 | 20 | 4 | 2 | 1 | 1 | 2 | 2 | 3 | ||||||
1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40 | 76 | 20 | 4 | 3 | 2 | 1 | 1 | 2 | 1 | 1 | 3 | ||||
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0 | 54 | 20 | 4 | 3 | 1 | 1 | 1 | 1 | 2 | 1 | 1 | 3 | |||
20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80 | 41 | 20 | 2 | 3 | 1 | 1 | |||||||||
21 | 矿物加工工程 | 80 | 27 | 30 | 20 | ||||||||||||
2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20 | 73 | 4 | 3 | 2 | 1 | 1 | 1 | 2 | 1 | 1 | 3 | ||||
23 | 投资学 | 120 | 112 | 2 | 2 | ||||||||||||
24 | 土木工程 | 200 | 123 | 20 | 4 | 3 | 2 | 1 | 1 | 1 | 2 | 1 | 1 | 2 | |||
25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60 | 46 | 2 | 1 | 2 | |||||||||||
26 | 物联网工程 | 100 | 68 | 3 | 2 | 1 | 1 | 2 | 1 | 1 | 2 | ||||||
27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80 | 30 | 28 | 2 | 1 | 1 | 2 | |||||||||
28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120 | 78 | 4 | 3 | 2 | 1 | 1 | 1 | 2 | 1 | 1 | 2 | ||||
29 | 智能制造工程 | 90 | 51 | 2 | 3 | 1 | 1 | 1 | 1 | 2 | 1 | 1 | 2 | ||||
30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70 | 60 | ||||||||||||||
31 | 自动化 | 170 | 119 | 20 | 3 | 1 | 1 | 1 | 2 | 1 | 1 | 2 | |||||
32 | 艺术与科技 | 90 | 90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22年招生计划 | ||||||||||||||||||||
序 号 | 专业 | 总计 | 江 西 | 山 东 | 河 南 | 湖 北 | 湖 南 | 广 东 | 广 西 | 海 南 | 重 庆 | 四 川 | 贵 州 | 云 南 | 陕 西 | 甘 肃 | 青 海 | 宁 夏 | 新 疆 | 不分 省 |
总 计 | 3370 | 10 | 30 | 70 | 20 | 20 | 30 | 25 | 45 | 20 | 35 | 20 | 40 | 50 | 25 | 20 | 17 | 20 | 20 | |
1 | 安全工程 | 100 | 3 | |||||||||||||||||
2 | 包装工程 | 60 | 2 | 1 | 1 | |||||||||||||||
3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90 | 1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00 | 1 | 2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5 | 财务管理 | 100 | 2 | 1 | 1 | |||||||||||||||
6 | 采矿工程 | 80 | 3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7 | 测绘工程 | 120 | 1 | 2 | 3 | 1 | 1 | 2 | 1 | 3 | 1 | 2 | 1 | 2 | 3 | 2 | 3 | |||
8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90 | 3 | 2 | 3 | 2 | 1 | 2 | 2 | 2 | 1 | 1 | 1 | |||||||
9 | 地理信息科学 | 100 | 1 | 3 | 1 | 1 | 2 | 1 | 2 | 1 | 1 | 1 | 2 | 2 | 1 | 1 | 1 | 1 | ||
10 | 地质工程 | 110 | 2 | 3 | 1 | 2 | ||||||||||||||
1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160 | 1 | 1 | 2 | 1 | 1 | 2 | 2 | 3 | 1 | 2 | 1 | 2 | 3 | 2 | 1 | 1 | 1 | |
12 | 电子商务 | 80 | ||||||||||||||||||
13 | 工程管理 | 110 | 2 | 2 | 1 | 1 | 2 | 1 | 3 | 1 | 1 | 2 | 2 | 1 | 1 | 1 | ||||
14 | 工程造价 | 140 | 2 | 2 | 1 | 1 | 2 | 1 | 3 | 1 | 2 | 1 | 2 | 2 | 2 | 2 | 1 | |||
15 | 工业设计 | 70 | 3 | 1 | 1 | 3 | ||||||||||||||
16 | 机械电子工程 | 110 | 2 | 3 | 2 | 2 | 3 | 2 | 2 | 1 | 2 | 3 | 2 | |||||||
17 | 机械工程 | 110 | 2 | 3 | 1 | 1 | 1 | 3 | 2 | 2 | 1 | 2 | 3 | 1 | 3 | |||||
1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140 | 1 | 1 | 2 | 1 | 1 | 2 | 1 | 3 | 2 | 1 | 2 | 3 | 2 | 2 | 1 | 1 | ||
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20 | 1 | 2 | 2 | 1 | 1 | 2 | 2 | 2 | 2 | 2 | 1 | 2 | 2 | 2 | 2 | 1 | 1 | |
20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80 | 2 | 3 | 1 | 2 | 2 | 2 | ||||||||||||
21 | 矿物加工工程 | 80 | 3 | |||||||||||||||||
22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120 | 1 | 2 | 2 | 1 | 1 | 2 | 2 | 3 | 1 | 2 | 1 | 2 | 2 | 2 | 2 | 1 | 1 | |
23 | 投资学 | 120 | 2 | 1 | 1 | |||||||||||||||
24 | 土木工程 | 200 | 1 | 2 | 2 | 1 | 1 | 2 | 2 | 3 | 1 | 3 | 1 | 2 | 2 | 2 | 1 | 1 | 2 | 10 |
25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60 | 3 | 1 | 1 | 1 | 2 | 1 | ||||||||||||
26 | 物联网工程 | 100 | 1 | 1 | 1 | 1 | 1 | 2 | 2 | 1 | 2 | 1 | 2 | 2 | 1 | 1 | ||||
27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80 | 1 | 2 | 1 | 1 | 1 | 1 | 1 | 2 | 2 | 2 | 1 | 1 | ||||||
28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120 | 1 | 1 | 2 | 1 | 1 | 2 | 1 | 3 | 1 | 2 | 2 | 3 | 2 | 1 | 1 | |||
29 | 智能制造工程 | 90 | 1 | 1 | 2 | 1 | 1 | 2 | 1 | 2 | 1 | 2 | 1 | 2 | 3 | 1 | 1 | 1 | 1 | |
30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70 | 10 | |||||||||||||||||
31 | 自动化 | 170 | 1 | 1 | 3 | 1 | 1 | 3 | 1 | 2 | 1 | 2 | 2 | 1 | ||||||
32 | 艺术与科技 | 90 |
四、专业介绍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之一,2018年获批山西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扶持项目。与中软国际进行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的合作,共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用“3+1”的培养模式:学生第四学年可以到企业进行专业限选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学习和实践,进行学分置换。2018年2019年2020年合作培养的140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全部就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高,2019年到2022年考研达线人数上百人。
培养目标:专业着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宽阔视野,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够从事软件开发、网络工程等方向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创新意识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型应用人才。
主干课程: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原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C++程序设计,JavaEE程序设计,大型数据库开发,人工智能,编译原理,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单片机原理机应用等课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军训),煤矿实景基地认知实习,认识实习,物理实验,C++课程设计,军事技能训练(军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数字逻辑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学科竞赛(或科研训练或技能培训或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GYB),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数据库系统原理上机,软件工程实训,JAVA程序设计上机,Java课程设计,JAVAEE程序设计上机,大型数据库系统开发实验,人工智能实训,编译原理实训,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实验,JAVAEE课程设计,信息管理系统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本专业20%左右学生进行研究生学习,80%的学生服务面向生产一线的信息化管理与监控系统的研发与维护,面向“互联网+”行业的研发,面向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也有部分学生进行自主创业。
(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简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2017年新申报专业,是我校优势特色专业。2018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学生,2019年获批2A本科专业,现为山西省新兴优势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拥有大数据实验实训中心、云计算平台,与中科曙光建立长期校企合作机制,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和理论,熟练掌握大数据分析处理所需要的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方法,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熟练利用统计学知识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应用领域中大数据,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企业、事业、政府、社会组织等部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离散数学,最优化方法,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大数据平台技术,机器学习,深度学习,Python语言,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文本挖掘技术与应用,并行计算。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等主干课程项目实践,大数据综合项目实践,毕业实习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政府、企事业等领域从事相应大数据挖掘、处理、分析、研发等工作,随着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可视化等数据产业的发展,我国各行业需要更多的数据人才。20%左右学生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部分优秀毕业生可自主创业。
(三)智能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计算机、智能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工业、科技、教育、医疗、管理及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化产品设计与开发、智能系统维护和运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最优化方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最优化方法,人工智能编程,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分布式与并行计算,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与算法应用,深度学习原理与项目实战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人工智能编程基础课程设计,模式识别课程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项目实践,基于深度学习的项目实战,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面向教育、医疗、信息家电、智慧城市等领域,从事智能信息系统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等工作。在各类学校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的科研等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社会,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就业前景广阔。
(四)物联网工程
专业简介:物联网工程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专业,专业涵盖物联网感知层(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核心控制等)、网络层(包括传感器网络、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和应用层(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相关理论和工程实践知识。物联网工程专业是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新工科特色专业,是我校立足于山西转型发展,阳泉智慧城市建设的经济需求建立的新工科专业。本专业根据“以岗定学、工学结合”的方针,围绕“以训促战,以战促训,训战结合”的教学理念,强调课程与职位的对接,强调认证与教学的对接,在满足专业建设需求的同时,服务于物联网新兴产业,形成“场景化、标准化和案例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产教双向供需对接。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共建、实验室共建。可以满足本专业所有学生的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需求,并可以帮助学生就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物联网软硬件开发领域,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系统掌握计算机基本理论、传感器原理、嵌入式开发、物联网组网等物联网工程基本方法以及实验技能。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具备物联网工程项目的规划、智能产品开发和设计的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开发,模拟和数字电子,电路基础,传感和RFID技术,通信原理,无线传感网络,数据库原理,物联网数据处理技术,Python数据分析,物联网WEB端应用开发。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嵌入式软件开发和嵌入式软件开发综合实训,无线传感网络和无线组网实训,物联网WEB开发和物联网应用系统实训,物联网工程和物联网工程综合实训,毕业实习。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学生毕业后能够在信息领域、科研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也能胜任在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地质灾害监测、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个人健康等多个物联网技术应用领域的工作。学生毕业后也可攻读计算机、电子与通信工程等领域硕士学位。
(五)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宽阔视野,掌握扎实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矿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工程力学、工程数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热工设备。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课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毕业要求:掌握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检索研究,对复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能设计针对复杂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满足特定需求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并在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环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能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使用现代工具等要求。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材料加工制备、陶瓷材料、耐火材料、建筑材料、新型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六)材料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宽阔视野,掌握扎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矿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工程力学、工程数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机械设计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物理化学、统计物理、冶金工程概述、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分析方法、金属材料学、材料力学性能。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课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毕业要求:掌握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解决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检索研究,对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分析,以获得有效结论;能设计针对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满足特定需求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作,并在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环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等因素;能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材料科学与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材料加工制备、粉末冶金、硬质合金与超硬材料、陶瓷材料、新型电工电子材料、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的科研、生产及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OBE教育理念,培养适应国家建设战略需求、国防现代化和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学生在机械制造、材料加工,国防工业、航空航天、工程建设等相关领域和行业,能够应用材料成型原理、方法、工艺、过程控制等,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组织、管理和决策,具备解决材
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健康理念、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较好的终身学习理念及学习方法。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热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机械设计及制造基础、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材料成型控制基础、材料成型工艺与装备、材料成型质量检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课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毕业要求: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及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针对材料成型相关的产品设计、工艺开发与优化,生产制造,性能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通过文献研究等方法获取相关知识,识别、表达、分析材料成型相关的产品设计、工艺开发与优化,生产制造,性能控制等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能够合理选材、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成型系统、产品部件及成型工艺流程等,并能够在设计开发的不同阶段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和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使用现代工具等要求。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主要面向在矿山、机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从事材料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结构研究、材料制备、生产及技术管理等工作。
(八)测绘工程
专业简介:测绘工程专业主要是利用空天地对地观测技术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的一门学科,是国家基础建设以及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支撑技术,属于当今世界最具发展前途的三大高新技术之一。
测绘工程专业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科专业,主要研究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利用这些技术解决与地球空间分布有关的各种几何、物理、人文及其随时间变化的信息采集、处理、分析、表达与应用的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以及在工程、工业和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测绘工程专业开设于2002年,其前身为1988年开设的地质与测量专业,是我院首批设置的六个本科专业之一,2014年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2020年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地面及地下工程测量、数字地图、空间信息分析与处理、摄影测量的基本技能,获得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城市与工程测量、自然资源勘察与开发测量、国土测绘及调查、不动产测量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普通测量学、控制测量学、工程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基础、矿山测量学、误差理论与平差处理、地理信息系统、GNSS测量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等。
专业特色:测绘工程专业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测绘行业生产一线,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以考研和就业为导向,考研率大于16%,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城市和工程建设、自然资源调查与管理,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航空航天等领域,从事国家基础测绘建设、空间精密定位、陆海空运载工具导航与管理、摄影测量与图像图形信息处理、变形及地灾监测、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工作。
(九)勘查技术与工程
专业简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我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本科专业,现有矿物标本实验室、岩石标本实验室、构造模型实验室、地下水动力实验室、地球深部信息探测实验室、基础测量实验室、空间定位与导航实验室等,拥有“生态治理恢复创新团队”和“地质灾害防治与生态修复研究所”,能够满足本专业学生实验和教师科研的需求。以“重地学理论”和“重勘查方法”为人才培养基础,以“重野外实习”和“重工程实践”为人才培养主线,突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包含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2个专业方向。
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研究资源和能源勘探、工程建设、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勘查技术问题的工科类专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战略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工科类专业。
2016年2月,教育部批准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为新增本科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获得在资源和能源勘探、工程建设、环境评价以及地质减灾防灾等领域从事相关勘查工程技术方法和信息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课程:地质学基础、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重磁勘探及资料解释、电法勘探及资料解释、地震勘探及资料解释、地球物理测井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需要学生掌握地质学基础知识、勘查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方法,具备物探数据的采集与解译的能力。本专业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服务国家地勘行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本专业在国家能源与资源、工程建设、国防与科技领域从事地球物理勘查、地质灾害勘查与评估、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环境保护与防治、岩土工程勘察与设计等相关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十)地质工程
专业简介:地质工程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是解决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地质问题,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分析研究地质环境对工程建设、地下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的影响,为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服务的先导性工程学科。
地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并重,注重全面素质、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工程能力的提高。培养具备获取、处理和应用地学信息,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工程地质、岩土钻掘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接受相关的工程训练,能在城镇建设、土木水利、能源交通、资源开发、国土防灾等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单位从事工程地质勘察、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地质工程设计与施工、岩土钻掘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核心课程: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工程力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岩体力学、岩土测试技术等。
专业特色:本专业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地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解决工程领域、地质灾害、资源与能源勘探等方面的地质问题。本专业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山西省第二地质工程勘察院、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秦皇岛北方柳江地质实习基地、交城水峪贯实习基地、阳泉新宇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国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等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以在工程建设、勘察设计、能源与资源勘探等领域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检测与监测,钻探与物探,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勘查、设计,地质环境调查与防治等工作。该专业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核心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服务国家基础性重大项目规划和建设,就业前景广阔。
(十一)地理信息科学
专业简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原名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是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地理学、地图学、应用数学、测绘遥感科学、管理科学等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可视化并提供决策支持的系统科学。当前,地理信息产业是国家大力扶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人才缺口大。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优秀人文素养、深厚的数理基础;具有遥感、卫星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开发能力;具有空间信息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测绘、遥感、国土、资源、环境、水利、城规、交通、电力、应急、国防、人口、互联网、社会经济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科学有关的科学研究、规划、开发、管理和信息服务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科学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干学科:地理学
核心课程: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GIS应用开发、空间数据结构、空间数据库原理、地图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原理与应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GNSS测量原理、摄影测量学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计算机程序设计与开发实习、地形信息采集与处理技能训练、数字地形测量学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实验、摄影测量学实习、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应用实习、GIS空间分析实验、GIS应用开发实习、地图设计与编绘实习、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实习、毕业实习。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数据处理岗、技术支持岗、GIS应用研发岗为就业方向,突出遥感图像处理和空间信息获取、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应用软件使用、地理空间信息工程设计和软件开发等知识体系的构建。本专业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提高城市智慧。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就业方向: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等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从事空间数据获取与管理、规划决策依据提供、可视化产品生产等工作;在各种工程建设部门(如城建、水利、交通、能源等)和相关工矿企业从事基础测绘、数据管理和分析处理等工作;在软件开发公司从事GIS软件开发工作;在地图数据生产企业从事空间数据处理、建库、制图等工作;在土地利用、资源评价与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从事GIS的生产、研发、管理和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
升学前景:考研方向——学硕: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工学);考研方向——专硕:测绘工程、资源与环境;考研方向——转相近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十二)遥感科学与技术
专业简介:遥感科学与技术是在测绘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利用非接触传感器来获取有关目标的时空信息,着眼于解决传统目标的几何定位,对利用外层空间传感器获取的影像和非影像信息进行语义和非语义解译,提取客观世界中各种目标对象的几何与物理特征信息。该专业以测绘工程专业为基础,于2019年3月获准开设。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遥感与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数字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能力,接受科学思维和工程实践训练,胜任国家基础测绘、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监测、资源调查、城市应急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具有较强的航空、航天和地面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及应用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航空与航天数据获取、遥感图像解译、遥感原理与应用、微波遥感、摄影测量学、数字图像处理、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GNSS原理及应用。
专业特色:遥感科学与技术是现代地理学和空间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撑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战略地位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在现今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及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在国家基础测绘建设、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城乡规划、防灾减灾、水利电力、交通运输、农林牧渔、国防军工等领域从事摄影测量与遥感的生产、研发、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毕业生社会需求量大,就业前景广阔。
(十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2005年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办学,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招生。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成立,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正式招收本科学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首批六个专业之一。2018年4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省级一流建设专业,升本后提升了办学层次,拓展了办学空间,使专业发展跃上了一个崭新平台,成为学科专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电力系统和煤矿电气行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传动、电子信息处理等相关知识,获得电气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电力系统、电气控制等领域工作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专业特点是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电工与电子结合。
主要课程:
理论课程: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基础、计算机技术(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矿山供电技术、电气控制与PLC、自动控制原理、微机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
实验课程: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拖动基础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电气控制与PLC实验、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电子技术设计、供电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教学条件:目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验室共有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43.27万元,使用面积1131平方米,设备台套数132套。有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电力传动与电机控制实验室、现代测控技术实验室、微机继电保护实验室、新能源实验室、电工电路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子电子技术实验室等9个实验室,电工电路、模拟电子、数子电子、实验室是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校内有实习工厂、煤矿井下实景教学2个实习基地,校外有阳煤集团三矿、山西华鑫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拖拉机厂4个实习基地。我校图书馆拥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图书56287册,其中电子图书781册,订阅电气专业期刊21种,购买了“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术期刊总库”等资料。这些实验室、实基地和图书资料能较好地满足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需要。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不超过六年。
授予学位:授予学位条件:取得毕业资格,符合《山西省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和我院《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的有关规定,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在高新技术企业、新能源、国家电网、国有大中型企业从事电气设备运行、安装、维护等工作。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22年本专业有30名学生考上硕士研究生,有27名学生考入国家电网。
(十四)自动化
专业简介:自动化专业于2002年依托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办学,以本科自动化专业招生,开启了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2014年5月27日教育部批准成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2015年正式独立开始招收培养自动化专业学生。自动化专业是学院第二批被批准的四个本科专业之一。2019年4月,自动化专业获得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自动化专业是校级一流专业,升本后提升了办学层次,拓展了办学空间,使专业发展跃上了一个崭新平台,成为学科专业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工业过程控制及煤矿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培养能运用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法、理论与专业知识,在工业过程控制、自动化生产线、煤矿自动化等相关领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分析、集成与优化、生产、运行与维护、项目管理、产品开发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环境意识,遵守职业道德,具有团队组织协调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检测技术与仪表、计算机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等。理论教学占比64.55%,实践教学占比35.45%。双创融合的毕业设计10周。学校正在组建双创学院,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提供条件。
教学条件:现有专业实验室7个,设备总资产3263.57万元。其中新建的电机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现代测控技术综合实验室能完成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系统、检测技术与仪表课程的教学任务。另外还有专业基础实验室(电路实验室、模拟电子实验室、数字电子实验室)、公共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实习工厂等可供本专业学生使用。本专业与阳煤三矿实训基地、华鑫电器有限公司、阳泉市大数据和智能物联网中心3个校外实习基地建立合作关系,基本可满足学生实习、实训教学要求。学院图书馆拥有自动化专业图书5万多册,购买了“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学术期刊总库”、“优秀硕博士论文库”,能满足师生科学研究查阅资料的需要。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高新技术企业、国有大中型自动化生产企业、化工、电力、建筑、钢铁、环保、交通系统和政府机关等。近三年,自动化专业考研率8.8%、学生就业率90.59%,并继续呈上升趋势。
(十五)工程管理
专业简介:工程管理专业于2014年申报,2015年批准招生,到2021年7月止,累计毕业学生945人,现有在校学生553人。工程管理本科专业在专业改革和专业建设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并在全国施工应用技能大赛、BIM应用技能大赛中多次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坚持新工科建设理念和OBE教育理念。立足山西、面向行业、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着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工程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能在建筑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工矿企事业单位从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或教学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宽阔视野,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管理人才。
主要课程: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等。
专业课程:工程制图、工程管理导论、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CAD应用技术、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抗震与结构构造等。
核心课程: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经济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广联达预算软件应用实训、项目管理沙盘实训、建筑工程施工仿真实训、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实训、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主干课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可报考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投资)、房地产估价师等国家执业资格,能够在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项目管理、招标代理、投资、造价咨询等领域和房地产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以及在相关专业从事教育、培训和科研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十六)工程造价
专业简介:随着工程造价专业2012年进入国家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在原有专科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率先在山西省设置工程造价本科专业。于2016年9月1日开始招生,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立足行业、服务社会、强化应用,坚持新工科建设理念和OBE教育理念。立足山西、面向行业、辐射全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及相关工程技术知识及与工程造价相关的确定、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础专业知识,全面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同时具备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与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土木工程及其他工程领域从事建设工程全过程和全面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等。
专业课程:工程制图、工程造价导论、工程测量、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CAD应用技术、工程安全与环境保护等。
核心课程:房屋建筑学、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建筑结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市政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项目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广联达预算软件应用实训、项目管理沙盘实训、建筑工程施工仿真实训、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实训、建筑信息建模(BIM)技术应用、主干课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可在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建筑施工企业(乙方)建筑装潢装饰工程公司、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设计院、会计审计事务所、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建部门(甲方)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建设项目投融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合同管理、工程预(结)决算、工程成本分析、工程咨询以及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开发应用和技术支持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十七)机械电子工程
专业简介:机械电子工程是工程科学中的一个跨学科专业,在机械制造、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机械、电子、控制、信息、计算机、人工智能、管理等诸多理论体系的集合。其特点是知识结构庞大、理论丰富、应用范围广泛。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各行业所需的机电设备,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的基本能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旨在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有开阔的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机、电、液一体化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够胜任机械电子工程技术领域的工作岗位,成为所在部门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工程教育理念,立足机械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能在机械电子以及煤机自动化相关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技术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传感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机电传动与控制、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机电系统设计与控制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工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制图测绘实践、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电系统创新实践设计、毕业设计、军事技能训练以及各类课外科技、社会实践活动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面向及升学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矿山、电子、新能源、机械等行业从事机电设备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开发,机电设备的运行管理与营销、工业生产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安全监察,在研究、设计、咨询等单位从事机电工程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设计、检测、评价、咨询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十八)机械工程
专业简介:机械工程专业源于1984年建校山西矿院阳泉专科班的机电专业,是我校优势特色专业之一。2014年在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申报机械工程本科专业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机械工程本科专业,2020年获批校级一流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知行合一、崇德尚能,坚持工程教育理念,培养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电控制基础知识,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及机电控制的基本方法、实现手段和工艺、设备的专业知识,掌握设备管理理论,具备系统工程实践和实训经历,并能综合运用所学,来分析、解决机械工程领域内煤机装备的设计、制造、开发、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经济、安全和环保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
交叉学科:控制工程、采矿工程、管理工程
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开设的方向为煤机设备运行管理方向。核心课程: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控制工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管理科学基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机械制造基础、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煤矿机电生产运作与管理。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招生及就业情况:近年来,机械工程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于山西、河北、河南等省份,报考录取率近乎100%。毕业生主要在机械、矿山、建筑、化工等领域从事与机械设备相关的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公司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动控制系统设备的维护、保养、研究、设计、开发、制造等工作,岗位有机械工程师、设备管理工程师、
机电工程师、结构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此外,部分优秀毕业生还进一步深造攻读了硕士研究生,就业率80%以上。
(十九)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简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源于我校专科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该专科专业是我校的品牌专业,是我院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2001年开始以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名义招收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本科专业,是2014升本后的首批本科专业之一,为省级特色专业,2020评为省级一流专业。本专业全面贯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教学体系中本着“基础扎实、专业宽广、着力提高工程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方向、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校企合作、科研融入教学,培养机械制造业及相关领域内掌握先进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机电装备设计制造和管理技术,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系统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工程教育理念,立足机械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煤
机等机械工程以及相关领域,从事设计制造产品研发和技术管理等工作,能够分析解决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及交叉学科:主干学科为机械工程、力学;交叉学科有自动化、采矿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电传动与控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工程流体力学与热工基础、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煤机设备结构原理与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特种加工、数控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金工实训、煤矿实景教学实践、工程制图测绘实践、课程设计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及升学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宽广,可在煤矿、机械、汽车、轻工等机械工程领域从事有关机械设备及机电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管理维修和经营销售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成为本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我校本专业攻读研究生升学率在10%~20%,学生实际就业率达到85%以上。
(二十)智能制造工程
专业简介: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是教育部2018年首批设置的新工科专业。是我校2021年新设专业,是工业4.0时代,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机器人技术等新兴科技的加持下,传统制造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是产学研融合发展的产物。
本专业坚持以“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对接产业、应用为本”的专业建设思路,充分整合校内外工程教育资源,以科技竞赛及校企合作为驱动力,强化工程实践环节,注重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正在建设具有煤机装备高端制造特色和优势的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工程教育理念,立足机械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旨在培养能在智能制造工程领域从事智能装备设计开发、故障诊断、维护维修、智能工厂系统运行、管理及系统集成等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机电传动与PLC控制、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智能制造装备基础、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数据技术基础、智能制造系统设计。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本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参加挑战杯、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机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机器人竞赛、工业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二十多种学科竞赛。
主要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军事技能训练、智能制造专业导论、物理实验1、工程制图绘图实践、工程认知实习2、物理实验2、电路实验、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金工实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智能制造能力实训、煤矿实景教学实践2、专业综合创新设计与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符合毕业要求并达到《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要求的学生,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毕业生主要面向高端装备的智能制造行业以及智能化煤机设备应用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智能产品设计及制造,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维护和维修,智能化工厂系统集成、信息管理、应用研究、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硕士学位。
(二十一)财务管理
专业简介:财务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获得财务管理实践能力训练并具备相应的技能,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财务管理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能力与素养并重”的办学理念,围绕筹资、运营及投资活动环节设置财务管理课程,分学期实行模块化教学,理论授课的同时设有相应实践操作课程,学生能够解决不同应用环境下的复杂财务问题的能力。
教学条件:本专业现有专业实验室3个,财务管理实验室、ERP沙盘实验室、财会实训室,实验室总建筑面积330平方米,设备总值264.7550万元。实验室具有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实验项目开出率100%,免费向学生教师开放,使学生教师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验室配备完善,利用率100%;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11个,这些实习实训基地可以较好的满足本专业所有学生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需求,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有很大的促进与引导作用。
主干课程:管理学、统计与大数据分析基础、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财务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审计学、会计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大数据与财务决策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学年论文(课程设计)、会计基础实操、管理会计实训、财务管理模拟实验(ERP沙盘)、财务管理综合实训、第二课堂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与毕业要求:
修业年限:学制为四年,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
毕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实践环节的最低学分,累计修满160学分,方可毕业。
授予学位要求:授予学位条件:取得毕业资格,符合《山西省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和我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就业考研情况:截止目前,财务管理已培养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生人数共计1500余人。研究生考试中,正式录取22人,已考取公务员2人,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4.3%。
(二十二)电子商务
专业简介:电子商务专业强调管理、经济和信息等多学科的融合,具有很强的知识交叉和实践应用特点,是典型的面向互联网商务就业和创业的创新类专业,是典型的交叉性学科。我院经济与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始建于2001年,2018年成为学院新增本科专业,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本专业在校外建有实习基地12个,在校内建有专有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1个,可同时容纳65人的实验实训。现有戴尔R940XA大数据分析服务器1台、联想M435-B733教师机3台,联想M435-B459学生机58台,华三S5120V2-52P-LI交换机2台,并配备有惠普生爱普生CH-TW7000投影仪、MAXHUB会议大屏、NFM定制音响等完整多媒体教学设备,部署了电商数据化运营实训实战平台、新商科大数据综合实训平台、跨境电商综合实训平台、电子商务网店运营实训软件、客户服务与运营实训软件5套,设备总价值约120万元。可以提供电子商务概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统计学、市场营销、图形图像处理与视频制作、网络零售、Web前端设计、R语言、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网络营销、Python数据分析挖掘、客户关系管理、跨境电子商务、新媒体运营、移动开发技术、数据结构、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等课程的实验实训。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互联网商务及相关领域,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具有现代管理和信息经济理念;具备基本电子商务运营、数据分析、电子商务系统设计开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技能与创新创业素养;拥有实证主义理工科方法论思维和经典文科思辨思维,懂管理、会技术、能运营,可胜任多行业电子商务基础工作的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和交叉学科:
主干学科:管理学
交叉学科:计算机科学,经济学
核心课程:管理学、信息经济学、网络营销、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Python数据分析与挖掘、电子商务安全、电子商务法律法规。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课程设计、认识实习、Java设计模式实验、市场调查、直播电商与乡村振兴、思政实践、跨境电商运营实战、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面向互联网商务领域及相关领域从事电子商务运营、系统开发、维护、专业管理和综合服务等工作,毕业生也可继续深造,在国内外攻读硕士、硕博连读学位。
(二十三)投资学
专业简介:投资学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门类,金融学类专业,以证券投资、产业投资及投资组合管理为研究对象,注重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并依托多学科综合发展的学科优势,实现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培养具备从事投资分析与投资决策实际业务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的应用型投资管理专门人才。
投资学专业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已经建立了综合实验室,配置了“投资理财实验教学平台”、“金融证券投资实训平台”2个实践教学平台;“商业隐患互联网信贷风险管理虚拟仿真实验软件”、“商业银行智能实验教学软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软件”、“金融数据挖掘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互联网投资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财产保险实训教学软件”6套实训软件,总投资101.53万元,面积达108平方米。
专业特色:
厚基础——投资学专业依托专业师资队伍及合理课程体系,扎实推进学生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等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强实践——投资学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置多个实践环节,强调专业与社会需求的紧密联系。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众多,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重创新——投资学专业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满足转型发展需要,密切关注产业前沿及发展动态,重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投资实务问题。
培养目标:本本专业面向社会经济领域,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与管理学主要理论与方法,熟悉国家有关投资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产业投资、金融投资等方面具有综合专业技能,培养富有宏观视野、创新精神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应用型投资专业人才。
主干学科:应用经济学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学基础、计量经济学、投资价值分析与评估、国际金融、项目评估与管理、期货与期权等。
就业方向及升学就业前景:本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各类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投融资决策、运行与管理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管理咨询公司等各类机构从事投资评估、投资咨询、投资管理等专业服务;在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投资学相关专业进一步深造。
(二十四)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专业简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自然资源环境发展与保护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是经济学研究向自然科学领地的扩展和进入,是经济学和资源环境科学两大学科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2012年经教育部调整本科专业目录,将“环境经济”与“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合并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该专业为教育部特设专业。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开设资源与环境经济
学本科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和道德修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具有资源与环境领域的专业技能,熟悉资源环境政策及相关法规,熟练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资源与环境经济系统的分析、评价和管理工作,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环境经济与政策、人类资源环境问题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劳动教育、认识实习、区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调查、生产实习、学年论文、经济学沙盘模拟、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符合毕业要求并达到《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细则》要求的学生,经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批准,可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就业方向及升学就业前景:该专业涉及知识面较宽,毕业生能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及发展规划部门从事相应工作,也可在环保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所以这一专业的人才专业综合性强,涉及工作领域广,可选择工作岗位较多,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经济学类研究生,就业前景很好,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较大。
(二十五)安全工程
专业简介:安全工程专业的前身为2006年开办的矿井通风与安全专科专业,2014年学校升本后于2015年申办了安全工程专业并于当年正式开始招生。安全工程专业按照学院发展定位及转型发展要求,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工程教育理念,着重培养适应区域和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掌握扎实的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安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公共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机械、电力等行业和领域,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分析与设计、管理与评价、检测与监控、教育与培训、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等工作,获得安全技术工程师基本训练,能够解决复杂安全工程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安全管理学、通风学、安全法学、燃烧爆炸学事故调查分析与应急救援、安全检测与监控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技能训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认识实习、工程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实验、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燃烧爆炸学实验、安全检测与监控实验、通风学实验、矿山安全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公共安全、矿山、建筑、化工、消防、机械、电力等行业和领域,从事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工程技术、设计、检查、管理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应急救援、安全监察等工作,在设计、咨询等单位从事安全工程设计、检测、评价、咨询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部分优秀毕业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二十六)采矿工程
专业简介:采矿工程专业源于1984年的采煤工程专科专业,2005年开始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招收采矿工程本科专业学生,2014成为我校升本后首批设置的本科专业,2017年获批为山西省优势专业,2020年获批为山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采矿工程专业是学院最早开设的工科专业,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始终坚持培养煤炭矿井开采设计与生产管理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该专业广泛吸纳知名高校博士毕业生,人才队伍建设与教科研成果在学院处于领先水平,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采矿工程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够解决复杂采矿工程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工程力学、矿业工程。
核心课程: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采掘机械、采矿学、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系统工程、煤矿地质学、岩体力学与工程。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认知实习、采矿工程创新创业训练、采矿学课程设计、矿井通风与安全课程设计、煤矿实景教学实践和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矿山测量学实验、煤矿地质学实验、采矿学实验、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实验、矿井通风与安全实验、爆破与井巷工程实验。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矿业开发及规划、矿山开采设计、矿山安全工程设计、监理、监察和生产技术管理等工作,以及在隧道、铁路、市政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等工作,部分毕业生可自主创业或进一步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二十七)矿物加工工程
专业简介:矿物加工工程专业的前身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科专业(省级重点专业)。201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我院设立矿物加工工程本科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按照学院发展定位及转型发展要求,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OBE教育理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把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立足山西,辐射周边地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科学和工程素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及矿物加工工程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矿物(煤炭、金属、非金属)分选加工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能够解决复杂矿物分选工程问题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主干学科:化学、矿业工程。
核心课程:流体力学、矿物岩石学与煤化学、矿物加工学-1、矿物加工学-2、矿物加工机械、选矿厂设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选矿过程模拟与优化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认知实习、矿物加工创新创业训练、选矿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选矿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矿物岩石学与煤化学实验、矿物加工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最长学习年限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及升学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矿物(煤炭、金属、非金属)分选加工生产、技术管理、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以及在矿物材料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应用和项目管理等工作。部分毕业
生可自主创业或进一步攻读硕士研究生。
(二十八)土木工程
专业简介:土木工程专业是我院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是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现有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和工程材料实验中心两个实验室,其中工程力学实验中心为阳泉市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专业现有山西省高等学校1331领军人才一名,山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一名,山西省优秀双师型教师两名,建设有省级精品资源课一门。
培养目标:本专业着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宽阔视野,掌握扎实的土木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道路、桥梁等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基础工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课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面向土木工程企事业单位,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内的设计、施工、监理与管理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
(二十九)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掌握扎实的地下工程科学的理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具备从事地铁、地下人防工程、地下厂房、地下综合管廊、井隧工程、矿山建设及国防工程等领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开发利用能力,获得地下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混凝土结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地下工程结构、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项目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干课程相关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城市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基础工程、地下商业与工业空间、地下储库等工程领域或其相近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在政府部门从事安全监察,在研究、设计、咨询等单位从事地下空间工程与管理方面的研究、设计、检测、评价、咨询等工作,也可进一步深造攻读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研究生。
(三十)包装工程
专业简介:包装工程专业设立于2018年。包装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工程技术学科,本专业以“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为特色,强基础,重实践,以绿色环保材料的包装结构设计、包装装潢设计为主要方向。本专业包含“包装材料与工艺”、“包装设计与印刷”两个专业方向的模块化培养体系,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现代包装行业,突显绿色化、数字化与传统包装的融合。
培养目标:包装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工程技术学科,本专业以“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结合为特色,本专业面向现代包装领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适应快,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具备包装工艺与设备、包装结构与装潢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应用能力,毕业后能在包装生产与设计部门、科研机构、商检、质检、物流、外贸等部门从事包装系统设计、生产、质量检测、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同时具有继续深造的资质和能力。
核心课程:包装材料学、包装应用力学、包装结构设计、包装造型与装潢设计、印刷技术、包装工艺学、运输包装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装制版实验、包装材料检测实验、包装成型与制备技术实验、包装结构设计实验、包装印刷技术实验、采风实习、工程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包装与印刷、设计与文化创意、广告、商品生产、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教学科研机构、外贸、商检等领域及行业,从事包装系统设计、包装印刷与加工、数字图文设计、包装及印刷管理、教育与科学技术研究、对外贸易、商检及海关等工作。另外,本专业毕业生可报考相关国内外高校的材料学、包装工程、设计学等专业的研究生,2021年研究生录取率20%以上。此外,本专业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为多名毕业生获得企业实习就业资格。
(三十一)工业设计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制造业、设计服务业领域,培养专业基础扎实、设计思维活既、创新意识强,视野开阔、表现技能熟练、艺术与技术整合能力提升、具有较强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相关设计部门从事工业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交互与体验设计的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需要系统学习工业设计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制图专业知识,强化工程认证教育,突出专业技术实践能力,融合学科交叉整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承担工业产品设计、建模、制作与表现的基本能力应用及设计原理和方法综合处理产品功能、形态、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环境的关系,整合设计、技术、营销等实现工业产品的创新能力提升。
核心课程: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产品结构设计、工业设计概论、工业设计史、产品交互设计、产品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掌握工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注重设计思维培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人文素养和基本的工程素养,使学生在毕业后与社会企业行业零接轨,能够在本专业领域进行问题分析判断,提出解决方案,熟练运用专业设计工具和技术并产出相应的数据报告用来佐证产品功能方向的正确性。有较强的设计研发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策划管理能力,能在工业设计领域相关行业、文化创意行业、智能制造行业、艺术设计教育及研究单位、企事业单位设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事设计策划、产品设计、项目管理及教育教学等工作,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产品造型设计、产品开发、产品经理、工艺师、专业教师。
(三十二)艺术与科技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信息时代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的交叉领域及空间展览展示设计行业。基于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下,整合空间、艺术、媒体、技术与商业的视角,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与科技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富于创新意识与前瞻眼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及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艺术设计人才。
培养要求: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艺术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技术实践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在空间展示与数字媒体领域有较强的创新意识,能胜任空间展览展示设计、虚拟现实设计、交互设计、视觉设计、新媒体广告设计等工作岗位,并且能够在艺术与科学跨学科领域中从事研究、教学、创作、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核心课程:科学技术史、艺术基础造型、设计工程基础、三维动画设计、空间展示设计、虚拟现实设计、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就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就职范围是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相关教育、科研机构或相关企业,包括文化领域事业单位、空间环境设计公司、IT公司的用户体验与产品开发部门、影视动画公司、数字娱乐公司、传媒及文化艺术设计等机构,在场馆展示设计、互动媒体设计、虚拟现实设计、交互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文化创意设计等工作岗位从事设计、策划、管理、教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五、录取分数线
(一)2021年录取分数
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分数统计 | ||||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类 | 各省市分数线 | 院校录取最低分 |
安徽 | 本科二批 | 理工 | 415 | 419 |
甘肃 | 本科二批 | 理工 | 336 | 406 |
广西 | 本科第二批 | 理工 | 348 | 407 |
贵州 | 第二批本科 | 理工 | 367 | 401 |
河南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66 | 525 |
本科二批 | 理工 | 400 | 459 | |
黑龙江 | 二批本科A阶段 | 理工 | 280 | 367 |
吉林 | 本科二批A段 | 理工 | 305 | 378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理工 | 301 | 321 |
宁夏 | 二批本科 | 理工 | 310 | 383 |
青海 | 本科一段 | 理工 | 330 | 349 |
陕西 | 本科二批 | 理工 | 341 | 407 |
四川 | 本科二批 | 理工 | 430 | 475 |
新疆 | 本科二批 | 理工 | 301 | 370 |
南疆单列 | 理工 | 301 | 325 | |
云南 | 二本 | 理工 | 435 | 469 |
海南 | 本科批 | 综合改革 | 466 | 526 |
山东 | 本科普通批 | 综合改革 | 444 | 478 |
天津 | 普通本科A阶段 | 综合改革 | 463 | 492 |
重庆 | 本科批 | 历史科目组 | 456 | 520 |
本科批 | 物理科目组 | 446 | 498 | |
福建 | 普通本科批 | 历史科目组 | 467 | 500 |
普通本科批 | 物理科目组 | 423 | 475 | |
广东 | 本科 | 历史科目组 | 448 | 500 |
本科 | 物理科目组 | 432 | 484 | |
河北 | 普通类 | 物理科目组 | 412 | 444 |
湖北 | 本科普通批 | 历史科目组 | 463 | 514 |
本科普通批 | 物理科目组 | 397 | 462 | |
湖南 | 本科批 | 历史科目组 | 466 | 504 |
本科批 | 物理科目组 | 434 | 477 | |
江苏 | 本科批 | 历史科目组 | 476 | 503 |
本科批 | 物理科目组 | 417 | 467 | |
辽宁 | 本科批 | 物理科目组 | 336 | 436 |
山西 | 二批本科A类 | 文史 | 458 | 468 |
理工 | 410 | 416 | ||
山西 | 二批本科B类 | 文史 | 448 | 455 |
二批本科B类 | 理工 | 390 | 403 |
(二)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分数统计
2020年普通本科招生分数统计 | ||||
省份 | 录取批次 | 科类 | 各省市分数线 | 院校录取最低分 |
安徽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99 | 522 |
理工 | 435 | 505 | ||
重庆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43 | 510 |
理工 | 411 | 463 | ||
福建 | 本科批 | 文史 | 465 | 493 |
理工 | 402 | 451 | ||
甘肃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39 | 501 |
理工 | 372 | 433 | ||
广东 | 本科批 | 文史 | 430 | 492 |
理工 | 410 | 467 | ||
广西 | 本科二批 | 文史 | 381 | 430 |
理工 | 353 | 405 | ||
贵州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63 | 503 |
理工 | 384 | 409 | ||
河北 | 本科批 | 文史 | 465 | 529 |
理工 | 415 | 520 | ||
河南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65 | 525 |
理工 | 418 | 507 | ||
黑龙江 | 本科二批 A 阶段 | 文史 | 356 | 449 |
理工 | 301 | 408 | ||
吉林 | 本科二批 A 阶段 | 文史 | 371 | 468 |
理工 | 336 | 373 | ||
江苏 | 本科二批 | 文史 | 284 | 318 |
理工 | 313 | 330 | ||
辽宁 | 本科批 | 文史 | 472 | 527 |
理工 | 359 | 446 | ||
内蒙古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37 | 467 |
理工 | 333 | 366 | ||
宁夏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51 | 501 |
理工 | 368 | 412 | ||
青海 | 本科一段 | 文史 | 439 | 445 |
理工 | 352 | 367 | ||
陕西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05 | 481 |
理工 | 350 | 420 | ||
四川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59 | 497 |
理工 | 443 | 489 | ||
新疆 | 本科二批 | 文史 | 370 | 430 |
理工 | 317 | 394 | ||
南疆单列 | 理工 | 317 | 337 | |
云南 | 本科二批 | 文史 | 480 | 516 |
理工 | 440 | 472 | ||
海南 | 本科普通批 | 考试改革 | 463 | 507 |
山东 | 本科普通批 | 考试改革 | 449 | 482 |
天津 | 本科批 A 阶段 | 考试改革 | 476 | 500 |
山西 | 本科二批 A | 文史 | 469 | 475 |
理工 | 449 | 449 | ||
山西 | 本科二批B | 文史 | 461 | 465 |
理工 | 429 | 434 |
六、联系方式
招生热线:0353-5661122
地址:山西省阳泉市开发区学院路 1 号
原标题:2022年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招生简章微信扫一扫
咨询技校问题
微信扫码
咨询技校问题
①由于各方面不确定的因素,有可能原文内容调整与变化,本网如不能及时更新或与相关部门不一致,请网友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③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邮件xxx@q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