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
一、专业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始建于2001年,属于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目录内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筹建点。
交通工程专业是一门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的新型的多学科交叉专业,具有明显的新工科特点,教学和研究内容涵盖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多个新兴学科。交通工程系成立以来,不断深化培养方案的改革和探索,加强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技能培养,教学计划逐渐形成了由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交通设计等四个相互关联、面向一级学科扩展的主模块。交通工程专业目前拥有包括专业责任教授、产学研特色教授、教学精品名师等在内的任课教师20余人,专任教师中75%具有一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团队围绕国家交通工程事业的发展,面向综合交通一体化,主要以道路交通问题为驱动,以学生就业与发展为目标,以“宽基础、厚专业”为要求,围绕交通工程内涵与特色,以新工科发展趋势为导向,以道路交通问题解决手段为要素,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开展教学工作,在交通规划、交通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物流等领域具有地方特色,教学成果斐然。本专业每年有近70%的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创新创业及学科竞赛活动,创新性成果显著。近5年来获得的国家级竞赛奖励50余项,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10余项,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近百项。本科生就业率高,就业覆盖面广,获得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平均深造率44.37%,在国有企业就业比例达51.44%。本专业主要应用领域为:交通规划与设计、综合交通一体化、智能交通、交通物流。
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特色如下:
专业育人定位:德智体全面发展。
专业研究对象定位:以道路交通为主,面向综合交通。
专业研究内容定位:客流、车流、物流并举,聚焦交通系统效率与安全。
招生与就业区域定位:立足华中,面向全国。
专业发展定位:以数字交通为驱动,逐步由交通工程1代走向交通工程2代(新工科)。
学生培养能力定位:在社会上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具备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与规划、交通设计、交通工程建设与管理、交通智能化系统研发、交通系统安全水平改善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能力,能够从事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与运营等工作,属于复合型专业人才,后期经过行业锻炼将成长成为交通工程专业领域领军型人才。
培养特色定位:加强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培养,以创新驱动卓越,以卓越引领人生、引领社会。
二、专业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1)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及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规范。
(2)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系统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掌握并融合与交通工程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专业基础知识(含交通规划、管理、控制、安全与设计、交通系统分析等),解决交通系统工程问题。
(3)能够针对交通系统工程,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够设计交通系统工程的解决方案,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能够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公众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4)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能够就交通系统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5)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能够成长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核心课程: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道路交通安全工程,交通设计,交通系统分析等。
特色课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管理,国土空间与城市规划,交通大数据管理与分析,交通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三、专业特色与优势
专业实力:本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筹建点,从2001年开始,我校交通工程专业一直是教育部交通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教师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严新平为领头人,学源广泛,具有海内外著名高校的多学科背景,承担大量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实验设备齐全、高端、丰富,具有道路交通智能感知、交通仿真、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信号控制、现代通讯、自动驾驶等方面的专业实验仪器设备500余台套,总价值2000余万元。与20余家央企、省直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固定的人才培养基地,与美国西北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香港科技大学、南佛罗里达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关系。
培养特色:
1、交通工程专业为典型交叉学科,与各类新兴技术结合紧密,如:无人驾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符合“新工科”建设需要;
2、结合“新工科”建设需求,已建立新兴理论技术和传统交通工程深度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在无人驾驶、车路协同、交通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领域为国家培养输送复合型交通人才;
3、已形成全时段开放的创新实验平台与热情主动的学习氛围。围绕本科生创新创业需求,建设有24小时开放的创新实验平台,能够支持交通大数据分析、车路协同仿真、驾驶行为模拟等学习科研需求,学生参与热情与氛围浓厚;
4、大学生“双创活动”成果显著。近年来获得的国家级竞赛奖励近百项,获批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十余项,本科生申请发明专利近百项。
四、学生毕业发展情况
就业情况:本科生毕业5年后,80%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取得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进入中层及以上管理岗位超过60%。2021届毕业生共73人,就业率为94.52%。
地域流向:就业地域主要流向湖北省、天津市、广东省、江苏省、江西省、浙江省,其中武汉市就业人数最多,占比41.67%。
行业分布:毕业生面向“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就业比例为42%。面向世界500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比例为85.43%。
知名企业: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升学与出国(境)情况:2021届毕业生升学与出国(境)共44人,其中国内升学41人,出国(境)3人,分别占比56.2%、4.11%。
国内升学去向:主要进入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武汉理工大学等“双一流计划”建设高校深造。
出国(境)去向:主要是瑞士、英国等。国际化交流和境内外深造高校包括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等高等学府。
原标题: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