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电力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学术型)招生专业表及简介(专业代码、招生计划)

2022-12-16 12:47  上海电力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招生专业目录
  • 1.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人数”栏所列人..
  • 二、招生专业简介
  • (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二)化学工程与技术
  • (三)电气工程
  • (四)控制科学与工程
  • (五)信息与通信工程
  • (六)管理科学与工程
  • (七)数学
  • (八)物理学 代码
  • (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及简介

一、招生专业目录

学院

代码

及名

专业代码及名称

拟招

人数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复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010

能源

与机

械工

程学

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全日制)

60

*含

“退役

大学生

士兵”

专项计

划1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2传热学

F001:锅炉原理

F003:专业基础综合(含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

F023:工程材料

(F001、F003、F023任选一科)

020

环境

与化

学工

程学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全日制)

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24无机化学A

F015:无机化学B(仅适

于初试未考无机化学科目的考生)

F016:有机化学F017:分析化学F018:化工原理F020:环境化学 (F015、F016、F017、F018、F020任选一科)

030

电气

工程

学院

080800电气工程(全日制)

155

*含

“退役

大学生

士兵”

专项计

划1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10电路

F009: 电力系统分析

040

自动

化工

程学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全日制)

40

*含

“退役

大学生

士兵”

专项计

划1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0自动控制原理

F002: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F006: 自动控制原理

F024: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F002、F006、F024任选一科,不能与初试相同)

050

电子

与信

息工

程学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全日制)

40

*含

“退役

大学生

士兵”

专项计

划1名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50信号与系统

F011: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051:通信原理 (F011 、 F051 任 选 一科,不能与初试科 目相同)


学院

代码

及名

专业代码及名称

拟招

人数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复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060

经济

与管

理学

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全日制)

5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60运筹学

F014:管理信息系统F060:管理学原理 (F014 、 F060 任 选 一科)

070

数理

学院

070100数学(全日制)

2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01数学分析

④831高等代数

F071:数值分析

F072:概 率 论 与 数理 统计

F073:常微分方程 (F071、F072、F073任选一科)

070200物理学(全日制)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量子力学

④805普通物理 ( 一)

F005:半导体物理F032:普通物理学 (F005 、 F032 任 选 一科)

080计

算机

科学

与技

术学

08120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日制)

3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

F011: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F041: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F011 、 F041 任 选 一科)

备注:

1.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拟招人数”栏所列人数为参考人数,录取时,各专业招生人数将根据国家正式下达规模数和实际生源情况作适当调整。2.“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在标注*学科优先录取,在标注*专业未完成该专项计划的情况下,可在其他专业招录。

二、招生专业简介

(一)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代码:080700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成立于建校伊始的1951年,2003年入选上海市 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热能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批动力工程及工程 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支撑工程学入选ESI前1%学科。学科成立以来已为电力 行业培养了2万余名专业人才。学科现有教授20人,副教授26人,90%以上的专 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50%以上的人员有海外著名大学留学、工作经历,形成 了一支以外籍院士、国家高端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上海市高端 人才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机械工业清洁 发电环保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个) 、上海市重点学科等 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基地与平台。近五年,承担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约300项,总经费超 过1亿元。产教融合的研究成果在火电、风电与综合智慧能源国家示范工程得到 应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学科包含四个研究方向:工程热物理方向围绕火力发电和新能源转换及利 用中的流动、传热、 以及储热等开展研究;热能工程方向围绕火力发电中燃料 燃烧、热能利用、烟气污染物控制、 电厂节能等开展研究;新能源与综合智慧 能源方向围绕光伏光热一体化利用、风力机性能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规划开 展研究;动力机械及工程方向围绕发电系统中动力设备控制与安全运行、故障 诊断、寿命评估与延寿开展研究。学科在电力生产节能、燃烧与污染物控制、 动力设备安全,以及储能、新能源与综合智慧能源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

联系人:李老师 (学科介绍)

联系电话:021-61655270    E-mail: lifangqin@***.cn (李老师)

联系人:武老师 (招生事宜)

联系电话:021-61655270    E-mail: shiepxfw@***

学院网址:http://energy.***.cn/

(二)化学工程与技术  

代码: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在电化学储能、能源高效催 化转化、节能环保新技术等方面富有优势特色,为现代能源向“清洁低碳、安 全高效”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化工优秀人才支持和化工关键技术保障。在平 台建设方面,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已经建成了上海市电力材料防护与新材料重 点实验室、原国家电力公司热力设备腐蚀与防护 (部级) 重点实验室,上海市 高校电力腐蚀控制与应用电化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电力能源转换、防腐蚀新 材料、热交换系统节能和发电环保四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内从事电厂化 学工艺专业教学和科研起步较早。本学科共有教职员工67人,学科中教授18人, 副教授21人,多人获得国家级人才计划和上海市人才计划称号。已形成了一支 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近5年,学科承担和参与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教育部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等百 余项,科研项目到款经费超过7000万元。某些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 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下设电力化学、能源催化、 电化学储能工程、 电力环境保护、能源化工新材料五个研究方向。

电力化学:主要从事电厂热交换系统阻垢、缓蚀、节能,纯水处理,冷却 水处理,污水回用, 以及水平衡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的研究;从事电力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机理及控制技术、电力储能技术研究;从事绿色水处理药剂、 化学电源材料、纳米材料以及防腐蚀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能源催化:主要从事异相催化工艺,催化剂的设计、模拟优化与评价等研 究工作,结合完备的催化剂表征手段,对催化反应的机理、催化性能及应用进 行系统的探讨与研究。其具体研究领域包括表面催化, 电化学分析与催化以及 气液连续流动相催化等。

电化学储能工程:主要从事面向电力系统应用的新型电化学储能材料和技 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是一个集材料学, 电化学,能源动力学等多方面交叉的 前沿学科。

电力环境保护:主要从事电场环境污染控制及废物资源化新理论、新技术、 新工艺等的研究;从事污染治理工艺过程技术与设备的开发、设计和模拟优化 等研究工作;从事新型光催化剂的研究和开发。

能源化工新材料:结合国家能源的发展战略,重点围绕可再生能源应用过 程中的关键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新材料开发,解决材料腐蚀与防护、储能技 术、燃料电池、环境污染治理等应用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注重纳米材料、 电子 信息材料等新型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促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广 泛应用。

本专业方向欢迎材料类、化工类、化学类、环境类、能源类专业学生报考。 本专业方向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021-61655230    

E-mail:yymhha@***.cn F-

学院网址:http://hhxy.***.cn/

(三)电气工程  

代码:080800

电气工程学科是上海市高原学科、一流学科 (培育) 和重点学科,主要涉 及新能源并网与安全稳定、新型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主动配电网与智能供用 电、低碳综合能源系统、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诊断、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绝缘技 术、新型电能变换与高效利用、交直流输配电技术、先进电工材料及其电磁特 性、能源电力经济等研究方向。经过多年建设, 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 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科研发展态势。 目前拥有教授20人,副教授和高 级工程师40人,拥有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1人、省部级人才20余人。其中具有博 士学位的教师75人,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本学科每年向电力行业输送大批专业人才,与电力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 历年硕士研究生就业率100%,其中80%以上在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行 业骨干企业就业。研究课题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省部级攻 关项目、各级电力公司、发电集团、工业企业等。本学科每年科研经费达 6000 余万元。近5年来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400多项,其中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重大及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等60多项,获省部级及以上 科技成果奖23项 (含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

本学科拥有国家级新能源电力系统教学实验中心、教育部智能电网技术研 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上海绿色能源并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力 电子化电网研发服务平台、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市智能电 网需求响应重点实验室、现代城市电网综合仿真中心, 以及电力系统动模实验 室、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实验室、高电压实验室、综合自动化实验室、风力发电 技术实验室等,软、硬件设施适应国内外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最新发展,方向研 究条件良好。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021-35303155    E-mail: dqyz@***.cn

学院网址:http://dqxy.***.cn/

(四)控制科学与工程  

代码:081100

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上海市“现代电力系统与电站自动化”重点学科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专业,拥有教授10余人,副教授20多人, 其中包括上海市高端人才计划、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发展资金、扬帆、晨光 等人才计划10余人,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 师资队伍。

本专业学科方向包括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 识别与智能系统,主要围绕智能发电、 电力安全、核电仪控、综合智慧能源、 能源互联网、 电力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科研项目主要来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纵向科研项目, 以及能源电力 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科研项目,每年科研经费1000万元左右。近五年在国内 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0多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5篇,SCI、 EI收录论文20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100多项,科研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 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以及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和教育部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本专业拥有上海市电站自动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发电过程智能管控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电力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以及上海市“现代电力系统与 电站自动化”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电力安全与节能”重点学科。研究平台 包括火电全范围激励式仿真系统、核电运行与仿真系统、 电站分散控制系统、 核电热工仪表综合系统、火电半实物模型及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 平台、新能源微电网控制系统、工业控制网络系统、 电力智能机器人等,这些 平台是“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智能发电”上海市级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学院与罗克韦尔、西门子、菲尼克 斯、艾默生、福克斯波、施耐德等国际著名自动化企业共建了自动化系统实验 室或研究平台,相关实验设施适应国内外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最新发展,科学研 究条件良好。

学生就业主要在各电网公司、 电力研究院、发电集团、发电厂、 电力设计 院、电力设备制造、 自动化公司以及服务能源电力领域的企事业单位。

联系人:龚老师

联系电话:021-35303284    E-mail: shiepauto@***

学院网址:http://zdhxy.***.cn

(五)信息与通信工程  

代码:081000

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以现代电子信息、通信理论与前沿技术为主导方向, 以能源电力为特色,在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 电力传感网、物联网与无线 大数据、5G移动通信网络、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 培养高层次人才。该学科得到了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资助, 在电力通信网络技术、 电力信息管理与安全、 电力光纤传感等研究领域具有重 要的影响。

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拥有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智能电 网技术与工程”等重点学科。近年来,建设完成了“第四代移动通信实验平 台” 、“电力移动通信实验平台” 、“云计算平台”等教学科研平台,有力保 障了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欢迎电子类、通信类、电气类、计算机类、 自动化类专业学生报考。 联系人:洪老师

联系电话:  021-61655240    E-mail:shiepdxxy@*** 

学院网址:http://dxxy.***.cn/

(六)管理科学与工程  

代码:120100

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学校“智慧能源管理”学科群重要支撑学科,拥有丰 富的教学科研资源,现有专职指导教师33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8人。本学 科聚焦能源电力,服务行业需求,紧紧围绕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管理科学与工 程硕士培养目标。面向能源电力生产和现代化经济建设第一线, 以坚实的管理 科学理论为基础, 以系统优化与决策、工业工程及管理、能源电力规划与管理 为研究方向,培养能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进行管理研究和实践的高水平 复合应用型人才。

本学科拥有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拥有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 究基地:  “一带一路”能源电力管理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市研究生实 践基地: 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研究生实践基地。  在上海市重点学科  “电力企业 信息化与决策支持” 、  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现代电力企业管理” 、上海市高 校内涵建设 085 工程项目“能源经济与服务管理”和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等支 持下,建设完成了“电力信息管理研究平台” ,含有“新能源经济仿真实验室、 智能电网下电力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室、 电力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工程管理实 训中心、物流管理实训中心”等诸多实验室和实训中心,  有力保障了本学科研 究生的培养质量。

本学科拥有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足够支持研究生培养的科研项目和经费,承担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17项,其中在研11项,年均科研经费600 余万元;科研成果显著,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本,在 Energy、Energy Policy、Journal of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  Renewable  Energy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s Communications & Control、中国管理 科学、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工业工程与管理、中国软科学、系统管理学报、 系统工程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山发表高水平论文150余篇;完善的学风和学术 道德建设制度,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设立了全国首个研究生 思政教育基地,并试行导师组模式;支撑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验室总面 积2500M2,其中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1个,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力 保障了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联系人:孙佳佳

联系电话:021-61655181    E-mail:jjsjgxy@***

学院网址:https://jgxy.***.cn/

(七)数学  

代码:070100

数学学科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学校能源电力行业特色,交 叉融合能源行业应用学科资源,已形成运筹学与控制论、应用数学、能源数学3 个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学科方向。数学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基础学科,也是华 东地区唯一聚焦能源电力行业的数学学科,还是所在临港新片区推进人工智能 等前沿产业的强支撑。经过多年建设, 已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合理的学术 梯队和良好的科研发展态势。现有教师4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41名,是 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师队伍。

本学科为迎合国家战略,并结合自身电力特色, 以培养具备数学前沿知识 的能源电力特色高校基础学科高水平创新人才为目标,落实“三全育人” ,实 施为党育才工程,开展思政“四育人”不断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光 明使者, 已建立“院士馆思政教育”基地、通过“五个一”等创新育人模式, 培养具备“家国情怀、渊博学识、创新意识、时代担当”的数学人才。

近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企业横向项目等科 研项目40余项。先后在Nonlinear Dynam.、Appl. Math. Lett.、Adv. Comput. Math.、Comput. Optim. Appl.、  Fuzzy Set. Syst.、Neural Networks、Acta Mater.、Nonlinear Anal-Real、J. Comput. Phys.、Appl. Phys. Lett.、J. Stat. Phys.、Phys. A、Comput. Math. App.、Adv. Math. Phys.、J. Appl. Phys.、Energy等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联系人:于老师

联系电话:021-61655165    E-mail:suepslyjs@***

学院网址:http://slxy.***.cn/

(八)物理学  代码:070200

物理学作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有凝聚态物理、光电子材料与物 理、应用表面物理和理论物理四个研究方向,是上海地区唯一聚焦支撑电力能 源产业发展的物理学科,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经过多年建设, 已形成了鲜 明的学科特色、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科研发展态势。现有教师45名, 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38名,师资力量雄厚。为迎合国家战略,并结合自身电 力特色,该学科主要围绕能源与环境的相关问题开展研究工作,在低维度材料 制备与物性研究、强关联体系的物理性质与量子相变、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与 器件设计、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与优化、光伏建筑一 体化、新型异质结半导体光伏器件、超导物理、量子光学与量子信息、生物物 理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为相关行业培养专业人才。学科点拥有一大批先进的 仪器设备,仪器设备总数达300多台套,总价值3100余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仪 器设备50余台套。

近五年,本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和上海 市重大 (点) 研究项目等省部级项目70多项。 已先后在Nature Mater.、Acta Mater. 、 J. High Energy Phys. 、   Adv. Energy Mater. 、   Adv. Funct. Mater.、Nanoscale 、 IEEE T. Circ. Syst. 、J. Comput. Phys. 、Nonlinear Dynamics、Appl. Phys. Lett.、J. Alloy. Compd.、J. Appl. Phys.等国际知 名SCI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 学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

联系人:于老师

联系电话:021-61655165    

E-mail:suepslyjs@***

学院网址:http://slxy.***.cn/

(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代码: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之一,学科支撑我校“一网 两侧”能源互联网学科体系,聚焦“源网荷储”中电网侧可观可测与可控再控, 负荷侧智能友好与开放互动,为本校电气工程高峰高原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和 技术基础,填补能源电力信息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缺失的重要一环。本专业聚 焦“电力能源”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与企业合作培 养适合国家信息发展战略的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跨领 域研究能力的,具备行业知识基础的高层次计算机人才。近年来,本学科得到 了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的资助,针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工业软 件可信、网络智能开放、信息安全可控等建设需求,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 应用实践,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电网信息理论 与技术等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

学科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学术思想活跃的教师队伍, 已经积累 了丰厚的研究基础,具有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和良好的科研发展态势。 目前已 有研究生指导教师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5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已承 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等纵向科研项目和一批IT企业项 目,年平均科研总经费达500多万元;学科近几年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和学 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的论文达100多篇次; 申请专利 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

本学科具有良好的研究生培养条件,拥有上海市重点学科—“电力企业信 息化与决策支持” 。拥有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和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子中心“大数据研究中心”和“信息安全研究中心”等研 究生培养基地。近年来,结合科研项目的资助,建设完成了“无线传感器网络 监测平台” 、“网络攻击与防御实验平台” 、“SmallWorld GIS 开发平台”、 “Andorid移动智能终端开发平台”等教学科研平台。本学科已与多家国有企业 和IT公司进行项目合作。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欢迎 计算机类、通信类、电子类和电气类专业的学生报考本专业。

原标题:2023年上海电力大学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学术型)招生专业目录及简介

2022年上海海事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上海海事大学2022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请各位考生定期关注我校发布的信息。考试用书考生需要自行在外面购买,我校不提供售书服务。考试科目带”或”的表示多选一。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2021年实际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初试科目参考书复试科目复试科目参考书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加试科目参考书学院名称:商船学院系、所名称

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学校简介上海海洋大学建校于1912年,是一所以海洋、水产、食品学科为特色,农、理、工、经、管、文、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设14个学院(部),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

2022年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要求

2022年国际足球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要求国际足球学院2022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如下:政治理论:60分外国语:60分专业课:220分总分:370分同济大学国际足球学院2022年3月

2023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023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是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国际化、特色鲜明的财经类院校。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聚焦开放经济领域,在国际贸易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全球经贸治理与国际发展合作等方面形成优势特色。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与爱国情怀,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经济学研究方法,熟悉全球化发

2022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攻读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各专业实际招收的推免生人数见10月中旬研究生院网站招生信息。欢迎广大考生报考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一、培养目标旨在培养有社会主义理想和爱国情怀,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有经贸、管理、金融、法律和人文等多方面综合素质,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以及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及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

2023年上海体育大学联合招收澳门保送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2001年起,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序列。学校现有杨浦、徐汇2个校区,及江湾、黄浦、松江教学点。占地面积超1100亩,校舍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学校是我国体育院校首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1986年)。19

2022年上海海关学院招收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上海海关学院2022年招收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代码及名称院系所研究方向指导教师学习方式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25200公共管理002海关与公共管理学院不区分研究方向丛玉豪,黄胜强,王菲易等非全日制60①199管理类综合能力②204英语(二)③-无④--无学制3年。原则上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025300税务003海关与公共经济学院不区

2022年上海海关学院招收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

上海海关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国海关高等教育已有百年历史,1908年清政府在北京建立税务学堂(后更名为税务专门学校,并迁址上海),该学堂是世界上早从事海关高等专业教育的学校之一。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上海海关学校设立;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上海海关专科学校;1996年更

2022年上海电力大学春季招生学校自主测试方案

一、指导思想为确保学校春招工作公平、公正,圆满完成科学选拔专业所需合适生源的目标,学校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的通知》(沪教委学[2021]44号)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21〕31号)文件精神,按照“

2022-2023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学生学历本科生招生简章

2022-2023学年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学生学历本科生招生简章一、基础信息1.院校全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2.就读校址中国·上海市松江区文翔路1900号3.招生层次▇本科▇研究生4.学制本科4年;研究生2.5年5.办学类型▇普通高等学校▇公办高等学校6.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及证书种类学校名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证书种类修学期满,符合毕业要求,按招生层次颁发上海对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