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2020-12-15 15:11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 四、职业岗位
  • (一)职业领域
  • 1、维修电工(中级)
  • 2、电气设备安装工(中级)
  • 3、工业机器人编程员
  • (二)工作岗位
  • 1、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助理工程师
  • 2、工业机器人电气制造助理工程师
  • 3、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助理工程师
  • 4、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助理工程师
  •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 (一)培养目标
  • (二)培养规格
  • 1.知识结构
  •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2)具有较好的外语知识,能查阅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 (3)具有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
  • (4)具有高等数学初步知识;
  • (5)熟悉机械制图、掌握电气制图的基础知识;
  • (6)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 (7)掌握电工与电子学的基础知识;
  • (8)掌握电机传动与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 (9)掌握PLC、单片机控制的基础知识;
  • (10)掌握典型传感器的选择及应用知识;
  • (11)掌握液压与气动方面的基本知识;
  • (12)熟悉工业机器人辅助设计、制造的知识;
  • (13)掌握工控机、触摸屏等上位机的知识;
  • (14)掌握工业机器人与周边设备的通讯知识;
  • (15)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的基本知识;
  • (16)熟悉产品营销、企业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 2.技术技能要求
  • (1)掌握“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物联网技术基本应用;
  • (2)能读懂机器人自动线机械结构图,液压、气动、电气系统图;
  • (3)会使用电工、电子常用工具和仪表;
  • (4)能对PLC、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基本维护;
  • (5)能拆装、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电气系统;
  • (6)能使用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进行仿真;
  • (7)能熟练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
  • (8)会使用现场总线组网控制;
  • (9)会使用工控机、触摸屏,能编写基本人机界面程序;
  • (10)能组装、安装调试常用工业机器人辅具;
  • (11)能进行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和销售。
  • 3.素质要求
  • (1)具有科学的人文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 (2)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 (3)能不断学习和提高业务知识与技能;
  • (4)具有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 (5)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及成本意识
  • 六、课程体系
  • (一)公共素质基础课程模块
  • (二)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
  • (三)公共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 (四)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
  • (五)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
  • (六)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 七、主干课程设置
  • (一)主干课程构建
  • (二)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
  • (三)职业岗位核心课程简介
  • 1.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
  • 2.工业机器人编程
  • 3.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
  • 4.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
  • 八、能力测试
  • 1、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能力测试目标
  • 2、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能力测试目标
  • 3、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能力测试目标
  • (一)专业建设平台
  • (二)课程改革平台
  • (三)师资队伍平台
  • (四)实训基地平台
  • (五)能力测试平台
  • (六)素质拓展平台
  • (七)校企合作平台
  • (八)创新创业平台
  • (九)治理能力平台
  • (十)校园文化平台
  • 十、基本实训项目

工业机器人技术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
专业代码:560309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学历层次:专科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学制: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岗位
(一)职业领域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在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工业机器人电气制造、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等领域就业,从事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助理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电气制造助理工程师、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助理工程师、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助理工程师等工作。
职业资格证书
       1、维修电工(中级)
     2、电气设备安装工(中级)
     3、工业机器人编程员
(二)工作岗位
     1、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助理工程师
     2、工业机器人电气制造助理工程师
       3、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助理工程师
     4、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助理工程师
五、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既具有科学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又具有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安装、编程、调试、运行维护职业岗位技能、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核心能力为: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
     1.知识结构
(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具有较好的外语知识,能查阅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资料;
(3)具有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
(4)具有高等数学初步知识;
(5)熟悉机械制图、掌握电气制图的基础知识;
(6)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知识;
(7)掌握电工与电子学的基础知识;
(8)掌握电机传动与电气控制的基础知识。
(9)掌握PLC、单片机控制的基础知识;
(10)掌握典型传感器的选择及应用知识;
(11)掌握液压与气动方面的基本知识;
(12)熟悉工业机器人辅助设计、制造的知识;
(13)掌握工控机、触摸屏等上位机的知识;
(14)掌握工业机器人与周边设备的通讯知识;
(15)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的基本知识;
(16)熟悉产品营销、企业管理方面的基础知识。
     2.技术技能要求
(1)掌握“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物联网技术基本应用;
(2)能读懂机器人自动线机械结构图,液压、气动、电气系统图;
(3)会使用电工、电子常用工具和仪表;
(4)能对PLC、单片机控制系统进行基本维护;
(5)能拆装、维护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电气系统;
(6)能使用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对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进行仿真;
(7)能熟练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
(8)会使用现场总线组网控制;
(9)会使用工控机、触摸屏,能编写基本人机界面程序;
(10)能组装、安装调试常用工业机器人辅具;
(11)能进行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和销售。
     3.素质要求
(1)具有科学的人文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能不断学习和提高业务知识与技能;
(4)具有良好的沟通交往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及成本意识。
六、课程体系
  以岗位需求和技术消化、吸收、改良、反求、创新等技术活动全过程需求,作为课程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能力本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公共素质基础课程模块、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公共素质拓展课程模块、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六部分组成。同时开设与各课程模块相互渗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其中:在公共素质基础课程模块、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和公共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开设全校性的创新创业必修和选修课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实践教育、校园文化活动、就业指导等有机衔接;在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和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中设置专业渗透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省赛和国赛项目有效衔接,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用“★”表示,课程体系简称为“6+★”课程体系。
  (一)公共素质基础课程模块
  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为原则,在校级层面构建面向全体学生的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公共课程群,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
  对接“互联网+”行动计划,将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和物联网技术应用课程纳入到公共技术基础课程模块,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电商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教学,为“互联网+”时代下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奠定基础。
  (三)公共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此模块为校级公共平台,以通识课程为主,包含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讲座和报告,分为课堂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形式,旨在拓展和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
  (四)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模块
  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原则,依据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对职业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将职业标准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中,融入到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实施中。
  (五)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模块
  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体现”为原则。深入企业调研,根据工业机器人应用要求和岗位动态,调整开发以项目化、职业化为特征,充分体现岗位技能要求,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核心课程。以工业机器人安装编程维护为教学案例,以岗位技能的要求来设置核心课程。
  (六)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此模块为院级平台,对于那些不能改造为学习领域课程但又是人才培养规格达成必须的学习内容以及其它拓展学生职业素质的学习内容,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以实现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和职业精神的树立。
七、主干课程设置
  (一)主干课程构建
  本方案中所指的主干课程是指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按照“确定工作岗位→分析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转换学习领域”的思路进行构建。
  (二)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
  职业技术基础课程:机械制图、电工基础与实践、电气CAD、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与实践、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应用、C语言基础与实践、变频器技术应用、步进与伺服技术应用、机械工程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单片机技术应用、人机界面技术应用、智能家居与创新创业(★)
  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
  (三)职业岗位核心课程简介
1.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
  学时:总学时96
  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熟悉PLC的基础知识,掌握PLC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具备可编程控制器(PLC)选型、编程以及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和运行维护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务实求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FX系列PLC基本指令的应用、FX系列PLC步进指令的应用、FX系列PLC主要功能指令的应用、FX系列PLC特殊功能模块与通信模块的应用、PLC控制系统的实现共5个情境,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情境的学习与训练中。
  教学方法:兴趣导入法、项目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工作法、任务驱动法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学习情境一30%,学习情境二30%,学习情境三20%,学习情境四10%,学习情境五10%0%
2.工业机器人编程
  学时:总学时7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工业机器人基本操作与应用、工业机器人编程方法、工业机器人基本系统维护等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装配工作站操作编程、工业机器人CNC上下料工作站操作编程、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操作编程、工业机器人弧焊工作站操作编程、工业机器人点焊工作站操作编程共5个情境,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情境的学习与训练中。
  教学方法:兴趣导入法、项目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工作法、任务驱动法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学习情境一25%,学习情境二25%,学习情境三20%,学习情境四15%,学习情境五15%。
3.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
  学时:总学时96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的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具有工业机器人的操作、工业机器人与外围设备的接口技术、工业机器人外围设备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维护等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搬运工作站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弧焊工作站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点焊工作站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系统集成共4个情境,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情境的学习与训练中。
  教学方法:兴趣导入法、项目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工作法、任务驱动法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方式,学习情境一25%,学习情境二25%,学习情境三25%,学习情境四25%。
4.工业机器人安装调试与维护
  学时:总学时7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相关专业知识,教会学生完成生产线的机、电、气的安装,信号检测,程序设计及调试、故障诊断与维修及工程文件的编制等工作,使学生具有从事机电和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及技术服务等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和学习习惯。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主要内容:本课程包括供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装配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分拣单元的安装与调试、用人机界面控制分拣单元的运行、输送单元的安装与调试、YL-335B自动生产线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机器人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共8个情境,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情境的学习与训练中。
  教学方法:兴趣导入法、项目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小组工作法、任务驱动法
  评价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学习情境一25%,学习情境二15%,学习情境三10%,学习情境四10%,学习情境五10%,学习情境六10%,学习情境七10%,学习情境八10%。
八、能力测试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紧紧围绕职业基础能力和岗位核心能力设计竞赛项目,检验能力本位的培养方式和实现途径。本专业的测试项目为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能力测试、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能力测试、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能力测试3个项目。
1、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能力测试目标:检验学生电气CAD绘图与识图能力、电子元器件焊接装配与调试能力,以及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2、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安装与调试能力测试目标:检验学生电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读图能力、电工操作能力,简单电气控制线路的PLC程序设计和调试能力,以及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3、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能力测试目标:检验学生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能力,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和安装调试能力,以及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                                                        九、培养措施
  在教育部倡导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十大支撑平台,践行“文化浸润、人格养成、能力固本、素质铸魂”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改革新思路。
  (一)专业建设平台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八个一”的专业建设标准(即:一个切合实际的专业建设目标,一套不断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一个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一支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一个功能完备的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一个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模式,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系统,一批水平较高的教学改革成果),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促进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二)课程改革平台
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原则,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将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岗位核心课程构建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的学习领域课程,创设学习情境,制定课程标准,实施行动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和多元化的过程式评价,积极开展微课建设、课程微信群教学辅助平台等基于互联网+理念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专业教学中,使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
  (三)师资队伍平台
   通过师德师风建设、企业锻炼、培训、参与技术服务、引入兼职教师、校企双专业带头人等途径,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具有鲜明职教特点的教练型师资队伍,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
  (四)实训基地平台
  建成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生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共享型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实训环境的信息化、现代化和职场化,拓展实训基地平台功能,对接省赛、国赛项目,服务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训练(创客工坊)。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完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五)能力测试平台
围绕专业所应具备的职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设定能力测试项目,并将测试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以省赛、国赛为引领,大力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强化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
  (六)素质拓展平台
  构建并不断完善由“活动模块、管理模块、课程模块和认证平台”所构成的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通过公共素质拓展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大学生文明修身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各类养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七)校企合作平台
  创新校企合作的途径与方式,推动校企共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学资源、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服务和产品开发中心、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等,实施实践小学期、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学任务,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衔接,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八)创新创业平台
  构建既自成体系、又与专业教学相互渗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和教育体系,推行“教学+训练+实训+竞赛+扶持”五位一体的创业教育机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九)治理能力平台
  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和创业能力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完善分管校长-督导室、教务处-二级学院-系四个层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体系,以及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听课制度、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等多级信息反馈系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在实施校院领导值周、辅导员例会、辅导员谈心、主题班会等制度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自我管理。
  (十)校园文化平台
  通过校园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实训基地的职场环境等物质文化,文明修身、科技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三大品牌活动,以及社会责任教育、“书香校园”、“校园之星”评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技能竞赛等行为文化,现代大学制度和依法治校等制度文化,红色文化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校史教育、校园文化符号系统和志勤大讲堂等精神文化,强化文化育人。人
十、基本实训项目
  电工基本技能训练、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电子技术基本技能训练、模拟电子电路分析与调试、数字电子电路分析与调试、、电子产品装配训练、PLC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单片机系统开发应用、运动控制训练、液压与气动训练、组态与总线实训、工业机器人编程训练、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训练、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 原标题: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代码:560309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学历层次:专科招生对象及学制招生对象:普高毕业生、三校生(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全日制三年职业岗位(一)职业领域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学生主要在工业机器人电气设计、工业机器人电气制造、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销售、服务等领

2022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考试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学制计划数学费/学年备注面向普通高中面向中职退役士兵革命老区专项计划合计学前教育师范学前教育32030按照省价格主管部门及省教育厅核定的标准执行(师范)中外合作专业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校企共建专业园艺技术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可考执业药师)校企共建专业园林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消防技术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监理市政工程技术机械制造

2022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考试招生章程

一、学校全称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二、办学层次高职(专科)三、办学类型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四、办学详细地址安徽省六安市经开发区六寿路18号五、招生计划(以教育厅公布的计划为准)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制计划数学费/学年备注面向普通高中面向中职退役士兵革命老区专项计划合计园艺技术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校企共建专业410202园林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消防

2022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考试招生职业技能考评方案

根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印发<安徽省2022年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和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中职毕业生对口招生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皖招考[2022]2号)精神,特制订六安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分类考试招生职业技能考评方案。一、测试类型测试类型包括职业技能测试和职业适应性测试。1.职业技能测试(中职毕业生参加)中等职业学校考生参加职业技能测

2022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考试招生的补充通知

各位考生:根据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关于调整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方式的通告》精神,分类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内容纳入招生院校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范围,经学校研究决定,校考作如下调整:一、关于文化素质测试对于原先应参加省文化素质测试的考生由我校组织参加文化素质测试,学校将划定文化素质测试合格分数线,考生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

2022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分数线

专业类别最低录取分数线备注无人机应用技术198.00金融科技应用221.00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229.50动漫制作技术195.00现代学徒制单独录取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234.67工业机器人技术242.20中草药栽培与加工技术230.67建筑类164.00农林类214.00旅游类236.00计算机类266.00制造类224.00服装类220.00电子类

2022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延长分类考试招生职业技能测试和职业适应性测试时长公告

各位考生:按照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通知要求,2022年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文化素质测试内容纳入招生院校职业技能测试或职业适应性测试范围。我校分类考试招生职业技能测试和职业适应性测试时长由原定的60分钟,延长至90分钟。学前教育(中外合作)专业加试英语的测试时长为30分钟。特此公告。六安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4月2日

2021年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

工业机器人技术(一)专业特色: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二)就业方向: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现场编程、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维护维修以及工业机器人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工作。

2021年六安市职业学校(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六安市职业学校是六安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所市属公办全日制普通中等学校,由六安市教育局和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双重管理,以六安职业技术学院雄厚的办学力量为依托,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是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单位、安徽省示范高职院校、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国家AAA级风景区。学校现有教职工461人(其中专任教师362人),高

2021年六安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扩招招生章程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高职扩招招生章程一、学校全称六安职业技术学院二、办学层次专科三、办学地址六安市经济开发区六寿路18号四、办学类型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五、招生专业及计划专业名称学费(元/生·年招生对象及计划备注)计划合计退伍军人入伍即入籍,退役即入学小学、幼儿园在职教师老师及中专学历学前教育待就业毕业生其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