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专业-5+3

2020-03-19 15:42  上海交通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于2017年9月29日正式揭牌,标志着儿科医学教育打开了崭新篇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创建于2007年, 被誉为“中国儿科医学人才的摇篮”。儿科学科自建设以来一直处于我国领先水平,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和特色,涌现出了我国儿科医学界泰斗、一级教授高镜朗,儿童保健学创始人、终身教授郭迪,围产医学奠基者田雪萍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儿科学专家。目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实力雄厚,教学资源及培养范围覆盖多家大型附属医院,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且多个学科实验基地也成为教育部和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是一所集院、系、所、杂志四位于一体的儿科综合院校。

研究领域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专业,它致力于培养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医疗预防的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卫生单位、医学科研等部门从事医疗及预防、医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医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儿科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小儿疾病的诊治与预防以及研究小儿疾病的康复方法,尽可能使患儿恢复健康的学科。儿科学方向学生除学习临床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外,需强化儿科学的学习。

主要课程

       本专业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为主干学科。第一学年在综合性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学习人文社科及公共基础课程,开设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化学、物理、生物、生命科学导论等课程。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专业课程采取“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整合教学模式,开设人体概述、分子与细胞、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感官系统疾病、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必修课。并完成临床见习及实习轮转培养过程。

评估排名

       本专业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人才培养的重点专业、特色班。在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学位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中本专业排名A+。

优秀师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儿科教学方面有着悠久的教学历史,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有着丰富的临床教学经验。《儿科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和“211工程”重点学科。2003年《儿科学》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儿科学》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09年被同时评为市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2015年,《儿科学》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017年,为整合儿科优势教学资源,提高儿科教学质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学生的临床儿科课程均由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的优秀师资共同承担。同时,重建的儿科学院整合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仁济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六人民医院、第九人民医院等附属医院的儿科资源,覆盖了全市3/4以上的儿科临床教学点,为医学生儿科教学营造了更专业的学术氛围。

专业特色

       儿科学是研究婴儿、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疾病防治以及如何促使他们达到时全部潜能的一门科学。现代医学的发展,将儿科学的内涵从单纯的疾病防治延伸到了个体儿童时期健康和卫生涉及的所有问题,尤其是与儿科有关的边缘学科的发展。儿科学研究的范围也正逐渐扩大及深入,如以年龄来分,有新生儿学、青少年(青春期)医学;如从临床的角度以器官系统的疾病来分,包括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小儿心血管疾病、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泌尿系统学、小儿血液系统学、小儿消化系统疾病等;从小儿发育的角度考虑则有发育儿科学。临床医学(儿科方向)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掌握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儿科专业基础知识、临床儿科基本操作技能和临床儿科基本诊疗技术的,能独立从事临床工作的高级医学专业人才。

专业优势

       进入新世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进入新一轮全面发展。以往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五年制的本科生,在本科毕业后面临多重选择,择业就业、考研深造等过程都充满竞争,压力巨大。新设置的“5+3”一体化培养方案,为儿科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的去向提前作了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并为后续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攻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生经过5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后,只要参加相关考试,成绩合格后即可顺利进入第二阶段研究生培养计划。优化后的培养过程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合理化,为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制定学习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由于教学资源及培养范围覆盖多家大型附属医院,使儿科的人才培养过程更加专业化、国际化。

       附属新华医院整体实力保持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小儿外科畸形诊治、危重新生儿诊治、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听力障碍、小儿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内分泌遗传、血液实体肿瘤诊治、消化营养等均达到国内顶级水平,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如今的新华儿科,拥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新建了小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楼、小儿内科综合楼也已于2016年正式动工,预计2020年前可投入使用。新华医院儿科目前拥有床位470余张,≤12岁儿童的年门急诊人次120余万人次,年出院人数近3万人次,年手术人数约1.8万人次,成为儿科规模大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医院拥有两个市级以上研究机构:上海市儿科医学研究所、环境与健康教育部及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临床诊治中心、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7个交大临床专病诊治中心。2015年成立的新华临床研究中心更是为推动临床研究工作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此外,“十三五”规划中重大学科战略项目“千天计划”于2016年6月1日在新华医院正式启动,“千天计划”项目将整合新华医院的优势临床资源,搭建产科和儿科两大随访平台,搭建完善的人群资料、临床资料和生物样本相结合的生命早期数据信息库,为研究人员以及临床医生进行前沿性的基础科学或临床研究提供巨大的支持。新华医院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外知名医学院、医院、研究机构保持长期合作交流项目,2016年10月,新华-哈佛医学与创新合作项目启动,双方将在管理体系、学术内涵、培训平台、海外医疗资源等多个领域开展更为多元深入的合作,儿科将迎来新一轮的全面发展。

       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1998年正式启用,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儿科专科医院,医院建立后不断发展,目前拥有上海市小儿先心病研究所、上海市小儿心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同时也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体建设单位之一。医院心血管外科在我国著名小儿心血管外科创始人之一丁文祥教授带领下,成为世界儿童医院中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多的医院。2007年,国内首幢儿童心脏中心落成启用,成为国内建立早,全球规模大的小儿先心病诊治中心,手术量每年逾3700例。2009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成立国内首家儿科转化医学研究所。2013年,亚洲具规模的儿童血液大楼建成启用,成为国内规模大的诊治中心,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医院拥有心血管、血液、发育行为儿科等特色学科。目前的床位数为604张,年门急诊量为150万人次,手术约2.2万人次,出院人数近3万人次。随着医院规模扩增,儿内、儿外各亚专业将迅猛发展,为医院成为亚洲一流儿童医院奠定坚实基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与20多个国际顶尖的医学院、儿童医院、研究机构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机制,尤其是近年分别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儿童医院、芝加哥大学COMER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和圣述德儿童研究医院等签订了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联合医疗诊治等的相关合作协议,在国内率先成立了SCMC-COMER罕见病诊治、SCMC-St.Jude儿童癌症等国际合作中心。2010年12月,历经三年之不懈努力,儿中心通过了国际医院质量认证联合会(JCI)的评审,成为了国内首家通过JCI国际医院认证的儿童专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前身是由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富文寿及现代儿童营养学创始人苏祖斐等前辈于1937年创办的上海难童医院,1953年更名为上海市儿童医院,2003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医院两院区核定床位共700张,门急诊量约247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4万余人次,年手术例数2.7万余人次。医院是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上海市儿童急救中心、上海市新生儿筛查中心、上海市儿童康复中心、上海市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上海市新生儿先心筛查诊治中心所在地。在儿童呼吸道重症感染、哮喘、肾病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川崎病、性早熟、癫痫、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学习困难、先天性泌尿畸形、消化畸形、骨骼畸形、耳鼻咽喉等专科疾病诊治方面具有特色,在疑难杂症的诊治上更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国内首家成功开展连体婴儿分离术的儿童专科医院。医院也是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医疗信息研究所牵头单位。医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卫计委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点学科。学科梯队完备,实验设备先进,是国家首批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展遗传病诊断的试点单位之一。以著名科学家曾溢滔院士领衔的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始终瞄准本学科国际前沿,近50次荣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重大成果奖励,重要科研成果曾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自然》等发表。近年来,医院多项成果获得妇幼健康科技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技成果奖三等奖等殊荣。医院对外交流频繁,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奥地利、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均有合作项目。 

奖学金设置

       为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励志成材,除医学院的各项奖学金外,另设立儿科奖学金。 

毕业去向

       为各级大、中型医院输送高水平的具有医、教、研综合能力的临床儿科专业医师。

原标题: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专业-5+3

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专业-5+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于2017年9月29日正式揭牌,标志着儿科医学教育打开了崭新篇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院前身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系,创建于2007年,被誉为“中国儿科医学人才的摇篮”。儿科学科自建设以来一直处于我国领先水平,逐步形成了鲜明的优势和特色,涌现出了我国儿科医学界泰斗、一级教授高镜朗,儿童保健学创始人、终身教授郭迪,围产医学奠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5+3”一体化

本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特色专业。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学位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本专业排名A+。临床医学(儿科方向、五年制)一向是我院的特色班,2018年起我院将其调整为“5+3”招生模式,该模式在注重既往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为学生本科毕业后顺利进入后期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临床医师规培阶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临床医学专业(儿科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儿科学专业

儿科学专业(“5+3”一体化培养)儿科医学专业一直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特色专业。1955年首届招生,上世纪90年代末停招过一段时间。至2012年,为培养儿科学紧缺人才,学校开始招收并培养临床医学(儿科方向)学生。随着教育部新批“儿科学”专业,2019年起学校正式以儿科学专业“5+3”模式招生,该模式注重本科教学,更为学生本科毕业后顺利进入儿科学硕士专业研究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台湾地区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附件1: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2022年台湾地区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学院名称招生专业名称分流专业(方向)名称“学测”考试科目要求学费标准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大部分本科专业5000-6500元/人·年;软件工程专业400元/学分;按照院(类)招生的学生分流后按照分流专业标准收费

上海大学研究生(120503 )档案学专业

120503档案学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改与研究、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等各方面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拥有国家精品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教育高地、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上乘。与上海地区实践部门建立广泛联系,形成“校局馆”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新模式,在全国档案学界影响广泛。培

上海大学研究生(120501 )图书馆学专业

120501图书馆学 21世纪的图书馆学,是对知识信息在思维与技术交融意义上进行收集、整合、挖掘和增值的科学。本专业强调对图书馆学理论与方法学的研究,注重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知识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本专业理论联系实际、适应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的需要,面向知识经济导向下的数字图书馆的管理和实践领域,培养熟练掌握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献管理技能相结合的、适应复合图

2022年东华大学(学校代码:5)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须知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一、网上报名1.网上报名及缴费日期:2021年9月24日至27日,每天9:00-22:00(预报名数据有效,正式报名阶段无须重复报名)和2021年10月5日至25日,每天9:00-22:00。网址:http://yz..cn或http://yz.。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基本情况1.专业简介上海交通大学于1906年创办物理实验室,1928年建立物理系,1978年恢复应用物理系,2001年改名为物理系,2013年更名为物理与天文系,2017年成立物理与天文学院。物理学科自创办以来,名师荟萃,秉承“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传统,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和社会精英。物理与天文学院科研和教学实力雄厚。学院从事的研究方向覆盖物理学、天文学

2022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报考指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4+4”报考指南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医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潜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新医科”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以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已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基本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成立于1928年,先后经历了学校西迁、院系调整,于1997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90多年的风雨历程,化学学科培育了交大现今的生命学院、环境学院及药学院;支持了兄弟院校的学科发展;培养出以“稀土之父”徐光宪为代表的二十多位两院院士。学科现由4位院士、17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位973首席科学家、21位“四青”人才、5位全球高被引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