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2019-12-07 15:15  上海交通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学科交叉,实现工程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 2、以航运为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
  • 3、国际化师资队伍和国际化的培养理念和行动
  • 4、小而精细化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和全面的导师制
  • 5、良好的就业去向和追求卓越的学生成就专业培养的良好口碑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1、学科交叉,实现工程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上海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源远流长。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大前身)开设船政科(航海专科),首开中国近代高等航海教育之先河。1918年创办铁路管理专科,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早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1927年改称交通管理科;1928年成立交通管理学院,同年改名铁道管理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铁道管理并入北京交通大学,有力支持了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1979年,上海交通大学重建管理学科,创办交通运输研究所。作为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交通运输(国际航运)本科专业。1997年成立国际航运系,这是国内早设立和具影响力的航运系之一。2000年获得“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开始,学科在 “交通运输工程”和“物流工程”两个工程硕士领域招生。近年来,为适应形势的变化,学科积极向综合交通运输方向拓展。2009年“交通运输工程”成为全国首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点,2010年获批设立“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方向)和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运输方向)招收博士生和进行博士后培养。2013年10月,国际航运系更名为交通运输与航运系。
 
2、以航运为特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
  学科定位为“以航运为特色的综合交通”,发展目标为“国际化的精品交通”。积极发挥学科交叉、师资、生源、国际化和人才培养质量等五大优势,与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共建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学科发展不断提速。对外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国家战略,对内依托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强大实力,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前沿水平。
 
3、国际化师资队伍和国际化的培养理念和行动
  随着近年学科研究力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形成一支综合交通运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全系70%师资拥有国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全部具有海外学习、工作经历。
 
  交通运输与航运系极为重视国际化合作办学,其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均具有海外排名前100名高校的博士学位。在本科学习期间,我系学生有诸多机会去境外一流院校如瑞士苏黎世高工、柏林工大、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交流(半年至一年)。除海外游学计划外,我系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多所学校建立联合办学,建设本硕联读项目,重在培养国际一流高端人才,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为学生进入北美大学深造的提供更多机会。
 
4、小而精细化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和全面的导师制
  多年来本着“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传统,依托学校雄厚的科研、教学力量,上海交大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已为国内外各类交通航运企业和科研机构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交通、航运、物流等多个领域人才,校友遍布长三角和珠三角。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本科生全面实行导师制,大学生课外科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覆盖全体学生,近4年来获得各类科创竞赛奖项100余项,涌现出包括校十大三好学生标兵在内的一批优秀学子。每年组织研究生招生优才夏令营和国际暑期学校,吸引了大批境内外优秀学子参加。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正在同步建设成为全英文专业,与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等地多所大学开展联合办学,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参加各类海外游学项目,为本校研究生开设了双硕士项目,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本科生全面落实导师制,从大二起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一名专职教师,帮助同学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同时给予学生更大的个性化发展空间,使得科研、就业等不同志向的同学在科研基础、就业技能等方面得到有针对性的培养和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交通科技大赛、水运论文大赛及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市级、校级各类大学生课外科创项目,有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5、良好的就业去向和追求卓越的学生成就专业培养的良好口碑
  近年来,70%以上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约40%的本科毕业生赴境外一流高校继续深造。本科毕业同学的就业去向有:政府部门(建交委、交通局、海事局等)、事业单位(城市交通信息中心、航运发展中心、航交所等)、交通相关规划设计院所、各类企业(航运企业、物流公司、交通投资公司等)、交通基建相关金融投资机构(银行、投行、融资租赁公司等)。我系毕业生口碑非常好,综合素质高、做事踏实、理性、肯吃苦,这些特点业已成为业界共识。
原标题: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2022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安排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安排一、复试所需材料1.复试通知书【含诚信复试承诺书,考生登录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系统(http://yjszs..cn/)自行下载】2.有效居民身份证件3.准考证(中国研究生招生网下载)4.学历学位证明(1)应届生提供注册章齐全的学生证或学信网下载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2)往届生提供毕业证书或学

2022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基本要求2022年我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基本要求如下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研究方向类型政治外语业务一业务二总分(082300)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学位)(086100)交通运输(专业学位)01道路与机场工程02道路安全与环境工程03城市轨道与铁道工程07轨道交通设计、运营管理与物流运作学术学位专业学位04智能交通系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台湾地区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

附件1:上海交通大学校本部2022年台湾地区本科招生专业一览表学院名称招生专业名称分流专业(方向)名称“学测”考试科目要求学费标准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交通运输、土木工程语文、数学A、英文、自然大部分本科专业5000-6500元/人·年;软件工程专业400元/学分;按照院(类)招生的学生分流后按照分流专业标准收费

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专业1、学科交叉,实现工程与管理的有机结合  上海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源远流长。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大前身)开设船政科(航海专科),首开中国近代高等航海教育之先河。1918年创办铁路管理专科,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早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1927年改称交通管理科;1928年成立交通管理学院,同年改名铁道管理学院。1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基本情况1.专业简介上海交通大学于1906年创办物理实验室,1928年建立物理系,1978年恢复应用物理系,2001年改名为物理系,2013年更名为物理与天文系,2017年成立物理与天文学院。物理学科自创办以来,名师荟萃,秉承“格物致知、求真务实”的传统,培养了一批杰出人才和社会精英。物理与天文学院科研和教学实力雄厚。学院从事的研究方向覆盖物理学、天文学

2022级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4”报考指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4+4”报考指南为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知识,医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研潜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新医科”卓越医学创新人才,以促进医学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已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强基计划)专业培养方案

一、基本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成立于1928年,先后经历了学校西迁、院系调整,于1997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90多年的风雨历程,化学学科培育了交大现今的生命学院、环境学院及药学院;支持了兄弟院校的学科发展;培养出以“稀土之父”徐光宪为代表的二十多位两院院士。学科现由4位院士、17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位973首席科学家、21位“四青”人才、5位全球高被引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运输专业

交通运输四年制本科工学学士专业特点:本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上海市教育高地,拥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本专业以轨道交通行业对运营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导向,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为主线,与运输组织学、现代管理科学、经济学等理论与计算机、工程制图、软件仿真等技术交叉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工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其前身是由圣约翰大学医学院(1896-1952)、震旦大学医学院(1911-1952)、同德医学院(1918-1952)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合并而成的上海第二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2005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成立了新的由教育部、上海市政府

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台湾地区本科生招生简章

根据教育部招收台湾地区高中毕业生的有关规定,2022年我校继续招收台湾地区应届高中毕业生。一、报名条件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须在有效期之内)的应届台湾高中毕业生;2.参加2022年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学测考试科目符合我校报考专业要求,且各科成绩均达顶标级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