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主导,邀请文化和旅游部、中宣部文化体制改革办公室、中国银行、国家发改委、故宫博物院等教授、专家组成讲师团。旨在通过设计创新与管理运作对文创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推进文创产业相关发展,加强行业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1.创造性思维在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2.教学才能的发现与教学热情的保持
3艺术教育与艺术创作关系的协调
【学生成果展示】
高二学生案例李同学:重点高中美术班,英语平时成绩110左右,经过一年的学习,被英国金士顿服装设计专业录取,该所大学服装设计全球排名第4。
高三学生案例李同学:未参加高考,专业水平清美校考400分左右,英语平时成绩130左右,经过学习,被多所美国院校录取,如PARSONS(帕森QS排名第3),SVA(纽约视觉艺术,QS排名第21),CCA(加州艺术学院QS排名第22),ACCD(艺术中心,QS排名第16),终选择SVA插画专业。
高三学生案例常同学:普通高中,专业水平清华校考450分左右,英语110分左右,经过学习,被美国罗德岛(QS排名第4),马里兰(MICA),罗彻斯特(RIT),SVA,等7所美国TOP20院校录取。
【国外院校和报名】
1.创造性思维在绘画教学中的运用
2.教学才能的发现与教学热情的保持
本项目旨在从审美基础、方案设计和创新工艺方面,全方位提升学员的漆器创新和创作能力,鼓励学员中漆艺匠人与设计师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实现优势互补,创作出既承接传统,又富于新意的优秀漆艺作品。
项目通过传统文化与文创设计类课程,漆艺、木工艺介绍与演示类课程,雕漆企业、博物馆参观考察类课程,漆器设计与制作类课程,共四大模块课程对学员进行培养和训练,提升学员审美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终实现传统漆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完美融合,完水准漆艺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达成漆艺应用价值转换的目标。
在工艺美术行业中,很多工艺师传承了精湛的技艺,但产品内容老套与当代生活难以融合的问题普遍,成为制约传统工艺发展的瓶颈。中国设计师由于教育背景和社会现实条件,多数缺少对民族的传统工艺深入了解的机会和条件,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关注和发掘不足。本项目通过对漆工艺师和设计师的两个群体联合培养,针对工艺美术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传统工艺+应用设计”理念,让学员在交流与合作中优势互补、能力提升,以此探索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专业素养、调研考察、设计实践、展示推广四个环节的课程内容,实现社会价值的迅速转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亲自授课
传统文化知识、技法和设计思维
本民族的东方文化和内涵
以设计实用和作为一个设计者必要的知识技能为前提,由专家从多种课程中精心挑选出相关内容,进行有机的组合安排,后串联成通俗易懂的课程再集中讲授。因此每门课程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用性、从设计安排出发等特点;综合课程安排又有基础、专业;理论、操作;单一、综合等特点。
与艺术界、设计界、企业界和世界名师面对面倾情探讨;课程系统全面.案例教学,实战性强,学用结合;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教授与学员面对面讨论;采用“名师教授系统理论设计师案例分析+重点难点答疑”国际教学模式;课程、知识、品质、测评四结合,达到专业考核水平;完善教务管理,系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