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业教学条件完善,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稳定,出国交流学习机会渐增,学生视野开阔,就业面广。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对接,以山东深度融入“一带一路”、青岛上合峰会为契机,依托中俄地方合作园,与驻青对俄贸易行业企业相链接,着力打造应用型经贸俄语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化职业发展需要,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外贸俄语人才,对口就业率高。
坚持以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为主体的办学思想,注重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积极倡导校企合作的式办学新思路,搭建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坚持不懈地进行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一个生产与教学深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强基固本四制融合”专业建设指导思想(简称2241理念),即强基础、强技能、双融合、四位一体;推行“强基础厚实践校企合一”的分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简称2411模式),即公共素质教育、专业认知教育、专业基础知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岗前培训→企业实训→顶岗实习、上岗就业“一条龙”的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进行素质教育、精英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厨房管理与运营、餐饮生产安全规范等综合能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化,达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促使学生更快成长,更快融入职业角色,提升行业归属感。
学校位于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具幸福感城市—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山海相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宜学宜居。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有69栋大楼的功能楼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7亿元;已建图书馆3座,纸质藏书198.95万册,电子图书140余万册(16TB),阅览室座位5132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873个;有200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建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0个校企一体化实体校内实习基地和13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有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4.3万平方米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高的实验室——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总投资28.6亿元、占地226亩的三甲标准青岛军民融合医院(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将于2020年3月试运行;总投资6亿元、占地300余亩大珠山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建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厅1个;学校综合实训基地—1.4万平方米的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内设陶瓷馆、中外油画馆、中国字画及根雕馆、科技馆、校史馆、教育史馆、宇宙馆、世界动物标本馆、海洋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校内建有四个人工湖,春来垂柳绕湖,夏来荷花满塘,秋来丹桂飘香,冬来冰瀑悬挂,校园风景如画。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具幸福感城市—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山海相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宜学宜居。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筑总面积8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已建图书馆3座,纸质藏书206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16TB),阅览室座位5132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873个;有200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建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0个校企一体化校内实习基地和13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有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4.3万平方米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高的实验室——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总投资30亿元、占地226亩的三甲标准青岛军民融合医院(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已试营开诊;建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厅1个;学校综合实训基地——1.4万平方米的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内设陶瓷馆、中外油画馆、中国字画及根雕馆、科技馆、校史馆、教育史馆、宇宙馆、世界动物标本馆、海洋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校内建有四个人工湖,春来垂柳绕湖,夏来荷花满塘,秋来丹桂飘香,冬来冰瀑悬挂,校园风景如画。
青岛滨海学院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来,坚持锤炼办学特色,取得优异办学成就。
(1)秉承先进理念,办学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2019年和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坚持质量为本,促进优质就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与特色发展,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创立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校内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发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20年,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10万余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2015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3)优化奖贷勤助体系,奖助精准覆盖面广
学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外,还自设了学校奖学金、助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达1亿元,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学校还建立了校企合作奖学金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基金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制定了日常考核、消费考核、民主推荐、民主监督、综合评审等多重推选措施,形成了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9年度,各级各类奖贷助勤减免惠及学生7939人次,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9.7%,资助总金额达4147.6084万元。学校是山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4)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矢志创建百年名校
青岛滨海学院以“创民办清华”为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以坚实步伐向百年名校迈进。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2019年和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位于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具幸福感城市-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山海相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宜学宜居。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筑总面积8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已建图书馆3座,纸质藏书206万余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16TB),阅览室座位5132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873个;有200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建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0个校企一体化校内实习基地和13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有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4.3万平方米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高的实验室--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总投资30亿元、占地226亩的三甲标准青岛军民融合医院(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已试营开诊;总投资12亿元、占地300余亩大珠山校区建设进程近半;建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厅1个;学校综合实训基地--1.4万平方米的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内设陶瓷馆、中外油画馆、中国字画及根雕馆、科技馆、校史馆、教育史馆、宇宙馆、世界动物标本馆、海洋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校内建有四个人工湖,春来垂柳绕湖,夏来荷花满塘,秋来丹桂飘香,冬来冰瀑悬挂,校园风景如画。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28年来,坚持锤炼办学特色,取得优异办学成就。
(1)秉承先进理念,办学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2019年和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2)坚持质量为本,促进优质就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与特色发展,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创立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校内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发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20年,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10万余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2015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后又被授予全国德育先进典型高校、全国学生就业示范民办高校、全国十大具影响力民办大学、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山东省社会评价十佳高校、就业前景十佳高校、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3)优化奖贷勤助体系,奖助精准覆盖面广
学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外,还自设了学校奖学金、助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达1亿元,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学校还建立了校企合作奖学金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救助基金制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制定了日常考核、消费考核、民主推荐、民主监督、综合评审等多重推选措施,形成了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9年度,各级各类奖贷助勤减免惠及学生7939人次,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9.7%,资助总金额达4147.6084万元。学校是山东省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4)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矢志创建百年名校
青岛滨海学院以“创民办清华”为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以坚实步伐向百年名校迈进。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2019年和青岛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具幸福感城市-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山海相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宜学宜居。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有69栋大楼的功能楼群,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7亿元;已建图书馆3座,纸质藏书198.95万册,电子图书140余万册(16TB),阅览室座位5132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873个;有200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建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0个校企一体化实体校内实习基地和13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有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4.3万平方米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高的实验室--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总投资28.6亿元、占地226亩的三甲标准青岛军民融合医院(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将于2020年3月试运行;总投资6亿元、占地300余亩大珠山校区正式开工建设;;建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厅1个;学校综合实训基地-1.4万平方米的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内设陶瓷馆、中外油画馆、中国字画及根雕馆、科技馆、校史馆、教育史馆、宇宙馆、世界动物标本馆、海洋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校内建有四个人工湖,春来垂柳绕湖,夏来荷花满塘,秋来丹桂飘香,冬来冰瀑悬挂,校园风景如画。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
日语演讲与辩论、中日跨文化交际、日本簿记基础、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商务日语综合实训、日企职场技能实训、就业技能实训、日语语言文化实践
学校位于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中国具幸福感城市-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山海相间,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宜学宜居。学校占地1200余亩,建有69栋大楼的功能楼群,建筑总面积74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77亿元,总资产42亿多元;已建图书馆3座,纸质藏书198.95万册,电子图书140余万种(16TB),阅览室座位5132个;有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17873个;有200人以上座位学术报告厅6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建有13个实验(实践)教学中心,10个校企一体化实体校内实习基地和13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有1.35万平方米的母婴护理实训中心、4.3万平方米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珠山大饭店、青岛市建设标准高的实验室--精准医学与保健研究中心;占地226亩、总投资20亿的三甲标准青岛军民融合医院(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建设正在加紧推进,学校大珠山校区正在依规划加速建设步伐;建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厅1个;学校综合实训基地-1.4万平方米的世界动物自然生态博物馆,内设陶瓷馆、中外油画馆、中国字画及根雕馆、科技馆、校史馆、教育史馆、宇宙馆、世界动物标本馆、海洋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科普教育基地;校内建有四个人工湖,春来垂柳绕湖,夏来荷花满塘,秋来丹桂飘香,冬来冰瀑悬挂,校园风景如画。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27年来,坚持锤炼办学特色,取得优异办学成就。
(1)秉承先进理念,办学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
(2)坚持质量为本,促进优质就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与特色发展,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创立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高度重视学生修行教育,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校内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发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19年,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9.5万余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仅在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中,滨海学院就有3名学生当选。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3)优化奖贷勤助体系,奖助精准覆盖面广
学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外,还自设了奖学金、助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达1亿元,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还建立了校企合作奖学金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制定了日常考核、消费考核、民主推荐、民主监督、综合评审等多重推选措施,形成了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9年,学校奖助勤贷补免学生达7802人次,占全校学生的40.67%,奖助总金额达3263.56万元。
(4)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矢志创建百年名校
青岛滨海学院以“创民办清华”为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以坚实步伐向百年名校迈进。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被确立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建校26年来,坚持锤炼办学特色,取得优异办学成就。
(1)秉承先进理念,办学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确定为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2)坚持质量为本,促进优质就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与特色发展,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实行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高度重视学生修行教育,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发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18年,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近9.5万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仅在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中,滨海学院就有3名学生当选。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3)优化奖贷勤助体系,奖助精准覆盖面广
学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外,还自设了奖学金、助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近1亿元,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还建立了校企合作奖学金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制定了日常考核、消费考核、民主推荐、民主监督、综合评审等多重推选措施,形成了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7年,学校受奖助学生达6280人次,占全校学生的36.2%,奖助总金额达3344万元。
(4)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矢志创建百年名校
青岛滨海学院以“创民办清华”为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以坚实步伐向百年名校迈进。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确定为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017年被确立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单位。建校26年来,坚持锤炼办学特色,取得优异办学成就。
(1)秉承先进理念,办学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确定为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2)坚持质量为本,促进优质就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与特色发展,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实行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高度重视学生修行教育,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发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18年,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近9.5万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仅在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中,滨海学院就有3名学生当选。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3)优化奖贷勤助体系,奖助精准覆盖面广
学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外,还自设了奖学金、助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近1亿元,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还建立了校企合作奖学金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制定了日常考核、消费考核、民主推荐、民主监督、综合评审等多重推选措施,形成了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7年,学校受奖助学生达6280人次,占全校学生的36.2%,奖助总金额达3344万元。
(4)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矢志创建百年名校
青岛滨海学院以“创民办清华”为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以坚实步伐向百年名校迈进。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4年被省教育厅和财政厅确定为山东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建校25年来,坚持锤炼办学特色,取得优异办学成就。
(1)秉承先进理念,办学成果丰硕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
(2)坚持质量为本,促进优质就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与特色发展,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创立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高度重视学生修行教育,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校内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发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17年,学校已累计向社会输送9万余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仅在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中,滨海学院就有3名学生当选。2015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3)优化奖贷勤助体系,奖助精准覆盖面广
学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外,还自设了奖学金、助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达1亿元,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还建立了校企合作奖学金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学校制定了日常考核、消费考核、民主推荐、民主监督、综合评审等多重推选措施,形成了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7年,学校受奖助学生达6235人次,占全校学生的36.4%,奖助总金额达3342.76万元。
(4)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矢志创建百年名校
青岛滨海学院以“创民办清华”为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以坚实步伐向百年名校迈进。
学校坚持“以兴教育才为己任,以利民报国为目的”办学宗旨,着力实现“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把以德立校、立德树人作为治校办学根本,《青岛滨海学院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广泛宣传报道;学校是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典型,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2017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培育建设高校。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2005年升格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5年办学,坚持锤炼特色,取得多方面成果:
(1)创新落实先进理念,催生丰硕办学成果
学校坚持“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坚持质量立校,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创立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和学绩分可提前毕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基于教育规律的遵守,使学校办学赢得多方肯定: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活动基地、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战略研究改革试点院校,2014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2)育人“应用、综合”并重,造就学子优质就业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立德树人”,“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予以宣介;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产研”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适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校内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对路的人才培养,对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16年,学校累计已向社会输送近8万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并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在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中,滨海学院就有3名学生当选。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3)构建完备资助体系,资助精准覆盖面广
根据学校政策,在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外,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不断发展(目前基金总额9000多万元),通过自设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还有校企合作奖学金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与学校实际,形成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6年度,青岛滨海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突破,受奖助学生6182人次,占全校学生的35.4%,奖助总金额达2541.03万元。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 2005年升格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4年办学,坚持锤炼特色,取得多方面成果:
(1)创新落实先进理念,催生丰硕办学成果
学校坚持“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坚持质量立校,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创立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修行教育,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基于教育规律的遵守,使学校办学赢得多方肯定: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活动基地、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2)育人“应用”“综合”并重,造就学子优质就业
学校坚持,以“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立德树人”,“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予以宣介;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适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校内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对路的人才培养,对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16年,学校累计已向社会输送近8万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并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在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中,滨海学院就有3名学生当选。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3)构建完备资助体系,资助精准覆盖面广
根据学校政策,在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外,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不断发展(目前基金总额9000多万元),通过自设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还有校企合作奖学金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与学校实际,形成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6年度,青岛滨海学院学生资助工作取得新突破,受奖助学生6182人次,占全校学生的35.4%,奖助总金额高达2514.94万元。
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山东省首批民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2005年升格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23年办学,坚持锤炼特色,取得多方面成果:
创新落实先进理念,催生丰硕办学成果
学校坚持“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育人理念,坚持质量立校,1999年实行学分制,2000年创立学分学绩制,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及学习时间,修满规定学分学绩可提前毕业。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修行教育,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给予充分自由发展空间。基于教育规律的遵守,使学校办学赢得多方肯定: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活动基地、山东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2003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2004年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德育优秀高校;2013年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2013年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2015年被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评为全国就业示范民办高校。
育人“应用”“综合”并重,造就学子优质就业
学校坚持,以“培养‘明德、践行、善事、创新’之现代公民”为育人目标。“立德树人”,“以德立校经验与启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予以宣介;着力打造了机电、土木、广电、医护、电商、旅游、动漫、学前教育等专业“学研产”教学实体,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突出“适用”型人才培养;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训练、办公自动化、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学校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国家普通话推广、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平台作用,校内直接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突出“多能与综合的素质培养”。对路的人才培养,对接青岛知名企业云集、人才需求旺盛优势,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截止2015年,学校累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7万人,毕业生普遍受到好评,并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在2009年青岛市政府首次评选十佳大学生创业明星中,滨海学院就有3名学生当选。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
构建完备资助体系,资助精准覆盖面广
根据学校政策,在校学生除按国家规定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外,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不断发展(目前基金总额近9000万元),通过自设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还有校企合作奖学金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多元筹资和扶持渠道,扩大了惠及学生的覆盖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与学校实际,学校制定了日常考核、消费考核、自我陈述、民主推荐、民主监督、综合评审等多重推选环节,形成科学严密的奖、助、免、贷资助选拔机制,保障了奖励资助精准度。2015年度,青岛滨海学院共资助学生5291人次,占全校学生的30.66%,资助总金额高达2321.58万元。
立足现实志存高远矢志创建百年名校
根据学校办学基础,预判民办高校发展大势,青岛滨海学院以“创民办清华”为蓝图,确立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至2022年建校30周年,综合实力在省内本科院校中达到中等以上水平,成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和全国民办高校名校;第二步,至2042年建校50周年,成为国内一流名牌民办大学和全国知名高校;第三步,成为中国“民办清华”,以坚实步伐向百年名校迈进。
学校位于青岛市西海岸经济新区中心,规划占地1015亩,南、北、西三校区以隧道紧密相连,建筑总面积5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2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多元;已建图书馆3个,总藏书170.1万册,计算机5470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3380台,阅览室座位5000余个;有多媒体教室座位9361个,语音室座位1380个;学术报告厅4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房1个;建设了1.2万平方米的动物标本艺术馆,为省市优秀科普基地,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学校科技楼、地球村、中央图书馆等66幢高楼,彰显出鲜明建筑特色,折射出深厚文化底蕴。
【理念先进育人为本】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民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2005年升格为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以“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为育人理念,以“人品为先,文化熏陶,宽严相济”为办学特色,坚持质量立校,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绩后可提前毕业。学校严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等给予充分自由和发展空间,营造了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活动基地、山东省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学校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优秀高校;被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评定为山东省民办高等教育本科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被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评为全国就业示范民办高校,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被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协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区位优势就业率高】青岛依山傍海,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被评为全国适宜居住、具幸福感、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青啤、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国际知名企业在此云集,人才需求旺盛。截止到2014年,学校累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7万余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已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
【奖贷免助学子无忧】在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近7200万元,全部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实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14年度,我校资助工作共资助学生5210人次,占全校学生的27.17%,资助总金额高达2059.64万元。
【注重实践 以能强身】
学校建有机械加工、经济管理、大众传媒、信息技术、国际语言文化、护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汽车、金属材料、机电工程等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创办了机电工程、土木工程、广电传媒、医学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动漫艺术等专业“学产研”实体,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达107个。学校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计算机操作及打字、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专业外语四八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及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考试培训点,同时也是国家普通话推广测试站和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学生可在校内直接考取物流师、国际商务单证员、营销师、秘书等50余种职业资格证书。
【理念先进 育人为本】学校以“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为育人理念,以“人品为先,文化熏陶,宽严相济”为办学特色,坚持质量立校,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年限,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绩后可提前毕业;严格规范学生日常养成,但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等给予充分自由和发展空间,营造了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全国德育先进典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活动基地、山东省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优秀高校;被大众网评为社会评价十佳高校、就业前景十佳高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等评为企校合作先进单位;被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评为全国就业示范民办高校;被新华网评为全国十大具影响力民办大学;被腾讯网评为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被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协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区位优势 就业率高】学校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地处国家战略山东蓝色经济区的龙头,为区域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世界500强及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等知名企业在此云集,人才需求旺盛。学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逾五万名,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
【奖贷免助 学子无忧】在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达5000万元,全部用于激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为优秀本科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实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12年,学校各种奖贷救助总额1925.7万元,惠及学生4892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0.8%。
学校位于青岛市新区中心,规划占地1015亩,南、北、西三校区以隧道紧密相连,建筑总面积485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4亿,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亿多元;已建图书馆3个,总藏书163.5万册,计算机5543台,其中教学用计算机3170台,阅览室座位5000余个;有多媒体教室座位9361个,语音室座位1380个;学术报告厅4个和1600座的礼堂1个;有综合运动场2个,篮球场15个,网球场3个,排球场8个,羽毛球场12个,室内体育馆1个,25m×50m泳池游泳馆1个,形体训练房1个;建设了1.2万平方米的动物标本艺术馆,为省市优秀科普基地,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学校科技楼、地球村、中央图书馆等66幢高楼,彰显出鲜明建筑特色,折射出深厚文化底蕴。
【理念先进 育人为本】青岛滨海学院始建于1992年,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山东省首所民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2005年升格为山东省首批民办本科院校,2009年具备学士学位授予权。学校以“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为育人理念,以“人品为先,文化熏陶,宽严相济”为办学特色,坚持质量立校,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时间,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绩后可提前毕业。学校严格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等给予充分自由和发展空间,营造了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全国德育先进典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活动基地、山东省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学校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优秀高校;被大众网评为社会评价十佳高校、就业前景十佳高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等评为企校合作先进单位、山东民办普通本科特色名校建设单位;被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评为全国就业示范民办高校,被教育部定为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高校;被新华网评为全国十大具影响力民办大学;被腾讯网评为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被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协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区位优势 就业率高】青岛依山傍海,空气清新,少有雾霾,环境优美,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被评为全国适宜居住、具幸福感、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及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国际知名企业在此云集,人才需求旺盛。截止到2013年,学校累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近6.5万人,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已涌现出大批管理骨干、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根据山东省人社厅通报:我校毕业生正式就业率,2009年位列全省57所本科高校第四名;2010年位列全省第三名;2011年位列全省第二名;2012年位列全省第三名。
【奖贷免助 学子无忧】在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近6000万元,全部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实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13年,学校各种奖贷救助总额1981.08万元,惠及学生5251人次,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9.2%。
【注重实践 以能强身】
学校建有建有机械加工、经济管理、大众传媒、信息技术、国际语言文化、护理、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汽车、金属材料、机电工程等实验(实践)教学中心;创办了机电工程、土木工程、广电传媒、医学护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旅游管理、动漫艺术等专业“学产研”实体,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达107个。学校注重通识教育,强化人文基础、普通话演讲、计算机操作及打字、外语听说等公共技能训练;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了全国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专业日语四、八级,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计算机等级考点,为国家普通话推广测试站。学生可在校内直接考取报关员、导游等50余种职业资格证书。
【理念先进 育人为本】学校以“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为育人理念,以“人品为先,文化熏陶,宽严相济”为办学特色,坚持质量立校,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年限,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绩后可提前毕业;严格规范学生日常养成,但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等给予充分自由和发展空间,营造了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全国德育先进典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活动基地、山东省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被山东省高校工委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优秀高校;被大众网评为社会评价十佳高校、就业前景十佳高校;被山东省教育厅等评为企校合作先进单位;被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评为全国就业示范民办高校;被新华网评为全国十大具影响力民办大学;被腾讯网评为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被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协会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区位优势 就业率高】学校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地处国家战略山东蓝色经济区的龙头,为区域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世界500强及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等知名企业在此云集,人才需求旺盛。学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逾五万名,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
【奖贷免助 学子无忧】在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达5000万元,全部用于激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为优秀本科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实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12年,学校各种奖贷救助总额1925.7万元,惠及学生4892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30.8%。
【理念先进 育人为本】学校以“人人有才,人人成才”、“要学做事,先学做人”为育人理念,以“人品为先,文化熏陶,宽严相济”为办学特色,坚持质量立校,创立学分学绩制,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学习年限,修满规定的学分、学绩后可提前毕业;严格规范学生日常养成,但对学生学术探究、社团活动等给予充分自由和发展空间,营造了的学术氛围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是全国德育先进典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中国青少年美育协会活动基地、山东省省民办高校德育研究基地;被评为山东省文明校园、德育优秀高校、社会评价十佳高校、就业前景十佳高校、企校合作先进单位和全国就业示范高校、全国十大具影响力民办大学、中国十大品牌民办高校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
【区位优势 就业率高】学校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地处国家战略山东蓝色经济区的龙头,为区域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和北方国际航运中心。世界500强及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等知名企业在此云集,人才需求旺盛。学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逾五万名,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涌现出大批管理、技术骨干和创业明星。
【奖贷免助 学子无忧】学校大学生享受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信用助学贷款及学校奖学金、助学金、校企合作奖学金等。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总额已达4500万元,全部用于激励优秀学生和资助贫困生。学校为优秀本科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实行特困生救助基金制度,为特困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2011年,学校各种奖贷救助总额近1800万元,惠及学生4437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9.6%。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三章 录取
第四章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