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单位
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建设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
全国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10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育人成效50强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
文化部表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建设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
全国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50强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
文化部表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建设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
全国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50强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
江苏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
文化部表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全国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50强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
江苏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
文化部表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全国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50强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
文化部表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建设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
全国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全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50强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
文化部表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建设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集体
全国高职(专科)生综合满意度50强高校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校
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我国第一所工艺美术高等职业院校
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
国家骨干(示范)高职院校
文化部表彰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建设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文明学校
江苏省和谐学校
江苏省教育人才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荣誉学校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国外艺术设计院校、文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文化,输出传统工艺和艺术设计教育范式。校内设有江苏省教育厅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的“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成立的“中英苏州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中心”。在法国、荷兰、奥地利、英国设有四个工作站,目前与法、英、日、加、美、荷等28国家的78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中国匠艺海外巡展工程和学校师生优秀作品海外巡展工程,每年培养长短期留学生200人左右。
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年招生规模180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获得江苏省政府授予的“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办学实力学校围绕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服务型专业教学体系,深化“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积极为地方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以合作就业为导向,合作育人为模式,合作发展为目标,完善校政行企协同创新的产教融合办学新机制。立足传统与现代,致力于苏州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保护、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承载文化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通过“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实验区”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雷山苗族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学校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持建设了“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目前,全校共有校企合作单位141家,驻校企业2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