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学院教师获批教育部、文化部科研项目5 项,各类科研获奖23 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6篇,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9项,累计科研经费63万。
各专业学生参加专业四、八级考试通过率一直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通过率。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毕业生攻读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人数逐年攀升。在“外研社杯”、“CCTV 杯”、“中国日报21 世纪杯”、“中译杯”等全国专业赛事中,各
专业学生连续多年获得佳绩。
近年来,学院与华晨宝马、简柏特、创思立信等知名企业,与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第120 中学、沈阳市第43 中学、沈阳市宁山路小学等学校,与中国日报社、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辽宁省外国专家局、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政府部门签订了共建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协议。
学院始终坚持以社会服务为己任,现有教育部考试中心雅思、托福、GRE、日本语、韩国语等国际考试考点,并设有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国才考试”的考点。学院组织师生积极承担省、市和学校国际会议活动的口笔译语言服务,如:“东北亚论坛”、
“辽宁引进国外项目暨高新技术展”、“辽宁省政府外国专家友谊奖、荣誉奖”颁奖典礼等,得到极好的专业锻炼和社会反响。
外国语学院先后被国家教委、辽宁省妇联、辽宁省教育厅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被中共沈阳师范大学党委、沈阳师范大学授予“优秀人才培养标兵单位”,并连续多年获沈阳师范大学先进集体、先进党总支、优秀教学管理单位等荣誉称号。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院设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中心,引进科大讯飞、阿里、百度、腾讯等多家知名企业进入中心,共建“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研发实验室”、“实训实验室”,通过真实项目研究、共建课程、见习实习、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协同育人环境。通过产教融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更强,而且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与行业前沿接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校企共赢。
2018年社会工作专业获批省一流示范教育专业。
近年来,社会学学院教师连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余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零的突破。此外,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4项,民政部项目1项,文化部项目4项,中残联项目2项,共承担了100余项省市级科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项成果分别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金奖、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2008年沈阳师范大学与英国牛津大学、北京大学共同发起和主办了“纪念改革三十周年——国家的回归: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思”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与会学者均是该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是辽宁省高教系统高层次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2012年承办了“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东北中心区年会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案例”研讨会,来自辽、吉、黑东北三省二十余所高校的相关学院院长、社会工作系主任、教授以及教师代表近100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2012年举办了“医巫闾论坛——人类学的东北研究”学术交流会。2013年举办了“边疆社会的形成与治理”学术交流会,提升了学院在东三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2016年成功举办第八届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暨首届MSW研究生论坛。2018年举办“东北社会转型学术研讨会”。
学院各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大学生科研竞赛,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国社会工作大学生论坛、梁国志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发展奖学金活动等国家级大赛上多次获得各级奖项。同时,在辽宁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辽宁省青翼社会工作论坛等各类省级项目中也多创佳绩。
近年来,我院共有多名优秀毕业生被省委组织部选调到基层工作和到农村任村官。其中一名村官代表辽宁省在北京受到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的接见,2013年又被增补为共青团十七届候补委员,2015年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十九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2016年1月被增选为团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国共产党十九大代表,2017年12月,当选为共青团辽宁省委副书记(兼职)。
随着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也连续多年名列学校前茅,学生分别考入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全口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硕士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高等院校和党政机关,高层次就业已引起社会各界对社会学学科的关注。
经过多年的学术积累,学院现已形成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显著成果,凝练出稳定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为人才培养质量的可持续提升做出重要保障,社会学学科现已成为沈阳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中具活力的生长点之一。
学校拥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建有省级重大科技平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28个,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团队2个、省级科技特派团5个。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项目139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6项;获省级以上政府奖35项;学校教师发表著作391部,发表论文5577篇。学校共发表6篇《自然》杂志学术论文和1篇《科学》杂志学术论文,在中国CNS论文排行榜100强中名列省内高校前茅。
办学实力学校占地面积1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525人,硕士研究生3417人,长短期留学生1100人。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9个校属馆、部、中心、研究所及附属机构。拥有我国在中东地区为数不多的两所孔子学院——黎巴嫩贝鲁特圣约瑟夫大学孔子学院和约旦安曼TAG孔子学院。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辽宁省电化教育馆、辽宁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幼儿师资培训中心均设在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