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办学近二十年来,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围绕滇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扎根丽江,立足云南,服务全国,面向南亚东南亚,构建以就业需求和素质养成为导向的实践型、创新型、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
我校专业建设对接区域地方社会经济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设置,着力打造融通共进、优势互补的财经管理、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健康护理、软件数据五大专业群。构建了一个由8个学科门类、18个专业类、38个专业组成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体系。其中旅游类、艺术类、医学类、软件工程类等专业特色突出,招生就业情况好。艺术设计学院立项云南省级转型试点系,确立结合丽江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确立将传统民族文化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培养具有现代国际视野和民族文化传承精神的高素质设计人才,聘请富有创作经验和技能的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大师进学校任教。旅游类专业深入拓展产教融合,多年来一直与国际一流酒店集团、文化产业集团保持合作,共同深入拓展校企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开设“洲际英才学院班”“迪士尼人才储备班”等,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水准一流的旅游业人才。医学类专业是近年我校立足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建设的专业,严格按国家对医学类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师资配备、实验实训条件配备,并积极推进合作交流,与台湾地区、泰国多所大学开展合作与交流。软件工程类专业瞄准信息产业的技术热点,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与中关村软件园合作开设“中关村软件园班”,采用3+1模式培养软件和大数据应用型信息化人才。
近些年,学校积极思考办学优势,凝练各专业特色,经过不断的巩固和发展,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上升,在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中已具有了良好口碑,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品牌效应。
答:??校园占地1500亩,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藏书178万余册。教学配套设施完善,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实验中心、电教中心、网络中心、多功能报告厅、语音室、声像制作机房、自主学习中心、学生公寓、教师公寓、留学生公寓、外教公寓、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和云南省高校中唯一的占地2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校园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千兆宽带校园网,构建了具有较高水平和极强操作性的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处于领先地位的多功能信息化教学平台。
?学院绿化和水域面积占校园面积的70%以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建筑别具一格,校园建筑群的设计与人民大会堂的设计一起获得国家“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是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建筑。现代与传统完美融合、园林式校园与千年古城形成呼应、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相得益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云南省校园环境美,办学条件好的独立学院,是广大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之地。
?
2012年—2018年,连续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学校”,并于2018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届文明校园”,,是云南省连续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
2015年至今,连续获得“云南省平安校园”荣誉称号,并于201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委政法委员会、云南省公安厅联合发文命名为“云南省级平安校园”,是全省高校中连续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
在近三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中,共有5人获得一等奖,全省同类院校排名第一,1人获得二等奖,7人获得三等奖,4人获得优秀奖,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
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决赛中,学院获得三金四银九铜,获奖总数位居全省同类院校第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