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军事化管理:
从整理寝室内务、早操到就寝,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不仅锻炼学生强健的体魄,更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能力和自律能力,培养令行禁止的作风,雷厉风行的行为习惯。
(1)紧密对接行业企业,校企共培,就业有保障
学院充分利用国企办学优势,先后与重庆轨道集团、成都铁路局重庆电务段、重庆西站、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同定向培养,先就业再培养,就业有保障。企业将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培训及顶岗实习场所。
(2)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着重技能培养
紧密对接信号维修工、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车站站务员等岗位,对本专业学生进行技能实训。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轻松掌握技能。
(3)双证制培养模式
本专业推行以“双证书”为主,“多证书”为辅的毕业标准。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可获得基本技能等级证书(如维修电工中高级证书、机修钳工中高级证书)和国家普通话应用能力(二等乙级以上)证书、等。一证在手,工作我有。

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备更全面更深入的岗位综合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拔尖人才,本专业加入系部开展的“卓越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将能够取得更多的省部级、国家级技能竞赛奖励,培养一批具有代表性、岗位综合素质高、技能水平拔尖、深受企业欢迎的优秀毕业生,进一步推动教科研团队教研、科研、课程改革、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
(1)紧密对接行业企业,校企共培
学院充分利用国企办学优势,先后与重庆轨道集团、成都铁路局重庆电务段、重庆西站、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共同定向培养,企业将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培训及顶岗实习场所。
(2)双证制培养模式
本专业推行以“双证书”为主,“多证书”为辅的毕业标准。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书外,还可获得基本技能等级证书(如维修电工中高级证书、机修钳工中高级证书)和国家普通话应用能力(二等乙级以上)证书、等。一证在手,工作我有。
1.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2.一专多能,多证毕业
学生不仅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专科毕业证书,在校期间可考取中、高级维修电工、机修钳工、国家制图员等技能证书和专业岗位技能证书,以适应岗位的需要。
3.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与技术技能
1,本专业教学实施与改革以服务区域制造业为导向、以强化动手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为载体,凭借优越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出色的教学团队,取得了良好效果。
2,通过“专业实训室”、定期举办“电子电气技术竞赛”,以及创新激励制度的实施, 使各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已蔚然成风,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1)校企合作,就业有保障
学校具有显著的人才培养特色--国企办学,具有天然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能很好地实现定向定岗培养,毕业生质量贴近企业需求。先后与重庆轨道集团、成都铁路局重庆电务段、重庆西站、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贵阳市城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引导专业与企业对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人才需求高度统一。
(2)实训资源丰厚,学到的就是用到的
紧密对接信号维修工、车站值班员、行车调度员、车站站务员等岗位,学生参与练习,老师面对面指导,学生学到的就是今后工作用到的,做中学,学中做,轻松掌握技能。
(3)参与职业技能大赛,提前走向人生巅峰
本专业学生可多次参与参与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究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水平、荣誉奖励两不误的机会,为学生铺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
学校国企背景实力雄厚,合作单位众多。专业教师团队实力超群。强化技师和技工考证培训基地的作用,全年高级技师和高级工培训考证人数超过5000人次以上,以扩大专业群影响力;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能力显著增强,为企业和社会服务项目超过10项以上,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不低于300万;专业群正式就业率不低于 98%,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达90%以上。本专业部分就业合作单位:
1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
2重庆市客车总厂
3重庆市公共交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4重庆西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5重庆两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6重庆市第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7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
8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合作有限公司
9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工资待遇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以本专业的基础办学为依托,就业率达99.8%以上。同时以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为平台,通过考试选拨优秀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自学习惯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本专业师资条件
本专业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整体富有职业教育热情的优秀专业团队。团队专兼比例合理,共有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9人,双师型教师11人,实训指导教师2人,大部分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技能水平优秀。
本专业部分优秀教师:
| 姓名 | 单位 | 岗位 | 职称 |
| 袁可夫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教授 |
| 章荣新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副教授/技师 |
| 赵宗庆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高级工程师 |
| 张睿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 |
| 阮东东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技师 |
| 林文芳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技师 |
| 王谦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高级技师 |
| 何加龙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工程师 |
| 周海涛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工程师 |
| 温乘钦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高级工程师 |
| 苏峻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实训指导教师 | 技师 |
| 何川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实训指导教师 | 技师 |
学校国企背景实力雄厚,合作单位众多。专业教师团队实力超群。强化技师和技工考证培训基地的作用,全年高级技师和高级工培训考证人数超过5000人次以上,以扩大专业群影响力;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能力显著增强,为企业和社会服务项目超过10项以上,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不低于300万;专业群正式就业率不低于 98%,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达90%以上。本专业部分就业合作单位:
1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
2重庆市客车总厂
3重庆市公共交通汽车维修有限公司
4重庆西部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5重庆两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6重庆市第五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7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
8重庆京东方光电科技合作有限公司
9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工资待遇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以本专业的基础办学为依托,就业率达99.8%以上。同时以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为平台,通过考试选拨优秀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着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自学习惯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5.本专业师资条件
本专业具备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整体富有职业教育热情的优秀专业团队。团队专兼比例合理,共有专职教师20人,兼职教师9人,双师型教师11人,实训指导教师2人,大部分教师企业实践经验丰富,技能水平优秀。
本专业部分优秀教师:
| 姓名 | 单位 | 岗位 | 职称 |
| 袁可夫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教授 |
| 章荣新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副教授/技师 |
| 赵宗庆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高级工程师 |
| 张睿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 |
| 阮东东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技师 |
| 林文芳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技师 |
| 王谦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高级技师 |
| 何加龙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工程师 |
| 周海涛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工程师 |
| 温乘钦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专职教师 | 讲师/高级工程师 |
| 苏峻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实训指导教师 | 技师 |
| 何川 |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 实训指导教师 | 技师 |
6.本专业毕业生获得荣誉
★以“能力梯次递进”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第1、2学期,完成公共课程、简单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学习;第3、4学期,引入真实产品进行生产性实训,学习较复杂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第5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区域性典型产品为载体进行机械加工的综合实训;在第6学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以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综合技能强化。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教育
培养方案体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使学生毕业时具备相应的上岗能力。学生毕业时不仅仅要获得毕业证书,还要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创新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既熟练的掌握操作技能,又掌握加工过程技能,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性和职业性,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
紧密依托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与其下属企业合作成立订单班,让学生就业无忧。
★支柱产业:瞄准现代装备制造业以及特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培养人才。
★创新、创造型:教学中培养学生使用PROE\UG\FlusidSIM等设计、制造、仿真软件进行创新性设计的能力。
★培养模式: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真实任务驱动的模块项目训练为教学方法;与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下属企业合作成立订单班,让学生就业无忧。
★办学支撑:紧密依托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现代装备制造和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的发展需要。
1、实施“双主体”育人,探索“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
本专业为学院“十三五”专业规划中“新型学徒制”试点培养专业,将紧密依托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与中建集团、中铁集团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
实施“工学结合”,学生学习期间将在企业从事技能训练和实际生产工作,学中做,做中学,做中教,实现了学校培养与用人需求的无逢对接,有效解决了学校传统培养模式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的问题,让学生的职业技能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专业性。
2、创新育人观念,培养德技双优人才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始终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标准教育放在学生日常教育的首位,保证学生到工作单位后下得去、用的上、留得住。
为了培养特色专业人才,铁道与建筑工程系不断深化内涵建设,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学科专业建设,调整弱势专业,构建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
1、“校企双元合作,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每年有一个学期,由企业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作为学生的师傅,指导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已经与五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将逐步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力度。
2、校企合作“订单班”模式。
与中建四局三公司合作共建了“泰山班”、“求精班”2个订单班。校企双方共同修订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企业文化与工程所需技术嵌入到课程体系中,校方师资与企方技术人员共同组建师资队伍。这种订单班培养模式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向性、针对性、时实效性,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1、深化校企合作,实施“双主体”育人
紧密依托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优势,扩大校企合作范围,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发挥企业优势,形成双向互动,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无缝连接。同时,与中交集团、中铁集团合作,进行订单式培养,保证学生好就业、就业好、就好业。
2、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通过分析道桥行业主要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般职业能力要求,形成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明确培养目标,围绕目标设施课程,构建模块化教学内容,设计实用、够用、讲、学、做一体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目标。
3、探索教学做合一,打造双证融通培养模式
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以路桥施工企业一线施工员为主要就业岗位,以监理员、测量员、试验员为就业岗位群,在教学中,探索教学做合一,强调学生实操技能,在教学内容上和职业标准对接,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融通得培养模式。
4、创新育人观念,培养德技双优人才
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不仅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还始终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职业标准教育放在学生日常教育的首位,保证学生到工作单位后下得去、用的上、留得住。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推荐全国交通运输50强高职院校
★国家教育部交通运输示范专业院校
★西南地区以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交通为特色的专业化高等院校
★西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理事单位
★重庆市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
★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培育单位
★重庆市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安全运营管理高级研修班基地
★重庆轨道集团、铁路成都局集团、贵阳轨道集团、中铁二十二局、中建四局等大型央企、国企技术技能人才定向培养院校
★缅甸仰光省智能交通人才培训基地
★泰国高铁技术留学生培养基地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推荐全国交通运输50强高职院校
★国家教育部交通运输示范专业院校
★西南地区以城市轨道交通、铁路交通为特色的专业化高等院校
★西南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理事单位
★重庆市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
★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培育单位
★重庆市轨道交通创新发展与安全运营管理高级研修班基地
★重庆轨道集团、铁路成都局集团、贵阳轨道集团、中铁二十二局、中建四局等大型央企、国企技术技能人才定向培养院校
★缅甸仰光省智能交通人才培训基地
★泰国高铁技术留学生培养基地
★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培育)单位
★重庆市人民政府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单位
★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理事单位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轨道交通专委会理事单位
★中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常务理事单位
★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
★重庆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教育部交通运输示范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
★重庆市智慧交通、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缅甸仰光省智能交通人才培训基地
★泰国高铁技术留学生培养基地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是重庆市国有大型交通集团——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出资举办。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主要负责全市轻轨、地铁、铁路、机场、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投资、建设、开发和管理。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拥有公交集团、轨道交通集团、铁路集团、城市交通枢纽建设集团、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重庆公共交通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合资)以及铁路、航空等参控股企业30余户,员工5万余人,各种交通工具万余辆,总资产约1600亿元。“集团”的产业包括客车制造、轨道车辆制造、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运营、铁道交通运营、公共交通运营、站场建设及管理等,年建设项目投资超过200亿元,已形成了覆盖全重庆市城市交通的行业链。
学院现占地面积276.7亩,其中新征教育发展用地200亩(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绕城高速双福下道口南侧),校舍建筑面积9.2万㎡。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5000人,有教职工314人,专任教师200人,主要来自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重点教育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交通开投集团内的科研技术专家,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为41人,占20.5%。学院投资5000万元建设计算机及网络、语言、电工、电子、单片机、机械等“基础教学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物流与国际货运实训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实训中心”、“汽车制造与维修实训中心”、“现代焊接技术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训中心”、“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心”等30个先进的校内教学机构和实训基地,其中科研仪器设施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有纸质图书25.4万册。有包括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下属的30余家国有企业作为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学院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重庆市大的智能化汽车驾驶培训及考证中心,可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和驾照提供便利。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已把学院列为上报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主干学科重点支持建设的学院。学院将建成以服务现代城市交通事业发展为特色,以轨道交通、机电工程、汽车应用技术、装备制造、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专业群为重点,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以和培训为补充,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纽带,办成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大型国有企业示范类院校。
学院办学突显国有大型交通集团及城市交通运输行业办学的优势。开投集团与学院实行企院一体的办学管理体制,有利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确保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质量。集团明确规定:集团下属各企业要为本院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集团人力资源部已推荐集团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建立了学院兼职教师资源库,由学院需要择优选聘。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是重庆市国有大型交通集团——重庆城市交通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出资举办。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主要负责全市轻轨、地铁、铁路、机场、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投资、建设、开发和管理。重庆交通开投集团拥有公交集团、轨道交通集团、铁路集团、城市交通枢纽建设集团、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重庆公共交通汽车维修有限责任公司、重庆长客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合资)以及铁路、航空等参控股企业30余户,员工5万余人,各种交通工具万余辆,总资产约1600亿元。“集团”的产业包括客车制造、轨道车辆制造、轨道交通建设、轨道交通运营、铁道交通运营、公共交通运营、站场建设及管理等,年建设项目投资超过200亿元,已形成了覆盖全重庆市城市交通的行业链。
学院现占地面积276.7亩,其中新征教育发展用地200亩(重庆市江津区双福新区绕城高速双福下道口南侧),校舍建筑面积9.2万㎡。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5000人,有教职工314人,专任教师200人,主要来自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等重点教育单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具有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以及交通开投集团内的科研技术专家,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为41人,占20.5%。学院投资5000万元建设计算机及网络、语言、电工、电子、单片机、机械等“基础教学实训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实训中心”、“物流与国际货运实训中心”、“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实训中心”、“汽车制造与维修实训中心”、“现代焊接技术实训中心”、“艺术设计实训中心”、“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心”等30个先进的校内教学机构和实训基地,其中科研仪器设施设备总值近2000万元。有纸质图书25.4万册。有包括重庆交通开投集团下属的30余家国有企业作为学院的校外实习基地和毕业生就业基地。学院还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重庆市大的智能化汽车驾驶培训及考证中心,可为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和驾照提供便利。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已把学院列为上报国家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行业主干学科重点支持建设的学院。学院将建成以服务现代城市交通事业发展为特色,以轨道交通、机电工程、汽车应用技术、装备制造、国际贸易与现代物流专业群为重点,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以和培训为补充,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产、学、研相结合为纽带,办成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大型国有企业示范类院校。
学院办学突显国有大型交通集团及城市交通运输行业办学的优势。开投集团与学院实行企院一体的办学管理体制,有利于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确保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质量。集团明确规定:集团下属各企业要为本院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基地;集团人力资源部已推荐集团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建立了学院兼职教师资源库,由学院需要择优选聘;集团承诺对我院合格毕业生,集团企业将优先录用就业。